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头穴对中风患者大脑运动功能区糖代谢的影响

    作者:石现;左芳;田嘉禾

    目的:研究针刺百会、曲鬓穴对中风患者大脑运动功能区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Talairach大脑立体定位法,运用PET观察运动状态下中风患者电针前后以及电针治疗3周后的大脑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变化.结果:①针刺的即刻效应:患者双侧第一躯体运动皮质区、运动前区及顶上小叶和健侧的补充运动区发生了明显的代谢功能改变,表现为糖代谢增高的区域集中于健侧,代谢减低集中于病灶侧.② 3周后效应:患者第一躯体运动皮质区仍有改变,仍表现为糖代谢增高的区域集中于健侧,代谢减低集中于病灶侧.结论:电针头穴百会与曲鬓可以升高或降低双侧大脑的运动功能区域中葡萄糖的代谢,从而可能诱导与运动相关的某些区域神经组织兴奋,补偿或协助受损的神经网络,促进运动功能的重建.

  • 肝气郁结证相关脑区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作者:王爱成;王玉来;李柏;陈锦峰;尹岭;尹大一;姚树林;单保慈

    目的:观察肝气郁结证整体水平上脑功能变化的特点,获得肝气郁结证中枢病变的定位信息.方法:采用配对研究的原则,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技术,选择典型肝气郁结证患者60例,应用SPM图像分析软件,对比分析肝气郁结证与正常志愿者脑功能影像学的不同.结果:左侧额下回(BA 47)、扣带回前部、扣带回后部、颞中回(BA 21)、额中回(BA 6)、双侧颞上回(BA 37,38)、中央前回(BA 4,6)等表现为葡萄糖低代谢状态(P<0.01);脑干中脑、延桥交界、右侧楔叶(BA 18)、左侧小脑表现为葡萄糖高代谢状态(P<0.01).结论:肝气郁结证相关脑区多呈现葡萄糖利用率降低,整体水平上为中枢参与肝气郁结证病变提供了客观的可视性影像学依据.

  • 电针对人脑运动功能区糖代谢的影响

    作者:左芳;常雄;石现;田嘉禾;姚树林

    目的 比较电针头部穴位和肢体穴位对大脑运动功能区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Talairach大脑立体定位法,运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观察运动状态下正常人电针前后大脑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变化.结果 ①电针百会和左侧曲鬓穴引起双侧大脑顶上小叶、楔前叶葡萄糖代谢增高,但以左侧大脑为主;②电针右侧曲池、足三里等穴位,左侧中央前回、右侧旁中央小叶,额内侧回.双侧小脑.壳核等神经元细胞葡萄糖代谢发生了改变.结论 针刺不同穴位均可改变大脑双侧有关运动区域的代谢,不同部位的穴位激活大脑不同的运动功能区.针刺的作用是综合调节的过程.

  • 路易体痴呆与帕金森病痴呆的脑葡萄糖代谢比较研究

    作者:冯涛;芦林龙;张璇;李伟;王拥军

    目的 研究并比较路易体痴呆与帕金森病痴呆在脑葡萄糖代谢方面的特征.方法 路易体痴呆患者25例和帕金森病痴呆患者31例.受试者静脉注射示踪剂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剂量为1.85~3.7 MBq/kg),然后接受头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用迭代法重建获得脑图像,在脑横断面图像中分别取尾状核头、壳核、双侧额叶皮层、双侧顶叶皮层、双侧颢叶皮层、双侧枕叶皮层和小脑皮层为感兴趣区(ROI).以脑内各ROI与小脑半球ROI的FDG摄取强度的比值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路易体痴呆与帕金森病痴呆在额叶前部皮层、颞叶前部皮层、顶叶后部皮层的FDG摄取均下降(P>0.05).路易体痴呆在枕叶皮层的FDG摄取下降比帕金森病痴呆显著(P<0.01).路易体痴呆的纹状体FDG摄取对称性降低.帕金森病痴呆的纹状体FDG摄取降低呈不对称性,首发症状对侧的纹状体FDG摄取低于首发症状同侧(P<0.05).结论 路易体痴呆与帕金森病痴呆在皮层和基底节的葡萄糖代谢方面有相似性的变化,也存在差异.这些特征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 功能神经影像学技术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毕胜

    功能神经影像技术,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磁共振波谱(MSR)、经颅磁刺激(TMS)、定量脑电图(EEG)、经颅多普勒(TCD)、脑磁图(MEG)等,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神经康复的研究中,已经成为研究大脑可塑性的有效手段,本文将系统回顾这些技术在神经康复各领域中的应用.

  • 痛觉中枢的功能成像学研究

    作者:郭俊唐;于生元

    脑功能成像已成为目前痛觉中枢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它的发展加深了对脑皮层伤害感受区的认识,丰富了人们以前用脑磁图、脑电图或诱发电位所获得的电生理资料.痛觉在中枢以一种高度分散的方式传递,其中外侧裂附近皮层、扣带前回(ACC)、第一躯体感觉区(SI)、基底节区、丘脑、额前叶皮层等分别参与痛觉的感觉、情绪和认知水平的信息处理.另外某一特异性痛觉有其特殊的皮层兴奋区.痛觉中枢研究将为临床疼痛治疗提供理论根据,尤其在慢性神经性疼痛方面.

  • 安慰剂镇痛的神经生物机制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柯喜洁;张德仁;秋云海

    许多文献资料报道了安慰剂对疼痛有镇痛效果.当病人期望一种疗法有效时,参与疼痛认知的大脑区域的活性增加,导致止痛物质如内源性阿片肽、多巴胺等内源性神经递质参与安慰剂镇痛效果.人体大脑功能影像技术可以在无创伤条件下研究安慰剂镇痛的大脑功能解剖结构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通过功能磁共振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影像技术的应用,可以研究受试者在安慰剂效果下的大脑脑区的功能变化.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安慰剂的镇痛机制与内源性阿片肽和多巴胺的释放密切相关,并且与疼痛认知相关的大脑功能区,通过其受体参与安慰剂镇痛机制.

  • 丘脑体感刺激成功治疗慢性疼痛患者的PET研究

    作者:

    以往对疼痛加工过程的神经影像研究大多数集中于实验诱发的急性疼痛,对慢性痛很少研究,少数的研究结果还提示脑对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的加工存在重要差别.为了进一步研究有关慢性疼痛加工过程的神经通路,我们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对一例三叉神经损伤后右侧面部慢性疼痛的42岁男性患者进行了局部脑血流(rCBF)测定,发现有显著改变.

  • 前列腺癌影像学诊断新进展

    作者:朱云开;陈亚青

    随着前列腺癌发病率的上升及治疗水平的提高,前列腺癌影像诊断方法的研究也倍受临床关注.目前的影像检查方法不仅可通过形态学改变来检测前列腺癌病灶,而且从研究肿瘤的血流动力学、代谢及分子水平的角度提高病灶的检出率,使其在前列腺癌的检测、分期及疗效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肺转移瘤18F-FDG PET/CT显像分析

    作者:党亚萍;王琦

    目的 分析肺转移瘤的18F-FDG PET/CT显像结果 ,以期提高诊断正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 方法 对68例肿瘤患者肺转移灶的18F-FDG PET/CT显像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68例CT显示阳性病例中,PET显示阳性18例,部分阳性27例,总阳性率为66.18%;阴性23例,占33.82%.CT发现病灶数目575个,PET显示194个,PET检出率为33.74%.FDG有无摄取以及摄取的程度与转移灶大小有明显关系,与原发肿瘤的来源无关.随着病灶增大,PET阳性率和SUV值均明显增高. 结论 18F-FDG PET对肺转移瘤、尤其是单个转移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有限.

  • 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的PET与SPECT特征与对比

    作者:杨吉刚;马云川;李春林;邹兰芳

    目的研究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18F-FDG PET与99Tcm-ECD SPECT影像特征,并进行对比.方法受检者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10例,轻度AD组 15例.利用ROI技术获得受检者的脑代谢比值(RARmetab)和脑血流比值(RARflow).结果与正常老年人比较,AD病人的RARmetab和RARflow减低,经统计学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轻度AD葡萄糖代谢影像特征是出现单侧顶叶、颞叶或颞顶叶代谢减低,额叶代谢保留在正常水平.SPECT脑血流显像特征与PET相似,但其灵敏度低于PET.

  • PET和PET-CT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冀春亮;陈正光

    PET和PET-CT检查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甲状腺肿瘤患者,有关PET在甲状腺肿瘤中应用的文献进行综述.氟-18-脱氧葡萄糖(FDG)PET和PET-CT在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DTC)中的作用已经明确,特别是在伴升高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和放射性碘全身扫描阴性的患者中.124I PET和PET-CT可在分期DTC和获得损伤剂量测定中起到更好的作用,以便更合理地制订131I治疗规划.FDG-PET和PET-CT在甲状腺切除术后分期、具有分化较差的组织学亚型的高风险患者中是有用的.应有不同示踪剂的PET和PET-CT可能是定位复发性甲状腺髓样癌患者中伴降钙素水平升高的有效方法.将FDG-PET或PET-CT应用在细针穿刺活检后仍无法定性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应进一步研究.FDG-PET报告应进一步建议评估偶发性甲状腺病变,因为这些发现与癌症的发生显著相关.

  • KRAS/BRAF基因与结肠癌糖代谢研究现状

    作者:刘亮;黄劲柏;邱大胜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显像可用于结肠癌的诊断、监测疗效和预后评估.18F标记葡萄糖(2-fluorine-18-fluoro-2-deeoxy-D-glucose,l8F-FDG)是PET/CT常用显像剂,可以反映结肠癌活体组织葡萄糖代谢.KRA S/BRAF基因检测常用于结肠癌靶向治疗方案的选择及评估其治疗效果.文献报道18F-FDG-PET/CT显像可预测结肠癌KRAS/BRAF基因状态,能以无创的方式预测结肠癌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效果.目前国内有关KRA S/BRAF基因与结肠癌糖代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结合近期的相关文献进行概述.

  • 结核病的诊断与误诊

    作者:P.D.O.Davies;M.Pai

    结核病的诊断有两个世界.在一个世界,痰涂片镜检是唯一可用的方法.通常在病人支付的起的情况下,可能还有一些放射性的方法.在另一个世界,有所有可用的现代化技术,包括痰培养、核酸扩增、分子诊断和一些尖端的放射性技术,如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在这两个世界,结核病的诊断或误诊有很大的不同.本文概述了结核病的临床、影像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诊断,并着重介绍结核病诊断常见的困难和缺陷.

  • 冠脉血流储备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明;张运;张薇

    冠脉血流储备(CFR)是指机体基础状态下冠状动脉(冠脉)血流量与冠脉系统大舒张时血流量的比值,用来衡量冠脉循环大供血的潜在能力。随着对冠脉造影局限性和冠脉微血管病变的认识,CFR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但由于以往测定CFR的方法均是有创性检查,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虽属无创检查,但价格昂贵。1991年Iliceto等[1]首次应用经食管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EE)方法测定了冠脉左前降支血流速度,并应用药物试验对CFR进行评价。1993年,Siostrzonek等[2]首先应用TEE方法测定了静脉注射双嘧达莫前后冠状窦血流速度来评价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CFR,随后有研究应用冠脉内多普勒导丝直接测量CFR,并与TEE方法比较,结果显示2种方法具有良好相关性,证实了TEE测定CFR的可靠性,并且TEE方法属于半创伤性检查,病人易于耐受,从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就TEE技术测定CFR的方法学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 PET/CT在评价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中的应用

    作者:金波;施海明;罗心平;管一晖;朱军;朱萍;沈伟;林海泓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的临床试验评价经冠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细胞移植组(14例)行经冠脉自体BMMNCs移植联合标准药物治疗;对照组(12例)接受标准药物治疗.结果:3个月后,细胞移植组的左室射血分数由(29.21±4.41)%提高至(31.08±4.54)%(P=0.04),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ET/CT示心肌13N-NH3灌注和18F-FDG代谢显像改善.结论:经冠脉自体BMMNCs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可能是通过BMMNCs转分化为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而改善心功能.

  • 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施海明;金波;常锡峰;罗心平;朱军;李勇;沈伟;李剑;王彩萍

    目的 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的临床试验,评价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26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BMMNCs移植组(14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联合经冠状动脉自体BMMNCs移植;对照组(12例)接受PCI治疗.结果 3个月后,BMMNCs移植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由(54.29±5.47)%提高至(59.21±5.54)%(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ET/CT示BMMNCs移植组心肌18F-FDG代谢显像明显改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变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冠状动脉自体BMMNCs移植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安全而有效,可能与BMMNCs转分化为心肌细胞改善心功能有关.

  • 国产18 F-多巴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 T诊断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患儿 胰腺不同病灶类型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章淼滢;葛璟洁;裴舟;董岿然;陈莲;王炫;张政伟;李晓静;奚立;程若倩;陆国平;管一晖;罗飞宏

    目的 初步分析国产18 F-多巴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 F-DOPA PET)/CT扫描区分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患儿胰腺不同类型病灶的可行性.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采用综合临床诊断流程诊断,经核磁共振成像扫描(MRI)和超声检查均未发现胰腺病灶的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患儿24例,采用国产18 F-DOPA PET/CT扫描测定患儿胰腺各部位标准摄取值(SUV),目测法和胰腺百分率法双重方法判别病灶类型,对其中选择手术的9例患儿,比较其手术转归、病理与扫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18 F-DOPA PET/CT扫描结果提示24例患儿中7例为胰腺局灶型病灶,SUV峰值为4.7±1.7(2.6~7.1),17例为胰腺弥漫型病灶.其中9例患儿(局灶型病灶7例,弥漫型病灶2例)选择手术治疗,按照国产18 F-DOPA PET/CT扫描结果进行手术,术后患儿均无低血糖发作,手术成功率100%,胰腺病理结果与国产18 F-DOPA PET/CT扫描结果一致,仅1例胰腺弥漫型病灶患儿术后出现短暂高血糖.结论 国产18 F-DOPA PET/CT扫描能够成功明确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患儿胰腺病灶位置,并区分病灶为局灶型或弥漫型,提高手术成功率.

  • 18F-FDG PET/CT诊断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作者:廖建英;蒙锐;李诗运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诊断乳腺癌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间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拟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均采用18F-FDG PET/CT、超声检查和钼靶X线检查.比较三种不同方式的诊断结果,对比分析18 F-FDG PET/CT检查结果和术后病理结果,讨论18F-FDG PET/CT诊断乳腺癌和ALN转移的价值.结果 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所有疑为乳腺癌的患者均确诊为乳腺癌.18F-FDGPET/CT检查结果为阳性64例,阴性15例,灵敏度为81.0%;超声检查结果为阳性47例,阴性32例,灵敏度为59.5%;钼靶X线检查结果为阳性53例,阴性26例,灵敏度为67.1%,18F-FDG PET/CT检查灵敏度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和钼靶X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8 F-FDG PET/CT诊断ALN转移的灵敏度为35.0%,准确度为70.9%,特异度为83.1%,阴性预测值为79.0%,阳性预测值为41.2%.结论 18F-FDG PET/CT对乳腺癌的诊断的灵敏度明显优于超声检查和钼靶X线检查,诊断ALN转移有较好的特异度和准确度.

  • 18F-FDG PET-CT延迟显像对肺部炎性假瘤诊断价值的研究

    作者:于芳;彤丹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延迟显像对肺部炎性假瘤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炎性假瘤42例患者,在手术前经PET-CT全身常规和注射后3h肺部延迟显像检查,测定两次显像病灶的标准摄取值(SUVmax),并计算18F-FDG的储留指数(RI).18F-FDG PET-CT诊断炎性假瘤预测性标准:(1)1.4>SUVmax>0.5;(2)1.25 mm薄层CT图像形态学征象.18 F-FDG PET/CT诊断炎性假瘤回顾性标准:(1)1.4>常规SUVmax>0.5,18F-FDG RI<5%;(2)2.5≥常规SUVmax≥1.4,18F-FDG RI <8; (3)4≥常规SUVmax≥2.5,18F-FDG RI< 10;(4)常规SUVmax>4,18F-FDG RI<15; (5)1.25 mm薄层CT图像形态学征象.把应用以上两种诊断标准做出的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 应用预测性诊断标准,22例PET/CT影像诊断结果与病理相符合,8例被误诊断为结核球,12例被误诊断为肺癌.诊断正确率为52.3%.应用回顾性诊断标准,34例PET/CT影像诊断结果与病理相符合,1例被误诊为结核球,7例被误诊为肺癌.诊断正确率为80.9%.结论 18F-FDG PET-CT延迟显像有助于对炎性假瘤的检出,结合应用SUVmax及RI两项指标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166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