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氯乙烯对人正常肝细胞亚细胞蛋白质组影响的研究

    作者:黄爱博;许华;洪文旭;庄志雄;刘建军

    目的 研究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对人正常肝细胞系(L-02细胞)亚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探讨其潜在肝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0和8.0 mmol/L的三氯乙烯处理细胞后,分别提取三氯乙烯处理前后L-02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核总蛋白质,通过差异荧光双向凝胶电泳(2D-DIGE)筛选出差异点,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I-TOF-MS/MS)对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蛋白进行跨膜结构域(transmembrane domain)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聚类的分析,用Western blot分析验证不同浓度三氯乙烯处理下膜蛋白ATP合成酶β亚基(ATP5B)、核蛋白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2(hnRNP H2)和上游识别序列结合蛋白1(FUBP1)在L-02细胞中表达情况.结果 三氯乙烯作用于L-02细胞24 h后,鉴定出差异表达膜蛋白14个和差异表达核蛋白18个,在使用0、2.0、4.0和8.0 mmol/L的三氯乙烯处理细胞后,ATP5B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 ±0.03、1.21±0.14、1.25 ±0.12、1.48 ±0.17(F=8.51,P=0.007);hnRNP H2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 ±0.09、1.22±0.15、1.43 ±0.21、1.53±0.17(F =6.57,P=0.015);FUBP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11、0.91 ±0.07、0.73±0.04、0.67 ±0.03(F=15.81,P =0.001).生物信息分析显示,差异表达蛋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中,差异蛋白主要聚集在RNA加工(差异蛋白数为10个,P =2.46×10-6),特别是在RNA剪接上(差异蛋白数9个,P=1.77×10-7).结论 三氯乙烯处理可以引起亚细胞蛋白质组的改变,而这些与RNA剪接相关蛋白的异常表达为进一步研究三氯乙烯的肝毒性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 双剪接型2.2kb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剪接变异体编码蛋白可反式激活GAL4反应元件

    作者:陈婉南;郭丹华;柏世玉;王林;林建银;林旭

    为研究双剪接型2.2kb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剪接变异体特异性新蛋白-yTPds的功能,以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诱饵质粒pGBKT7克隆yTPds基因并转化酵母细胞AH109获得相应重组子,滤纸法及液相分析法测酵母转化子内β-半乳糖苷酶(β-gal)的活性,证实yTPds蛋白可反式激活酵母GAL4反应元件(GAL4 responsive element).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探讨该蛋白反式激活作用的功能区域,以pGBKT7分段克隆yTPds基因,分别编码yTPds蛋白N端47个氨基酸(yTPds-N47)、N端75个氨基酸(yTPds-N75)、中部28个氨基酸(yTPds-M28)、C端92个氨基酸(yTPds-C92)、C端64个氨基酸(yTPds-C64)以及去除中部28个氨基酸的融合蛋白(yTPds-Fusion).各重组载体转化酵母细胞AH109获得相应转化子.滤纸法定性检测酵母转化子内β-gal活性,结果显示yTPds-N75、yTPds-M28、yTPds-C92蛋白可反式激活GAL4反应元件,液相分析法显示酵母转化子内β-gal活性强弱为yTPds-M28>yTPds-N75>yTPds-C92>yTPds,提示yTPds蛋白反式激活作用的功能区域是其中部28个氨基酸,该区域对应于HBV preS1蛋白反式激活功能域.此研究证实双剪接型2.2kb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剪接变异体特异性新蛋白具有反式激活作用,提示其可能具有重要的致病意义.

  • 2.2kb乙型肝炎病毒剪接特异性蛋白对Huh7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婉南;郭丹华;陈金烟;林万松;林建银;林旭

    目的 研究单剪接及双剪接型2.2 kb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编码剪接特异性蛋白(分别为TPss及TPds)对Huh7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 PCR扩增TPss及TPds编码序列并克隆入pcDNA3.1/HisC.采用FuGENE6将重组表达载体及相应空载体分别瞬时转染Huh7细胞,Trizol抽提细胞总蛋白与总RNA.以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通过Affymetrix Genechip U133 plus 2.0人类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Huh7肝细胞基因转录的变化并以半定量RT-PCR进一步验证. 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sC-TPss及pcDNA3.1/HisC-TPds,在Huh7细胞中能分别表达TPss(单剪接)及TPds(双剪接)蛋白.TPss蛋白导致Huh7细胞DGKβ(diacylglycerol kinase beta )等4个基因转录上调,ZNF652( zinc finger protein 652)等5个基因转录下降;TPds蛋白导致细胞MTSS1( Metastasis suppressor 1)等3个基因转录上调,WARS2基因(Tryptophanyl tRNA synthetase 2)转录下降. 结论 2.2 kb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剪接体编码剪接特异性蛋白可能影响肝细胞骨架的重塑、细胞内物质代谢等方面,与肝细胞的增生、迁移及代谢异常密切相关.

  • 458nt~1308nt乙型肝炎病毒剪接特异性蛋白对Huh7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黄连真;王林;陈金烟;林万松;林建银;林旭

    目的 研究458nt~1 308nt乙型肝炎病毒剪接特异性蛋白TSR'r'对Huh7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致病机制. 方法 PCR扩增TSR'r'编码序列并克隆人pcDNA3.1/HisC.以FuGENE6将重组表达载体及相应空载体分别瞬时转染Huh7细胞,Trizol抽提细胞总蛋白与总RNA;以融合表达多肽表位抗体为一抗,Western blot检测目的 蛋白的表达;用Affymetrix Genechip U133 plus 2.0人类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Huh7肝细胞基因转录的变化,并以半定量RT-PCR进一步验证. 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sC-TSR'r',转染48 h后在Huh7细胞中表达TSR'r'蛋白.TSR'r'导致Huh7细胞载脂蛋白H等27个基因转录上调,其中包括5种代谢相关基因,7种免疫相关基因,7种胶原及胞外基质基因,5种干扰素诱导蛋白基因;TSR'r'还导致Huh7细胞核受体共激活物1基因在内的7种基因转录下降. 结论 458nt~1308nt乙型肝炎病毒剪接特异性蛋白可能多方面影响肝细胞功能,具有重要的致病意义.

  • 乙型肝炎病毒剪接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和纯化

    作者:吴龙飞;陈金烟;焦伯延;郑大利;林旭

    目的 高效表达并获得高纯度的乙型肝炎病毒剪接蛋白(hepatitis B splicing protein,HBSP).方法 将HBSP编码基因克隆人原核表达载体pET43.1a(+),并在目的基因的C端引入StrepⅡ标签的编码序列,构建HRSP表达载体;将StrepⅡ标签的编码序列置于HBSP基因片段的N端,同时在StrepⅡ和HBSP之间引入终止密码子以构建对照载体.将以上质粒分别转化大肠埃希菌Rosetta(DE3),以IPTG诱导,SDS-PAGE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可溶性;通过Strep-Tactin系统亲和层析纯化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其反应原性.结果 成功构建HBSP重组表达载体pET-43-HBSP-StrepⅡ及对照载体pET-43-StrepⅡ,经IPTG诱导后,分别在大肠埃希菌中高表达Nus-HBSP-StrepⅡ及Nus-StrepⅡ融合蛋白,且融合蛋白主要以可溶形式存在于细菌裂解上清液中.通过亲和层析获得纯度超过95%的Nus-HBSP-StrepⅡ及Nus-StrepⅡ融合蛋白,两融合蛋白均能被Strep· TagⅡ单抗识别.结论 在大肠埃希菌中可高效、可溶性表达并获得高纯度的HBSP融合蛋白及对照蛋白,为HBSP功能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 肝癌患者肝组织中2.2 kb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剪接变异体结构及功能的研究

    作者:林旭;闻玉梅;万大方;钱耕荪;顾健人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肝组织中2.2 kb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剪接变异体的结构和功能.方法 PCR扩增12对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全基因组.克隆3.2 kb全长HBV基因组及2.2 kb剪接变异体基因组,测序并比较它们基因结构的差异.将2.2 kb HBV剪接体基因组与全长基因组共同转染Hep G2细胞,分别以HBV全长基因组特异性引物及剪接变异体特异性引物对转染后细胞内HBV核心颗粒进行PCR检测,以判定2.2 kb HBV剪接变异体对全长HBV复制功能的影响.结果 2.2 kb HBV基因组剪接变异体见于所有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相同模板量获得的扩增产物进行图象扫描分析,发现癌组织中2.2 kb HBV基因组剪接变异体与全长HBV的比值高于癌旁组织.序列分析表明,2.2 kb HBV剪接变异体保留5′端包装信号以及与完整的X基因、C及preC基因.细胞转染结果显示,加入2.2 kb剪接变异体共转染,细胞中3.2 kb全长HBV基因组的复制量可增强3~7倍.结论肝组织内普遍存在2.2 kb HBV基因组剪接变异体,该变异体在癌组织中的相对量高于癌旁组织.2.2 kb HBV基因组剪接变异体可使全长HBV基因组复制增强,提示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 一种新型的乙型肝炎病毒剪接变异体

    作者:林旭;徐晓;郑大利;林万松;林建银

    目的证实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前基因组RNA在458nt~1308nt(nt,核苷酸)之间可发生剪接并产生相应的基因组剪接变异体. 方法对1株分离自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的亚基因组HBV DNA(2366bp)进行测序并以Vector NTI6.0软件进行分析.将全基因组HBV DNA(3215bp)理论上可能的剪接供体及受体内的核苷酸进行定点突变并将突变株转染HepG2细胞,以位于HBV DNA 458nt及1308nt两侧的特异引物检测转染后的细胞内HBV核心颗粒DNA,并以相同引物检测458nt~1308nt发生缺失的HBV DNA在不同病程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存在情况. 结果2366bp HBV DNA在458nt~1308nt之间发生缺失并符合GT-AG剪接模式.3215bp全基因组HBV DNA在459nt及1306nt分别发生G→A及A→C突变后均不能产生458nt~1308nt缺失.458nt~1308nt发生缺失的HBV DNA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的检出率分别为80%、75%及70%,显著高于HBV无症状携带者10%的检出率. 结论 HBV前基因组RNA在458nt~1308nt之间可发生剪接并产生长度为2366bp的基因组剪接变异体.该类型基因组剪接变异体基因结构特点及在HBV相关性肝病中广泛存在提示它与HBV致病性密切相关.

  • 酵母双杂交筛选与单剪接型2.2 kb乙型肝炎病毒剪接特异性新蛋白相互作用的肝细胞蛋白

    作者:陈婉南;陈金烟;黄清玲;林建银;林旭

    目的 筛选与单剪接型2.2 kb乙型肝炎病毒(HBV)剪接特异性新蛋白相互作用的肝细胞蛋白.方法 PCR扩增单剪接型2.2 kb HBV剪接特异性新基因TPss并克隆于诱饵载体pGBKT7,在证实TPss蛋白不具有自激活作用的前提下,以酵母双杂交系统筛查与TPss蛋白相互作用的肝细胞蛋白,进而通过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实验验证候选肝细胞蛋白与TPss蛋白在Huh7和HepG2肝细胞中的相互作用.结果 构建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GBKT7-TPss,Western blot显示其在酵母中表达TPss蛋白.酵母双杂交筛选及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证实TPss蛋白可与4种肝细胞蛋白相互作用,即组织蛋白酶B、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组织蛋白酶D与纤维蛋白原γ链.结论 TPss可与多种肝细胞蛋白相互作用.

  • 乙型肝炎病毒458 nt~1308 nt剪接特异性蛋白抗α-干扰素作用

    作者:王林;黄清玲;郭丹华;陈婉南;林建银;林旭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458 nt~1308nt剪接特异性蛋白TSR'r'(源于HBVDNA聚合酶读码框,T代表TP区,S为Spacer区,R'为截短的RT区,r'为截短的RNaseH区)抗α-干扰素(IFN-α)作用并分析其功能区域.方法 PCR扩增获得HBV 458 nt~1308 nt剪接变异体剪接特异性基因TSR'r'及其缺失突变体,并克隆于pcDNA3.1/HisC.重组载体以FuGENE6转染Huh7肝细胞,通过融合表达的多肽表位抗体,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TSR'r'及其缺失突变体重组载体分别与IFN-α反应报告载体p6-16CAT共转染Huh7肝细胞,转染后48h给予终浓度为100 IU/ml的IFN-α2a刺激,作用24 h后裂解细胞,检测胞内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含量.所有实验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构建TSR'r'及其缺失突变体重组真核表达载体,Westernblot显示各基因片段在Huh7细胞中均表达相应蛋白.p6-16CAT共转染结果显示,随着TSR'r'重组表达载体转染量的递增,Huh7胞内CAT值逐渐降低.此外,转染TP+Spacer区的缺失突变体可导致Huh7胞内CAT值显著下降,而其他各类TSR'r'缺失突变体共转染后胞内CAT值无变化.结论 HBV 458 nt-1308 nt剪接特异性蛋白抑制Huh7细胞对IFN-α仅的反应性,其活性与N端的TP及Spacer区有关.

  • 剪接导致截短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可诱导肝细胞空泡化

    作者:林旭;黄清玲;郑大利;徐晓;陈凌;林建银

    目的研究458~1308nt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剪接变异体截短的表面抗原大蛋白(large surface antigen, LS)的肝细胞致病性.方法将458~1308nt剪接变异体HBV DNA(基因号为AY238972,长度为2366bp)及全长HBV DNA(基因号AY206390,长度3215bp)中PreS2及S起始密码由ATG定点突变为ACG.以突变后的剪接变异体DNA为模板,PCR扩增剪接产生的截短 LS编码基因(LS-splice)及LS氨基端276个氨基酸的编码基因(LS276);以突变后的全长HBV DNA 为模板,PCR扩增全长LS编码基因.将上述DNA片段克隆至pCDNA3.1/Hyg(-)真核表达载体.重组载体以脂质体转染HepG2及Chang肝细胞,以HE染色观察细胞的空泡病变,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细胞的凋亡率.结果表达LS、LS-splice 、LS276的重组载体转染后均可引起HepG2及Chang肝细胞发生空泡样病变.此外,LS可引起HepG2及Chang肝细胞凋亡,而LS276、LS-splice致肝细胞凋亡作用消失.结论 458~1308nt HBV基因组剪接变异体产生的截短 LS可致肝细胞病变,其作用与其氨基端276个氨基酸有关.该类型HBV基因组剪接变异体在乙型肝炎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 双剪接型2.2kb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剪接变异体编码蛋白的反式激活作用

    作者:陈婉南;黄清玲;林建银;王林;郭丹华;林旭

    目的 研究双剪接型2.2kb乙型肝炎病毒(HBV)剪接变异体编码的新蛋白的功能.方法 PCR扩增双剪接型2.2kbHBV剪接特异性新基因并克隆于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HisC.以FuGENE6将此重组载体(pcDNA3.1/HisC-TPds)转染Huh7细胞,采用融合表达的多肽表位(X-press表位)抗体,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在不同时间段的表达.pcDNA3.1/HisC-TPds分别与β-半乳糖苷酶报告载体pSV-β-glactosidase(含SV40启动子/增强子)或pCMVβ(含CMV即刻早期启动子)共转染Huh7细胞,转染后48h裂解细胞并检测胞内β-半乳糖苷酶活性,实验数据以SPSS11.5软件分析.结果 克隆420bp双剪接型2.2kb HBV剪接变异体新基因,Western blot显示其在Huh7细胞中表达相应蛋白,以转染后48h为高.在含有CMV即刻早期启动子或SV40启动子/增强子的报告载体与pcDNA3.1/HisC-TPds质量比为1:10~1:50范围内,共转染有报告载体及pcDNA3.1/HisC-TPds的Huh7细胞内β-半乳糖苷酶活性均大于相应的pcDNA3.1/HisC空白载体对照组,且在1:10~1:40范围内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双剪接型2.2kb HBV剪接变异体编码的新蛋白可反式激活CMV即刻早期启动子及SV40启动子/增强子,提示其可能与HBV致病有关.

  • 乙型肝炎病毒剪接特异性蛋白对病毒自身调控序列的影响

    作者:陈婉南;陈金烟;王林;林万松;林建银;林旭

    目的 研究双剪接型2.2 kb乙型肝炎病毒(HBV)剪接变异体特异性蛋白TPds对病毒自身调控序列的影响.方法 PCR扩增6种HBV启动子/增强子序列,以Kpn Ⅰ及Xho Ⅰ位点克隆于pGL3-basic,分别构建萤火虫荧光素酶重组报告载体pGL3-BCP(含HBV基本核心启动子)、pGL3-CP1601(含增强子Ⅱ的核心启动子)、pGL3-XP(X基因小启动子)、pGL3-XP1071(含增强子Ⅰ的X基因启动子)、pGL3-SP1(表面抗原大蛋白基因启动子)、pGL3-SP2(表面抗原中蛋白基因启动子).以FuGENE6将TPds表达载体pcDNA3.1/HisC-TPds或空白载体pcDNA3.1/HisC分别与6种HBV启动子/增强子报告载体共转染Huh7细胞,转染后48 h裂解细胞并检测胞内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实验重复5次,数据以SPSS11.5软件分析.结果 在一定的质量比值范围内,与pcDNA3.1/HisC空白载体对照相比,pcDNA3.1/HisC-TPds分别与pGL3-CP1601、pGL3-XP1071、pGL3-SP1、pGL3-SP2共转染后,Huh7细胞内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增高,而pcDNA3.1/HisC-TPds分别与pGL3-BCP或pGL3-XP共转染后,胞内荧光素酶活性无变化.结论 TPds蛋白可反式激活HBV启动子SP1、SP2和增强子Ⅰ、Ⅱ,对基本核心启动子和X基因小启动子无影响.

  • 新的含有11q13.5 HERV-Wgag序列的内含子转录子的鉴定

    作者:王杰;姚源蓉

    目的:鉴定位于染色体11q13.5的含有HERV-W gag序列的内含子转录子,探讨这一新的转录子对宿主基因PTD015选择性剪切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半巢式PCR和降落PCR扩增目的片段,克隆、测序、构建载体、转染JEG3细胞,采用实时PCR检测PTD015选择性剪切mRNA的水平.结果:鉴定了一个位于基因PTD015第二内含子上长1 739 bp的转录子,该转录子包含755 bp 11q13.5 HERV-W gag序列、527 bp 5′长末端重复序列和11q13.5 HERV-W 5′端457 bp片段.此内含子反义转录子质粒的转染使JEG3细胞PTD015选择性剪切mRNA的水平明显降低. 结论:源于基因PTD015第二内含子含有HERV-W gag序列的反义转录子可调节宿主基因PTD015的选择性剪切.

  • PQBP-1基因突变导致X染色体联接的智力障碍疾病

    作者:龚兴怡;邵金辉

    多聚谷氨酰胺结合蛋白-1(Polyglutamine tract binding protein-1,PQBP-1)基因编码一个分子量为38kDa的蛋白质,它能够和多聚谷氨酰胺(polyglutamine,polyQ)结合,含有2个蛋白质相互作用单元,即WW结构域(WWD)和C末端结构域(CTD).PQBP-1通过WWD(位于蛋白质的氨基端)与RNA聚合酶Ⅱ(PolⅡ)、WBP11、NpwBP和SIPP相互作用,可以调节mRNA加工.PQBP-1基因突变会发生X染色体联接的智力障碍疾病(XLID),除了有精神迟滞,还有头小畸形、短小身材等症状.PQBP-1蛋白涉及神经元RNA颗粒转运,这对神经元网络的发育起关键作用.PQBP-1蛋白突变后可以显著减少对HIV-1的先天免疫反应.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剪接变异体结构分析

    作者:林旭;郑大利;徐晓;林建银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剪接变异体的基因结构及特点.方法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扩增并克隆HBV基因组剪接变异体DNA,测序并比较基因结构特点.结果共获得10种HBV基因组剪接变异体,基因组大小介于765~2039 bp之间.导致剪接变异体产生的5'端供体位点和3'端受体位点各6个.HBV基因组剪接变异体在C、前-S1、前-S2及S编码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但均保留与致病密切相关的X基因以及病毒复制、包装所必须的DNA序列.结论HBV基因组剪接变异体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普遍存在.

  • SR蛋白研究进展

    作者:王善治;袁榴娣

    在真核生物众多拼接因子中,SR蛋白家族是一类重要的成员,它们与一些特定的RNA序列结合,帮助识别并选择正确的5′及3′拼接位点,与其它的拼接因子共同完成拼接任务,在决定组织细胞的特异性及个体发育的阶段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就近10年来有关SR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乙型肝炎病毒剪接蛋白HBSP与泛转录表达因子剪接变异体1相互作用增强NF-κB活性

    作者:陈婉南;俞燕飞;吴琼;刘慎敏;吴龙飞;施佳健;林旭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剪接蛋白HBSP与泛转录表达因子剪接变异体1(Ubiquitously expressed transcript splice variant 1,UXT-V1)相互作用及其对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酵母双杂交(yeast two hybrid assay)、免疫共沉淀、激光共聚焦、哺乳动物双杂交、GST-Pulldown实验检验HBSP与UXT-V1的相互作用.以NF-κB启动子驱动的报告基因载体转染UXT-V1沉默的HBSP稳定表达细胞株,检测报告基因的变化.结果 UXT-V1与HBSP在酵母内具有相互作用,进一步验证表明,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外HBSP与UXT-V1均存在相互作用.HBSP能增强NF-κB活性,该效应与HBSP-UXT-V1相互作用有关.结论 HBSP与UXT-V1相互作用促进肝细胞NF-κB通路的激活,可能对HBV相关性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

  • 乙型肝炎病毒剪接特异性蛋白HBSP与TGFβ1诱导蛋白1相互作用促进TGFβ1诱导的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作者:陈婉南;黄俊高;梁菲菲;闫小利;轩丹丹;林旭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剪接特异性蛋白(Hepatitis B spliced protein,HBSP)与转化生长因子1诱导蛋白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induced transcript 1,TGFβ1I1)相互作用对TGFβ1诱导的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 构建HBSP慢病毒表达载体,利用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颗粒,感染Huh7肝癌细胞株.以5 ng/mLTGFβ1分别诱导稳定表达HBSP的慢病毒细胞株及其对照细胞株,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并提取细胞蛋白,Western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E-钙黏素(E-cadherin,E-cad)、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β-链蛋白(β-catenin)、N-钙黏素(N-cadherin,N-cad)的变化.进而以TGFβ1I1特异性siRNA转染上述细胞,Westernblot观察以上指标变化情况.后以侵袭小室实验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TGFβ1诱导的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筛选获得稳定表达HBSP的慢病毒细胞株Huh7-HBSP-flag-HIV及其对照细胞株Huh7-flag-HIV.以TGFβ1诱导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形态由紧密的上皮形态变为松散的间质形态;特异性抗体检测表明上皮标志物E-cad、Claudin-1、β-catenin表达量下降,而间质标志物N-cad表达上升.侵袭小室实验和划痕实验表明TGFβ1诱导的HBSP表达株侵袭及迁移能力增强.而转染TGFβ1I1特异性siRNA可逆转以上现象.结论 HBSP与TGFβ1I1相互作用可促进TGFβ1诱导的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并增强其侵袭迁移能力,提示HBSP在HBV相关性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致病意义.

  • SR蛋白在几种生物中的缺陷型研究进展

    作者:李力;张令强;贺福初

    SR蛋白是在真核生物RNA剪接中发挥重要功能的一类剪接因子.它们可以结合特定的RNA,参与识别5′及3′剪接位点,与snRNP及其他剪接因子共同完成RNA的组成性和选择性剪接.这对于生物体的发育、分化等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多种生物中,SR蛋白家族的某一成员功能缺陷往往会导致发育停滞、分化障碍和致死效应.本文就几种SR蛋白在不同生物中的缺陷型研究进行了综述.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作者:许红月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 is a cluster of heterogeneous clonal hematopoietic neoplasm which is manifested by peripheral cytopenias,lineage dysplasia,and a substantial risk of progression to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Approximately more than 80% of MDS patients have been shown to harbor gene mutations.The mutations have been found to be related to epigenetic alterations (including DNA methylation and histone modification TET2,DNMT3A,IDH1/2,WT1,EZH2 and ASXL1),RNA splicing (SF3B1,SRSF2,U2AF1,ZRSR and PRPF8),transcription regulation (RUNX1,TP53),signal transduction (NRAS,KRAS,CBL,JAK2).Recent advances in the m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MDS may contribute to the clinical diagnosis,risk stratification,prognostic assessment and therapeutic insights of this disease.This paper will review these genes involved in MDS patients.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