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黄芪糖蛋白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

    作者:刘慧;赵俊云;杨向竹;薛慧清;李彩彩;马鑫;张娜;周然

    目的:研究16kD黄芪糖蛋白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小鼠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探讨黄芪糖蛋白治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的免疫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雄性Balb/c小鼠建立牛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CIA模型组、氢化可的松阳性对照组、黄芪糖蛋白高、中、低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各治疗组腹腔注射药物14天,对照组与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CD3+CD4+IL-17A+Th17细胞、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脾组织中维甲酸相关孤独受体γt( 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γt, RORγt)和叉头状转录因子3( forkhead box protein 3,Foxp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流式检测结果显示,黄芪糖蛋白可显著降低模型组小鼠外周血中CD3+CD4+IL-17A+Th17细胞比例(P<0.01),提高 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P<0.01)。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黄芪糖蛋白可显著降低模型组小鼠脾组织中 RORγt 的表达(P<0.01),提高Foxp3的表达(P<0.01)。结论黄芪糖蛋白提高Foxp3的表达水平,降低RORγt的表达水平,恢复Th17/Treg细胞之间的平衡,可能是黄芪糖蛋白治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的机制之一。

  • 艾灸对克罗恩大鼠结肠RoRγt、Foxp3调节作用研究

    作者:王硕硕;包春辉;王伟灵;戴明;吴焕淦;王晓梅;翁志军;刘慧荣;胡智海

    目的:观察隔药灸对克罗恩大鼠结肠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和Treg特异性转录因子叉头蛋白P3(Foxp3)的表达调节作用,探讨灸法治疗克罗恩病的可能效应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完全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西药组(美沙拉嗪),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溶液灌肠制备大鼠克罗恩疾病模型,隔药灸组取穴:天枢(双)、气海穴,西药组:美沙拉嗪灌胃治疗.治疗干预结束后,采用HE病理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Real-time PCR方法观察大鼠结肠降部组织病理学变化、Foxp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大鼠结肠组织出现克罗恩病的典型病理表现:裂隙状溃疡、黏膜层炎症伴肉芽肿,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蛋白在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表达高于正常组大鼠(P<0.01),隔药灸和美沙拉嗪对RoRγt蛋白具有下调作用(P<0.01),且美沙拉嗪的调节作用强于隔药灸(P<0.01);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及其mRNA在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表达均低于正常组大鼠(P<0.01),隔药灸和美沙拉嗪对Foxp3及其mRNA都具有上调作用(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隔药灸可能通过调节克罗恩病模型大鼠结肠黏膜Th 17/Treg细胞平衡中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Foxp3的表达来发挥改善结肠组织溃疡,缓解肠道炎症的治疗作用.

  • Th17/Treg细胞在健脾方防治克罗恩大鼠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吴璐一;翁志军;季光

    目的:观察Th17/Treg细胞平衡在健脾方防治TNBS诱导的克罗恩大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正常对照组NG(n =8):从造模第2周起双蒸水灌胃,1次/d,灌胃量按1 mL/100 9,共3周;2)TNBS模型组MG(n =8):从第1周开始TNBS灌肠,灌肠剂量(mL)=体重(g) ×0.003 mL/g,1次/周,造模持续共4周;3)模型+健脾方防治组JP(n =8):从造模第2周开始,在TNBS灌肠后的第2天新增中药健脾方灌胃治疗,灌胃量按1 mL/100 9,1次/d,灌胃持续3周;采用ELISA、免疫组织化学、real-time PCR等技术观察各组大鼠血液、结肠黏膜中与Th17、Treg分化和功能密切相关的IFN-γ、IL-17、RORγt、FoxP3蛋白与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健脾方能通过下调Th1细胞释放的IFN-γ,进而来调节Th1/Th2的平衡,同时也能通过下调Th17细胞分泌IL-17、RORγt炎性反应因子的分泌和促进Treg细胞分泌的抗炎因子FoxP3来调节Th17/Treg的平衡,进而达到防治TNBS诱导的大鼠克罗恩病的作用.结论:健脾方能够通过调节Th 17/Treg细胞平衡中多个关键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的方式,达到预防和治疗TNBS诱导的大鼠克罗恩病炎性反应程度之目的.

  • 芪蛎消瘿汤对NOD.H-2h4小鼠甲状腺IL-23/IL-17轴的调控影响

    作者:杨潇;高天舒;曲金桥;周喜玉;徐佳

    目的:从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分化的调控角度,探讨芪蛎消瘿汤治疗自身免疫甲状腺炎(AIT)的作用机制.方法:雌性8周龄NOD.H-2h4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NC)饲以双蒸水,模型组(MC)、常规剂量中药组(ZY1)和3倍剂量中药组(ZY3)自由饮用含0.05%碘化钠水8周成模后,再灌胃给药8周.RIA法测血清TT3、TT4,IRMA法测血清TSH;光镜下观察甲状腺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法及RT-PCR法分别检测甲状腺IL-6、TGF-β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甲状腺RORγt、RORα、STAT3蛋白表达.结果:各组间血清TT3、TT4及TSH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与NC组比较,MC组AIT的发生率,IL-6、TGF-β mRNA及蛋白表达,RORγt、RORα、STAT3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MC组比较,ZY1组IL-6、TGF-β、RORα、STAT3、RORγt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ZY3组IL-6、TGF-p的整合光密度值及RORα、STAT3表达明显下降(P<0.01),ZY3组RORγt表达下降(P<0.05).结论:芪蛎消瘿汤可能通过下调IL-6、TGF-β、RORγt、ROR α、STAT3的表达而调控IL-23/IL-17炎症轴起到治疗AIT的作用.

  •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CD4+T细胞亚群转录因子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冯秀梅;许洪志;张婧瑶;尹冬梅;刘萌萌;隋潇徽

    本研究通过检测CD4+T细胞亚群特异性转录因子的mRNA(T-bet、GA TA-3、Foxp3、RORγt)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变化,探讨3种疾病的细胞免疫状态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AA组23例、MDS组42例、AML组17例和正常组16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中转录因子的T-bet、GA TA-3、Foxp3、RORγt mRNA表达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AA组患者T-bet、RORγt mRNA的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GATA-3、Foxp3表达减低(P<0.01).MDS组T-bet、GATA-3 mRNA表达无显著性变化,而Foxp3、RORγt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MDS-RA组T-bet、RORγt表达均较正常组升高(P<0.01),GA TA-3表达显著性减低(P<0.05),Foxp3较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MDS-RAEB和AML组T-bet、RORγt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P<0.05),而GA TA-3、Foxp3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AA、MDS不同阶段以及AML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转录因子表达水平不同,提示细胞免疫状态有差异,在AA和MDS早期阶段,异常免疫介导的造血细胞过度凋亡在骨髓衰竭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而在MDS晚期阶段和在AML时,恶性克隆的大量积聚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 瘦素对小鼠Th17细胞生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作者:卢龙坤;韦腾飞;朱力;吴豫;沈茜

    目的:探讨瘦素对Th17细胞生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以瘦素基因敲除的ob/ob小鼠和同系野生小鼠为研究对象。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比例,免疫磁珠法分选脾脏CD4+T细胞,在体外培养中拮抗瘦素或添加不同浓度的瘦素以观察瘦素对Th17细胞生成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qPCR)和Luminex检测技术分别检测经体外培养72 h后小鼠脾脏CD4+T细胞中与Th17细胞密切相关细胞因子等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培养上清液中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ob/ob鼠外周血、脾脏中Th17细胞的比例均显著低于野生鼠[(0.49±0.03)% vs (1.29±0.1)%、(1.56±0.22)% vs (2.47±0.11)%];体外培养中,野生鼠脾脏CD4+T细胞经瘦素抗体处理后,Th17细胞的比例明显减少[(2.04±0.11)%vs (3.39±0.31)%];ob/ob鼠脾脏CD4+T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瘦素后,Th17细胞比例则以剂量依赖的形式增加[(2.15±0.25)%,(3.12±0.37)% vs (1.41±0.13)%];ob/ob鼠脾脏CD4+T细胞经体外培养后RORγt、IL-17A和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及上清中IL-17A和IL-6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野生鼠,但TGF-β和IL-23 mRNA表达水平没有差异。结论瘦素缺乏可导致小鼠Th17细胞的生成显著减少,也造成RORγt、IL-17A和IL-6 mRNA及IL-17和IL-6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瘦素可能通过上调RORγt和IL-6的转录,促进Th17细胞的生成及效应分子分泌。

  • 阿维A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表达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忠永;邱会芬;蒋延伟

    目的 探讨阿维A治疗银屑病的疗效以及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RORγt和Foxp3 mRNA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阐明阿维A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90例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口服阿维A治疗8周,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评价疗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 ,检测正常对照组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Th17和Treg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阿维A治疗后PASI评分明显下降(P<0.01);银屑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外周血RORγt mRNA表达量(8.72±1.64)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53±0.71)(P<0.01);Foxp3 mRNA的表达量(1.56±0.92)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98±1.03)(P<0.01);患者RORγt/Foxp3的比值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阿维A治疗后患者外周血RORγt mRNA的表达量及RORγt/Foxp3的比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3.07±0.95,1.23±0.77),而Foxp3 mRNA的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2.72±0.83)(P<0.01).结论 银屑病的发生及病情严重程度与外周血RORγt mRNA的高表达及Foxp3 mRNA的低水平有关;阿维A治疗银屑病疗效明显,治疗后外周血RORγt mRNA的水平明显降低,Foxp3 mRNA的表达量明显升高;阿维A可下调外周血RORγt mRNA的表达,提高Foxp3 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阿维A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 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及FOXP3在肝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吴立旋;林泽伟;谢勇;欧希;田佩凯;刘晓平;闵军;王捷;陈汝福

    目的 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及FOXP3的表达情况,探讨Th1/Th2、Th17/Treg失衡与肝癌的关系.方法 抽取实验组20例肝癌患者与对照组2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静脉血,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外周静脉血单核细胞中Th1、Th2、Th17和Treg主要特异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及FOXP3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肝癌组患者Th1特异转录因子T-bet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52.34±34.07比104.01±56.00,P<0.01),Th2特异转录因子GATA-3 mRNA表达则高于对照组(1.38±1.15比0.58±0.45,P<0.05),T-bet mRNA/GATA-3 mRNA比值明显减小(86.01±116.71比461.88±708.81,P<0.05).肝癌组Th17特异转录因子RORγt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72.32±32.82比33.07±22.86,P<0.01).肝癌组Treg的特异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3.17±1.59比1.39±1.13,P<0.01).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bet mRNA表达下降,GATA-3 mRNA表达升高,两者比值明显下降,说明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存在转录因子水平Th1/Th2平衡失调,呈现Th2漂移现象.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RORγtmRNA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说明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存在转录因子水平Th17和Treg细胞优势化现象.

  • Th17细胞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在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王强;史洋溢;曹玫;董巍;张剑波

    目的 探讨Th17细胞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儿童HSP的治疗从调控Th17细胞作为切入点提供一条新思路.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2年2月-2013年3月在我院儿科诊治的初次发病HSP急性期患儿40例,以及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采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RORγtmRNA的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Th17细胞的表达;用双抗夹心ABC-ELISA技术测定血清IL-17A、TGF-β1、IL-6浓度.结果 HSP组的Th17细胞(2.75%±0.60%)和RORγt mRNA(1.11±0.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Th17细胞(1.41%±0.29%)和RORγt mRNA (0.65±0.24) (P <0.01);HSP组血清IL-17A(40.40±11.81 pg/mL)、IL-6(75.38 ±27.19 pg/mL)、TGF-β1(309.41±81.03 pg/mL)与对照组IL-17A (20.32±10.70 pg/mL)、IL-6(25.16±8.31 pg/mL)、TGF-β1(236.34±66.01 pg/mL)相比明显升高(P<0.01);在HSP组Th17细胞表达与RORγtmRNA、IL-17A、IL-6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0.938,0.934(P <0.01).结论 急性期HSP患儿存在Th17细胞、RORγt mRNA及IL-17A表达水平升高,提示Th17细胞、RORγt及IL-17A均参与了HSP的发病机制;急性期HSP患儿存在血清TGF-β1、IL-6水平增高,且Th17细胞表达水平与IL-6表达呈正相关,提示TGF-β1、IL-6可能通过对Th17细胞的调节参与HSP发病机制.

  • 胃癌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与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彭素芳;王胜军;陈建国;戴晓莉;石燕;李雅贞;苏兆亮;薛渊;何志强;黄新祥;许化溪

    目的 了解胃癌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的转录因子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胃癌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57例胃癌患者、31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和4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h17和Treg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胃癌患者血浆中IL-17、IL-2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IL-10的浓度.结果 胃癌组FoxP3和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349±0.491和0.794±0.30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均P<0.05),FoxP3/RORγt比值也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P<0.05),而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胃癌组的FoxP3/RORγt比值明显高于早期胃癌组(P<0.05).胃癌组血浆中IL-17、IL-23、TGF-β和IL-10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中晚期胃癌组TGF-β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早期胃癌组(P<0.05).结论 胃癌患者存在高Th17和Treg细胞水平,且随着病程的进展Treg细胞仍维持强势,FoxP3/RORγt比值明显增高.监测胃癌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和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有助于对病程的判断.

  • IL-17、RORγt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中的表达

    作者:李庆华;杨欢;胡珏;张海平;张勇;吴志国;梁静慧;肖波

    目的 观察Th17型细胞因子IL-17和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γ的胸腺异构体(RORγt) mRNA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模型中的表达,以探讨Th17细胞在EAN中的作用.方法 用P253-78aa肽段免疫Lewis大鼠,建立EAN模型,观察大鼠发病情况和组织病理改变,并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用RT-PCR技术检测IL-17和RORγt在大鼠发病高峰期脾脏、淋巴结和坐骨神经中的表达.结果 EAN组大鼠在第14-16天发病高峰期时平均临床评分为(7.5±1.2),病理学检查可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对P253-78aa的刺激产生强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与对照组相比,IL-17和RORγt mRNA在脾脏、淋巴结和坐骨神经中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01).结论 IL-17和RORγt表达上调与EAN的发病相关.

  • 重症肌无力与IL-17、RORγt水平的关系

    作者:金迪;付锦;李颖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 IL‐17水平和 RORγt 表达。方法收集确诊 MG 患者80例,根据 Osserman 分型将 MG 患者分为眼肌型组(20例)、轻度全身型组(24例)、中度全身型组(20例)及急性重症型组(16例)4组,并设立健康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 ELISA 法检测各组外周血 IL‐17水平,并分析IL‐17水平与 MG 病情严重程度(以临床绝对评分法评价)的相关性;采用 RT‐PCR 法检测各组 RORγt mRNA表达。结果眼肌型组、轻度全身型组、中度全身型组及急性重症型组患者血清 IL‐17水平分别为(17.87±9.28) ng/L 、(33.05±11.95) ng/L 、(50.49±12.37) ng/L 、(58.18±16.11) ng /L ,均高于对照组〔(4.70±2.18) ng/L ,P<0.05〕;MG 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96.12,P <0.05),轻度全身型组高于眼肌型组,中度全身型组高于轻度全身型组和眼肌型组,急性重症型组高于轻度全身型组和眼肌型组(均 P<0.05),中度全身型组与急性重症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肌型组、轻度全身型组、中度全身型组、急性重症型组及对照组 RORγt mRNA 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9±0.45、1.68±0.59、2.48±0.58、3.43±0.53、0.69±0.22,除眼肌型组外,轻度全身型组、中度全身型组、急性重症型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MG 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82,P<0.05),轻度全身型组高于眼肌型组,中度全身型组高于轻度全身型组和眼肌型组,急性重症型组高于中度全身型组、轻度全身型组和眼肌型组(均 P<0.05)。外周血 IL‐17水平与 MG 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867,P<0.05)。结论 MG 患者外周血 IL‐17水平和 RORγt mRNA 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外周血 IL‐17水平与 MG 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ORγt和Foxp3 mRNA表达分析

    作者:赵文轩;王山军;张瑞娟;苏海生;罗思宁;刘海玲;王增贤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维A酸相关孤独受体γt(RORγt)和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mRNA表达水平,探讨其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2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重型组)、2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重度组)及同期本院体检中心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三组研究对象静脉血,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PBMC RORγt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患者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重度组和重型组患者PBMC RORγt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较高(P<0.05),PBMC培养上清液中IL-17和TGF-β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重度组比较,重型组患者Foxp3 mRNA表达水平较低而RORγt mRNA表达水平较高(P<0.05)。PBMC培养上清液中IL-17水平明显升高而TGF-β水平显著下降(P<0.05)。RORγt mRNA表达水平与IL-17和TGF-β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IL-17和TGF-β无相关性(P>0.05)。结论 RORγt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变化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发生发展有关,其表达失衡可能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失衡的原因之一。

  •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患者骨髓CD4+T细胞中特异性转录因子Bcl-6、Foxp3和RORγt的表达

    作者:方宝枝;岑建农;朱明清;何广胜;苗瞄;王秀丽;吴倩;刘真真;路丛

    目的 评价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RH)患者骨髓CD4+T细胞亚群中转录因子的异常.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确诊的40例IRH患者的骨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细胞的自身抗体.采用免疫磁珠分选IRH患者骨髓CD4+T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髓细胞转录因子B细胞淋巴瘤6(Bcl-6)、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和维甲酸依赖性孤儿受体(RORγt) mRNA表达水平,以同期2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以同期3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作为病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IRH组在干/祖细胞(CD34+细胞)、粒系(CD15+细胞)、红系(GlyA+细胞)分别有67.5%(27/40)、65.0%(26/40)、75.0%(30/40)发现自身抗体,累及造血系统三系者为27.5% (11/40),两系者为52.5%(21/40),一系者为20.0% (8/40).IRH组Bcl-6、Foxp3的mRN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243(0.854 ~4.544)比1.211(0.131 ~2.816),0.124(0.073 ~0.198)比0.071 (0.046 ~0.118),均P<0.05],Foxp3/Bcl-6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H组与AA组Foxp3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A组RORγt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IRH组[0.290(0.138~0.480)比0.133(0.068~0.189),P<0.01],IRH组Foxp3/RORγt比值高于AA组[0.975(0.483 ~1.416)比0.500 (0.240 ~0.795),P<0.01].结论 IRH是由抗造血细胞自身抗体所致造血功能衰竭症,可能与Bcl-6高表达有关,IRH免疫学发病机制与AA不同.

  • 二甲双胍抑制Th17细胞反应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保护作用

    作者:孙雅菲;马征;侯慧清;田甜;陈丽萍;王梁;郭力

    目的 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应用二甲双胍(MET)干预,观察MET对EAE小鼠发病情况、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及其对小鼠体内Th17细胞反应的作用.方法 以MOG35-55免疫雌性C57BL/6小鼠建立EAE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EAE组和MET治疗组,比较不同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在发病高峰期,比较小鼠脊髓中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脾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脾细胞培养上清及血清中IL-17A含量以及小鼠脾及脊髓中IL-17A、RORγt mRNA转录水平.结果 与EAE组相比,MET治疗组发病率减低(P<0.05),疾病严重程度减轻(P<0.01);脾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降低(P<0.01),脾细胞培养上清及血清中IL-17A含量减少(P<0.01);脾及脊髓组织中IL-17A、RORγt mRNA转录水平均降低(P<0.01).结论 MET通过抑制外周免疫器官及中枢神经系统的Th17细胞反应而对EAE小鼠起到保护作用.

  •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外周Th17细胞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古丽仙·玉素甫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外周血中CD4+IL-17+Th17细胞及白介素-6(IL-6)、白介素-22(IL-23)、白介素-17(IL-17)、RORγt的表达变化及其与慢性心力衰竭病程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牟1月-2014年6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60例,同期无心脏疾病的健康人30名为对照.分别抽取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及对照者外周血,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 IL-17+ Th17细胞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IL-6、IL-23、IL-17、RORγt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CD4+ IL-17+辅助性T细胞17(Th17)百分率、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和IL-6、IL-23、IL-17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手健康对照组(P<0.05);与心功能分级为Ⅰ级~Ⅱ级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相比,心功能分级为Ⅲ级~Ⅳ级慢性心力衰竭病人Th17细胞百分率以及RORγt、IL-6、IL-23、IL-17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Th17细胞及其功能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情况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病情的进展呈正相关,心力衰竭越严重,Th17表达率越高.因此,抑制Th17细胞及其功能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措施.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王萍;胥冰;张丽君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选取6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者,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核转录因子视黄醇类孤核受体γt(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 gamma-t,RORγt) mRNA的表达以及血浆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的水平. 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Th17细胞百分率、RORγt mRNA及血浆IL-1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IL-17水平增高,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慢性丙型肝炎发病过程.

  •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史红阳;刘昀;方萍;张德信

    目的 检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 (T help cell 17,Th17)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8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核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 gamma-t,RORγt)mRNA的表达及血浆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的水平. 结果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百分率、RORγt mRNA表达水平及血浆IL-1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IL-17水平增高,可能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生有关.

  • 射干中异黄酮成分对转录因子RORγt的分子对接研究

    作者:王晓月;温雯;张颖

    目的:通过分子对接探讨射干中异黄酮成分与RORγt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utodock vina1.0分子对接软件,以PDB编码为3B0W的共结晶复合物作为受体模板,建立RORγt的活性位点,并对射干中8种异黄酮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野鸢尾黄素、白射干素、野鸢尾苷、次野鸢尾黄素、鸢尾甲黄素A、鸢尾甲黄素B、射干苷、鸢尾黄素与RORγt分子对接的亲和能值分别为-7.1 kcal/mol、-7.6 kcal/mol、-7 kcal/mol、-7.1 kcal/mol、-7.1 kcal/mol、-7.1 kcal/mol、-7.7 kcal/mol和-7.1 kcal/mol,且均能作用于以ARG367、PHE377和HIS479等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活性位点.结论:野鸢尾黄素等8种异黄酮成分均能与转录因子RORγt进行对接,根据对接位点信息可以预测该类化合物抑制RORγt的活性作用机制.

  • 二甲双胍抑制mTOR/HIF-α通路减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中的Th7细胞反应

    作者:孙雅菲;刘晓倩;侯慧清;田甜;郭力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体内mTOR/HIF-1α通路及Th17细胞的影响.方法:以MOG35-55免疫雌性C57BL/6小鼠建立EAE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EAE组和二甲双胍(MET)治疗组,对不同组应用Knoz评分观察小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在发病高峰期应用流式细胞学检测方法检测各组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h17细胞比例,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及血清中IL-17A浓度.qPCR方法检测小鼠脾中IL-17A、RORγt mRNA表达水平.应用WB方法检测小鼠脾中S6K的活化程度,应用WB和qPCR方法检测脾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和mRNA转录水平.结果:与EAE组相比,MET治疗组发病程度减轻(P<0.01);脾组织中Th17细胞比例降低(P<0.01),脾细胞培养上清及血清中IL-17A含量减少(P<0.01);脾组织中IL-17A、RORγt mRNA转录水平降低(P<0.01);EAE组较对照组S6K1磷酸化程度升高(P<0.01).MET治疗组较EAE组S6K1磷酸化程度减低(P<0.05).EAE组较对对照组HIF-1α表达增高(P<0.01).MET治疗组较EAE组HIF-1α表达降低(P<0.01).EAE组与对照组相比HIF-1αmRNA转录增加(P<0.01).MET治疗组与EAE组相比HIF-1αmRNA转录降低(P<0.01).结论:二甲双胍可以减轻EAE的疾病严重程度,其可能是通过抑制mTOR/HIF-1α通路从而抑制Th17细胞反应而对EAE小鼠起到保护作用.

82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