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对不同剂量肾上腺素致家兔心率变化的调整作用

    作者:陈凌;郑淑霞;董亚琴;胡翔龙

    为探讨针刺效应与机体异常状态程度的关系,对比观察静脉注射肾上腺素50 μg/kg及20μg/kg 后新西兰家兔心率的变化,以及针刺对这2个剂量肾上腺素所致的家兔心率变化是否具有调整作用.结果:静脉注射50μg/kg及20 μg/kg的肾上腺素均能导致家兔心率明显下降,其中静脉注射20 μg/kg的肾上腺素使得家兔心率下降较50μg/kg明显(P<0.05);而针刺对20 μg/kg肾上腺素所致心率变化有调整作用,对50 μg/kg肾上腺素所致的心率变化没有明显的影响.说明针刺效应与机体异常状态的程度有关.在本实验中,机体偏离正常状态程度越大,针刺效果越好.

  • 针刺效应与脏腑功能失调程度的关系

    作者:陈凌;黄晓卿;姚志芳;张炜;吴宝华

    探讨在相同的针刺刺激条件情况下,针刺效应与机体状态的关系.通过匀速持续静脉给予2种不同剂量的盐酸山莨菪碱,制作2种胃电异常背景,观察比较针刺足三里对2种程度不同的异常胃电状态的调节.结果:在2种胃电异常背景下,对足三里穴位施以同样的针刺刺激,针刺的效应有所不同.说明针刺效应与机体异常状态的程度有关.

  • 基于脑梗死大鼠模型的针刺指标对针刺效应影响的均值加权分类评价

    作者:常晓波;樊小农;王舒;孟智宏;杨雪;石学敏

    目的:评价钟刺指标对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大鼠模型的针刺效应的影响,以此来初步探讨针刺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并为脑梗死针刺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以Zea-longa线拴法复制MCAo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依据Zausinger六分法选择1~3分的大鼠随机入组.以随机对照设计原则设立基础对照组(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模型未干预组)和针刺组(内关组、委中组、三阴交组、尺泽组、人中组和非穴组).而且针刺组内每个穴组采用正交设计法分别设置9个不同参数组合.根据各组别所对应的针刺参数分别进行提插手法针刺治疗,每12小时1次,共干预6次.每组12只,共57组.并以神经行为学、脑血流、梗死率、微循环、光镜等为测量指标,评价针刺指标对MCAo大鼠模型的针刺效应的影响.结果:内关穴在降低梗死率、扩张输入枝管 径、提高神经行为学评分表现的突出;委中穴在增加脑血流、提高神经行为学方面表现佳;尺泽穴在增加脑血流、扩张输出枝管径、提高正常神经细胞数方面表现好;三阴交在减少坏死神经细胞和噬神经细胞、降低坏死神经细胞率、提高神经行为学评分方面表现优.结论:针刺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降低梗死率、降低坏死神经元细胞数、减少噬神经细胞数从而提高神经行为学评分来实现的,为脑梗死的针刺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 椎针治疗痉挛性脑瘫(肝强脾弱型)55例

    作者:李赵荣;张小丽;高琦;洪恩四

    目的:观察椎针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痉挛性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选穴相同,所不同的是采用治疗的方法不同.两组病人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对患儿肌张力和粗大运动功能行进评定.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组间疗效.结果:在GMFM分值方面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从MAS评定肌张力改善方面两组即时疗效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椎针治疗痉挛性脑瘫能有效降低患儿肌张力,改善痉挛指数,显著提高GMFM分值,其即时疗效及远期疗效皆优于对照组.

  • 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针刺效应的经穴特异性研究的因子分析

    作者:常晓波;王舒;樊小农;张亚男;孟智宏;杨雪;石学敏

    目的:通过综合评价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的针刺效应来研究经穴效应的特异性.方法:以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依据Zausinger六分法选择1-3分的大鼠入组.以随机对照设计原则设立基础对照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模型未干预组、尼莫地平组、人中旁组)和针刺组(内关组、委中组、三阴交组、尺泽组、人中组和非穴组).而且针刺组内每个穴组采用正交设计法分别设置9个不同参数组合.每组12只,共60组.针刺干预组以提插手法针刺治疗,每12h 1次,共干预6次.并以神经行为学、脑血流、梗死率、微循环、光镜等为测量指标.利用因子分析计算样本的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比较(以SPSS 17.0实现).结果:针刺组内比较:每个经穴的针刺参数组合不同,则针刺效应亦不同.针刺组间比较:内关>尺泽>人中>三阴交>委中>非穴.经穴与非穴比较:穴位组>非穴组.针刺组与非针刺组比较:针刺组>非针刺组.结论:经穴具有针刺效应的特异性;而且经穴特异性是相对的.

  • 电针对下丘脑性肥胖大鼠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少锦;徐华洲;赵志国;李青;康锁彬;郑丰杰

    目的:研究电针对肥胖机体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刺激减肥作用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下丘脑型肥胖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西布曲明组(sibutramine组),实验过程为28 d,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空腹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比较电针组大鼠瘦素和胰岛素与其他各组的差别.结果:电针组大鼠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瘦素及胰岛素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高(P<0.01),西布曲明组瘦素、胰岛素水平亦低于模型组(P<0.01),但针刺组和西布曲明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能降低下丘脑型肥胖大鼠血清瘦素和胰岛素含量,减轻其抵抗状态,从而改善肥胖大鼠脂肪代谢的紊乱状态.

  • 电针四白穴对神经阻断大鼠胃肌电作用途径的研究

    作者:赵艳玲;常小荣;何军锋;赵京伟;王华

    目的:探讨电针四白穴对神经阻断大鼠胃肌电的影响及作用途径.方法:通过腹注阿托品、六羟季胺、利血平等神经阻断剂,观察传出途径阻断后电针四白穴对大鼠胃肌电的影响.结果:电针四白穴对胃电振幅、时程及峰簇数的发放具有一定的兴奋效应,能部分取消阿托品、六羟季胺对大鼠胃电的抑制效应,部分增强利血平后大鼠胃电的兴奋效应.结论:电针足阳明经对大鼠胃肌电具有一定的兴奋效应,其调整作用与胆碱能神经、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参与有关.

  • 针刺对家兔眼血流的影响

    作者:夏勇;周文新;何金森

    目的:研究针刺对家兔眼血流的影响,为针刺改善青光眼的视功能损害寻找理论依据.方法:选用30只眼睛正常的家兔.将家兔麻醉后,将电极插入上直肌和下直肌的下方,然后连线接入RG-2B型血流图仪,分别于针刺前、针刺后即刻、针刺后20 min、拔针后即刻观察眼血流的变化.结果:针刺后,眼血流图波幅、灌注指数和排放指数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针刺对眼血流有良性调整作用,这说明针刺对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的调节作用可能部分出自于针刺调节血液循环.

  • 凉泻手法对内毒素致热大鼠血清溶菌酶水平影响的研究

    作者:董善京;周伯仁

    目的:探讨凉泻手法的针刺效应.方法:选用内毒素致热大鼠为"实热证"模型,分别施以提插泻法、捻转泻法、透天凉法、提运法,以血清溶菌酶(LSZ)为检测指标.结果:四种手法均能增加血清内LSZ水平,复式手法优于单式手法,提运手法与透天凉法疗效相当.结论:提运手法是一种简便效验的凉泻手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室旁核及延髓腹外侧区在电针内关穴对家兔缺血心肌细胞跨膜电位影响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王述菊;吴绪平;王华;陈泽斌;王亚文;张红星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PVN)及延髓腹外侧区(VLM)在电针内关穴抗家兔急性心肌缺血中的作用.方法:观察电损毁室旁核及纳络酮贴敷阻断延髓腹外侧区后,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家兔Ⅱ导联心电图及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影响.结果:PVN电损毁+VLM阻断组分别与AMI组、PVN电损毁组、PVN电损毁+VLM假阻断组比较,各个时段的心电图ST段电位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心肌细胞APA、APD50、APD90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0.01).结论:电损毁室旁核后,再用纳络酮贴敷延髓腹外侧区,更加减弱了电针内关穴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延髓腹外侧区及室旁核是电针内关穴保护缺血心肌的中枢通路之一.

  • NO参与"肾俞"穴针刺效应过程的神经形态学证据

    作者:陈泽斌;王敏;熊迎春;吴昌清;袁尚荣

    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针刺"肾俞"穴具有影响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影响肾的泌尿功能等多方面的效应,提示神经体液因素在这一效应中的重要作用[1,2],而作为神经-内分泌系统关键中枢核团之一的下丘脑室旁核(Hypothalanic 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下同)对针刺"肾俞"穴反应如何却未见报道.为此,本文采用组织化学方法,着重观察了手捻针刺激大鼠右"肾俞"穴对PVN NOS-NADPH阳性神经元(以下简称NOS)的影响,拟为信息物质NO参与"肾俞"穴针刺效应提供形态学依据.

  • 脂肪条带结构富集针刺镇痛效应物质实验观察

    作者:张楠;张俊芳;孟凡迅;党瑞山;陈尔瑜;刘芳;杨晓明

    目的 观察针刺大鼠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是否具有特异富集针刺镇痛效应物质的作用.方法 针刺大鼠单侧"后三里"穴,将针刺侧及未针刺侧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和脂肪条带结构上皮肤、条带旁肌组织、脑组织、肾上腺提取物以及血清等分别接种于同种异体大鼠,测量受体鼠接种前后痛阈值.结果 接种针刺侧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提取物及血清后,受体鼠出现类似针刺镇痛效应.接种其它部位组织提取物后,受体鼠的痛阈未出现有意义的变化.结论 针刺侧大鼠胃络沿线脂肪条带结构具有特异富集针刺镇痛因子的作用.

  • 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大脑中的针刺效应

    作者:赵凌;游自立;唐勇;梁繁荣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作为一种无创的、实时监测的、无有害辐射的现代神经影像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大脑针刺效应研究的诸多方面,其应用前景还可从科研设计更加严谨、密切结合疾病状态、结合多种手段深化研究内容等方面加以拓展.

  • 谈正交设计在针刺手法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将晓林;范刚启;陆斌;吴旭

    1 问题的提出笔者曾撰文对针刺手法研究现状作了系统分析[1],发现在针刺手法研究这一基础研究领域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和盲点问题,可简要概括为如下几方面:①补泻手法在针刺效应中发挥的作用大小问题.有人认为,针刺所产生的补泻效应,是在补泻手法施用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补泻手法就不会产生补泻效应.相反者认为,针刺补虚泻实作用乃针刺得气后所产生的双向调节作用所致,与针刺补泻手法无关或关系不大.②缺乏得气手法作用大小及其与补泻手法的交互关系研究.③针刺刺激量有强弱之分,补泻亦有大小之别(即所谓大补、小补).对刺激量与补泻的关系,却有两种相反观点,一种是弱刺激起兴奋作用,等于补,强刺激起抑制作用,等于泻;另一种是弱刺激亦可泻,强刺激亦可补.④对针刺手法的研究相当程度停留在理论探讨上,缺乏严密地定性定量的实验分析等.

  • 针刺调节突眼性甲状腺肿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晓燕;崔丽君

    目的 现察针刺对突眼性甲状腺肿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根据中医辨证将70例患者分为阴虚火旺组42例,气阴两虚组28例,并在治疗前后对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尿儿茶酚胺排量(CA)、血清甲状腺素(T4、T3)、血浆环棱苷酸(cAMP、cGMP)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辨证钟刺时突眼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使各项现察指标显著改善.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阴虚火旺组、气阴两虚组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具有调节突眼性甲状腺肿患者植物神经功能并使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作用.

  • 刺血治疗对慢性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丛莘;金庆文;李耀芳

    目的 对31例伴有血液流变学异常的慢性疾病患者采用刺血疗法,旨在观察刺血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规律。方法 通过全自动血流变快测仪检测患者针刺治疗前后血液7项量化指标(包括全血粘度高切与低切指数、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结果 全血粘度高切与低切指数、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6项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性显著(P<0.05,P<0.01)。结论刺血疗法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与血液流变学异常者的量化指标,具有改善血液微循环和活血化瘀的作用。

  • 醒脑清心针刺法治疗脑心综合征临床研究

    作者:傅立新;赵建国;赵红;路明;牛红月;石学敏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治疗脑心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 108例脑心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4例,分别施以"醒脑清心"针刺法及"醒神清心"针刺法,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及心电图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心电图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醒脑清心"针刺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引发的心脏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针刺足三里穴对健康青年人胃电活动的影响及其时间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圣洁;潘佳丽;张宇;徐月新;卢岩

    目的 观察针刺足三里穴对健康青年人胃电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其时间相关性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健康青年志愿者30例,运用EGEG-5D五导胃电图微机分析仪检测足三里穴针刺过程中不同时段(针刺前10 min、进针时、进针后5 min、进针后10 min、行针时、行针后5 min、行针后10 min、出针时、出针后5 min、出针后10 min)胃电波形频率和幅值的变化,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Ⅰ~Ⅳ导联中,各时段平均频率、平均幅值数值较针刺前大多有所降低,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相对升高,进针后10 min、行针后10 min与进针后5 min、行针后5 min相比数值降低(P<0.05),出针后5、10 min与针刺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对健康青年人胃电活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且以抑制作用更为明显;针刺过程中,即时效应、累积效应均有所体现,在针刺操作后10 min内累积效应持续存在;同时针刺对机体胃电活动的调节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

  • 损毁室旁核及孤束核对电针内关穴抗家兔心肌缺血作用的影响

    作者:陈泽斌;王述菊;王亚文;吴绪平;王华;张红星

    目的观察下丘脑室旁核 (PVN)及孤束核 (NTS)在电针内关穴抗家兔急性心肌缺血中的作用.方法在研究证实电针内关穴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基础上,观察电损毁 PVN及 NTS后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家兔Ⅱ导联心电图及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影响.结果 PVN+ NTS电损毁组分别与 AMI组、 PVN电损毁组比较,在各个时段的心电图 ST段电位均有显著性升高,心肌细胞 APA、 APD50、 APD90均有显著性降低.结论同时损毁家兔 PVN及 NTS后,更加减弱了电针内关穴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PVN及 NTS均参与了内关穴心肌缺血保护的作用过程.

  • 静息态脑功能MRI观察不同敏感度体质人群的针刺镇痛效应

    作者:李腊梅;李学智;吕发金;郭仲杰;宋云娥;谢洪武;唐曦

    目的 研究针刺腧穴引起的中枢效应,探讨不同敏感度体质因素对针刺镇痛的影响.方法 筛选3组典型体质的健康志愿者,分为不敏感组、正常组和敏感组,每组15例.测定各组针刺左足三里穴前后的试验压痛阈值,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镇痛效应.2周后,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受试者针刺前后进行静息态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BOLD)扫描,计算并比较各组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值.结果 ①正常组和敏感组针刺前后压痛阈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针刺前比较,针刺后不敏感组在左颞下回、左梭状回ALFF值降低,未见ALFF值增高脑区;正常组在双侧小脑后叶、脑干、边缘叶、颞下回、右尾状核ALFF值增高;在左中央后回、左中央前回、双侧枕叶ALFF值减低;敏感组在双侧小脑后叶、颞下回、梭状回、额叶、基底节、前扣带回、右缘上回、右补充运动区、左岛叶ALFF值增高;在左颞中回、左中央后回、后扣带回、双侧枕叶ALFF值减低.结论 不同敏感度体质因素影响针刺镇痛效应,其中枢神经调控机制可能与针刺引起不同的脑区响应网络相关.

106 条记录 5/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