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判断和处理

    作者:吴宜勇

    骨质疏松的原因是骨组织退化,造成这种退化的原因一方面与随年龄增长的自然衰老有关,另一方面与后天的生长、发育、营养、运动、疾病、生活习惯及生存环境等因素有关.人的一生骨骼代谢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处于不断更新之中,骨质疏松的病理特点是骨矿含量与骨基质等比例减少,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变细,甚至断裂.骨量变化可分成3个阶段:骨量上升期,自出生到35岁左右;骨代谢平衡期,女性自30岁到绝经期(50岁左右),男性30岁至70岁左右;第三阶段为骨量减少期,骨量减少导致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后果是骨折,骨折严重损害患者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甚至缩短寿命,骨质疏松引起的经济消耗也会造成社会及家庭的沉重负担.骨折常见的部位是前臂远端、椎体、髋部,髋部骨折是造成伤残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丢失率明显高于男性,所以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比男性早约10年,发生比例也显著高于男性,因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关于激素替代疗法和脑血管事件的人群为基础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陈晨;乔晓媛;何芙蓉

    关于使用激素替代疗法(HT)来缓解围绝经期症状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是否安全,是否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肿瘤的发生,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早期流行病学研究主要关注的是雌激素治疗(ET)与卒中之间的关系.新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雌孕激素联合疗法(EPT)和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提示黄体酮可能增加患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 新加味双柏散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建华;温清娴;周冠同;谭利;骆莉莉

    目的 观察并探讨新加味双柏散外敷治疗骨质疏松腰背痛的疗效.方法 将康复科住院的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常规治疗加新加味双柏散外敷6小时;对照组以常规治疗.并观察止痛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止痛疗效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新加味双柏散外敷对于缓解绝经后骨质疏松腰背痛具有明显的效果.

  • 011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血清瘦素与骨密度及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关系

    作者:卢士燕;高羽;王振海

  • 绝经后妇女膳食调查及某些因素与骨密度的关系

    作者:史琳娜;苏宜香;李淑华

    目的:了解绝经后妇女的膳食营养状况,为骨质疏松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对894名绝经后妇女的膳食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并对某些因素与骨密度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相比,谷类食物、奶类及奶制品摄入量偏低.能量摄入充足;蛋白质、维生素C和铁的摄入量均超过RDA的100%;维生素B1超过RDA的85%;维生素B2和钙的摄入量明显不足.经常摄食奶类、豆类食品与骨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绝经后妇女应适当增加谷类、奶类及豆制品的摄入.

  • 大豆异黄酮

    作者:秦玉;糜漫天

    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苯并吡喃的化学结构.自然界中主要存在的大豆异黄酮有染料木黄酮、大豆苷元、黄豆黄素、鹰嘴豆芽素A和芒柄花黄素.大豆及豆制品是大豆异黄酮的主要食物来源.一、吸收代谢分布大豆异黄酮在食物中主要以糖苷形式存在.人体摄入大豆异黄酮糖苷后,须经肠道内β-葡萄糖苷酶和微生物菌群水解为游离形式的大豆异黄酮苷元后,才能被机体吸收.大豆异黄酮苷元吸收后,在肝脏或肠上皮细胞的尿苷二磷酸或磺基转移酶作用下,转变为葡萄糖醛酸和硫酸盐结合物,很快进入外周循环.大豆异黄酮在血浆中主要以结合形式存在,主要代谢产物是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其次是硫酸盐结合物,也有少量的苷元.肠道中没有被吸收的大豆异黄酮通过粪便排泄,被吸收的大豆异黄酮则通过尿液排泄出体外.

  • 强骨胶囊治疗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作者:何正国;徐向阳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当前对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也主要以抑制骨质吸收的药物为主,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多采用激素替代疗法,疗效可靠,但副作用较大[1].强骨胶囊为中药制剂,具有补肾、止痛、强骨的药理作用,现将应用强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 强骨丹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玲;哈孝贤;于顺禄;李彦;王志华;玄明实

    以切除大鼠卵巢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观察强骨丹对大鼠骨密度、性激素水平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模型制备及分组:3月龄雌性Wistar大鼠50只,体重(200±10)g,由天津药物研究院动物中心提供.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及强骨丹高、低剂量组5组,每组10只.肌肉注射复方氯胺酮麻醉,假手术组只作背部切口;其余各组经腹后壁切口摘除双侧卵巢.术后4 d开始给药,连续14周.强骨丹由鹿角胶、补骨脂、淫羊藿、龟甲胶、淮山药、炒白术、穿山甲、白芥子等药物组成.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0 g·kg-1·d-1和5 g·kg-1·d-1;西药组用二磷酸盐67 mg·kg-1·d-1,连续给药2周,停药1周,以此类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 T淋巴细胞在雌激素缺乏状态下对破骨细胞的影响

    作者:张丽萍;荣海钦

    雌激素缺乏是导致绝经后女性破骨细胞活化的重要因素.雌激素缺乏一方面可促进胸腺T细胞输出,诱导T细胞活化和增殖,导致骨髓活化T细胞增多而促进破骨细胞形成;另一方面通过促炎细胞因子进一步增强活化T细胞的破骨作用.活化的T细胞不仅表达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等促骨吸收因子,抑制成骨细胞分化和形成,直接参与破骨过程;而且其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a还可与骨髓基质细胞表达的RANKL和M-CSF协同作用,增强破骨前体细胞对RANKL的敏感性,促进破骨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引起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失衡,终导致骨丢失增加.

  • 补肾中药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及其机制探讨

    作者:支会英;李桃;李恩;王悦芬;佟晓旭;石家庄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尤以绝经后妇女发病率高.雌激素缺乏是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的直诱因[1],也是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雌激素替代治疗(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ERT)被认为是适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是雌激素长期应用会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尤其会使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限制了患者对它的使用.因此寻找安全、有效、可以长期应用的药物是医学上重要的研究课题一.本实验采用雌性大鼠去卵巢造成实验性骨质疏松模型,从补肾入手进行治疗,并以尼尔雌醇治疗组为对照,观察并比较其治疗效果.

  • 雌激素受体与绝经后骨质疏松

    作者:许咏乐;杨伟文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雌激素水平下降,雌激素受体(ER)在骨组织的表达减少是其重要发病机制之一.雌激素通过ER介导直接刺激成骨细胞形成新骨,抑制破骨细胞吸收旧骨,调控骨再建周期.ER途径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中起了重要作用,ER基因的多态性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也密切相关.选择性ER调控剂的研制和应用是绝经后骨质疏松治疗的新进展.

  • 六味地黄丸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思圆;冯柏淋;郭伟雄;魏劲松;辛健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次,1次/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六味地黄丸,8丸/次,3次/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腰椎1~4骨质密度(BMD)、全髋关节骨BMD、左侧股骨颈BMD、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07%、9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血清PINP、β-CTX、ALP及BGP水平显著降低,SF-36评分、腰椎1~4 BMD值、全髋关节骨BMD值、左侧股骨颈BMD值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血清PINP、β-CTX、ALP及BGP水平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腰椎1~4 BMD值、全髋关节骨BMD值、左侧股骨颈BMD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增加骨密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阿法骨化醇软胶囊联合雷洛昔芬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申玲;刘素萍;朱书朝

    目的 观察阿法骨化醇软胶囊联合雷洛昔芬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南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雷洛昔芬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阿法骨化醇软胶囊,1粒/次,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骨强度、骨代谢标记物含量和不良反应差异.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96.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和骨矿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骨强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型胶原交联氨基端肽(NTX I)、I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TX I)、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和血骨钙素(BGP)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骨代谢标记物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法骨化醇软胶囊联合雷洛昔芬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鲑鱼降钙素或阿仑膦酸钠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健

    目的:比较鲑鱼降钙素喷鼻剂或阿仑膦酸钠片联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天津市河西区康复医院并进行治疗的12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戊酸雌二醇片1 mg,1次/d,用药3周后停药1周;口服阿仑膦酸钠片10 mg,1次/d。治疗组患者口服戊酸雌二醇片1 mg,1次/d,用药3周后停药1周;鲑鱼降钙素喷鼻剂20μg喷鼻,1次/d或分次给药。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骨密度值、血钙、血磷和血清骨钙素水平以及疼痛评价。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8.33%,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L2、L3、L4及股骨颈骨密度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骨钙素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VAS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阿仑膦酸钠片或鲑鱼降钙素喷鼻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均安全有效,提高骨密度值和血清骨钙素水平,降低疼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植物雌激素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建梅;李瓦里

    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极易发生骨质疏松,而临床上常用的抗骨质疏松药不良反应明显,因此将新药研发的重点转向天然来源的植物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化学结构与17β-雌二醇相似,主要包括异黄酮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其在体内可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并产生双向调节作用,即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出雌激素样或抗雌激素作用.植物雌激素可通过多种作用机制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均表明当归、杜仲等中药含有的植物雌激素类物质,诸如染料木黄酮、大豆异黄酮及补骨脂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疗效确切,具有开发利用前景.

  • 强骨补肾活血方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及对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

    作者:魏建军;李东;颜世昌;杨永江

    目的:观察强骨补肾活血方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对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84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行椎体成形术,对照组术后给予钙尔奇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强骨补肾活血方口服,2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6个月后再治疗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1个疗程、第2个疗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止痛药物评分、椎体高度变化、椎体后凸Cobb角、ODI指数、骨密度、独立活动功能BI指数评分、生活质量QOL-100评分及血清骨代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PINP)、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第1个疗程、第2个疗程后VAS评分、止痛药物评分和椎体后凸Cobb角、ODI指数均显著降低(P均<0.05),椎体高度变化、骨密度和BI指数评分、QOL-100评分均显著增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第1个疗程、第2个疗程后血清PIN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ALP、BGP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强骨补肾活血方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疼痛,促进骨折愈合,增加骨密度,改善脊柱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下调ALP、PINP表达,上调BGP表达有关。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西医临床治疗进展

    作者:刘海龙;卫荣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妇女的骨代谢异常疾病,由于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出现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的微结构退行性变为特征,骨脆性和骨折易感性增加为临床表现的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PMOP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已跃居各种常见病的第七位,其中绝经后妇女的发病率要比同龄男性高6倍[2].

  • 补肾中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探讨

    作者:王闻博;龚雄辉;刘丽红;张莹;谌洁

    随着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骨质疏松症逐渐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之一;女性绝经后由于缺乏雌激素对身体的保护,一般在5~6 a 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骨质疏松,女性患者发病率是男性的2~4倍[1]。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骨质疏松的主要机制是,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时,体内一系列细胞因子发生明显改变,刺激成骨细胞因子及破骨细胞因子的比例将发生动态变化,破骨细胞数量及活性将加强而使破骨作用增强,引发骨质疏松症[2]。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主要是抗骨吸收药如雌激素、双磷酸盐类、钙制剂等,治疗效果虽好,但不良反应明显[3-4]。因此,人们寻求具有相对安全、廉价、有效、不良反应小的植物雌激素作用补肾中药,来取代雌激素替代疗法,用于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也成为当前医疗界研究的热点[5-6]。现将补肾中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综述如下。

  • 阿仑膦酸钠与替勃龙联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周望溪;伍艳芳

    目的 观察阿仑膦酸钠与替勃龙联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骨密度(BMD)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PMOP患者163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81例给予阿仑膦酸钠、替勃龙及维D钙咀嚼片治疗;对照组82例给予阿仑膦酸钠、安慰剂及维D钙咀嚼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的BM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65%高于对照组的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腰椎正位、胫骨颈、大粗隆及Ward′s三角区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2组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与替勃龙联用可明显提高PMOP患者的BMD,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碳酸钙D3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马辉平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PMO)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碳酸钙D3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124例P MO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2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62)与对照组(n=62).对照组口服碳酸钙D3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12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部位骨密度(BMD)值和腰背部、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相关生化指标[白介素(IL)-6、骨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尿钙/肌酐比值(U-Ca/Cr)]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8/62)明显高于对照组[80.6%(50/62),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各部位(股骨颈、全髋、Wards三角区、腰椎L2~4)BMD值均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腰背部、下肢疼痛VAS评分及血清IL-6、BALP、TRACP-5b浓度和尿中U-Ca/Cr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减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9.7%(6/62)较对照组[4.8%(3/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O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碳酸钙D3片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增强骨质量,纠正骨重建失衡,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357 条记录 7/18 页 « 12...45678910...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