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荔枝核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模型PPARγ/c-Ski表达的影响

    作者:康毅;罗伟生;黄红;黄旭平;张扬武;黄瑞;谭全肖

    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荔枝核总黄酮(TFL)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防治效果,并从PPARγ、c-Ski等信号分子角度探讨TFL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TFL(高、中、低)剂量组和秋水仙碱阳性对照组,每组15只.空白对照组不造模,其余各组按2 mL·kg-1腹腔注射0.5%的DMN溶液制作肝纤维化模型(生理盐水稀释,每周前3天,共4周);造模同时TFL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TFL 200、100、50mg·kg-1·d-1灌胃给药,秋水仙碱组以秋水仙碱0.1 mg·kg-1·d-1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共6周(上述灌胃药物均用适量生理盐水配置成混悬液);6周末处死大鼠,腹主动脉真空负压采血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转化因子-β1(TGF-β1)血清水平;Masson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并进行肝纤维化半定量评分;运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和c-Ski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ST、ALT、TGF-β1水平、肝纤维半定量评分和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PARγ和c-Ski蛋白相对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荔枝核总黄酮各组血清AST、ALT、TGF-β1水平、肝纤维半定量评分和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肝组织PPARγ、c-Ski的蛋白相对表达明显增加(P<0.05),且具有一定量效关系.结论:TFL能够有效地降低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肝损伤,改善其肝纤维化的程度;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PARγ/c-Ski表达,下调α-SMA和TGF-β1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来实现.

  • 荔枝核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MMP-2表达的影响

    作者:欧士钰;罗伟生;靳雅玲;覃浩;孙旭锐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酶-2(MM P-2)在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荔枝核总黄酮(total flavone from Litchi chinensis Sonn,TFL)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FL高,低剂量组及秋水仙碱阳性对照组.模型组,TFL治疗组及秋水仙碱阳性对照组以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4周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TFL高、低剂量组及秋水仙碱分别以TFL( 200,100 mg-kg-1·d-1),秋水仙碱(colchicine,col)灌胃给药,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6周后处死大鼠,抽取下腔静脉血检测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取肝脏同一部位行HE,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肝组织MMP-2的表达.结果:TFL高、低剂量组和正常组血清AST,ALT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TFL治疗组可明显抑制MMP-2的表达(P<0.05),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P<0.05).结论:荔枝核总黄酮可减轻肝损伤及改善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抑制MMP-2的表达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 荔枝核总黄酮对大鼠肝纤维化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喻勤;傅向阳;罗伟生;欧士钰;靳雅玲

    目的:观察荔枝核总黄酮(total flavone from Litchi chinensis Sonn,TFL)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传导分子TGF-β1,Smad3,Smad7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TFL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ip DMN 4周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ig水飞蓟宾为阳性对照50 mg· kg-1组,用不同剂量的TFL(400,200,100 mg·kg-1·d-1)ig给药,造模当日开始分组给药,每日1次,共给药6周.于实验第6周末处死大鼠,抽取下腔静脉血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留取肝脏同一部位行HE,Masson染色观察大鼠病理改变及肝纤维化程度,采用RT-PCR法检测TGF-β1,Smad3,Smad7 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增加,血清AST,ALT均显著升高,肝组织TGF-β1,Smad3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Smad7 mRNA的表达显著减弱(P<0.05);与模型组比较,TFL各剂量组和水飞蓟宾组血清AST,ALT均明显低于模型组,肝脏TGF-β1,smad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smad7则有所升高.结论:荔枝核总黄酮可减轻实验性大鼠肝损伤及改善肝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3 mRNA的表达,上调Smad7 mRNA的表达有密切关系.

  • 荔枝核总黄酮对体外活化肝星状细胞-T6增殖、凋亡及TLR4/NF-κB途径的影响

    作者:韦铮武;李彩;林丽馨;肖绪华;刘燕秀;董勇;覃桂金;赵永忠

    目的:研究荔枝核总黄酮(TFL)在体外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凋亡及TLR4/NF-κB途径的影响,探究该药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SC-T6,用TGF-β1刺激24h后以不同浓度的TFL干预24、48、72h,用MTT法检测TFL对HSC-T6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荧光定量PCR检测TFL对细胞凋亡及α-SMA、TLR4、NF-κB、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TFL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活化的HSC-T6增殖,并以作用48h为显著.TFL可促进细胞凋亡,下调HSC-T6中α-SMA、TLR4、NF-κB和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同时Hoechst 33258染色显示TFL各组细胞可见细胞核固缩、边聚和裂解、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形态学变化.结论:TFL在体外可以抑制活化的HSC-T6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活化的HSC-T6内TLR4、NF-KB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有关.

  • 荔枝核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

    作者:罗伟生;靳雅玲;欧士钰;覃浩;孙旭锐

    目的:研究荔枝核总黄酮(total flavone from Litchi Chinensis Sonn,TFL)对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initrosamine,DMN)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以DMN腹腔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的同时,TFL干预组分别以高、低剂量的TFL灌胃6wk进行干预治疗,空白对照组、秋水仙碱组分别以生理盐水、秋水仙碱灌胃作为阴阳性对照.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Bcl-2、Bax的表达;测定血清ALT、AST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00),TFL高、低剂量给药组及秋水仙碱组Bcl-2的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00,0.047,0.021),Bax的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00,0.014,0.007),TFL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Bc1-2的表达升高(P=0.018),Bax的表达显著降低(P=0.002).Bcl-2、Bax在秋水仙碱组与TFL低剂量组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726,0.767).肝纤维化严重程度与Bax的表达显著正相关(P=0.000);与Bcl-2的表达负相关(P=0.000).空白对照组、TFL高低剂量给药组及秋水仙碱组血清ALT、AST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低剂量组与秋水仙碱组无显著性差异(P=0.597,0.669).结论:TFL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并推测这种作用可能与上调Bcl-2、下调Bax的表达,抑制肝细胞的凋亡有关.

  • 荔枝核总黄酮对大鼠肝纤维化Smad3、Smad4及TIMP-1信号表达的影响

    作者:黄红;康毅;黄旭平;王晨晓;罗伟生

    目的:观察荔枝核总黄酮(total flavone from itchi chinensis Sonn,TFL)对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Smads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传导分子Smad3、Smad4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TIMP-1)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TFL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不同浓度的TFL[200、100、50 mg/(kg·d)].用DMN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1次/d,共给6 wk,于实验第6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清测定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的含量.取留取肝脏同一部位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病理改变及肝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mad3、Smad4、TIMP-1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Smad3、Smad4、TIMP-1 mRNA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FL能降低血清ALT、AST含量,Masson染色病理显示TFL能显著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程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增加,肝组织Smad3、Smad4及TIMP-1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与模型组比较,TFL各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肝组织Smad3、Smad4、TIMP-1的表达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结论:TFL可减轻实验性大鼠肝损伤及改善肝纤维化程度,其机制与降低Smad3、Smad4及TIMP-1的表达有密切关系,可能与改善肝功能、抑制肝细胞变性坏死,从而抑制胶原蛋白的合成和沉积减少细胞外基质有关.

  • 荔枝核总黄酮的抗鸭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作者:徐庆;宋芸娟;李丽亚;侯巧燕

    目的:研究荔枝核总黄酮(TFL)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方法:采用桂林先天感染DHBV的麻鸭为动物模型,荔枝核总黄酮灌胃给药,2 g/(kg·d)与1 g/(kg·d),共15 d,斑点杂交法观察用药前与用药后(1、5、10、15 d)及停药后5 d血清中DHBV DNA表达,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TFL 2 g/(kg·d)于用药后15 d血DHDHBV DNA水平为0.74±0.42,与生理盐水对照组1.64±0.68比较,明显降低(vs对照组,P<0.05(0/6),病理检查发现TFL大剂量组实验鸭肝细胞未发现明显的点灶坏死(0/6),与生理盐水对照组(4/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FL有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并具有明显的抗炎、保肝作用.

  • 荔枝核总黄酮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探讨

    作者:成秋宸;赵永忠;李胜联;肖绪华;刘瑞彪;黄大健;徐庆

    目的 观察荔枝核总黄酮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指标的影响及对胶原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干预机制.方法 将胆总管结扎后的SD大鼠分为胆总管结扎组(BDL组),荔枝核总黄酮组(TFL组),水飞蓟宾组(SIL组),以假手术组为阴性对照.四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清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BILD2)、总胆红素(BILT2)、肌酐(CREJ2)、血尿素氮(UREAL),同时,取肝组织行HE、Masson染色,western blot测定各组肝组织的PC3、PCⅠ、p16的表达.结果 与BDL组比较,TFL组血清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ALT,AST,BILD2,BILT2水平明显降低(P<0.05),TFL可明显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P<0.05),且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TFL可明显抑制p16、PC3 、PCⅠ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TFL组(300mg/kg·d)有明显改善胆汁淤积及减轻肝组织纤维化的作用且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明显抑制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p16、PC3、PCⅠ蛋白的表达,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途径抑制肝纤维化.

  • 荔枝核总黄酮改善胆总管结扎大鼠胆汁淤积症状的研究

    作者:成秋宸;赵永忠;肖绪华;刘瑞彪;黄大健;李胜联;徐庆

    目的:观察荔枝核总黄酮(TFL)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p16蛋白、3型胶原(PC3)和Ⅰ型胶原(PCⅠ)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胆总管结扎(BDL)组、TFL组和水飞蓟宾胶囊(SIL)组。SO组、BDL组生理盐水灌胃5 mL/(kg·d),TFL组TFL灌胃200 mg/(kg·d),SIL组SIL灌胃5 mL/(kg·d),均持续4周。取血清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BILD)、总胆红素(BILT)。取肝组织行HE、Masson染色;Western blot检测p16、PC3、PCⅠ的表达。结果 SO组ALT(IU/L:44.6±8.0)、AST(IU/L:103.8±18.1)、BILD(μmol/L:0.76±0.28)、BILT(μmol/L:1.48±0.35)值低;BDL组ALT(147.4±86.3)高于TFL组(92.9±47.3), AST(362.7±106.6)高于TFL组(290.1±171.7)和SIL组(250.2±54.9),BILD(99.71±40.87)低于SIL组(137.01±38.86);TFL组BILD(81.48±47.50)、BILT(106.64±61.04)均低于SIL组(均P<0.05)。TFL组存在少量新生胆管,细胞水肿变性不明显,少量炎细胞浸润及胶原沉积,较BDL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SIL组肝汇管区新生胆管较TFL组明显,有细胞变性水肿,炎细胞浸润,汇管区有纤维间隔,程度较BDL组轻,汇管区有胶原沉积。BDL组p16、PC3、PCⅠ蛋白表达高于TFL组,PC3蛋白低于SIL组,PCⅠ蛋白高于SIL组(均P<0.05),p16蛋白与SI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FL组PC16、PC3蛋白表达低于SIL组(P<0.05),PCⅠ蛋白与SI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FL可改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组织p16、PC3、PCⅠ蛋白表达有关。

  • 荔枝核总黄酮对TGF-β1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内NF-κB、α-SMA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燕秀;赵永忠;李彩;董勇;覃桂金;成秋宸;郑清华

    目的:研究荔枝核总黄酮(TFL)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T6(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0.25%胰蛋白酶消化收集细胞,用含10%FBS的DMEM+5μg/L TGF-β1培养液配成单细胞悬液。(1)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将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设TGF-β1组,对照组(含5‰DMSO),TFL80、160、320、640、800组(80、160、320、640、800 mg/L TFL),每组设3个复孔。加药24、48、72 h后,采用酶标仪测定490 nm处各孔吸光度(A)值并计算细胞抑制率;根据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确定后续实验的药物浓度组及药物作用时间。(2)采用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SC-T6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和蛋白的表达。将细胞接种于10 cm培养皿中,设TGF-β1组,对照组(含5‰DMSO),TFL125、250、500组(125、250、500 mg/L TFL),分组培养48 h后测定。结果同一作用时间点,随着TFL浓度的增高,HSC-T6细胞的A值基本逐渐降低,细胞抑制率逐渐上升。TGF-β1组NF-κB、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FL125组与TGF-β1组、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着TFL浓度的增高,HSC-T6细胞NF-κB、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量基本逐渐降低。结论 TFL可抑制活化的HSC-T6细胞增殖,其可能通过抑制NF-κB、α-SMA的表达来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 荔枝核总黄酮对脓毒症大鼠肠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璐;姚兰;张爽;刘玉兰;柳舟;邹捍东

    目的 探讨荔枝核总黄酮对脓毒症大鼠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荔枝核总黄酮假手术组、荔枝核总黄酮组,每组16只.脓毒症组和荔枝核总黄酮组大鼠均采用腹主动脉阻断术联合腹腔注射脂多糖(LPS)的方法构建严重脓毒症模型;假手术组和荔枝核总黄酮假手术组仅分离腹主动脉但不夹闭,不注射LPS,仅于相应时点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第2天开始,假手术组和脓毒症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5 mL/(kg·d)灌胃,荔枝核总黄酮组及荔枝核总黄酮假手术组均给予荔枝核总黄酮150 mg/(kg·d)灌胃,均每天1次,共7d.各组手术8h后采血,检测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7d后取小肠组织,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及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 荔枝核总黄酮组大鼠生存率明显高于脓毒症组(P<0.05),但仍低于假手术组(P<0.05).脓毒症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荔枝核总黄酮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脓毒症组(P均<0.05).脓毒症组大鼠肠组织中NO、MDA含量和NOS活力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SOD和GSH-Px含量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均<0.05);荔枝核总黄酮组大鼠肠组织中NO、MDA含量和NOS活力均明显低于脓毒症组(P均<0.05),SOD和GSH-Px含量均明显高于脓毒症组(P均<0.05);荔枝核总黄酮假手术组各指标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荔枝核总黄酮可以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损伤,从而达到保护脓毒症肠损伤的目的.

  • 荔枝核总黄酮对大鼠肝纤维化TGF-β1及 CTGF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永忠;肖绪华;漆志平;刘;韦铮武;徐庆

    目的 研究荔枝核总黄酮(TFL)在胆总管结扎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水飞蓟素(SIL)组、TFL大剂量组(200 mgkg-1d-1)和TFL小剂量组(100 mgkg-1d-1).采用胆总管结扎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4周后处死大鼠,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大鼠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及Ⅲ型前胶原(PCⅢ)的水平;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水平;免疫组化检测CTGF 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肝组织内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大鼠比较, SIL和TFL大剂量治疗后大鼠血清中HA、LN和PCⅢ的水平显著降低(P< 0.01);肝组织内纤维化程度降低,肝小叶结构趋于正常;TFL大剂量给药组和SIL组血清CTGF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2组大鼠肝组织CTGF及TGF-β1表达明显降低(P < 0.05).结论 TFL能有效地减轻胆总管结扎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肝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内CTGF 和TGF-β1 表达有关.

  • 荔枝核总黄酮抑制人肝星状细胞增殖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李彩;林丽馨;肖绪华;刘燕秀;成秋宸;董勇;覃桂金;霍群;卢青

    目的 研究荔枝核总黄酮(TFL)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肝星状细胞(HSC-LX2)增殖与核因子-kB(NF-κB)、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SC-LX2,TGF-β1刺激24 h后给予不同浓度的TFL(80、160、320、640、800 μg/ml)干预;给药后24、48、72 h,用MTT法分别检测TFL对HSC-LX2增殖的影响;采用半定量PCR检测各组NF-κB、α-SMA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α-SM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TFL呈时间依赖性抑制TGF-β1诱导HSC-LX2增殖,以作用48 h为明显,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02 μg/ml.TFL各剂量组作用48 h后,HSC-LX2细胞中NF-κB和α-SMA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都降低,尤以300μg/ml和600μg/ml药物浓度组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FL在体外对TGF-β1诱导的HSC-LX2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中NF-κB的表达,从而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 荔枝核总黄酮对活化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TLR4表达的影响

    作者:董勇;赵永忠;肖绪华;刘燕秀;李彩;成秋宸

    目的:研究荔枝核总黄酮( TFL)在体外对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 HSC-T6)的增殖抑制作用及 Toll 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5 ng/ml)激活HSC-T6,显微镜下观察HSC-T6和激活的HSC-T6形态变化;CCK8试剂盒( CCK8)法观察 TFL 作用24、48、72 h后活化的HSC-T6的增殖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HSC-T6中TLR4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显微镜下观察HSC-T6和激活的HSC-T6形态有明显变化;CCK8结果显示TFL可以抑制HSC-T6的增殖( P<0.05),并且随着TFL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HSC-T6增殖明显下降,呈浓度依赖性;RT-PCR结果显示随着TFL浓度增加,HSC-T6中TLR4表达下降,与实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TFL阻滞细胞于S期,G0/G1期细胞减少( P<0.05),S期细胞增加(P <0.05),促进细胞的凋亡(P <0.05),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TFL可以抑制 HSC-T6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LR4在HSC-T6中的表达,阻滞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达到抗肝纤维化效果。

  • 荔枝核总黄酮对TGF-β1诱导人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曹杰;林丽馨;覃桂金;肖绪华;霍群;赵永忠

    目的 探讨荔枝核总黄酮(TFL)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31)诱导的人肝星状细胞(HSC-LX2)凋亡的影响,探讨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培养好的HSC-LX2随机分为正常组、TGF-β1组及150、300、600 mg/LTFL组.正常组常规培养;其他四组接种于含10% FBS的DMEM+5μg/L TGF-β1、培养皿中培养24 h后,150、300、600 mg/L TFL组分别加入150、300、600 mg/L TFL继续培养48 h.用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用FITC 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受体Ⅰ(IL-1R Ⅰ)蛋白表达.结果 正常组、TGF-β1组细胞核形态完整,TGF-β1组细胞增殖活跃;150、300、600 mg,/L TFL组可见细胞核固缩、裂解、凋亡小体形成等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随TFL浓度升高,TFL组G0/G1期细胞增多(P<0.05),S期细胞减少(P<0.05).随TFL浓度升高,TFL对HSC-LX2凋亡具有促进作用,更倾向于促进细胞晚期凋亡.150、300、600 mg/L TFL组TLR4、NF-κB、IL-1R Ⅰ蛋白表达量低于TGF-β1组(P均<0.05);且随TFL浓度升高,HSC-LX2内TLR4、NF-κB、IL-1R Ⅰ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P均<0.05).结论 TFL可促进TGF-β1诱导的HSC-LX2细胞凋亡,尤其促进细胞晚期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TLR4、NF-κB、IL-1R Ⅰ的表达有关.

  • 荔枝核总黄酮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陈桂泓;刘瑞;刘盛楠;罗伟生

    目的 探讨荔枝核总黄酮(TFL)对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SC-T6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TFL低、中、高剂量组,均置于含10% FBS的培养基中培养, TFL低、中、高剂量组均加入TFL,使终浓度分别为 160、320、640 μg/mL.分别于作用24、48、72 h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吸光度值).作用72 h时采用RT-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除TFL高剂量组作用48、72 h外,各组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HSC-T6吸光度值均明显增加(P均<0.05).作用24 h时,各组HSC-T6吸光度值变化不明显;作用48 h时,TFL低、中、高剂量组HSC-T6吸光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以TFL高剂量组显著(P均<0.05);作用72 h时,各TFL组随着TFL浓度增加HSC-T6吸光度值逐渐降低(P均<0.05).作用72 h时,TFL低、中、高剂量组MMP2、TIMP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且随着TFL浓度升高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P均<0.05).结论 TFL可抑制HSC-T6增殖,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及TIMP1表达有关.

  • 荔枝核总黄酮防治胆汁淤积性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永忠;刘;肖绪华;何志国

    目的 探讨荔枝核总黄酮(TFL)对胆汁淤积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FL大剂量组[200 mg/(kg·d)]、TFL小剂量组[100 m/(kg·d)],每组20只.采用胆总管结扎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于术后第4周时处死大鼠,留取大鼠肝左叶组织,HE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3、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 术后第4周,与模型组比较TFL大剂量组肝小叶结构破坏明显减轻,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好转,与假手术组结构接近;TFL小剂量组肝小叶结构破坏程度和肝纤维化程度介于模型组与TFL大剂量组之间.TFL大剂量组肝组织中TGF-β1、Smad3表达明显减少,Smad7表达显著增高;TFL小剂量组TGF-β1和Smad3、Smad7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FL能有效减轻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损伤及肝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3/7信号转导表达有关.

  • 荔枝核总黄酮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及PPAR-γ、TGF-β1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扬武;罗伟生;康毅;禤传凤;王仕衍;张夏;陈姗;蔡碧莲

    目的 探讨荔枝核总黄酮(TFL)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为肝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SC-T6细胞分为观察1、2、3组和对照组.观察1组加640μg/mL的TFL,观察2组加640μg/mL的TFL和15μmol/L的罗格列酮,观察3组加640μg/mL的TFL和2μmol/L的GW9662,对照组加正常培养基.各组均继续培养72 h.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以OD450值表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PPAR-γ、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细胞PPAR-γ、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率.结果培养72 h观察1、2、3组OD450值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2组OD450值低于观察1组(P<0.05),观察3组OD450值高于观察1组(P<0.05).观察1、2、3组PPAR-γ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2组PPAR-γ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观察1组(P<0.05),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观察1组(P<0.05);观察3组PPAR-γ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观察1组(P<0.05),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观察1组(P<0.05).结论 TFL能够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该作用可能与其上调PPAR-γ表达、下调TGF-β1表达有关.

  • 荔枝核总黄酮提取测定方法及工艺的优化

    作者:李伟;杨兆丽;詹利之;林燕芳;张美义;宋健平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黄酮的测定方法及提取工艺.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10nm处测定.采用正交试验,以荔枝核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优化提取工艺.结果:建立回归方程.荔枝核总黄酮的佳提取条件为回流提取法,60%的乙醇,固液比为1:10,提取3次,每次90min.结论:该方法能有效提取荔枝核总黄酮,回收率高,简单可行,可作为提取荔枝核总黄酮的优选工艺.

  • 荔枝核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作者:靳雅玲;罗伟生;欧士钰;覃浩;孙旭锐

    目的 研究荔枝核总黄酮(total flavone from Litchi Chinensis Sonn,TFL)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分别以高、低剂量的TFL灌胃6周进行干预治疗,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el-2、Bax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1);TFL高、低剂量给药组Bcl-2的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5)、Bax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 <0.05);TFL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Bcl-2升高(P<0.05)、Bax显著降低(P<0.01).结论 TFL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下调Bax的表达,抑制肝细胞的凋亡来实现的,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与Bcl-2的表达负相关、Bax的表达正相关.

3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