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左金胃漂浮-生物粘附小丸的制备配方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优选左金胃漂浮-生物粘附小丸的制剂配方.方法:实验以盐酸小檗碱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优选左金胃漂浮-生物粘附小丸丸芯的处方组成,以丸芯的圆整度和收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挤出滚圆法制备丸芯的工艺参数,丸芯用卡波姆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包衣.结果: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 K4M)为骨架材料,微晶纤维素(MCC PH301)为成球材料和崩解剂,碳酸氢钠为助漂材料;以挤出速度30 r·min-1,滚圆速度800 r·min-1和滚圆时间20 min制备丸芯,包衣后的左金胃漂浮-生物粘附小丸均能在0.1 mol·L-1的盐酸溶液中,在1 min内起漂,10h持续漂浮率约80%,生物粘附率83.7%-86.8%,主要成分盐酸小檗碱在12h的累积释放率>90%.结论:左金胃漂浮-生物粘附小丸的累积释放率较高,且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延长,制剂配方稳定可靠,为左金丸新剂型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借鉴.
-
苦参碱双敏感结肠定位小丸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目的:制备苦参碱双敏感结肠定位小丸,并研究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和评价其结肠定位释药的效果.方法:以羧甲基魔芋胶为主要载体材料,制备酶敏感丸芯,再以丙烯酸树脂Ⅱ,Ⅲ包衣,制成苦参碱双敏感结肠定位小丸;通过体外释放试验和包封率测定,对影响制剂释药的处方和工艺进行单因素考察.结果:苦参碱双敏感结肠定位小丸的优化制备工艺条件为FeCl3质量浓度为4.0g·L-1,壳聚糖质量浓度为3.0g·L-1,羧甲基魔芋胶质量浓度为20g·L-1,混合胶浆pH为3,包衣增重为7%;在模拟全消化道介质中,苦参碱累积释放接近100%,时滞为7h.结论:所制苦参碱双敏感结肠定位小丸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结肠定位效果.
-
克拉霉素胃漂浮小丸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研究
目的 制备克拉霉素胃漂浮小丸,考察其漂浮性,包封率和体外释药行为.方法 以海藻酸钠为材料,液体石蜡为起漂剂,两者乳化后经钙离子交联制备可漂浮小丸,考察不同药物含量、不同比例起漂剂和包衣对小丸形态及释药行为的影响.结果 液体石蜡-2%海藻酸钠水溶液=2∶ 10( v/v)的载药海藻酸钙小丸可在pH=1的HCl溶液中漂浮超过12h,包封率在90%左右,乙基纤维素包衣增重10%的小丸(克拉霉素∶海藻酸钠=2∶ 1)可持续释放药物达5h.结论 含液体石蜡的海藻酸钙小丸经包衣处理可以达到胃内漂浮和局部缓释药物的目的.
-
结肠定位释药瓜尔胶/乙基纤维素包衣小丸
体外研究瓜尔胶/乙基纤维素混合包衣小丸的结肠靶向性.以5-氟尿嘧啶为模型药, 采用流化包衣技术以瓜尔胶/乙基纤维素混合物的水/醇混悬液对载药小丸进行喷液包衣.瓜尔胶/乙基纤维素混合包衣小丸的释药行为取决于包衣处方中瓜尔胶与乙基纤维素的比例和包衣厚度.分别以混合包衣液中瓜尔胶与乙基纤维素的比例及包衣增重为自变量, 以T5和T90(药物释放5%和90%所需要的时间)为效应, 进行3×4析因设计/效应面优化, 筛选较优处方.结果表明随着乙基纤维素在衣层中所占比例的增大及包衣厚度的增加, 药物释放时滞增加.当瓜尔胶与乙基纤维素的比例在0.2~0.7, 并且包衣增重在250%~500%时, T5%为5.1~7.8 h, T90%为9.8~16.3 h.并且在释药时滞之后, 进入模拟结肠微菌群酶解作用的释放环境中(pH 6.5)药物释放速度加快, T90%缩短到9.0~14.5 h.由此可以看出适当的瓜尔胶/乙基纤维素混合衣层既可以保护药物顺利通过上消化道而不释放, 达到结肠后药物开始释放, 并且可在结肠微菌群的酶解作用下加速药物的释放, 实现结肠定位释药的目的.
-
微丸与小丸的质量属性探讨
药品制剂生产中需经过起始物质、半成品(中间体)、散装品、终产品这四个过程[1] .在药物制剂发展过程中,以小丸(pellets)、微囊(microcapsules)、微球(microspheres)、微泡(lipospheres)和微颗粒(microgranules)技术和产品为代表的多元制剂(multiparticulate dosage forms)因其具有的优点发展迅速,而且其在上述制剂过程中有些药物已经以制剂中间体的形式在我国获得批准.显然,在多元制剂中,分成小丸和微粒(Pellets and microparticles)两大类,小丸被称为大颗粒(larger particles),粒径以毫米计,而微粒包含微囊、微球、微泡和微颗粒[2],其粒径一般小于1 mm,故粒径以微米计.
-
流化床法制备的非诺贝特固体分散体小丸:物理表征、改善溶出和犬口服生物利用度
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难溶性药物非诺贝特(FNB)-PEG6000的固体分散体.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对固体分散体中非诺贝特的物相进行鉴别,结果表明非诺贝特在固体分散体中以微晶形式存在.在含1%十二硫酸钠的水、FASSIF和FESSIF中对其溶出行为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PEG/FNB的比例为4/1以上,非诺贝特的体外溶出显著提高,30分钟溶出接近完全.然而,在较小PEG/FNB比例时,溶出并未显著提高.经测定血浆中非诺贝酸的含量,对非诺贝特固体分散体小丸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PEG/FNB比例为3/1和4/1的固体分散体小丸其口服生物利用度相对于微粉化的非诺贝特lipanthyl提高了近3.4和4.4倍,口服生物利用度显著依赖于体外溶出速率.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表明非诺贝特吸收分数与含1%十二硫酸钠的水、FASSIF和FESSIF中的溶出速率有很好的相关性.非诺贝特-PEG6000固体分散体小丸可用于提高其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并具有良好体内外相关性.
-
进口药品伊曲康唑小丸溶出度测定方法的改进
伊曲康唑胶囊是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伊曲康唑小丸是比利时杨森-Cilag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进口的半成品,用于国内填充制备伊曲康唑胶囊,目前作者尚未见国内其检验方面的报道.
-
桑麻丸
桑麻丸载于明代龚廷贤所著的《寿世保元》卷四引胡僧方.本方曾名“扶桑丸”,扶桑即指桑叶.方药组成:桑叶800克,巨胜子(炒)200克.用桑叶加巨胜子配制成丸剂,其制法为:秋季采桑叶适量,漂洗干净,晒干研末,另将巨胜子(熟黑芝麻)成粉,分别盛在陶瓷罐中,加入适量蜂蜜,揉成面团状,再分成若干小丸,早晚各取1枚嚼食,温开水送下即可.早以盐汤下,晚以酒下.具有明目养血,清热补虚的功能.
-
治疗糖尿病三验方
方一:玄参90g,苍术30g,麦冬60g,杜仲60g,茯苓60g,生黄芪120g,枸杞子90g,五味子30g,葛根30g,二仙胶60g,熟地60g,怀山药120g,山萸肉60g,丹皮30g,人参60g,玉竹90g,冬青子30g。研为细末,另用黑大豆1000g,煎成浓汁去渣,共和为小丸。每服6g,每日3次。具有健脾助运和滋肾养阴功能,适用于成年人糖尿病,血糖尿糖控制不理想者。
-
六神丸临床的新用途
1六神丸的组成和功效六神丸是由麝香、牛黄、冰片、珍珠、蟾酥及雄黄等制成的微小丸,每丸约重30mg.六神丸的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咽喉肿痛、痛疸疮疖.
-
结肠定位羧甲基魔芋胶小丸的制备
目的:研制结肠定位羧甲基魔芋胶小丸.方法:以盐酸小檗碱为模型药物,采用离子胶凝法制备羧甲基魔芋胶小丸;以小丸的包封率和在模拟胃、肠道上段介质中5 h药物释放百分数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小丸制备工艺,并测定小丸体外释药.结果:羧甲基魔芋胶小丸的优化制备工艺为凝胶液pH为3,壳聚糖浓度为2.5 g/L,氯化铁浓度为5g/L,羧甲基魔芋胶浓度为20 g/L,药物与羧甲基魔芋胶质量配比为2:1;小丸体外释药时,在模拟胃、小肠介质中,5 h累积释放在20%以下,在模拟结肠(含0.05 g/Lβ-甘露聚糖酶)介质中,12 h累积释放达90%以上.结论:羧甲基魔芋胶小丸可做为一种潜在的结肠定位给药系统使用.
-
速溶膜剂
常用的口服药物剂型有片剂、胶囊、小丸、颗粒和液体制剂等,通常设计的普通片剂,病人需整片吞服.然而,对于某些患者,特别是儿童和老人都会产生无法吞咽或咀嚼固体制剂的困难,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口腔崩解片,在20世纪70年代,惠氏公司率先采用"Zydis"冻干释药技术开发与上市了口腔崩解片.
-
多单元口崩脉冲控释片的研制.Ⅰ.盐酸地尔硫(卓)脉冲控释小丸的制备
采用流化床侧喷技术将盐酸地尔硫(卓)(1)细粉(≤0.075 mm)制成芯粒(约0.15 mm),继而增大成微丸(0.25 mm),再以聚丙烯酸树脂为包衣材料采用底喷技术制备了1脉冲控释小丸.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芯粒的处方,采用正交设计优化了脉冲控释小丸的处方.结果表明,以胶态二氧化硅为润滑剂、6%共聚维酮(Kollidon VA64)为黏合剂,采用流化床侧喷技术将药物细粉制成芯粒,再喷入含有药物细粉、胶态二氧化硅和VA 64的50%乙醇溶液,继续增大制成微丸.然后采用底喷工艺将此微丸用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 RS100与Eudragit L100/S100(1∶1)的重量比为3∶1,增塑剂枸橼酸三乙酯用量为20%]包衣,增重为70%.所制1脉冲小丸经约4h时滞后形成一波脉冲式释放,5h时累积释放率约为20%,随后以近恒定速率释药,24 h时药物基本释放完全.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制品在(40±2)℃、相对湿度(75±5)%条件放置6个月和(30±2)℃、相对湿度(65±5)%条件放置24个月,体外释放行为无明显变化.
-
多颗粒系统的研究进展
多颗粒系统是由多个剂量单元组成的给药系统,常见类型包括小丸装胶囊、微丸压片、迷你片及其他普通颗粒等.和普通单剂量单元制剂相比,多颗粒产品有较大的优势,表现在产品可以均匀地分布在胃肠道、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降低个体差异和剂量突释、生物利用度高及适用于复方以及儿科制剂等方面,现已逐渐成为产品开发的热点.同时,多颗粒系统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生产设备的限制、生产步骤长、影响因素多、潜在的愈合及稳定性问题等.多颗粒系统的组成通常包括起始小丸、载药层、功能衣层和外层包衣等部分,制备好的多颗粒可用于填充胶囊,也可压制成片.
-
不同剂量与溶解度模型药小丸上药工艺的研究
1 前言多颗粒系统是由多个剂量单元组成的给药系统,常见类型包括小丸装胶囊、微丸压片、迷你片及其他普通颗粒等.和普通单剂量单元制剂相比,多颗粒产品有较大的优势,表现在产品可以均匀地分布在胃肠道、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降低个体差异和剂量突释、生物利用度高、适用于复方以及儿科制剂、拥有更多的专利申报机会等方面,现已逐渐成为产品开发的热点.
-
壳聚糖结肠靶向释药体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制备壳聚糖作载体的结肠靶向给药制剂,并评价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将亚甲蓝与壳聚糖形成小丸,再以丙烯酸树脂(Ⅱ)包裹该小丸,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体外释放性能.结果:该小丸在pH1.2盐酸溶液及pH6.8磷酸缓冲液中药物累积释放量8 h内小于6%,而在人工结肠液中,14h时累积释放度为38%左右.结论:用丙烯酸树脂(Ⅱ)包膜的壳聚糖制剂具有潜在的结肠靶向释药效果.
-
硝苯地平缓释胶囊的制备及释放度测定
目的 研制硝苯地平24 h缓释胶囊并进行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 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将硝苯地平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90%乙醇喷于空白丸芯制成固体分散体含药小丸,以含有致孔剂的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R))作为包衣材料进行包衣,得小丸装胶囊.对各处方缓释胶囊进行释放度测定,筛选佳处方并进行体外释药模型拟合.结果 按佳处方制得的胶囊中药物体外释放行为良好.胶囊体外释药行为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结论 硝苯地平缓释胶囊达到了缓释制剂要求.
-
色差分析法测定治偏痛微丸圆整度的计算方法研究
在以色差分析边缘跟踪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所采集的小丸图像的特点,将小丸边缘检测和边缘点连接结合为一体,提出一种基于标准圆形状知识指导下的色差分析自适应边缘跟踪方法,实现了小丸图像边缘特征点的全自动定位.实验表明,该方法快速而有效.
-
羧甲基魔芋胶凝胶化性能的评价
目的:考察羧甲基魔芋胶与金属离子和壳聚糖的凝胶化性能,评价其作为多剂量分散型制剂-小丸剂的载体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小丸形成情况及其性质,考察金属离子种类(分别为Fe3+、Al3+、Ba2+、Ca2+)、羧甲基魔芋胶分子量与其醚化度(分别为O.123、O.336、O.487、O.604、0.906)对凝胶小丸形成的影响;采用黏度法考察不同pH(分别为1.O、2.O、3.6、4.5)条件下壳聚糖与羧甲基魔芋胶形成凝胶的性能.采用红外图谱研究羧甲基魔芋胶与金属离子和壳聚糖的交联作用.结果:羧甲基魔芋胶与Fe3+凝胶可形成高强度小丸;随分子量增加,小丸强度增加;随醚化度增加,小丸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当介质pH≥2.0时,壳聚搪可与羧甲基魔芋胶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凝胶.羧甲基魔芋胶通过分子中羧基与金属离子或壳聚糖中的氨基相互作用形成凝胶.结论:羧甲基魔芋胶可作为多剂量分散型制荆-小丸剂的载体材料使用.
-
果胶钙骨架型结肠定位小丸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
目的:制备以果胶钙为我体材料,芦丁为模型药物的骨架型结肠定位小丸,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征.方法:采用液中固化法制备果胶钙骨架型小丸并优化其工艺参数,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体外释放度.结果:制备芦丁果胶钙小丸的佳工艺参数:氯化钙质量分数为10%,钙化时间为2 h,低甲氧基果胶质量分数为5%.所得小丸初步具备结肠定位释药系统的特征.结论:以果胶钙为栽体材料采用液中固化法制备结肠定位小丸工艺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