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白内障手术患者血清和房水梅毒抗体检测分析

    作者:李丹;崔巍;高伟

    目的:通过对白内障患者房水中梅毒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探讨梅毒是否通过房水传播.方法:对2003年以来准备接受白内障手术的1 673例患者进行常规的传染四项检查,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HCV抗体)、梅毒抗体(TP抗体)、艾滋病抗体(HIV抗体)四项指标,并统计梅毒发生的阳性率;应用特异性抗体试验-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和非特异性抗体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梅毒患者血清及房水中的抗体.结果:1 673例白内障手术患者有21例患者血液中初筛出梅毒抗体,阳性率1.26%;21例梅毒抗体阳性患者血清中GICA阳性检出率为95.24%(20/21),房水中为33.33%(7/2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患者血清中TRUST阳性检出率为52.38%(11/21),房水中为9.52%(2/2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年来,梅毒感染阳性率相对稳定,并且梅毒可能不通过房水传播.

  • 肿瘤相关抗原LEA在大肠癌及大肠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作者:胡凤英;宋今丹;王芸庆

    目的探讨LEA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双抗夹心ELLSA技术,以ND-1单抗和抗CEA单体分别对大肠癌患者93例、大肠腺瘤16例、炎性息肉15例及正常人32例的血清进行LEA和CEA的检测.结果LEA在大肠癌的阳性表达率为72%与炎性息肉的7%存在非常显著性关系(P<0.01);CEA在大肠癌的阳性表达率为59%与健康人的6%也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LEA在大肠腺瘤的阳性表达率为63%与炎性息肉的7%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CEA的大肠腺瘤与炎性息肉分别为50%和7%,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EA在大肠腺瘤的血清学表达很有可能作为大肠癌前病变的指标.

  • 结核杆菌可溶性细胞壁抗原与重组38 Kd蛋白用于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价值

    作者:张萍;曾肖芃;丁建祖;陈水芳;宋广忠;楼涤;邢文鸾;樊晋江

    目的 探讨结核杆菌CW抗原和rTPA38蛋白用于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价值.方法 以CW和rT-PA38蛋白为抗原,LAM为对照,用DIGFA检测血清中的抗结核抗体.结果 191例肺结核病人血清,用CW、rT-PA38和LAM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78.0%、65.5%和72.3%,特异性分别为95.9%、98.4%和95.9%.统计分析显示CW和rTPA38检测肺结核病人血清抗结核抗体的敏感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6.230,P<0.01).两者检测健康人和非结核组病人血清的特异性差异有显著性(X2=3.972,P<0.05).检测痰涂片阳性血清86例,发现CW和rTPA38与痰阳的一致率分别为84.9%和69.8%,CW抗原与痰涂片的阳性反应明显高于rTPA38.结论 CW抗原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与痰涂片有较高的符合率,有助于结核病的血清学诊断.

  • 肝纤维化诊断方法Fibrotest与Fibroscan研究进展

    作者:袁利超

    乙型肝炎是21世纪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抗病毒治疗目前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约有1.2亿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包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 病毒抗体谱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张忠鲁

    病毒感染实验室诊断有三个基本途径:从标本中直接检测到病毒、抗原、核酸序列;对标本中病毒的分离和鉴定;依据疾病过程中病毒抗体水平显著增高进行血清学诊断.病毒特异抗体检测是病毒感染血清学诊断的基础,其优势在于:①其它途径不能作为检测病毒的方法时,病毒抗体检测是主要手段;②对分离的病毒进行临床意义的评估;③诊断急性感染和评价机体对病毒的免疫状态.迄今,对肝炎系列病毒特异抗体检测已成为临床诊断肝炎病毒感染的金标准,近10年HIV病毒特异抗体检测在临床上倍受重视,巨噬细胞病毒(CMV)特异抗体检测已作为预防脏器移植后CMV肺炎的重要筛选指标,以CMV、风疹病毒(RV)、单纯疱疹病毒(HSV)等为核心的TORCH系列试剂盒已常规用于检测母婴血清病毒特异性抗体,明显提高了母婴病毒相关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临床病毒学血清检测,特别是呼吸道病毒特异抗体,在儿科领域开展较早,目前国内市级儿童医院多数用于临床诊断,但在成人有关临床研究和应用较少,除肝炎病毒外,国内还没有医院根据血清病毒特异抗体检测结果进行临床常规诊断,更没有对一个社区或一个地区常见病毒进行血清学动态监测.导致该局面因素有:①基础病毒学与临床病毒学脱节.长期以来血清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标准抗原制备比较复杂,仅有为数不多的实验室才能利用,只有在近几年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ELISA)为主体的多种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商品化使临床进行常规检测多种病毒特异抗体成为可能.②临床对非肝病性病毒感染的认知程度和临床研究不足.一方面临床医师对病毒感染的认识不够,没把病毒感染上升到与细菌感染同等的地位,另一方面缺乏动态、宽谱系的、多中心的、多病种的临床流行病学纵向观察和截面临床对照研究.③病毒感染临床表现的非特征性,并常被细菌等感染所掩盖,因此临床对病毒感染血清学诊断的需求不明显.④血清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主要用于疾病的回顾性诊断,对疾病前瞻性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意义甚小.本文以呼吸道病毒为例对血清病毒特异性抗体临床意义加以概述.

  • 肺炎支原体血清学抗体检测现状与研究进展

    作者:白晓晨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引起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因,并可引起多种肺外并发症.因此快速、敏感的诊断方法对于Mp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由于Mp生长缓慢、对营养和环境要求较高、培养过程受真菌和细菌影响较大,普通培养法不能满足临床快速诊断.PCR技术复杂,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不适合在基层医院推行实施;因此血清学诊断成为目前临床常用诊断方法.该文就目前临床及科研中Mp不同血清学诊断方法、抗原成分以及不同感染时期抗体成分的检测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严重呼吸综合征患儿及密切接触者血清SARS相关冠状病毒抗体的检测分析

    作者:王天有;陈慧中;陈博文;钱渊;曹力;孙彦香;房萍;朱汝南;赵林清;邓婕;张霆;米杰

    目的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患儿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特异性抗体水平和与SARS患儿密切接触的成人有无隐性感染.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和ELISA两种方法检测北京市24例恢复期儿童SARS患者和26名与其密切接触的家长血清SARS-CoV特异抗体,其中IFA法检测IgM和IgG抗体,ELISA检测IgM和混合抗体;同时通过入户问卷收集流行病学资料.结果(1)IFA法测定血清SARS-CoV-IgG的阳性者10例(42%),SARS-CoV-IgM阳性2例(8%);经ELISA法测定SARS-CoV混合抗体的阳性者9例(38%).(2)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抗体阳性的10例患儿中有明确SARS接触史的患儿8例,而在抗体阴性的13例中仅1例阳性(P<0.05).(3)1位受检家长(患儿的祖母)IFA法检测SARS-CoV-IgG和ELISA法检测混合抗体均为阳性,约占4%(1/26),该患儿的祖父亦为SARS患者.结论(1)有SARS接触史的患儿在抗体阳性组的比例较之在抗体阴性组的比例明显增高,提示流行病学史在儿科SARS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2)未能证实与儿童SARS患者接触的成人中存在隐性感染.

  • 血清抗脑抗体在小儿颅内感染性疾病中诊断价值的研究

    作者:李军;马堃;刘远昌;曾冬生;张乐海

    目的观察小儿颅内感染时血清抗脑抗体(ABAb)的变化,探讨其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2年2月至2003年9月济南市儿童医院收治的98例颅内感染患儿,分为病毒性脑炎(病脑)组50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组37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组11例.并选取2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血清ABAb检测,并与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清ABAb在病脑组、化脑组、结脑组阳性率分别为78.00%、51.35%、45.4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病脑组与化脑组、结脑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血清ABAb与血清PCT、TNF-α、IL-6呈中度正相关;血清PCT、TNF-α、IL-6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均在化脑时升高明显,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多元判别分析,诊断病脑或化脑,误判率8.04%,判别符合率91.96%.结论在小儿颅内感染时,血清ABAb可呈阳性,病脑阳性率高,结合血清PCT、TNF-α、IL-6检查,可协助小儿颅内感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内眼手术患者血液和房水梅毒抗体检测的对比研究

    作者:崔巍;李红霞;高伟;韩晓芳

    目的 探讨内眼手术患者中发生梅毒的阳性率,并通过梅毒患者房水中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寻找梅毒是否通过房水传播的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4年以来准备接受内眼手术的4075例患者进行常规的传染四项检查,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HCV抗体),梅毒抗体(TP抗体),艾滋病抗体(HIV抗体)四项指标,并统计梅毒发生的阳性率;应用特异性抗体试验-梅毒螺旋体血球凝结试验(TPHA)和非特异性抗体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检测梅毒患者血清及房水中的抗体.结果 4075例内眼手术患者有58例患者血液中存在梅毒抗体,阳性率1.42%.58例梅毒患者血液中TPHA阳性检出率为100%(58例),房水中为32.76%(19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组患者血液中RPR阳性检出率为51.72%(30例).房水中为8.62%(5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年来梅毒感染阳性率相对稳定并且梅毒可能不通过房水传播.

  • 不同分化程度的大肠癌与大肠非癌患者血清中LEA及CEA的表达

    作者:胡凤英;宋今丹

    目的:探讨细胞外大抗原(large external antigen, LEA)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在大肠癌、大肠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双抗夹心ELISA技术,将单克隆抗体ND-1和抗CEA抗体分别对不同分化的大肠癌与大肠非癌患者血清进行LEA和CEA的检测. 结果:LEA的阳性率在高、中分化大肠癌为91%和84%,与低分化大肠癌的1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大肠腺瘤的63%与炎性息肉的7%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CEA的阳性率在大肠腺瘤与炎性息肉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高分化癌的72%与低分化癌的26%之间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LEA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肿瘤相关抗原,可作为高、中分化大肠癌及大肠腺瘤患者癌前病变的诊断指标.

  • ELISA法测定EB病毒IgG/EA抗体在血清学诊断鼻咽癌中的意义

    作者:黄建英;胡敏华

    近年研究表明,鼻咽癌(NPC)的发展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1].本室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抗EB病毒早期抗原(EA)的IgG抗体(IgG/EA)水平,与间接免疫酶染色法测定EB病毒壳抗原(VCA)IgA抗体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 TIMP-1 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初步应用

    作者:邵彬;聂青和;王平忠;李光玉;张亚飞;苟艳子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人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用于血清学诊断人肝纤维化病程进展.方法 以抗人TIMP-1单克隆抗体(McAb)为包被抗体,15%小牛血清为封闭液,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抗TIMP-1 McAb作为标记抗体建立检测人血清TIMP-1 ELISA法.并用于临床初步检测408例肝病患者血清.结果 实验理想的包被抗体浓度为1 μg/ml,血清稀释倍数1:100,HRP标抗体的佳工作浓度1:400.该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灵敏度达3 ng/ml,中和抑制率在85%以上,稳定性能好,与国外TIMP-1 ELISA试剂盒进行对比试验,表明两种检测方法有良好的相关性(Y=0.0085+0.9892X,r=0.988).临床检测表明TIMP-1随着病损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与正常人血清TIMP-1水平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 该法可用于肝纤维化进展定量血清学诊断.同时对影响因素的判定进行了初步的摸索研究,结果可靠.为国内TIMPs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了科学实验依据.

  • 丙型肝炎病毒E1、E2 蛋白的表达及初步用于丙型肝炎患儿血清学诊断的临床研究

    作者:卫敏;高文军;邓向红;汤丽霞

    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CV)包膜糖蛋白E1和E2,将该蛋白应用于丙型肝炎患儿血清抗体的检测.用PCR方法自HCV H株扩增出包膜蛋白E基因,构建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中稳定表达包膜糖蛋白E1和E2,并用此蛋白与56例丙型肝炎患儿血清反应.在56份HCV感染者血清中,有7例E1抗体阳性,其中2例检出E2抗体.在16例PCR检测HCV RNA阳性而抗HCV阴性的血清中,有5例与表达的E1蛋白反应.HCV E蛋白基因表达的E1蛋白可用于HCV患儿的血清学诊断.

  • 浅谈布氏菌病血清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作者:王季秋;张桂珍;李铁锋;张萌

    随着对布氏菌病(简称布病)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何进一步提高检验质量,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并将其纳入标准化、科学化的统一管理轨道,已成为布病检验工作者急需思考和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我国布病血清学诊断主要采用试管凝集试验(SAT)和平板凝集试验(PAT)两种方法[1],自1986年以来对其实施了质量控制,以便对布病作出准确的实验室诊断.但SAT与PAT均属于半定量的血清学试验,其质量控制尚无直接可借鉴的方法.据近20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影响布病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一起大型水电站库区鼠疫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作者:梁少生;林新勤;杨光华;秦石英;杨勤保;江超穗

    2000年5月30日至10月13日,广西隆林县突然于与贵州省交界的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水电站库区广西境内发生了一起以高热(39℃以上)、腺肿大为主的鼠疫暴发流行,人间鼠疫波及2个乡(镇)7个行政村的13个自然屯(点).其中,壮族疫点8个,汉族疫点4个,苗族疫点1个.此外,还发现了2个动物鼠疫的壮族疫点,整个人间鼠疫流行过程从5月30日出现首发病人,至10月13日发现末例病人,历时137d,共发生病人42例,隐性感染者2例.在42例病人中,经细菌学诊断5例,血清学诊断37例.均为腺型鼠疫病例,没有发生败血症鼠疫、肺鼠疫或其他重症病人,无一例病死.经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主要宿主、媒介及指示动物监测等,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认为是一起与水电站库区的修建造成环境的改变,引起大量啮齿动物的迁徒,从而使水电站库区周围村屯的鼠密度攀升而发生的一起动物鼠疫,并波及人间鼠疫的暴发流行.这是该县有史以来发生的首次动物鼠疫,也是建国以来广西发生的第一次鼠疫疫情.

  • 吉林省鼠疫血清学诊断技术发展历程

    作者:吕景生;张春华;王忠惠;赵斌

    鼠疫血清学检验在鼠疫防治和研究中的作用仅次于细菌学检验,在不能获得鼠疫菌的情况下,它可为疫源调查、疫情监测、病人的诊断和追溯诊断等作出科学判断,为制定鼠疫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吉林省鼠疫血清学诊断技术自上个世纪70年代后在较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现将吉林省鼠疫血清学诊断技术发展过程概述如下.

  • 鼠疫病原体的快速诊断

    作者:张涛;黄济英;景怀奇;何剑蜂;卢世堂;杨林;黎占海;付天鹏

    提要:本文从鼠疫病原学的快速诊断方面入手,重要介绍了一种鼠疫特异性显色培养基和SiO2纯化DNA技术在鼠疫PCR扩增中具体应用以及φA1122噬菌体的研究动向和血清学诊断技术所面临的问题等.

  • 免疫捕获凝集试验用于人布氏菌病血清学诊断的评价

    作者:

  • 99例新生儿ABO溶血病血清学实验结果分析

    作者:康凯;卢兴兵;练正秋

    目的 通过分析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的高胆红素血症及血清学检测结果,系统性回顾评价血清学检测诊断方法,探讨ABO-HDN的血清学检查结果与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 对某院99例确诊为ABO-HDN进行相关血清学实验室检测及同时段的血清胆红素检测.结果 99例ABO-HDN中热抗体放散实验阳性率达到97.98%,游离抗体实验阳性率为76.74%,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率为35.35%;出生后30 min内就检标本中高胆红素血症0例,发病率为0%,随着就检时间的延长,ABO-HDN发病率越高,高胆红素血症的阳性率也越大,并且A组的ABO-HDN阳性率(高胆红素血症阳性率)与B-I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应该在出现病理性黄疸之前进行新生儿溶血病3项血清学检查,热抗体释放试验是诊断新生儿溶血病敏感的指标,并且在出生后30 min内进行血清学检查的临床意义大.

  • 两种超声途径联合血清学指标诊治宫外孕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芳;王友军

    目的:比较两种超声途径联合血清学指标诊治宫外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妇产专科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42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腹超组和阴超组,将两种超声途径联合血清学指标动态监测诊治宫外孕.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组诊断宫外孕71例,早期确诊率为95.00%;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组诊断宫外孕71例,早期确诊率为75.39%;本组142例患者,保守治疗成功116例,失败26例.结论:在两种超声诊断方法中,阴道超声途径联合血清学指标诊断宫外孕是主要手段,临床上应争取早期诊断,避免误诊、漏诊,从而有效避免盲目的治疗操作,为患者提供佳治疗方案.

281 条记录 5/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