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耿治英;吴大玮

    近年来,随着临床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分离出了多种不动杆菌耐药株.本文主要从菌株产生的可使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失活的多种碳青霉烯酶的遗传表达以及细胞膜通透性和抗生素作用靶位的改变对菌体耐药性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 OXA-23酶介导的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的耐药机制

    作者:钱洁;宋诗铎

    OXA-23酶是第一个从鲍氏不动杆菌中分离出来的D类碳青霉烯酶,blaOXA-23基因位于质粒或者染色体上.本文主要对鲍氏不动杆菌中OXA-23酶介导的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进行综述,并对编码OXA-23酶基因的结构、遗传背景及流行状况进行总结.

  • 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丽;周歧新;凌保东

    鲍氏不动杆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其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本文从碳青霉烯酶的产生、外膜通透性降低、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及主动外排泵等方面就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洪涛;曹青凤;张娜;曹贤;李洪文;杨迎萍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一类含β-内酰胺结构的新型抗生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并且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随着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的细菌越来越多,临床上常将碳青霉烯类药物作为ESBLs感染后的有效治疗方法,也因此增加了临床使用此类药物的频率.其直接结果就是导致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菌株的产生,并且表现为泛耐药.早期报道的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细菌多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但是近年来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i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这逐渐成为临床抗感染用药中的难题.因此,对细菌耐药机制进行研究,了解细菌的耐药性,以期待更好的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

  • 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小红;朱卫民

    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常见的机会性致病菌,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率及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是治疗该菌有效的抗菌药物,但随着使用的增加,其耐药性也不断增加.本文就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产生碳青霉烯酶、青霉素结合蛋白对碳青霉烯类亲和力的下降、高产AmpC酶或ESBLs合并外膜蛋白缺失、生物被膜、主动外排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中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检测

    作者:宁长秀;卢雪兰;邹文娇;邱锡荣;胡利民;吴国英;陈招娣

    目的 研究本院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中碳青霉烯酶基因流行状况,为治疗和控制其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2016年间临床分离的CRAB非重复株,Vitek-2 Compact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实验,改良Hodge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初筛,EDTA协同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耐药基因.结果 69株CRAB对替加环素耐药率为1.4%,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81.2%,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均在90%以上,全部表现为多重耐药.改良Hodge试验阳性55株(80.0%),EDTA协同试验未检出阳性菌株.基因扩增KPC酶基因38株(55%),OXA-23酶基因68株(98.6%),OXA-51酶基因69株(100%),未检测出IMP-1、VIM-1、NDM-1、SIM-1、OXA-24和OXA-58等酶基因.结论 本院69株CRAB耐药性非常严重,OXA-23和OXA-51型酶基因是其携带的主要碳青霉烯酶基因.

  • 携带blaKPC-2基因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可移动遗传元件分析

    作者:黄支密;夏守慧;周芸;杨伟平;李洁;糜祖煌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携带bla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可移动遗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s)存在情况.方法 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从住院患者中分离19株携带bla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通过分析3种基因gyrA、parC和mdfA序列对菌株进行分子鉴定.采用PCR方法检测4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基因,分别为:泛宿主性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trbC、转座子Tn1548遗传标记tnpU、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qacE△1-sul1和插入序列共同区遗传标记ISCR1基因;对扩增阳性的4种遗传标记基因PCR产物采用双向测序,测序结果用Chromas软件直接作BLASTSearch比对分析.结果 本组19株gyrA、parC和mdfA基因PCR扩增均阳性,其基因序列经GenBank中的BLASTn程序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证实19株均为肺炎克雷伯菌.19株中,4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trbC、tnpU、qacE△1-sul1和ISCR1基因阳性率均为100.0%,经对该4种遗传标记基因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比对,发现与GenBank中己发布的4种相对应基因trbC、tnpU、qacE△1-sul1和ISCR1序列完全相同(同源性均为100.0%),均得到确认.结论 可移动遗传元件在携带bla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广泛存在.

  • 2015年临床常见分离菌分布及耐药特性分析

    作者:丁慧;胡龙华;钟桥石;杭亚平;刘衍伶;俞凤;陈艳慧;胡晓彦;张黎明;章白苓;张楠;王小中

    目的 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临床分离菌的分布构成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全年临床分离菌,剔除重复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E试验法检测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及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5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收集细菌395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364株(34.5%),革兰阴性菌2591株(65.5%).位列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8.9%)、金黄色葡萄球菌(12.0%)、肺炎克雷伯菌(11.4%)、铜绿假单胞菌(9.4%)和鲍曼不动杆菌(7.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23.5%和71.4%.91.0% MRSA对复方磺胺甲噁唑敏感,82.9% MRCNS对利福平敏感,均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屎肠球菌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粪肠球菌,检出2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未发现利奈唑胺耐药株.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菌株对青霉素耐药率为7.2%.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株分别占62.1%和31.7%.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79.4%、17.0%和12.3%.结论 细菌耐药现象仍较严重,特别是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控制部门应引起重视,积极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科学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基因检测及其同源性分析

    作者:黄秋艳;邵世和;周海健;茆海丰;金丹婷;陈开勇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耐药机制,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研究.方法 用软件WHONET 5.6对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标本筛选出29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耐药率统计分析;采用表型筛选试验对试验菌进行产A、B类碳青霉烯酶筛选;PCR法扩增确认相应的碳青霉烯酶酶型基因,目的产物经基因测序和BLAST网上比对确定其基因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29株试验菌的同源性.选取其中6株菌作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 29株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出高耐药性;碳青霉烯酶表型筛选试验全部呈阳性,28株测出相应的A、B类碳青霉烯酶型,另一株未测出酶型;28株筛选试验测出A、B类酶型的菌株中26株产A类碳青霉烯酶,经PCR确定酶基因型均为KPC-2型,2株产B类金属酶,经PCR确定一株基因型为NDM-1,一株基因型为VIM-2,未测出酶型的一株菌未扩增出A、B类相关基因;29株试验菌PFGE分型结果分为3群,26株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的菌株为同一群,其中17株属于同一型.选取的6株做MLST分型的菌株,MLST分型结果均属于ST 11型.结论 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分离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机制为产碳青霉烯酶,以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为主,同时有VIM-2和NDM-1型碳青霉烯酶的检出.PFGE和MLST分析结果表明:该院存在着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克隆传播,临床上应严格做好耐药菌的防控工作,避免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和耐药基因分析

    作者:吕继芳;郑焙文;张静;喻玮;董慧慧;李兰娟;肖永红

    目的 了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检测,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质粒复制子分型.结果 共收集138株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细菌对多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显著耐药.改良Hodge试验127株结果阳性(92.0%).PCR结果显示125株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其中124株携带blakpc-2型基因(89.9%),1株携带blaimp-4型基因.MLST分型显示以ST11为主(96株,69.6%).质粒分型以IncF型多见(100株,72.5%).结论 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是我院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ST11为主要克隆菌株.耐药菌株携带的质粒类型以IncF型为主.

  • 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卢玲玲;郑国军;涂斐佩;吴海鸥

    目的 研究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分布与耐药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本地区大肠埃希菌耐药现状,收集11株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对11株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进行ESBLs检测,改良Hodge实验,金属β-内酰胺酶检测(EDTA-协同试验),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应用PCR技术进行碳青霉烯酶相关耐药基因检测,应用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阐述菌株之间耐药传播及亲缘关系.结果 我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为57.5%.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在2014年产ESBLs菌株中检出率达4.6%.11株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中ESBLs阳性11株(100.0%),4株(36.3%)检出碳青霉烯酶,6株(54.5%)产AmpC酶,未见EDTA协同试验阳性;11株实验菌中PCR扩增结果示:blaKPC6株,测序为blaKPC-2,未检出B类,C类,D类β-内酰胺酶基因;分为3个克隆群.结论 我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多重耐药性严重,以blaKPC-2为主,本地区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克隆群主要分为2个群.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和整合子的检测

    作者:张琪;程训民;沈继龙

    目的 了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碳青霉烯酶和整合子的携带情况.方法 从我院临床标本分离的6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筛选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株,测定其对1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用EDTA协同试验筛选金属β-内酰胺酶,改良Hodge试验初筛碳青霉烯酶;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和整合酶基因,并测序分析.结果 6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筛选34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株,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分别为8.8%、47.1%、73.5%和82.4%,对其余11种抗生素耐药率均为100.0%.EDTA协同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改良Hodge试验28株(82.4%)结果阳性.基因扩增和测序结果表明34株细菌中25株(73.5%)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13株(38.2%)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21株(61.8%)Ⅰ类整合酶基因阳性,其中17株检测出2300bp的可变区基因盒,序列对比显示为aacA4、aadA1和catB8基因盒.未检出OXA-24、OXA-58、IMP、VIM型酶和Ⅱ类整合酶基因.结论 产OXA-23型和KPC-2型碳青霉烯酶是我院2013年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Ⅰ类整合子广泛存在于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但可变区不携带OXA-23型和KPC-2型碳青霉烯酶编码基因.

  • 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OXA酶基因研究

    作者:杨正海;李小宁

    目的 检测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OXA酶基因型,研究blaOXA-23突变对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琼脂稀释法检测5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鲍曼不动杆菌4种OXA型碳青霉烯酶基因,TA克隆耐药基因全序列后测序检测blaOXA-23的突变.结果 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达到80%和78%,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多黏菌素B、米诺环素、替加环素有较高的敏感性.blaOXA-51和blaOXA-23检出率分别是(100%)和80%(40/50),blaOXA-24和blaOXA-58基因均未检测到.9株blaOXA-23测序,发现7株序列与GenBank登录号为NC017171的序列100%一致;另2株(WY-1017和WY-0713) blaOXA-23分别有一个(T47C)和两个(A336G、T392C)碱基位点的突变,为blaOXA-23新亚型,分别命名为blaOXA-422和blaOXA-423,其中blaOXA-423的突变(T392C)导致编码产物关键性氨基酸位点的改变,影响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结论 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形势严峻,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与携带blaOXA-23有关;发现新的blaOXA-23亚型blaOXA-422和blaOXA-423和blaOXA-23突变能够影响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

  • 重症监护科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现况与耐药性变迁

    作者:安淑娟;姚立琼;金凤玲;张成宪;朱海平;蔡淑梅

    目的 了解我院重症监护室近6年来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现况、耐药率变化及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WHONET5.5统计软件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近6年来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数量、分类及耐药率变化;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EDTA及E-test同时测定金属酶;酶粗提三维法及改良法同时测定AmpC酶;PCR扩增临床分离株常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blaSME、blaIMP、blaVIM、blaNDM-1和blaOXA-48;外排泵抑制试验.结果 我院重症监护病房近6年来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共1027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主要致病菌,筛选出16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菌,其中8株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结论 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存在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局部流行.

  •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探讨

    作者:李世杰;郭瑞娟;邢广栋;武晓敏;刘大宁

    目的 探讨本院存在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方法 临床检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非敏感肠杆菌科细菌6株.改良Hodge实验、EDTA协同试验检、改良三维实验检测其耐药表型;引物特异性PCR法检测其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及外膜蛋白基因存在情况.结果 1株大肠埃希菌中改良Hodge实验弱阳性,EDTA协同试验阳性,改良三维实验结果可被CLA单独抑制,PCR扩增结果IMP4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5株产气肠杆菌改良Hodge实验,阴性3株,阳性两株,EDTA协同试验阴性;改良三维实验中,5株均可被CLO+CLA混合液完全抑制,PCR未扩增出目的基因条带和膜蛋白基因.结论 本地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可能与IMP4型金属碳青霉烯酶存在有关,产气肠杆菌耐药机制可能与ESBLs和AmpC酶同时存在、膜蛋白表达缺失及其他未检测到的碳青霉稀酶存在有关.

  • 肠杆菌科细菌3年耐药性监测

    作者:夏晓影;贾蓓;王群;黄文祥;李崇智;刘成伟;尹乐

    目的 了解我院2008年-2010年间临床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情况及研究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08 -2010年间临床分离的常见肠杆菌科细菌,药敏试验使用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筛选出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进行碳青霉烯酶基因的PCR检测及基因序列分析.结果3年分离病原株共4916株,肠杆菌科共1980株,其中列前三位的是大肠埃希菌(873/1980),克雷伯菌属(605/1980)及肠杆菌属(268/1980),其次为变形菌属和沙雷菌属.主要来源于痰液、尿液及分泌物、血液、脓液等.重要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均小于1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者<30%,对广谱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者为40.9 %~98.7%.变形菌属除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75%外,对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低于40%.3年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为33.97%及肺炎克雷伯菌57.50%,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ELSBs菌株,且呈多重耐药.3年耐碳青霉烯类的大肠埃希菌共23株,其中产碳青霉烯酶者2株,PCR检测基因型阴性.结论本院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较高,碳青霉烯类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高,产ESBLs肠杆菌的耐药严重,实验室应加强对产ESBLs细菌的监测与报告.未检测出我院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可选择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

  •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OXA酶基因研究

    作者:杨培洪;凌保东

    目的 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了解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OXA酶基因、插入序列和Ⅰ类整合酶基因的分布.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9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20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常规PCR检测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的4种OXA酶基因、插入序列和Ⅰ类整合酶基因.结果 9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20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5.7%~94.2%; 21株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中,8株OXA-23阳性,且ISAbal同为阳性,4株OXA-51阳性,1株Ⅰ类整合酶基因阳性.结论 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形势严峻,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OXA酶基因和ISAbal检出率均很高.

  • 鲍曼不动杆菌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的研究

    作者:李蓉;李文林;石小玉;梁朝;徐小文;赵林

    目的 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其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方法 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测定常用抗菌药的MIC50;对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进行PCR扩增,产物纯化测序.结果 15株产ESBLs鲍曼不动杆菌中有12株携带OXA-23型碳青霉烯酶;PCR产物纯化后测序表明与鲍曼不动杆菌(AY795964.1)blaoxA-23基因序列100%同源.结论 携带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高,其编码基因为blaoxA-23.

  • 秀丽隐杆线虫-产碳青霉烯酶阴沟肠杆菌感染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曹玲;陈丽丹;肖斌;王丽志;黄晓燕;李林海

    目的 建立秀丽隐杆线虫-产碳青霉烯酶阴沟肠杆菌感染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筛选体内有效治疗阴沟肠杆菌感染的药物.方法 将产碳青霉烯酶的阴沟肠杆菌与线虫共培养,建立线虫-产碳青霉烯酶阴沟肠杆菌感染模型,选用7种临床常见的抗菌药物(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庆大霉素、氨曲南、亚胺培南、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对感染后的线虫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线虫的生存状态,根据线虫的存活率评价不同药物的疗效.结果 产碳青霉烯酶的阴沟肠杆菌能够感染线虫并致其死亡,通过荧光探针标记可见细菌在线虫肠道内定植生长.使用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治疗后,线虫的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结论 成功建立了秀丽隐杆线虫-产碳青霉烯酶阴沟肠杆菌感染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体内抗菌药物活性的筛选.

  • 医院污水中高度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

    作者:吴文静;宗志勇

    目的 医院污水汇集了来自医院的所有排泄物及液体,是耐药基因的重要储存库.目前,高度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是严重的耐药威胁之一,本研究致力于研究医院污水中高度耐药CRE的流行情况以及碳青霉烯酶基因类型.方法 医院污水涂布于含美罗培南(32μg/mL)的显色平板,得到可能的高度耐药CRE,PCR法检测blaNDM、blaKPC、blaGEs、blaOXA-48、blaIMP、blaIMI和blaVIM等常见碳青霉烯酶的编码基因,并对检出的基因进行全序列测序.通过ERIC-PCR分析克隆相关性;将同一克隆的菌株通过扩增和测序gyrB鉴定到菌种.结果 污水中获得96株高度耐药CRE,它们来自于30个不同的克隆,包括14株弗氏柠檬酸杆菌、6株肺炎克雷伯菌、4株丙二酸盐阴性柠檬酸杆菌、2株植生拉乌尔菌、2株解鸟氨酸拉乌尔菌、1株布氏柠檬酸杆菌和1株大肠埃希菌.所有的CRE均携带有blaKPC-2,其中一株弗氏柠檬酸杆菌同时携带blaNDM-1.结论 医院污水中存在多种类型的高度耐药CRE,以弗氏柠檬酸杆菌为常见,它们携带的碳青霉烯酶主要为blaKPC-2.因此医院污水可能作为耐药菌的储存库,使耐药基因的易于传播,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495 条记录 23/25 页 « 12...17181920212223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