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火热证与唾液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四军;黄兆胜;吴庆光;黄张杰;吴立蓉;闫文丽;张伦博;杨政

    [目的]研究火热证及其与唾液溶菌酶(LYZ)、唾液免疫球蛋白(SIgA)、唾液淀粉酶(AMS)及唾液流率(SFR)的相关性.[方法]从广州、湖南以及河南等3个地区收集病例,分别检测火热证及恢复健康后的唾液溶菌酶、唾液免疫球蛋白、唾液淀粉酶及唾液流率,采用自身对照分析火热证恢复健康前后各指标的变化,通过相关性检验探索火热证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SFR在火热证患者恢复健康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YZ和SIgA在恢复健康后显著增加(P<0.01),AMS在恢复健康状态后显著降低(P<0.05).经相关性检验:火热证诊断记分与SIgA呈显著负相关(r=-0.404,p=-0.000),其余的检测指标与火热证诊断记分均无显著性相关.湖南地区与河南地区除了SIgA外,其余3个指标自身对照结果与广州地区呈现不一致趋势.但是3个地区结果显示火热证评分与SIgA具有显著相关(p =0.000).[结论]通过对3个地区研究发现火热证与唾液SIgA呈显著负相关,SIgA可以作为评价火热证的一个参考指标.

  • 柠檬酸滤纸面积及浓度对刺激健康人唾液分泌和唾液淀粉酶活性改变的影响

    作者:陈龙辉;杨泽民;李茹柳;林传权;张杰;陈蔚文

    [目的]比较不同面积和浓度柠檬酸滤纸刺激对健康人唾液流率(mL/min)和唾液淀粉酶(salivary alpha-amylase,sAA)活性比值的影响.[方法]募集9例健康志愿者,分别给予0.2 mol/L 0.5 cm×0.5cm、0.2 mol/L 1 cm×1 cm、0.2mol/L 2 cm×2 cm、0.1 mol/L1 cm×1 cm和0.4mol/L1 cm×1 cm5种不同规格的柠檬酸浸泡滤纸刺激1 min,坐位采集刺激前2 min、刺激时1 min和刺激后2 min全唾液标本,并记录唾液量(mL),以碘-分光光度法测定sAA活性(单位),分别计算刺激时和刺激后的sAA活性比值以及刺激前、刺激时和刺激后唾液流率.[结果]对于不同面积0.2 rnol/L柠檬酸滤纸,以2 cm×2 cm刺激下唾液流率(刺激时:1.5833±0.813 9 mL/min;刺激后:0.675 0±0.258 0 mL/min)和sAA活性比值(刺激时:1.2967±0.3184;刺激后:1.4637±0.1093)增加为显著(P<0.05);对于不同浓度1 cm×1 cm柠檬酸滤纸,以0.4 mol/L浓度刺激下唾液流率(刺激时:1.494 4±0.569 2 mL/min;刺激后:0.8528±0.404 7 mL/min)和sAA活性比值(刺激时:1.5571 ±0.458 5;刺激后:1.7246±0.4527)增加为显著(P<0.05);对于刺激开始后不同采集时间段,除0.1 mol/L 1 cm×1 cm和0.2 mol/L0.5 cm×0.5 cm柠檬酸滤纸刺激时1min的sAA活性比值比刺激后2 min高之外,其他都表现为刺激后2 min的sAA活性比值比刺激时1 min显著增加(P<0.05);对于流率与sAA活性的关系,虽然刺激时1 min的唾液流率均高于刺激前2 min和刺激后2 min,但刺激后2 min的唾液流率与sAA活性正相关性(R2 =0.858 8),跟刺激前2 min(R2 =0.815 1)相近(P>0.05),且显著高于刺激时1min (R2=0.4625,P<0.05).[结论]健康人唾液流率和sAA活性与柠檬酸滤纸的面积和浓度密切相关;sAA活性比值实验唾液的采集,可以选择0.2 mol/L 2 cm×2 cm柠檬酸滤纸刺激舌尖1 min,以采集刺激后2 min的全唾液为宜.

  • 30年来中医脾胃学说研究的启示

    作者:王建华;劳绍贤;王汝俊;周福生;李燕舞

    总结30多年来中医脾胃学说研究的成果:(1)证实脾虚证患者的唾液淀粉酶活性比值和D-木糖排泄率与正常人比较有不同改变;(2)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现在中药药理学上就是复方药理思路;(3)以上结果在分子细胞水平上的研究得到进一步证实,认为中医证候是有其物质基础的;中药的药理机制也是有其物质基础的;中药的药理机制也是中药复方对证候的调整作用.提出中医药的研究要依靠中医理论指导,并要联系实际,与临床相结合.

  • 捏脊联合中药外洗对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

    作者:唐梁;向琪;李世林;翁维维;王丽娜

    目的:探讨用捏脊联合中药外洗治疗脾胃气虚型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儿童120例,分为联合组、捏脊组、外洗组、对照组4个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捏脊、中药外洗、捏脊联合中药外洗、吗丁啉进行治疗,两周后观察4组治疗效果及唾液淀粉酶活性比值、D-木糖排泄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组的有效率优于捏脊组、外洗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组的唾液淀粉酶活性比值比捏脊组、外洗组、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 D-木糖排泄率均较治疗前有增加,两两比较,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捏脊联合中药外洗可改善脾胃气虚型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良好,其机理同改善唾液淀粉酶活性有关。

  • 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因素教学实验改进探讨

    作者:李崇奇;蔡望伟

    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因素的探讨是现行大中专院校生物化学实验中的常见项目。然而由于不同人群中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相差较大,从而导致酶量很难控制。此外现行实验教材中该实验设计粗放,导致实验结果与现行生物化学理论不一致。因而本文从酶含量的确定、温度、pH值、激活剂与抑制剂几个方面,对该实验设计提出建议。

  • 3种方法对酸刺激前后唾液淀粉酶活性及其活性比值检测的影响

    作者:杨泽民;林静;杨小蓉;陈龙辉;陈蔚文

    目的:比较碘‐淀粉法、Bernfeld 法和 EPS‐G7速率法3种方法检测酸刺激前后唾液淀粉酶(sAA)活性及其活性比值的差异,探讨3种方法检测 sAA 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集5例健康志愿者柠檬酸刺激前后的唾液标本各5份,分别用3种方法3次重复检测每份唾液标本的 sAA 活性,计算 sAA 活性及其活性比值的变异系数,并对3种方法检测的 sAA 活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3种方法检测的 sAA 活性及其总变异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以 EPS‐G7速率法检测 sAA活性和总变异系数小;3种方法检测的 sAA 活性比值及其比值的变异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中的任意2种方法检测的 sAA 活性都有显著相关(P<0.05),相关系数都在0.96以上。结论3种方法检测的 sAA 活性可以通过回归方程进行相互转换,检测精度以 EPS‐G7速率法的高,而且 sAA 活性比值的数据处理方式可以减少3种方法之间变异系数的差异。

  • 脾虚证患者唾液淀粉酶活性变化与一氧化氮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作者:刘晓秋;梁幼雅;贾晓林;唐惠琼;蔡文成;王建华

    目的:分析脾虚患者基础状态下(酸刺激前)及酸刺激后唾液一氧化氮代谢产物浓度的变化,探讨脾虚证酸刺激前后唾液淀粉酶活性变化与一氧化氮的关系.方法:选择脾虚证患者,并以胃阴虚证患者为对照组,病例均为Ⅱ型糖尿病合并胃轻瘫;检测基础状态下及酸刺激后唾液一氧化氮代谢产物浓度,并与脾虚证的重要指标酸刺激前后唾液淀粉酶活性相关分析.结果:1)发现脾虚证患者基础状态下唾液一氧化氮代谢产物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酸刺激后唾液一氧化氮代谢产物浓度显著降低;基础状态下唾液淀粉酶活性略高于对照组(P>0.05),显著高于以前研究的病证,酸刺激后唾液淀粉酶活性显著下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变化与唾液一氧化氮代谢产物浓度的变化显著相关(r=0.6,P<0.05);而胃阴虚证对照组患者酸刺激前后唾液淀粉酶活性及一氧化氮代谢产物浓度均无显著变化.2)本实验酸刺激前后唾液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以前研究的病证.结论:1)脾虚证的重要指标酸刺激前后唾液淀粉酶活性变化与唾液一氧化氮相关,脾虚证可能存在交感神经系统-一氧化氮通路功能障碍,致酸刺激后唾液淀粉酶活性降低,可能存在副交感神经系统-一氧化氮通路功能代偿增强,致基础状态下唾液淀粉酶活性升高.2)唾液淀粉酶活性可能受病种的影响,糖尿病可能致唾液淀粉酶活性升高,因而致本实验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检测结果偏高.

  • 外源性蛋白质在白垩斑中的分布

    作者:

    本研究联合使用免疫组化和显微放射成像术,确定血液白蛋白和唾液源性的淀粉酶在白垩斑点病损中的分布及其与脱矿的关系.材料和方法临床拔除的牙以盐水清洗处理后,选12颗邻面有明显白垩斑点的牙浸入甲基丙烯酸盐中,通过病损将每个牙分为两半.一半打磨约100 μm后作显微放射照像,另一半作对照.然后以30%磷酸蚀刻15 s,去掉玷污层,再用Tris-HCl缓冲液冲洗,浸入0.4%豆粉液中过夜,封闭非特异附着的抗体.显微照像组置于孵箱,与抗人血白蛋白或人唾液淀粉酶的多克隆抗体一起孵育2 h,然后冲洗、稀释(以1:30比例);显微照像组与对照组都与抗兔IgG的抗体反应,该抗体复合有直径1 μm的聚苯乙烯颗粒,冲洗干燥后电镜观察.结果显微放射成像将聚苯乙烯颗粒聚集标志的区域分为10条灰色带(0%为正常牙釉质,间隔的暗带则作为100%脱矿而无矿化的病损).带轮廓取下置于扫描电镜下,以颗粒聚集为视野中心,参照裂纹残屑等因素局限免疫反应的特殊脱矿度区域.观察表明,白蛋白首先是在10%~20%脱矿区域发现,且很多(即暗带与病损体部之间的区域),在0~10%脱矿区、表层较少但很明显,而在正常釉质区域则极少;淀粉酶的分布也相似,即在10%~20%脱矿区多,但0~10%脱矿区极少,而大于20%脱矿区较多,白蛋白在大于20%脱矿区约4/6区域不明显.讨论本实验免疫反应指出唾液中蛋白质能进入牙釉质白垩斑点病损中,但尚不能说明病损中淀粉酶来源,不能否定病损内生性蛋白质再分布和聚集的可能性;蛋白质在病损中的分布不均一,大程度抗体标志区在10%~20%脱矿区;不同的蛋白质在病损中分布也不相同,白蛋白出现于病损形成早期;用次氯酸去掉病损中蛋白质,暗层变窄,提示蛋白质存在是引起暗层双折射表现的部分原因,白蛋白在暗层和透明层均存在.蛋白质在某些特定区域大量存在可能是由于晶体孔径、晶体粘接性、pH值等因素复杂的相互反应,蛋白质在这些区域的存在可能抑制其再矿化.[杨德琴摘 刘天佳校]

  • 性别不同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作者:归改霞

    目的 探讨性别不同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差异.方法 选择我校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男生和女生)的学生作为比较,在pH值、温度、反应时间等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分组让学生制备唾液淀粉酶进行实验,观察性别不同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通过实验比较发现,男女性别不同,其唾液淀粉酶活性也有所不同.结论 在影响酶促反应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性别不同对唾液淀粉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男生唾液淀粉酶活性要比女生唾液淀粉酶活性高.

  • 关于"影响酶活性因素"实验的改进

    作者:赵冶善

    用唾液淀粉酶进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实验是生物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常用实验,其原理是:

  • 低聚糖的保健功效

    作者:吴连芹

    低聚糖,又称寡聚糖,或称寡糖,是膳食纤维的一种.低聚糖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被人体消化液所消化.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胃里的胃液、小肠分泌的糖元酶对它均不起作用.那么低聚糖对人体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51 条记录 3/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