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尖音库蚊复组有机磷抗性相关酯酶B2基因杂合型的分子特征

    作者:寇宇;于新芬;叶榕;潘劲草;崔峰;乔传令

    目的 研究自然种群尖音库蚊复组有机磷抗性相关酯酶B2基因EstB2杂合型的分子特征.方法 采集杭州市自然种群库蚊,提取单蚊DNA基因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进行抗性相关酯酶的基因分型.对酯酶B2基因Estβ2型蚊虫的PCR产物,进一步选用Bfm Ⅰ内切酶进行酶切,确定酯酶B2基因Estβ2纯合犁及Estβ2杂合型.本次研究共提取207只单蚊DNA,156份PCR样本阳性,阳性率75.36%(156/207).结果 在156份PCR样本阳性,酯酶B2基因Estβ2型占28.20%(44/156);对该基因型进一步分型,其中Estβ2纯合型占90.90%(30/33),EstB2杂合型占9%(3/33);Estβ2杂合型是以Estβ2和一种亚型杂合(Estβ2/Estβ2<'1>)形式存在.结论 建立了在自然种群尖音库蚊复组中酯酶B2基因分型方法,研究证明了杭州自然种群库蚊存在一种有机磷抗性相关酯酶B2基因Estβ2杂合型.

  • 人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作者:张晓露;何援利;马颖

    目的 分离、培养子宫内膜干细胞并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酶消化和机械方法相结合分离人子宫内膜细胞,两次滤网过滤分离基质细胞和上皮细胞.采用有限稀释法培养基质细胞和上皮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生长特性,免疫荧光检测波形蛋白和细胞角蛋白表达情况.原代培养15 d后,计算细胞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术检测抗原CD133、CD34、CD45、CD90、CD73及CD29表达.结果 基质细胞呈纤维样细胞形态,排列呈辐射状,免疫荧光显示其波形蛋白表达阳性;原代培养15 d后,细胞克隆形成率达(1.34±0.44)%.上皮细胞呈多角形或椭圆形,免疫荧光显示其细胞角蛋白表达阳性;原代培养15d后,未发现克隆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克隆形成的基质细胞CD29、CD90、CD73表达阳性,CD34、CD45、CD133表达阴性.结论 人体存在少量具有克隆形成能力和高度增生潜能的子宫内膜干细胞,这些干细胞也可能来源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丁向东;李晶;朱梅刚

    目的 探讨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6例BPDCN患者临床信息、病理资料;所有病例均行HE、免疫组化染色和EBV-EBER原位杂交.结果 男性5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5.2岁.均表现为皮肤肿瘤.组织学改变为真皮全层至皮下脂肪组织见肿瘤细胞结节状或弥散浸润,表皮未受累;细胞中等大小,较一致,核质比高,核圆形或不规则,染色质细腻,核分裂象多见.免疫表型6例肿瘤细胞CD4和CD123均(+),5例CD7和CD56(+),2例TdT弥漫(+),2例CD68(+),1例CD117灶性(+),Ki-67阳性范围30% ~ 80%,CK、EMA、CD3、CD20、CD30、CD34、S-100、MPO(-);EBV-EBER均为(-).结论 BPDCN是罕见的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好发于皮肤,诊断需结合临床、形态学与免疫组化.

  • 三联阴性乳腺癌中基底/肌上皮标记物的表达

    作者:陈健;张旭;田茹;郭瑞峰;梁化印;董红梅

    目的 检测基底/肌上皮标记物在三联阴性乳腺癌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基底细胞样癌的形态学特征.方法 收集69例三联阴性乳腺癌存档蜡块,用单克隆抗体EGFR、CK5/6、CK14、CK17、SMA和CD10进行免疫组化MaxVision~(TM)法染色,并将其分为基底细胞样型(BLs)(表达任意一种标记物)和Null型(均阴性).重点观察两者的形态学差异.结果 BLs型48例(69.6%),Null型21例(30.4%).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形态学特征包括巢片状结构、推挤或部分推挤性边界、组织学分级高、核分级高和高核分裂指数,其中BLs型中42例呈巢片状结构(87.5%),26例呈推挤或部分推挤性边界(54.2%).结论 基底细胞样型与Null型乳腺癌具有明显的形态学差异,具诊断价值的形态特点是巢片状结构、组织分级高、中到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推挤或部分推挤性边界和高核分裂指数.具应用价值的标记物是CK5/6.

  • 体外扩增的自体脂肪干细胞介导自体脂肪移植的临床研究

    作者:汤苏阳;李彦;闫俊灵;陈冲;李梁;丁红;原理

    目的探讨并评估体外扩增的自体脂肪干细胞介导自体脂肪移植的治疗效果。
      方法实验组50例患者经过自体脂肪干细胞分离、培养、体外扩增后,介导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充填面部塑形、隆胸,随访6~24个月。手术分为两期,第一期:取患者自体脂肪颗粒细胞15~20 ml,进行体外分离、培养、扩增,扩增至第3代,进行细胞免疫表型、分化潜能、遗传稳定性鉴定。第二期:20~25 d 后,抽取一定量的患者自体脂肪颗粒混合第5~6代自体脂肪干细胞移植,用于鼻部、颏部、额部及颞部等面部充填塑形和隆胸。对照组10例患者,单纯自体脂肪移植。
      结果第3~6代自体脂肪干细胞具有典型的间充质干细胞特征,并保持了遗传稳定性。脂肪移植6~24个月后,回访无明显脂肪吸收现象,塑形效果良好。
      结论自体脂肪干细胞介导的自体脂肪移植术具有微创、移植脂肪成活率高、成形效果好等优点,是具有发展前途的、值得推荐的再生医学技术。

  • 乳头部腺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杨光之;李静;丁华野

    目的 探讨乳头部腺瘤的临床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等对18例乳头部腺瘤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肿瘤局限于乳头或乳晕下,多数与表皮相连,主要由扩张的导管与纤维化间质组成,腺上皮不同程度增生,多数为复层或有实性巢状、筛状、乳头状或微乳头状等复杂结构,细胞杂乱、拥挤、重叠,导管周围存在完整肌上皮;有时间质明显纤维化、硬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34βE12上皮阳性,CK5/6上皮与肌上皮片状阳性,p53和c-erbB-2阴性,p63、平滑肌肌动蛋白、Calponin等染色显示导管周围存在完整肌上皮.结论 乳头部腺瘤是少见的良性肿瘤,常表现为硬化性乳头状瘤病、乳头状瘤病型腺病或旺炽型硬化性腺病等形态,易与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低度恶性腺鳞癌等混淆;应密切结合肿瘤部位及形态学,辅之以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 以微乳头状结构为特点的乳腺单纯型黏液癌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蔺会云;皋岚湘;金木兰;丁华野

    目的 探讨乳腺以微乳头状结构为特点的单纯型黏液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26例以微乳头状结构为特点的乳腺单纯型黏液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及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6例患者的发病年龄30~ 77岁,其中资料完整的12例平均年龄54岁,肿物大径0.8 ~ 9.0 cm,平均3.2 cm,淋巴结转移3例,皮肤浸润2例.组织形态与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类似,上皮细胞膜抗原细胞外缘阳性,微乳头与间质的空隙内充填数量不等的黏液.不同病例的癌细胞具有不同的核级,19例具有低级别核,2例具有中级别核,5例具有高级别核;22例以大微乳头为主,4例以小微乳头为主.12例周围可见导管内癌;8例出现钙化及沙砾体.免疫表型具有激素受体高表达、HER2阴性的特点;Ki-67阳性指数为1% ~ 70%;6例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结论 乳腺具有微乳头状结构的单纯型黏液癌多发生在较年轻的女性,其侵袭性较普通的单纯型黏液癌可能要强,至少是具有高级别核的病例如此,应该将其从普通型的单纯型黏液癌中区分出来,以免贻误治疗.

  • 成年人系统性EB病毒阳性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临床病理研究

    作者:郑晓丹;周小鸽;金妍;谢建兰;魏雪静;陈书媛;梅雪;宫丽平;吕蓓蓓

    目的 探讨成年人系统性EB病毒阳性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ASEBV+ T/NK-LPD)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EBV感染特征,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经过HE染色观察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及基因重排技术,结合临床资料,对20例ASEBV+ T/NK-LPD患者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进行随访.结果 (1)男15例,女5例,中位年龄34岁;起病至确诊时间平均8.7个月;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18/20)、肝脾大(18/20)、淋巴结肿大(17/20);17例随访中11例死亡,平均生存时间2.9个月.(2)组织病理学特点:淋巴结T区明显增宽至弥漫成片,淋巴滤泡不同程度地减少或消失.病变中细胞种类多样至相对单一,以中小淋巴细胞增多为主,大细胞散在其中.淋巴细胞多数异型性不明显,少数轻或中度异型.6例被膜增厚,9例可见局灶或片状坏死及核碎;3例可见噬血细胞现象;另外,肝、脾、肠黏膜、扁桃体和骨髓主要表现为轻至中度异型淋巴细胞浸润.(3)免疫表型特点:20例都表现出T细胞明显多于B细胞,很多细胞表达颗粒酶B或T细胞胞质内抗原(TIA)-1,仅1例CD56阳性.14例CD4/CD8检测病例中8例以CD8阳性细胞为主,5例以CD4阳性细胞为主,1例CD8和CD4阳性数量相当.(4)全部病例EBER均阳性.阳性细胞多的区域数量在30~300个/HPF,绝大多数病例中EBER阳性细胞包括大、中、小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扩大的T区.(5)TCR基因重排显示该病细胞群体中既有多克隆(4/7)也有单克隆(3/7).结论 ASEBV+T/NK-LPD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热伴淋巴结及肝脾大;淋巴结以T区扩大和轻中度异型淋巴细胞浸润为主;EBV感染的细胞毒性T细胞构成病变主体.它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患者往往死于器官衰竭和出血.

  •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河福金;谢彦;李吉友;勇威本;陆爱平;朱军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40例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细针穿刺或手术切除淋巴结新鲜标本的活细胞表面抗原进行检测,同时结合细胞涂片的形态学观察,分析淋巴细胞的免疫表型特征,并与病理诊断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0例诊断为NHL的标本,经过流式细胞免疫分型联合细胞涂片观察细胞形态进行分析,37例(92.5%)符合NHL,其中病理组织学诊断为B-NHL的20例,经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均为B-NHL,符合率为100%;病理组织学诊断为T-NHL的17例中,经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符合T-NHL的12例(70.6%);2例(11.8%)修正为B-NHL;3例(17.6%)未能明确诊断.结论流式细胞免疫分型有助于提高NHL诊断的正确性和亚型分类的准确性.

  • 原发性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

    作者:李丹;米粲;赵涌;王娅兰;马英;李圆圆;向美环

    目的 观察原发性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特征及患者存活情况,探讨该肿瘤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按WHO(2001)淋巴瘤分类标准收集14例原发性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位年龄62岁,按Ann Arbor分期标准,Ⅰ期10例,Ⅱ期3例,Ⅳ期1例.11例有随访资料,其中3例存活,长存活时间86个月;8例死亡,存活时间5~19个月,中位存活时间为11个月.总结14例的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特征,并进行存活分析.结果 单侧睾丸无痛性肿大是常见的临床表现.形态学变型全部为中心母细胞性.免疫分型,生发中心样B细胞型(GCB型)1例,非生发中心样B细胞型(non-GCB型)13例.10例p53蛋白表达阳性,肿瘤细胞增殖活性高,6例肿瘤细胞表达bcl-2蛋白.存活分析表明,1、2、5年生存率分别为45.5%、17.0%、17.0%.结论 原发性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多为外周活化的B细胞起源,预后差,易复发和转移;病理活检加免疫表型检测对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 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与基底细胞样表型的关系

    作者:邬万新;张燕萍;温晓伟;陆宁;唐正英;张怡;王振;王伟;杨宏杰

    目的 评价乳腺癌七皮间质转化(EMT)与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BLBC)的关系.方法 依据免疫表型从458例浸润性乳腺癌中筛选出基底细胞样型、管腔A型、管腔B型和HER2过表达型共382例.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FOXC-2、波形蛋白、Syndecan-1和E-cadherin在乳腺癌中表达,并分析其与BLBC的关系.结果 41例BLBC中癌细胞FOXC-2、波形蛋白和Syndecan-1的阳性率以及E-cadherin表达减弱率分别为34.1%(14/41)、43.9%(18/41)、87.7%(36/41)和63.4%(26/41).BLBC的FOXC-2和波形蛋白阳性率均高于其他亚型乳腺癌,其E-cadherin表达较其他亚型乳腺癌下降(P<0.01).BLBC肿瘤间质细胞Syndecan-1阳性率为41.5%(17/41),高于其他亚型乳腺癌(P=0.007).癌细胞FOXC-2表达与波形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607,P<0.01).FOXC-2和波形蛋白阳性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1.4%和66.7%,分别高于阴性组(P=0.002和P=0.001).结论 本结果显示乳腺癌中EMT与BLBC关系密切.EMT可能是造成BLBC与其他亚型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差异的蕈要原因.

  •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作者:

    目的 探讨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LBL/ALL)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并行预后相关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研究153例LBL/AL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临床和随访结果,对其预后与免疫表型、Ann Arbor分期、纵隔肿块、骨髓受累、肝脾肿大、Ki-67指数以及患者年龄、性别多因素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TdT和CIY99阳性率分别为79.1%(121/153例)和96.3%(131/136例).按免疫表型分为T-、B-LBI/ALL及未定类.(1)T-LBL/ALL占69.3%(106/153例),男75例,女31例,中位年龄17.5(2~68)岁,92例(86.8%)表现为外周淋巴结肿大,其中59例(55.7%)伴有纵隔肿块,91例(85.8%)为Ⅲ~进展期.1年与5年生存率分别为36.1%和8.1%,年龄大于25岁(P=0.049)、Ⅲ~Ⅳ期(P=0.001)是T-LBL/ALL预后不良的指征.(2)B-LBL/ALL占19.O%(29/153例),男18例,女11例,中位年龄14岁(9个月~75岁),17例(58.6%)表现为外周淋巴结肿大,其中13例(44.8%)有骨髓或外周血受累,5例(17.2%)伴有纵隔病变,21例病变处于Ⅲ~Ⅳ期.1年与5年生存率分别为53.3%和36.7%.(3)未定类组为11.7%(18/153例),所检抗体如CD3ε/CD3、CD45RO、CD79a、CD20、髓过氧化物酶(MPO)、CD5、CD56、cyclin D1、CK、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粒素A(CgA)和突触素(Syn)均阴性.男13例,女5例,中位年龄15.5(4~53)岁,原发淋巴结病变15例(83.3%),7例(38.9%)有纵隔病变.(4)与B-LBL/ALL比较,T-LBI/ALL患者伴有纵隔肿块较为常见(P=0.0003),中位生存期短[分别为(15.0±7.0)个月和(6.0±1.1)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结论 TdT与CD99是前驱淋巴细胞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T-LBL/ALL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常伴有纵隔占位及浅表或多处淋巴结肿大;B-LBL/ALL易累及骨髓或外周血;T-LBL/ALL预后较差,年龄和临床分期是影响T-LBL/ALL患者生存的重要预后参数.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500例构成比及免疫表型分析

    作者:罗东兰;刘艳辉;庄恒国;李丽;徐方平;张芬;骆新兰;许洁

    目的 按照WHO(2008版)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分析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各亚型的构成比情况、免疫表型特点,及其总体生存率.方法 按照新分类,结合形态学观察,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基因重排、原位杂交、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技术对500例DLBCL,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归类,收集随访资料,并对生发中心B细胞(GCB)型和非GCB型组之间、老年人EB病毒(EBV)阳性的DCBCL亚型和非特殊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NOS)之间进行总体生存率比较.结果 500例中DLBCL-NOS约占77.2%(386/500),其次是老年人EBV阳性的DLBCL占9.4%(47/500),然后依次是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的DLBCL(4.4%,22/500)、原发纵隔(胸腺)的大B细胞淋巴瘤(2.8%,14/500)、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2.6%,13/500),其余类型均属于比较罕见的.DLBCL-NOS按照形态学分类以中心母细胞性为常见,约占95.1%(367/386);按免疫组织化学分型,非GCB型组在DLBCL-NOS中约占68.5%(219/320),GCB型组占28.4%(91/320),而CD5阳性DLBCL仅占3.1%(10/320).总体生存率比较,GCB型组和非GCB型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老年人EBV阳性的DLBCL组总体生存率与年龄匹配前、后的DLBCL-NOS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3和0.28).对形态学表现为灰区的淋巴瘤病例进行FISH检测,发现了1例"双打击"(double-hit)淋巴瘤.结论 DLBCL-NOS在DLBCL中占绝大多数,其次是老年人EBV阳性的DLBCL和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的DLBCL,其他类型均属少见或罕见类型.按照Hans分类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型,非GCB型占多数,GCB型和非GCB型分组总体生存率没有显著性差异.老年人EBV阳性的DLBCL组和用年龄匹配前后的DLBCL-NOS组的总体生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 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鉴别诊断的探讨

    作者:尹洪芳;李挺;张虹;张爽

    目的 探讨组织形态上易混淆的浸润性导管癌(IDC)与浸润性小叶癌(ILC)的鉴别诊断方法 .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4年间普通外科诊治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IDC Ⅰ级24例、ILC 12例和具有混合性导管-小叶特征的浸润性癌(简称混合癌)14例共5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和标本.采用EnVision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钙黏蛋白(E-cad)、p120连环蛋白(p120ctn)、上皮膜蛋白(EMP)1和DVL1.结果 E-cad在IDC Ⅰ级和IL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3.3%(20/24)和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120ctn在IDC Ⅰ级中阳性率为100.0%,且均为胞膜着色,在ILC中亦为12例均阳性,但均为细胞质着色;EMP1和DVL1在IDC Ⅰ级和ILC中的阳性分别为95.8%(23/24)和12例,54.2%(13/24)和5例,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和p120ctn联合使用将14例混合痛确诊为IDC 12例和ILC 2例.结论 E-cad和p120ctn联合使用可以鉴别易混淆的IDC和ILC,使组织分型更准确.EMP1、DVL1不能作为鉴别IDC和ILC的指标.

  • 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王婷婷;王琳;张文燕;廖殿英;徐晨;刘卫平;李甘地

    目的 探讨淋巴瘤样丘疹病(LyP)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 分析13例LyP的临床病理资料,用LSAB法、EliVision法行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活化淋巴细胞和细胞毒性等12种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结果 13例LyP中男6例,女7例,平均年龄26.4岁,皮损多表现为四肢、躯干无症状的多发性丘疹、结节.组织学分型:A型6例,B型1例,c型6例,主要在真皮与皮下脂肪组织内浸润,主要浸润方式分别为楔形、带状及片状、结节状.13例中8例有瘤细胞亲表皮现象;1例B型无大瘤细胞,余12例的大瘤细胞均表达CD30.13例瘤细胞均表达2~3个T细胞标记(CD3、CD5或CD45RO)及1~3个细胞毒性标记[T细胞胞质内抗原(TIA)-1、粒酶B或穿孔素];13例均表达CD4、4例表达CD8、1例表达CD15、1例表达CD20(局灶阳性),均不表达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1.亲表皮之瘤细胞多为CD3~+、CD4~+、CD8~-表型.13例中1例EBER1/2原位杂交阳性.获随访的12例均存活.结论 LyP有独特的临床病理表现和免疫表型,预后较好.A型和C型中亲表皮的瘤细胞均为核扭曲、深染,似覃样霉菌病细胞,推测其与CD30~+大瘤细胞可能来源于不同的克隆群体有关.EB病毒与LyP可能无明确的相关性.

  •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和阴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对比研究

    作者:石岩;陈刚;周小鸽;宫丽平;于冉;郑媛媛;谢建兰;金妍

    目的 探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和阴性原发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之间的差异.方法 收集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2003年lO月至2008年10月活检及会诊中83例ALCL.后确诊为原发性系统性ALCL 74例,其中有8例未做ALK检测.通过分析临床资料、观察组织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肿瘤细胞表达CD30、ALK、上皮细胞膜抗原(EMA)、CD2、CD3、颗粒酶B/T细胞内抗原(TIA)-1的情况,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EB病毒小mRNA,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染色体是否存在异常.结果 ALK~+ALCL 48例,ALK-ALCL 18例.ALK~+ALCL发病年龄明显较ALK~-ALCL年轻,中位年龄分别为18和3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K~+ALCL比ALK~-ALCL患者更多伴有发热症状(33∶4),常常是高热,并且总体存活率(80%∶71%)和中位生存时间(21个月∶12.5个月)更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LK~+ALCL更多原发于结内(81%∶56%).ALK~+ALCL和ALK~-ALCL在形态学上差异不明显,多数病例呈弥漫生长,少数表现为结节状生长;66例ALCL中均可以见到标志性细胞,8例有灶状坏死,偶见黏液基质.ALK~+ALCL主要亚型是普通型(35例),其次是淋巴组织细胞型(8例),小淋巴细胞型(3例)和肉瘤型(2例)少见;ALK~-ALCL绝大多数是普通型(17例),仅1例是淋巴组织细胞型.ALK~+ALCL总是同时表达ALK、CD30和EMA;ALK~+ALCL的EMA表达率更高(100%:72%,P<0.05),ALK~+ALCL的T细胞标记(如CD2/CD3、CD43/CD45RO)的表达率较低,细胞毒性分子表达率较高(P>0.05).ALCL未检测到EB病毒感染.FISH结果显示4例ALK~+ALCL中1例ALK基因正常,1例基因断裂伴多拷贝,2例仅有断裂;1例ALK~+ALCL中ALK基因正常.结论 ALK~+ALCL与ALK~-ALCL在形态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临床特征和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点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些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 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意义

    作者:刘慧;范钦和;李霄;刘广珍

    目的 探讨中国乳腺癌人群中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BLBC)的流行病学、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和形态学分析等方法将1311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标本分为腺腔A型、腺腔B型、BLBC型、HER2型和不表达型,并分析BLBC的流行病学、临床病理特点.获得随访资料523例,随访2-132个月,平均65.8个月.结果 BLBC发病率17.0%(223/1311),HER2型和不表达型的发病年龄均显著低于腺腔A型,肿瘤直径显著高于腺腔A型.组织结构上,BLBC多为组织学3级,较HER2型和腺腔A型更多见瘤细胞弥漫片状分布和带状分布于坏死周围的特点;多见大块地图状坏死和中央瘢痕、推进性边缘、肿瘤内淋巴细胞浸润和高核分裂指数;细胞形态上,合体细胞和基底样细胞、鳞状细胞化生和梭形细胞化生多见于BLBC.BLBC的复发率显著高于腺腔A型和HER2型,淋巴结转移率显著低于HER2型和不表达型;其他ER阴性乳腺癌(HER2型、不表达型)之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显著低于腺腔A型;Cox多因素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基底细胞样标记不是乳腺癌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BLBC在中国乳腺癌人群中的发病率与大多数国外文献报道相似.该亚型乳腺癌既具有不同于非BLBC的、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也具有与其他ER阴性乳腺癌相同的临床病理特点;其形态学上的诸多特征虽不十分特异,但可作为诊断线索提示病理医师结合免疫组织化学等检查做出正确诊断.与腺腔A型相比,BLBC与其他ER阴性乳腺癌具有较差的预后.

  • 结内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和分化特征及预后的比较

    作者:陆锦标;李小秋;张培红;周晓燕;张太明;李小妹;朱雄增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和预后并比较结内与结外的差异.方法 分析142例DLBCL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内90例,结外52例(胃肠30例,其他22例),并随访2~108个月,制备组织芯片,并经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观察CD10、bcl-6、MUM1蛋白的表达并进一步区分其生发中心B细胞(GCB细胞)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的分化特征.结果 胃肠道DLBCL常为Ⅰ~Ⅱ期,国际预后指标评分低,预后也好于结内及其他结外DLBCL.单个抗原的表达率,CD10为19%(27例),bcl-6为51%(72例),MUM1为58%(82例).36%(51例)的DLBCL显示GCB细胞分化特征,64%(91例)的DLBCL显示非GCB细胞分化特征.结外DLBCL的bcl-6的表达(63%)高于结内DLBCL(43%).在不同的结外部位,甲状腺等部位多见为GCB细胞分化的DLBCL;睾丸等部位多见为非GCB细胞分化的DLBCL.结论 DLBCL显示生发中心B细胞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分化特征,结内外以及结外不同部位的DLBCL有着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和预后.

  • 表达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蛋白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观察

    作者:王威亚;马志贵;李甘地;刘卫平;钟力;王影;李吉满;李雷;江炜;唐源;廖殿英

    目的 探讨表达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蛋白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根据2001年版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收集945例DLBCL,以LSAB法作ALK-11染色.对阳性病例再用EnVision法作ALK-11染色,仅EnVision法阳性病例为终纳入病例.对纳入病例标本用LSAB法加做CD20、CD3、CD30、上皮细胞膜抗原(EMA)、粒酶B、T细胞胞质内抗原(TIA)-1和浆细胞(PC)抗体等免疫表型检测,进行IgH基因重排检测并收集随访资料.结果 94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仅5例表达ALK蛋白.4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34~72岁,全部原发于淋巴结.临床分期Ⅰ期1例、Ⅱ期2例、Ⅲ期2例.5例随访长32个月,短4个月.随访截止时死亡4例,死亡病例长存活时间32个月.表达ALK蛋白的DLBCL包括中心母细胞性2例、免疫母细胞性1例、间变性1例、浆母细胞性1例;2例中心母细胞性、1例免疫母细胞性和1例间变性均表达CD20.浆母细胞性表达κ轻链而不表达CD20.5例均检测到IgH基因重排.ALK蛋白表达:在CD20阳性4例中,1例免疫母细胞性为胞膜和胞质阳性,2例中心母细胞性和1例间变性为胞质颗粒状阳性;1例浆母细胞性为胞核和胞质弥漫阳性.结论 ALK蛋白阳性表达DLBLC是一种罕见的,临床过程具侵袭性且预后较差的淋巴瘤,可见于浆母细胞性、中心母细胞性、免疫母细胞性和间变性的大B细胞淋巴瘤.发现1例ALK蛋白表达于胞膜和胞质.

  • 乳腺管状小叶癌八例临床病理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作者:师杰;梁智勇;孟芝兰;罗玉凤;曹金伶;杨春明;刘彤华

    目的 研究乳腺管状小叶癌(TL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 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间病理诊断包含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病例97例,从中筛选出8例TLC.对8例TLC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p53、E-cadherin,CK34βE12及CK8在TLC中的表达.结果 TLC的发生率占同期乳腺癌患者的1.0% (8/880).患者平均年龄59岁(45~ 79岁),多无临床症状而于体检时发现.乳腺B超常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结节,边缘多有毛刺;镜下由均匀一致的小细胞交织排列成小管状、单排索条状或单个散在细胞,浸润纤维性间质或小时间及小叶内间质,并围绕导管呈环靶状排列.近周边可伴有细胞形态相似的低-中级别上皮内肿瘤:包括小叶原位癌、导管内癌及导管内乳头状癌等.免疫组织化学多表达ER(7/8)、PR(8/8),均不表达HER2和p53.不论管状结构还是条索状结构,多一致地表达E-cadherin(7/8)、CK34βE12(5/8)及CK8(8/8).8例中有2例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其中7例术后随访28 ~ 75个月,患者身体状况均良好,除1例术后60个月发现对侧乳腺新生肿物,但至今未予治疗外,其余病例均未见进展性病变.结论 TLC是一种极少见的兼具小管癌及小时癌病理形态特征的特殊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常一致地表达ER、PR、E-cadherin、CK34βE12及CK8等.充分认识TLC有助于及时准确地做出病理诊断.

303 条记录 1/16 页 « 12345678...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