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ATP及P2X7受体在三伏灸治疗哮喘中的作用

    作者:康佩芝;陈铭;董亚琴

    文章通过阐述三磷酸腺苷(ATP)和P2X7受体各自的定义以及两者的关系,分析ATP及P2X7受体与哮喘的联系,并结合三伏灸治疗哮喘的机制,探讨三伏灸对ATP及P2X7受体的影响,推断ATP及P2X7受体在三伏灸治疗哮喘中的作用,推测ATP及P2X7受体对三伏灸“气至病所”的影响.以此协助哮喘机制的确定、三伏灸疗效的提高,以及“气至病所”理论在临床上的更好运用,从而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医经络机制的研究,提高哮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

  • P2X7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关联性研究——Meta分析

    作者:顾艺;肖婧;孙琳;焦伟伟;冯卫星;吴喜蓉;申阿东

    目前,许多病例对照研究对P2X7基因多态性与结核易感性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但由于入选病例有限,造成了这些研究结果的不可信.本文应用主题词和关键词"gene"、"P2X7"、"tuberculosis"和"结核",检索了1998年1月至2009年8月MEDLINE、PUBMED、OVID及CBM disc数据库发表的有关文献,并辅以文献追溯的方法,手工检索相关的参考文献,试图通过Meta分析,探讨人群P2X7基因2个多态性位点与结核易感性的关系.结果显示,与1513A和-762T等位基因相比,P2X7基因上1513C和-762C多态性等位基因的合并OR值分别为1.43(95% CI为 1.21~1.69;P<0.0001)和0.88(95% CI 为0.65~1.20;P=0.43).研究结果提示,人群P2X7基因1513多态性位点与结核易感性相关,而-762多态性位点与结核易感性不相关.

  • 电针百会、神庭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嘌呤受体P2X7表达的影响

    作者:黄佳;宋长明;杨敏光;李建鸿;黄盛;柳维林;陶静;陈立典

    目的 观察电针百会、神庭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和手术组(n=30).手术组线栓法制备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90 min再灌注模型,符合纳入标准的24只分为模型组(n=12)和电针组(n=12).电针组电针百会、神庭共7 d.造模后2 h和干预后1 d、3 d、7 d,采用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进行评定;干预后3 d起行Barnes迷宫实验检测,共5 d;干预7 d后,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缺血侧海马CA1区嘌呤受体P2X7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海马CA1区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干预后7 d,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Longa评分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Barnes迷宫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01),进入错误洞口次数显著增多(P<0.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01),进入错误洞口次数显著减少(P<0.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2X7受体平均光密度,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提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P2X7受体表达,IL-1β、TNF-α水平减少(P<0.05).结论 电针百会、神庭穴能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抑制海马CA1区嘌呤受体P2X7表达,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炎症反应有关.

  • 高糖对体外培养的Cajal间质细胞P2X7嘌呤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高显奎;余跃;杨琰;陈军;王巧民

    目的:观察P2X,嘌呤能受体在体外培养的Cajal间质细胞(ICC)的表达及高糖的影响,探讨P2X7嘌呤能受体在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的细胞机制.方法:以小鼠小肠组织为来源,联合使用机械分离法和酶解法分离ICC,培养在50 mL/LCO2温箱里.同时应用ICC特异的c-Kit抗体和P2X,受体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鉴定,以确定P2X7受体是否表达于ICC.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33mmol/L).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RT-PCR对P2X7和c-Kit受体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P2X7受体在c-Kit抗体阳性的细胞上的免疫荧光染色是阳性的;与正常组比较,加入葡萄糖后的ICC细胞变大,突起变短,与周围细胞的网络连接减少;RT-PCR结果显示P2X7受体表达于ICC,加入高糖后的ICC的c-Kit受体表达减弱,而P2X7受体的表达是增强的.结论:P2X7受体表达于体外培养的ICC上,高糖使ICC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减弱了c-Kit的表达、加强了P2X7受体的表达.这可能在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 力竭运动对大鼠大脑P2X1、P2X3、P2X5和P2X7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未艾;李硕;陈海涛

    目的:探讨一次和反复力竭游泳运动后大鼠大脑ATP受体P2X之4个亚型P2X1、P2X3、P2X5和P2X7的时相性变化特点.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8只,分为一次力竭游泳运动组和反复力竭游泳运动组及安静对照组.反复力竭组大鼠每日负重3%体重进行力竭游泳运动,共训练2周.运动组分别于力竭运动后即刻、4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取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力竭运动后大鼠P2X1、P2X3 、P2X5和P2X7受体亚型mRNA水平.结果:(1)一次力竭组中,P2X1和P2X7相对表达率在运动后12小时低,且与24小时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 0.05,P< 0.01).P2X3和P2X5相对表达率在运动后各时点只在一定范围内波动.(2)反复力竭组运动后12小时4种受体亚型相对表达率均达到峰值,较其它各时间点及安静对照组、一次力竭12小时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4种受体亚型表达率在反复力竭运动后12小时出现峰值,提示4种P2X受体亚型参与的中枢神经活动在力竭运动后12小时可能达到一个活跃期.

  • P2X7与呼吸系统炎症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曹淑花;袁绍鹏;侯琦

    P2X7是目前己知的ATP受体中为关键的一个亚型,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证明P2X7信号通路与IL-1β、IL-18等几种炎症因子的产生路径相偶联,其与炎症相关疾病的关系得到密切关注,目前以此受体为治疗靶点的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该类药物表现出的疗效和安全性让人振奋.现阶段国内对P2X7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对于呼吸系统炎症性疾病,特别是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及肺癌等的研究少见报道.本文将近年来P2X7与呼吸系统炎症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其结构、分布、生物学活性以及与哮喘、COPD及肺癌等呼吸系统炎症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并概述拮抗P2X7的相关药物的研究进展.

  • J6-1白血病细胞P2X7受体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初步分析

    作者:聂坤;郑国光;林永敏;张秀军;王琳;宋玉华;吴克复

    目的 从白血病细胞系J6-1细胞中克隆P2X7受体编码区全序列并研究其功能.方法 用RT-PCR法从J6-1细胞中扩增P2X7受体编码区全序列,克隆到一ARGET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DNA序列分析;然后转染HEK293细胞,获得稳定表达细胞株,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2X7受体在HEK293中的表达;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转染细胞在激动剂刺激下膜泡的形成.结果 从J6-1细胞中克隆了P2X7受体编码区全序列,在第559位有1个A→G有义突变,导致Asn187→Asp182;J6-1细胞来源的P2X7受体可在HEK293细胞中表达,在激动剂作用下可介导膜泡的形成.结论 从白血病细胞中克隆出具有正常功能的P2X7受体编码区全序列,J6-1细胞中可能存在其它未知的机制造成P2X7受体功能丧失.

  • 高糖对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P2X7及其下游活性氧簇、ATP产生和IL-6释放的影响

    作者:刘琦;于珮

    目的 观察高糖对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BRPs)P2X7及其下游活性氧簇(ROS)、ATP产生和IL-6释放的影响.方法 将原代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分为4组:正常葡萄糖组(NG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组,30 mmol/L葡萄糖),NG+A438079组(P2X7 受体拮抗剂 A438079 HCl+5.5 mmol/L 葡萄糖),HG+A438079组(P2X7 受体拮抗剂 A438079 HCl+30 mmol/L葡萄糖),分别检测P2X7受体的mRNA表达、蛋白表达水平及NG组和HG组加入P2X7受体激动剂前后ROS、ATP、IL-6的变化.结果 高糖干预后,P2X7受体表达上调(P<0.05),ROS的产生、ATP消耗和IL-6释放均增多(P<0.05).阻断P2X7后,ROS产生、ATP消耗和IL-6的释放显著减少(P<0.05).结论 高糖可经P2X7受体调节BRPs中ROS生成、ATP的产生和IL-6的释放.

  • P2X7受体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严久琼;王丽娅;郑唯强;马蓓;徐明娟

    目的 观察嘌呤受体P2X7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EMS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本院手术治疗的育龄期EMS患者(54例)卵巢异位内膜组织及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两组患者内膜组织中P2X7受体的表达情况.根据EMS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及术中采用修订的美国生育协会(rAFS)评分法评定的EMS分期的不同进行分组,比较各组EMS患者异位内膜P2X7表达强度的差异.结果 (1)54例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P2X7受体阳性表达41例(其中弱阳性22例,阳性14例,强阳性5例),阳性表达率为75.9%,而40例子宫肌瘤患者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2X7受体阳性表达仅3例(均为弱阳性),阳性表达率为7.5%,两组间P2X7受体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43.21;Z=-7.318,P<0.05).(2)术前血清CA125≥50 U/mL、rAFS法分期Ⅲ~Ⅳ期的EMS患者异位内膜P2X7受体表达强度高于CA125<50 U/mL、rAFS法分期Ⅰ~Ⅱ期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642,P<0.05;Z=-3.815,P<0.001).结论 P2X7受体在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呈高表达,且术前血清CA125水平更高、病变更重者表达强度也更高,提示P2X7受体可能与EMS的发生发展相关.

  • 二苯乙烯化合物Vam3对ATP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曹淑花;姚春所;侯琦

    目的:研究二苯乙烯化合物Vam3对外源性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在预先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液中加入 ATP作为体外炎症模型。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L-1β水平;酶活力法检测 caspase 1酶活力;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DCFH-DA(2,7′-dichlorofluorescin diacetate)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 Ca2+浓度。结果 Vam3对外源性ATP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1β分泌增加、caspase 1酶活力增强、细胞内ROS水平增加等炎症反应均显示出明显抑制作用,并可明显降低外源性ATP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毒性及Ca2+内流。结论 Vam3可能通过干预caspase 1~IL-1β炎性通路抑制外源性ATP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 P2X7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懿恩;张宏其

    目前结核病仍然是全世界致命的传染病之一,其发生是多种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对嘌呤受体P2X7基因与结核病易感性的研究报道较多.本文介绍P2X7受体在机体抗结核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总结目前研究已明确的与结核病易感性相关的P2X7基因多态性位点(1513、946、1729、-762和489五个位点)对结核病易感性的影响.

    关键词: P2X7 结核 基因多态性
  • 嘌呤受体P2X7在人眼小梁网细胞上的表达及分布

    作者:祝芸芸;左炜;王恒;张秀兰

    目的 探讨嘌呤受体P2X7在体外培养正常人眼小梁网细胞上的表达及分布.方法 体外培养、鉴定正常人眼小梁网细胞,利用RT-PCR、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正常人眼小梁网细胞上P2X7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受体蛋白的主要分布部位.结果 光镜下观察原代培养的细胞具有人眼小梁网细胞的典型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表明,培养的细胞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波形蛋白染色阳性,第Ⅷ因子染色阴性,鉴定为人眼小梁网细胞;RT-PCR扩增到了P2X7mRNA 152 bp大小的基因片段,Western-blot得到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4 000的P2X7的蛋白条带,免疫荧光法证实P2X7受体在小梁网细胞膜、细胞质及细胞核内均有广泛分布.结论 人眼小梁网细胞上有P2X7受体表达,其在细胞内分布广泛.

  • 泪腺嘌呤受体研究新进展

    作者:张婷;吴晓梅

    嘌呤受体分为腺苷作用的P1受体和ATP作用的P2受体2大类.P2受体又分为P2X(离子通道受体)和P2Y(G蛋白偶联受体).多种嘌呤受体亚型表达于泪腺,并参与调节泪腺蛋白质等的分泌.嘌呤受体和配体与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并可能成为慢性炎症及免疫性疾病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泪腺嘌呤受体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 过表达P2x7受体引发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

    作者:王珏;唐亚梅;周俊宜

    目的 研究嘌呤受体P2x7在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分子克隆的方法构建pCDNA3.1-P2x7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后经测序确认质粒序列无误,通过Lipo2000转染小胶质细胞株BV-2细胞,采用PCR方法测定BV-2细胞内P2x7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P2x7和Cox-2的蛋白表达.结果 细胞经重组质粒转染成功后,pCDNA3.1-P2x7组P2x7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4.21±0.13)%和(2.60±0.05)%,高于pCDNA3.1组的(2.61±0.05)%和(1.62±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过表达P2x7受体,能引起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提示可进一步引发炎症反应.

  • 右美托咪定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认知功能和P2 X7表达的影响

    作者:郑彬;张顺才;曾彦茹;李平;付晓东;阮祥才;许立新;佘守章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 Dex )对创伤性脑损伤( TBI )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炎性反应的影响,探讨P2X7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3~4月龄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 n=20)。建立TBI模型,Dex组和TBI+Dex组连续4 d腹腔注射盐酸Dex注射液20μg/kg,对照组和TBI组连续4 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TBI后第7天各组均行Mo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认知功能变化,酶联免疫吸附( ELISA )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浓度,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P2X7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BI组行为学训练第3~5天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探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TBI组比较,TBI+Dex组训练第3~5天逃避潜伏期缩短,探索时间延长(P<0.05);TBI组海马IL-1β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01);与对照组比较,TBI组P2X7表达明显上调(P<0.001);与TBI组比较,TBI+Dex组P2X7表达明显降低(P<0.001)。与对照组比较, Dex组训练第3~5天逃避潜伏期、探索时间、海马IL-1β含量和P2X7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可改善TBI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Dex抑制P2X7活性,进而降低海马区域炎性反应,改善认知功能。

  • P2X7/NALP3在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曹雪娇;侯卫平;张媛媛;袁发焕

    目的 观察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ATN)患者肾组织中P2X7/NALP3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肾小管损伤程度、肾小管间质炎症、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及肾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2013年在我科住院治疗,经肾活检诊断为ATN的患者肾组织;以同期外科肾肿瘤切除时远离肾肿瘤的边缘正常肾,且经光镜证实为正常的肾组织为对照.免疫组化法检测ATN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中P2X7/NALP3、caspase-1、caspase-3、IL-1β、IL-18的表达,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半定量分析肾小管损伤程度及肾小管间质炎症细胞的浸润.收集患者入院第1天24h的尿量、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及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等数据,计算肾小球率过滤(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将P2X7/NALP3的表达与肾小管损伤程度、肾间质炎症反应、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及ATN患者肾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TN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P2X7/NALP3表达明显升高(P<0.01),其与caspase-1、caspase-3、IL-1β、IL-18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P2X7/NALP3与ATN患者肾小管损伤(r=0.787,r =0.530)、小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程度(r=0.543,r=0.419)、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程度(r=0.719,r =0.671)、血肌酐(r =0.707,r =0.706)、尿素氮(r=0.584,r =0.623)呈正相关(P<0.01),与肌酐清除率(r=-0.622,r=-0.59)、尿量(r=-0.659,r=-0.62)呈负相关(P<0.0l).结论 ATN患者肾组织中P2X7和NALP3的表达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及肾功能损害具有明显相关性,提示P2X7/NALP3可能参与ATN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肾小管损伤及肾功能受损.

  • P2X7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痛风

    作者:龚琼瑶;陈勇;李明才

    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一生中并未发展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这表明痛风的发生还需要其他因素的参与.在免疫系统中,P2X7受体一直参与加工和释放各种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因此,嘌呤受体P2X家族中的P2X7R一直被视为一种促炎症的受体.IL-1β是炎症调节的始动因素,是启动急性炎症反应的重要细胞因子,并在痛风发病机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具有维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理的功能.本文综述了ATP受体-P2X7R基因[rs1718119(Ala348Thr),rs208294 (His155Tyr),rs3751143(Glu496Ala),rs28360457(Arg307 Gln)和rs2230911(Thr357Ser)]单核基因多态性(SNP)与痛风发病的相关性,推测P2X7R基因多态性与IL-1β的分泌能力相关联,影响炎症的启动,而痛风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因此得出P2X7R基因的多态性在痛风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氯胺酮对大鼠神经病理痛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作者:周兴;刘菊英

    目的:研究氯胺酮对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P2X7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RT - PCR检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CCI模型)大鼠脊髓P2X7受体蛋白及P2X7 - mRNA表达变化.结果: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P2X7受体及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给予氯胺酮干预后P2X7受体及mRNA表达有所下降,但不能达到术前水平(P<0.05).结论:CCI模型大鼠氯胺酮能部分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其作用机制与直接或间接降低脊髓神经胶质细胞P2X7受体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