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伴认知功能障碍帕金森病的脑葡萄糖代谢研究

    作者:刘美辰;解敬慧;冯洪波;浦兰兰;梁战华

    目的 探讨伴认知功能障碍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case,PD)的脑葡萄糖代谢特征和变化过程,寻求PD认知相关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方法 将临床诊断为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50例进行MMSE评分,分为25例认知功能正常组(PD-NC)、25例伴认知障碍组(PDD),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ontrol).3组均进行脑葡萄糖代谢显像(18F-FDG-PET)并应用统计参数图(SPM)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各组间脑内葡萄糖代谢变化的差异和特点.结果 (1)1与对照组比较,PD-NC组出现枕叶(-24,-92,10)、顶叶(52,8,-32)、颞叶(-48,12,-16)代谢减低.(2)与对照组比较,PDD组出现广泛皮质(额、顶、颞、枕、边缘叶)代谢减低.(3)PDD组与PD-NC组相比,顶叶(-42,-48,40)、枕叶(-22,-96,-6)、颞叶(-42,-58,16)出现代谢减低加重.结论 PD-NC组已经出现大脑皮质代谢减低,随着PD认知功能障碍的进展,PD患者出现葡萄糖代谢减低的范围逐渐扩大,代谢减低的程度逐渐增加.这些特征有助于帕金森病伴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肝气郁结证的PET影像学研究

    作者:王爱成;王玉来;尹岭;陈锦锋;姚树林;单保慈;李柏

    中医理论历来有"肝与脑相关"的认识,肝主谋略,<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生理上,<辨证奇闻>中云"目之系,下通于肝,而上实属于脑";经络上,<灵枢·经脉>篇云:"肝足厥阴之脉……挟胃,属肝络胆,……上出额,与督脉会于颠";病理上,<辨证奇闻>中云"脑气不足,则肝之气应之,肝气大虚,不能应脑","肝气实则怒,虚则悲",此都说明了中医肝与脑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 骨转移瘤的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作者:李庆

    骨转移瘤,尤其是脊柱转移瘤(脊柱肿瘤中90%以上是椎体转移瘤)的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升高,且预后不佳,引起了骨科医生的高度重视.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遂显得愈发重要.由于有些肿瘤可能以转移灶为首发表现,还有约10%的骨转移瘤甚至找不到原发灶.因此,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细致的查体配合有针对性的辅助检查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根据临床经验,尝试总结当今对该疾病在早期诊断检查手段方面的一些进展,包括影像、生化等检查,并对未来该病在早期诊断方面应完善之处进行展望.

  • 正电子核素68Ga标记PSMA靶向分子探针在神经胶质瘤模型中的应用

    作者:韩雪迪;刘菲;郭晓轶;徐晓霞;解清华;刘特立;朱华;杨志

    目的 探讨68Ga-PSMA-617在神经胶质瘤U87MG荷瘤鼠的显像情况.方法 将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的新型探针DKFZ-PSMA-617进行68Ga核素标记,利用Radio-TLC对68Ga-PSMA-617的放射化学纯度进行快速质控,然后进行细胞水平实验,尾静脉注射5和40 min后对U87MG荷瘤鼠进行micro-PET显像,同时对PSMA阻滞剂ZJ-43(25 mg/kg)共注射组进行注射后40 min的图像采集.结果 Radio-TLC对68Ga-PSMA-617的标记率及放化纯测定可在10min内完成,放化纯高达(99.0士1.9)%,细胞水平实验显示68Ga-PSMA-617分子探针的特异性,同时也显示U87MG细胞表面仅有较少量PSMA表达,而U87MG荷瘤鼠的micro-PET显像可见随时间延长肿瘤对PSMA耙向分子探针的放射性摄取的逐渐增高,靶与非靶比值从1.85士0.02(5 min)增长至3.62±0.175 (40 min),且肿瘤对该探针的摄取可被PSMA阻滞剂ZJ-43所抑制.结论 68Ga-PSMA-617不仅可应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也有望应用于新生血管丰富的神经胶质瘤的诊断.

  •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应用于耳鸣研究的进展

    作者:李辉;李明

    耳鸣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或疾病,目前尚无比较客观的判断耳鸣存在与否及疗效的方法.功能性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均属于功能影像学(functional imaging,FI)检查范畴,fMRI具有价廉、可操作性高的优点.但其运行过程中可产生较大的噪声(高达130dB),亦不能应用于人工耳蜗植入患者~([1]),这两点是限制其在听力学研究中应用的瓶颈.

  • 影响PET图像质量的几个相关因素

    作者:王骏;赵海恩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现今已常规应用于临床,使得人体深部的病变诊断得到了完善[1].在行PET/CT成像过程中,PET扫描器作为一个外源性的放射源绕患者旋转行透射扫描,无需改变体位,同时可获得功能、解剖于一体的影像.另外利用CT扫描来为衰减影像采集必要的信息时,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检查时间[2].PET的图像质量受诸多的因素影响[3,4].

  • 艾滋病相关性肺结核PET/CT表现

    作者:李莉;李宏军

    目的:探讨AIDS合并肺结核PET/CT表现.方法:对4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行PET/CT检查,分析其PET/CT表现.结果:4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PET/CT发现肺内病灶26个;左侧主支气管内病灶1例;纵隔淋巴结15枚;胸骨、锁骨病灶3例;胸壁及肋骨旁软组织病灶4例;1例胸腔积液及胸膜增厚.结论:AIDS合并肺结核病变类型复杂多样,影像表现呈多元化,PET/CT功能显像不仅可以对AIDS合并肺结核进行定性诊断,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判断肺结核的活动性,对临床HIV阳性患者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PET/CT及EBUS-TBNA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评估作用的比较

    作者:王永勇;王家宁;廖永德

    目的 比较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 成像(PET/CT)以及超声纤支镜引导下纵隔淋巴结细针穿刺(EBUS-TBNA)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前淋巴结转移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病理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并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1 cm)的病例,先后接受PET/CT和EBUS-TBNA检查.分析2种检查对于这类患者在术前淋巴结转移评估上的诊断价值,并根据不同病理类型分亚组进行分析.结果 经手术确诊的79例非小细胞肺癌中,N1转移患者22例,N2转移患者28例.对 N1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中,PET/CT 的灵敏度、特异度为59.1%、75.4%,EBUS-TBNA为86.4%、100.0%.对N2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中,PET/CT的灵敏度、特异度为67.9%、76.5%,EBUS-TBNA为89.3%、100.0%.两组中EBUS-TBNA的诊断价值均高于 PET/CT(P< 0.05).在亚组分析中,鳞癌患者 PET/CT 阴性预测值为86.7%,而腺癌患者阴性预测值仅为60.0%.结论 EBUS-TBNA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评估比 PET/CT更为准确.对于PET/CT检查结果为阴性的肺腺癌患者,如果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仍推荐接受EBUS-TBNA检查.

  • 脑梗死半暗带的临床界定

    作者:钟高贤;王伟

    精确地判断缺血半暗带的存在,是临床治疗脑梗死成功与否的关键.文章对脑梗死半暗带的概念,临床界定的主要医学技术方法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以及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三维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探测器刻度和深度分辨率测量实验装置

    作者:邓新汉;傅惠南;冯凯;李训登;刘爱民;王晓辉;邝忠华;杨永峰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是一种常用的功能分子影像技术,用于多种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同时改善PET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和效率需要使用三维深度测量探测器.本文研制了一台用于该类型探测器刻度和深度分辨率测量的实验装置,以便通过电子符合实现对探测器单一深度的照射.该装置包含一个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步进电机以及高精度线性模组构成的移动平台,并采用触摸显示屏实现良好的人机交互.使用一个点放射源,通过一个薄片探测器和将要测量的三维PET探测器之间的符合,实现有选择地对探测器单一深度的照射.对实验装置的定位精度和重复精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该装置达到0.02 mm的定位和重复精度.后使用该装置对一个基于LYSO晶体阵列和SiPM光探测器的双端读出PET探测器的深度分辨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该装置完全满足三维PET-探测器刻度和深度分辨率测试需要.

  • 头颈部肿瘤PET与MRI融合放疗靶区自适应区域生长勾画

    作者:刘国才;胡泽田;朱苏雨;袁媛;刘科;吴峥;赵许平;聂茂;张九堂

    目的:为了有效解决单独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勾画大体肿瘤靶区(GTV)存在的肿瘤、水肿及其周围正常组织区分难题.方法:首先选取PET图像上包含肿瘤区域的感兴趣区域(ROI)中标准摄取值(SUV)大的体素点作为肿瘤区域生长算法的初始种子点,在PET和MRI影像上分别进行第一阶段自适应区域生长.然后从其勾画的肿瘤PET靶区内自动获取肿瘤的小SUV值,并联合肿瘤MRI靶区自适应区域生长的佳阈值构建第二阶段肿瘤PET和MRI联合区域生长准则,进行第二阶段区域生长,完成PET与MRI融合靶区勾画.结果:与单独使用PET和单独使用MRI影像的自适应区域生长分割结果相比,参考两位经验丰富的临床放疗专家手工勾画的鼻咽癌MRI GTV,本文方法勾画的融合GTV与MRI GTV具有高相似性,且同时具有较高灵敏性和较高特异性.结论:本文方法可实现头颈部肿瘤PET与MRI融合大体肿瘤靶区自适应高精度勾画.

  • PET、VEEG、MRI癫痫灶定位与病理一致性的研究

    作者:申广浩;罗二平;路丽华;江鹰;谢康宁;吴小明;李雪琦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lo-graph,VEEG)以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癫痫灶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癫痫病人进行发作间期PET、VEEG和MRI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ET定位的阳性率为92.31%(60/65),VEEG定位的阳性率为50.77%(33/65),MRI定位的阳性率为58.46%(38/65).结论:发作间期PET对癫痫灶定位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优于VEEG和MRI.

  • 40岁以下肺内孤立性结节18F-FDG PET-CT分析

    作者:郑凯;叶慧;莫逸;谢爱民;李乐保;彭翔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于40岁以下肺内孤立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 同顾2005年7月~2016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肺内孤立性结节40岁以下患者PET-CT资料共40例,其中良性病变16例,大SUV 0.3~12.1,恶性病变24例,大SUV 2.0~17.8,并分析其定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 40例病例PET-CT诊断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25.0%,阳性预测值为63.6%,阴性预测值为57.1%,准确率60.0%.其中良性病变有结核(8例)、炎性假瘤(3例)、隐球菌病(2例)、错构瘤(1例)、硬化性肺泡细胞瘤(1例)及肺泡上皮增生活跃伴炎性细胞浸润(1例);恶性病变有腺癌(18例)、鳞癌(3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及腺鳞癌(2例).结论 对于发现孤立性肺结节的40岁以下患者,18F-FDG PET-CT肺癌诊断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低,提示PET-CT在鉴别这一年龄阶段的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方面作用可能有限.亟需针对性地总结经验教训,注重对CT及PET图像的分析,适当应用CT增强、HRCT、双时相显影及非18F-FDG示踪剂显像,以有效提高PET-CT在这一领域的诊断效能.

  • 意识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成像--评价,预后和局限性

    作者:戴懿;朱熠;汪兵;利玉林;成官迅

    尽管许多心理学家、科学家及医生反复研究了几个世纪,“意识”总被认为是迷惑或是不可思议的。时至今日,意识的准确定义、内容以及基本形态仍不清楚。意识障碍(DOC)患者的诊疗依旧是临床及伦理研究中为困难棘手的问题之一。意识是由觉醒及知觉两个主要部分构成[1]。人们能睁开自己的眼睛并且对一定程度的刺激有反应,称为觉醒。而拥有感觉、思想、情感的人群,被称为有知觉[2]。现今,临床将DOC患者分为昏迷(Coma)、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小意识状态(Minimal Conscious State, MCS)及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 LIS)四个意识级别[3]。昏迷患者完全丧失了被唤醒及运动的功能,即无觉醒能力及知觉[4]。“持续性植物状态”是Jennett和Plum两位学者于1972年提出的[5]。近,为了避免将“持续性”理解为“永久性”,“植物状态”这个术语取代了“持续性植物状态”,被更多学者推荐使用[6]。植物状态患者处于觉醒但无知觉反应的状态,拥有睡眠-觉醒的周期,但是对于自身及周围环境是无知觉的。小意识状态,是Giacino及其研究团队于2002年提出并用于描述DOC患者的[7]。小意识状态的患者是拥有意识并且觉醒的,相较于植物状态患者,小意识状态患者表现出不稳定但是可被察觉的知觉反应[2]。闭锁综合征用于描述四肢瘫痪并且无法说话的患者,该类患者拥有瞬目反射并且眼球可以垂直运动。该类患者的意识状态非常接近于健康人,因此他们可以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但缺少与其互动的能力[8]。造成DOC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缺氧、缺血性脑卒中或者严重脑外伤。随着此类患者的增多,近年来,研究及理解残余脑功能方面有了许多重大发现和突破。本综述的目的在于回顾近年有关使用神经功能成像对于不同意识级别DOC患者的研究应用文献,并且简要的总结这些研究所面临的研究难点、局限性及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要点

    作者:陈蕾;张本恕;胡喜庆;吴潇哲;田志岩

    目的 探讨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要点. 方法 选择自2004年1月至2009年4月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和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锥体外系门诊就诊的原发性帕金森病(IPD)、多系统萎缩(MSA)、路易小体痴呆(DLB)、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和皮质基底节变性(CBD)患者共172例进行研究.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头部CT/MRI检查,对部分研究对象采用了脑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检查. 结果 (1)临床资料:各组患者主要临床特点除姿势异常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头MRI检查:59例MSA患者接受头MRI检查,其中MRI显示橄榄桥脑小脑萎缩48例(81.4%),T2加权像上的壳核低信号4例(6.8%),桥脑“十字征”30例(50.8%).15例PSP患者中3例(20.0%)头MRI正中矢状位显示中脑特征性“蜂鸟样”改变.全部6例CBD患者头MRI检查显示不对称的皮质萎缩(特别是额顶区),1例(16.7%)显示T2加权像上壳核低信号.(3)头部18F-FDG PET扫描:各组患者示踪剂分布存在差异. 结论 (1)各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均有其特异性临床特点,可藉此与原发性帕金森病相鉴别.(2)头部MRI、18F-FDG PET检查可辅助诊断及鉴别IPD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 年龄、性别、糖尿病史对脑葡萄糖标准化摄取大值和标准化代谢率的影响

    作者:吴坚;练学淦;沙络林;杨松;盛世英;朱林凤;杨志龙;朱虹

    目的 研究年龄、性别、糖尿病史对脑葡萄糖代谢标准化摄取大值(SUVmax)及标准化代谢率(SCMR)的影响. 方法 选取自2006年5月至2010年11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核医学科行PET-CT脑代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9例,采用感兴趣区法分别测量双侧大脑、小脑各13个感兴趣区(左右侧a1、a2、m1、m2、m3、m4、m5、m6、in、cs、p1、p2、ce)的SUVmax值,通过计算左侧感兴趣区SUVmax值/右侧相应感兴趣区SUVmax值得到SCMR值.对受检者进行分层分析,分为男性组(45例)和女性组(34例),<40岁组(33例)、40~49岁组(21例)和≥50岁(25例),糖尿病组(26例)和非糖尿病组(53例),探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有无糖尿病史对SUVmax值和SCMR值的影响. 结果 受检者左右侧间各相应感兴趣区的SUVmax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半球中各感兴趣区间SUVmax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侧:F=14.280,P=0.000;右侧:F=14.680,P=0.000).女性左右侧m1感兴趣区的SUVmax值明显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左右侧各感兴趣区的SUVmax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左侧a1、右侧a1、左侧a2、右侧a2、右侧m2、左侧m3、左侧m4、右侧m4、左侧p1、右侧p1、左侧p2、右侧p2、左侧cs、右侧cs、左侧in、右侧in、左侧ce、右侧ce共18个感兴趣区的SUVmax值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标准化处理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有无糖尿病组间各感兴趣区的SCMR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UVmax值受年龄、性别、糖尿病史等因素的影响,而应用SCMR值可以消除上述因素的影响,为不同研究或不同个体之间的比较提供一个可靠的研究指标.

  •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对帕金森病症状评估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美辰;解敬慧;浦兰兰;梁战华

    PD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均存在复杂的神经病理学及神经生物学机制,借助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PET)技术可观察到PD上述两种症状的典型影像学表现,协助临床诊断.本文现就PET技术在PD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CT、MRI和PET诊断

    作者:王为民;陆兵勋;周亮;王全师;吴湖炳

    目的探讨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Heroin spongiform leukoencephalopathy,HSLE)的CT、MRI和PET持点.方法对29例患者行脑部CT、MRI,对4例患者行PET,并分析其结果.结果CT显示脑白质内界限清楚的对称性低密度病灶:MRI显示病灶呈长丁1、长T2改变,增强扫描无强化,FLAIR序列病灶范围同T2所示一致;PET显示未治疗患者内囊后肢、枕叶和小脑白质无代谢,临床症状改善者上述部位代谢明显减低,临床症状改善者和未治疗者小脑皮质代谢降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者小脑皮质正常.结论HSLE患者脑部CT和MRI改变多局限于白质,PET显示病变部位低代谢或无代谢.小脑皮质和白质代谢的改善与HSLE患者临床转归一致.

  • 首发未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水平?

    作者:胡文生;肖頔;黎娟花;李淑云;史新冲;岳殿超

    目的:通过观察首发未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水平,探讨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方法纳入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的首发未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8例(观察组),同时选择和观察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8人,分别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 PET/FDG, position emission tomography/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扫描,利用参数统计图(SPM)将两组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两组间脑局部葡萄糖代谢差异。结果观察组左颞下回、左颞叶梭状回葡萄糖代谢水平升高,右侧顶下小叶、右侧顶叶缘上回、左顶下小叶、右侧中央后回、右侧额叶辅助运动区葡萄糖代谢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水平不同,其中颞叶代谢增高,顶叶、额叶代谢降低。

  • 影像学检查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作者:刘洋;许新华

    骨骼是多种恶性肿瘤常见的血道转移部位,据统计[1],骨转移癌的中位患病率为34.0%(10.0%~66.7%),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是其主要来源.骨转移可引起一系列相关事件发生,如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缩、高钙血症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影像学检查是骨转移癌的重要诊断手段,但骨转移癌具有复杂的形态学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骨转移癌早期诊断难度.因此,选择恰当的影像学方法,必要时联合应用多种检查手段,对提高骨转移癌早期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影像学随访包括X线平片、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骨显像(bone scintigraphy,BS),已被用于评估骨转移癌多年.近年,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已被证实在用于多种恶性肿瘤早期骨受累时要优于传统的影像学检查,而PET/CT作为影像学界的重大突破,更是成为检测骨转移尤其是溶骨性转移的有力工具,从而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分期及监测等实践中.

166 条记录 7/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