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细胞遗传学预后良好急性髓系白血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分析

    作者:佘琳琳;黄勇;魏嘉;阎嶂松;杨栋林;冯四洲;韩明哲

    移植相关死亡和复发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相对于异基因移植而言,复发更是影响自体移植疗效的重要因素.

  • 多发性骨髓瘤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邱录贵;安刚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恶性浆细胞肿瘤,在欧美国家血液肿瘤中的发病率仅次于恶性淋巴瘤.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MM发病率已呈明显上升趋势.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的应用以及新的治疗药物的出现,使得MM的治疗模式几经演进,患者疗效不断得到提高.MM异质性强,患者容易出现复耐药,治疗选择受制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如何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仍然是一个难题.因此,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在临床治疗上,MM都已经成为血液肿瘤研究的热点.

  • 单纯Hyper-CVAD方案或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线治疗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分析

    作者:史幼梧;石远凯;秦燕;刘鹏;桂琳;周生余;杨建良;何小慧;张长弓;杨晟;韩晓红;孙燕

    目的:探讨单纯Hyper-CVAD方案与Hyper-CVAD方案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线巩固治疗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ymphoblastic lymphoma,L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青少年和成人初治采用改良Hyper-CVAD方案的LL患者资料。其中,22例不伴骨髓受侵的患者中,11例接受单纯改良Hyper-CVAD方案治疗,另外11例接受改良Hyper-CVAD方案联合HDT/AH?SCT巩固治疗。结果:全组61.5%(16/26)的患者初治达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或不确定的CR(unconfirmed CR,CRu),中位随访29.5个月,5年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和无进展生存(progress-free survival,PFS)率分别为66.8%和50.2%。22例无骨髓受侵的患者中,单纯Hyper-CVAD组与联合HDT/AHSCT组的5年OS率分别为60.0%和70.7%(P=0.438),5年PFS率分别为43.6%和62.3%(P=0.209),均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初治缓解后1年内疾病进展或复发与预后不良相关(P=0.012)。结论:改良Hyper-CVAD方案是青少年和成人LL一线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无骨髓侵犯的患者,单纯改良Hyper?CVAD已能取得较好疗效,联合HDT/AHSCT巩固治疗未能进一步改善预后。

  • 新药诱导后自体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对不同危险度骨髓瘤患者的作用探讨

    作者:周莉莉;曾添美;奚昊;傅卫军;杜鹃;张春阳;姜华;侯健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作为新药诱导后的巩固治疗对不同危险分层骨髓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1年7月在本科行自体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的6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根据ISS分期及FISH检测结果为基础的新IMWG预后标准分为高危组17例,中危组24例,低危组26例。另选取同时期67例接受化疗作为巩固治疗的骨髓瘤患者进行年龄、危险分层配对,比较移植组与化疗组的PFS和OS差异。所有患者前期均接受硼替佐米和/或沙利度胺为主的诱导治疗。结果:所有患者诱导治疗后均达到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ve disease,PR)以上疗效,移植组与化疗组vs.接近完全缓解率(nCR/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8%vs.37.3%,P=0.380)。巩固治疗后,高、中、低危移植组患者中位nCR/CR率分别由47.1%,37.5%,50.0%增加为62.9%,62.5%,61.5%。高危患者移植巩固后中位PFS(30.5个月vs.11.2月,P<0.001)和OS(85.5 vs.34个月, P=0.015)均明显延长;中危移植组和化疗组中位PFS和OS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危移植组患者与化疗组相比,中位PFS延长(34.8 vs.17.6个月,P=0.012),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硼替佐米和/或沙利度胺为基础的新药诱导治疗后,高危骨髓瘤患者更能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中获益,进而延长生存。

  • 序贯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耐药的腹腔原发卵黄囊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鹏;石远凯;何小慧;韩晓红;杨建良;林华;黄鼎智

    患者男性,24岁,主因下腹隐痛伴尿急、尿频1个月,于1998年8月就诊于当地医院,B超检查示:腹腔巨大占位病变,12 cm×8.6 cm×7 cm大小,伴左侧肾盂积水。于1998年9月行剖腹探查及腹腔巨大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左侧腹膜后,上界与左肾静脉粘连,下界位于左髂内、外动脉起始部,外侧紧邻侧腹壁;瘤体侵犯腹主动脉左前壁,包裹左髂总动静脉及左髂内、外血管起始段。遂行deBulky切除,左髂血管周围约3 cm×5 cm2范围肿瘤残存。术后病理:腹腔原发卵黄囊瘤,免疫组织化学:AFP(+),AE1/AE3(++),Vimentin(+),Ber-EP4(+),S-100(-),EMA(-),NF(-)。患者术后3周复查,体检发现左锁骨上3.5 cm×4.5 cm大小质硬、半固定肿大淋巴结,胸腹CT示:双肺多发转移,Max 1.3 cm×2.0 cm;肝内多发转移,Max直径2 cm。肿瘤标志物:AFP>1000 ng/mL。患者于1998年10月至1999年1月接受EAP方案化疗5周期(总量:顺铂550 mg、吡喃阿霉素350 mg、足叶乙甙2500 mg),疗效评价:PR(左锁骨上淋巴结、双肺转移结节消失,肝内转移明显减少、缩小,腹腔内残存肿瘤缩小,AFP 10.37 ng/mL)。患者于1999年2月4日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方案动员并成功采集自体造血干细胞后,于1999年3月4日至1999年3月8日和1999年6月11日至1999年6月16日,接受卡铂+足叶乙甙+环磷酰胺(CEC)方案,两次序贯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DCT+APBSCT)治疗。

  • 98例套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平凌燕;郑文;王小沛;谢彦;林宁晶;涂梅峰;应志涛;刘卫平;张晨;邓丽娟;宋玉琴;朱军

    目的:探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患者的临床特点、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98例MCL患者资料,结合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进行相关预后分析。结果:98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61岁,男女比例2.9∶l,Ann Arbor分期Ⅲ~Ⅳ期患者为85例,占86.8%。骨髓累及者46例(46.9%)。消化道为常见的结外侵犯器官,共25例患者(25.5%)出现消化道侵犯。53例患者接受R-CHOP方案一线治疗,预期3年生存率为61.4%;14例患者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预期5年生存率为92.3%,其总生存期显著高于使用R-CHOP方案治疗的患者(75.5个月vs.43.6个月,P=0.039)。年龄>60岁、血沉高于正常、LDH高于正常、B症状、Ki-67≥25%、病理存在母细胞或大B细胞转化均提示预后不佳(P<0.05)。结论:MCL以晚期多见,常伴有骨髓及结外病变,单纯R-CHOP方案不能获得满意疗效,ASCT治疗MCL的疗效好于常规化疗,且安全性较高。年轻患者应该选择作为一线巩固治疗。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实体肿瘤12例

    作者:王黎明;李亚红;王晓曼;王晓燕;吕文红

    目的 探索和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实体肿瘤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自2003年9月~2005年11月采用APBSCT治疗实体肿瘤患者12例,其中初治2例,经手术切除肿瘤8例;淋巴瘤2例.(1)动员方案为化疗+G-CSF,经2~3次采集获得MNC中位数为5.2×108/kg的干细胞,其CD+34细胞为4.3×106/kg,干细胞采集后-80 ℃冰箱冷冻.(2)预处理方案:12例不同类型的肿瘤选择不同的高剂量化疗方案.(3)预处理后24 h,回输自体造血干细胞.(4)出现低血细胞期及低免疫细胞期,给予G-CSF、EPO,静脉丙种免疫球蛋白及中药扶正固本等综合治疗.结果 (1)近期疗效:12例患者CR 4例(33.3%),PR 8例(66.7%),在移植后的7~10 d快速重建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的功能并发挥作用,无1例出现感染及出血现象.其中3例未经手术的肿瘤患者,X线胸片、CT扫描示肿瘤病灶有不同范围的缩小,肿大淋巴结消失.(2)远期疗效:每3个月为1周期,随访时间3~36个月.2例患者已死亡(其中1例转移肺癌延长生存期12个月,1例淋巴瘤Ⅳ期B延长生存期6个月).其余患者均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经APBSCT支持下的高剂量化疗治疗实体肿瘤是一种较安全的,能够提高缓解率的重要手段.

  • NK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ASCT围移植期的应用

    作者:刘媛媛;鲍扬漪;曾志坚;吴建伟;车速;张明杰;郭坤元

    目的:本研究通过自体NK细胞在MMASCT围移植期的应用,观察该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8例MM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42~62岁,中位年龄51岁,移植前CR2例,PR6例.NK细胞培养方法:膜嵌合活性因子培养体系.预处理方案以标准的马法兰或白消安或氟达拉滨为主的方案.2例NK细胞于干细胞输注后6~7d回输,6例NK细胞作为移植预处理方案的一部分,在化疗后48h、干细胞回输前24~48h应用.干细胞输注量:CD34+细胞数2.2~4.0×106/kg,单个核细胞数4.3~5.8×108/kg.NK细胞输注量:16~160×106/kg.观察其不良反应,血细胞恢复时间及疗效.结果:8例患者中6例出现发热,体温38~39℃,临床考虑肺部感染,1例出现口腔黏膜炎(Ⅱ级),经抗感染对症处理后缓解,无皮疹、腹泻等其他不良反应.造血细胞恢复时间分别为:粒细胞(大于0.5×109/L连续3d)7~14d,中位时间9d,血小板(大于30×109/L连续3d)9~34d,中位时间11d.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ASCT.移植后3个月评价疗效,3例CR,5例PR.8例患者均给予沙利度胺维持治疗.随访时间3~2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1月,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自体NK细胞在MMASCT围移植期应用,无炎症因子风暴效应出现,回输安全,治疗有效.拟扩大病例数进一步临床研究,以观察其长期的不良反应及疗效.

  • 牙龈炎冲洗器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预防口腔溃疡的作用

    作者:姚瑜

    [目的]探讨牙龈炎冲洗器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预防口腔溃疡的作用.[方法]将68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以5%碳酸氢钠及1∶2 000氯己定交替漱口,4 h 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牙龈冲洗器含漱.[结果]观察组口腔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牙龈炎冲洗器在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口腔溃疡中效果较好.

  • 1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带状疱疹病人的护理

    作者:武蕊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影响脊髓背根神经节,年发生率约为125/10万,无性别差异,无明显的季节性。带状疱疹的诱发因素包括手术或创伤、放疗和其他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感染和结核、梅毒、疟疾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在免疫功能受抑制的病人中带状疱疹更流行、更严重,是继放疗、化疗和骨髓移植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病人的一个严重问题[1]。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病人免疫功能恢复慢、抵抗力差,极易合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2]。我科2015年8月收治1例急性白血病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带状疱疹的病人,经过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 1例套细胞淋巴瘤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作者:丁凌芳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少见的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的B细胞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目前套细胞淋巴瘤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优于常规化疗,能使得部分患者达到长期缓解,因此做好套细胞淋巴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的护理,可有效改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的进展

    作者:郭毅刚;冯雪连;刘林

    背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淋巴瘤的积极有效方案.目的:综述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1-08 PudMed、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华医学会数字期刊数据库及Google网络数据库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lymphoma,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淋巴瘤".共检索到文献371篇,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1篇.结果与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成千上万的淋巴瘤患者获益.其移植前的治疗从初以单纯大剂量放化疗作为预处理方案发展到联合利妥昔单抗甚至联合同位素标记的单抗作为预处理方案;利妥昔单抗也从仅作为预处理前的净化用药发展到利妥昔单抗在移植前后长期序贯用药.但是无论移植前后的治疗如何进展改变,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患者备份造血系统,促进患者在接受大剂量的预处理后造血系统功能快速恢复的本质作用始终没有发生改变.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将成为淋巴瘤治疗的重要方案.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异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及白细胞介素2治疗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2例

    作者:涂三芳;宋朝阳;李玉华;郭坤元;黄宇贤

    背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复发率极高,如何降低移植后复发率至今仍是难点.目的: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异体细胞因子活化杀伤(CIK)细胞及白细胞介素2 治疗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 例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经诱导化疗及巩固强化治疗后,在第1 次缓解期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1 个月给予三四疗程异体CIK 细胞输注,每隔半年1 个疗程,每疗程分5 次输注异体CIK 细胞,每隔1 日输注1 次.每次输注CIK 细胞前半小时内给予皮下注射白细胞介素2,第1 次输注后隔日皮下注射白细胞介素2,半年后减为隔2 日1 次,1 年后减为隔3 日1 次,1 年半后减为1 次/周,维持半年后结束,预防白血病复发.结果与结论:2 例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注异体CIK 细胞及皮下注射白细胞介素2 无发热、寒战、皮疹等不良反应,无骨髓抑制及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治疗安全.2 例患者持续缓解时间分别为20 个月及2 年,目前仍无复发.首次得出对于无合适供者的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在缓解后可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异体CIK 细胞及白细胞介素2 治疗,有机会获得长期无病生存.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后感染高危因素42例分析

    作者:董秀娟;陈蕾;马红霞;赵晓武;马冬燕;周凯

    目的:感染有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的主要并发症,选择此类患者42例分析其临床感染特点与高危因素.方法:①实验对象:选取1999-01/2006-06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2例,移植前平均病程3年.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实验方法:环磷酰胺150 mg/kg+抗人胸腺球蛋白/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预处理30例,环磷酰胺200 mg/kg+抗人胸腺球蛋白/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预处理12例;CD34+细胞纯化移植17例,CD34+细胞未纯化移植25例.移植过程中无菌层流室全环境保护,当患者体温>38℃时立即采集血液标本,15 min/次,连续3次.同时依据感染部位,采集相应的分泌物标本,鉴定菌种,并进行药敏试验.移植后1~3个月出现发热的患者,应用酶免疫染色技术与ELISA法检测巨细胞病毒.结果:①感染病例临床特征:42例患者共32例于移植后发生感染,其中9例发生两个部位感染,4例发生3个部位感染.感染部位主要分布在口腔、肛周、肺部等,以及原发感染灶不明确的菌血症.细菌、真菌感染多发生在移植后1个月内,巨细胞病毒检测阳性多发生在移植后1~2.5个月,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间质性肺炎多发生在移植后1~6个月.②病原菌分布与耐药:自身免疫性疾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真菌感染占36%,革兰氏阴性杆菌占32%,革兰氏阳性球菌占4%.实验所检出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率高,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除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敏感外,对其他药物均耐药;大肠埃希氏菌对喹诺酮类、第3代头孢菌素等多种药物耐药,仅对氨基糖苷类敏感.③移植相关因素与感染发生: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其病程≥3年、移植前环磷酰胺用量≥5 g、预处理环磷酰胺强度200 mg/kg及CD34+细胞纯化的患者发生重度感染概率更高(x2=4.783~8.776,P均<0.05).结论:①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真菌、巨细胞病毒为主,感染部位主要分布在口腔、肛周、肺部,细菌耐药率高.②感染发生除与原发病有关外,患者病程、移植前环磷酰胺用量、预处理方案及移植方式为显著相关危险因素.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

    作者:潘耀柱;白海;王存邦;葸瑞;张茜;王晓靖

    背景:外周T细胞淋巴瘤亚洲地区发病率高,具有侵袭性,预后普遍较差,目前尚无标准治疗策略。目的: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4年4月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35例,包括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22例,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1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型)8例,间变性大T细胞淋巴瘤 ALK(+)3例,ALK(-)1例;所有病例均按WHO 2001年和WHO 2008年分类进行病理分型,均采用VAEMMC+全射照射预处理方案。结果与结论:随访中位时间54个月(9-120个月),28例患者(80%)存活,其中无病存活25例(71%),8例(23%)复发,其中7例死亡,1例尚在治疗中。近期毒性主要为骨髓造血受抑,无明显远期并发症。结果表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安全有效,早期(第1次完全缓解)行移植疗效佳。

  • 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腹泻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孔秋焕;曹智晖;刘玉珊;冯艳丹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发生腹泻的主要表现,以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20例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腹泻参照评估标准(CID)进行评估,同时加强临床观察并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120例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腹泻中,发生腹泻根据CID标准:Ⅰ级为11%,Ⅱ级44为%,Ⅲ级为45%,Ⅳ级无发生.发生CID的时间为OAG时间预处理后2~5d,一般持续7~23 d,通过护理干预患者逐步好转,但有8例患者存在Ⅱ级腹泻,可未出现臀红和肛周皮肤糜烂.结论 CID是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加强观察和护理能减轻患者CID并发症发生及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够耐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 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肾损害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周福德;喻小娟

    系统性轻链(AL)型淀粉样变性肾损害是中老年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原因,病情进展较快,未经合理治疗者预后较差.诊断AL淀粉样变性需要做皮下脂肪、骨髓、直肠等部位或肾脏、肝脏等受累器官活检病理检查.刚果红染色阳性、电镜下肾小球内系膜区淀粉样纤维沉积以及免疫病理检查见单一轻链沉积可确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硼替佐米是一线治疗方案,并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 硼替佐米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护理

    作者:张黎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单克隆浆细胞性恶性增生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随着新药硼替佐米的应用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该科于2012年4月至2015年7月共进行了10例硼替佐米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0例患者经过12~24天的治疗顺利搬出无菌病房,出院回家休养。特此总结如下。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吴倩;傅琤琤;朱霞明

    目的 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MM患者4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行单纯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ASCT治疗,比较两组化疗后和观察组移植后的临床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CRR),记录观察组造血重建情况,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化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移植后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观察组化疗后(P<0.05).观察组均造血重建成功.其中中性粒细胞造血重建的中位时间为10(8~17)d,血小板造血重建造血重建的中位时间为10(8~18)d,中位住院时间为29(23~35)d.两组心脏毒性、周围神经病变、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疗联合ASCT比单用化疗治疗MM患者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较多,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分析

    作者:周芳;易平勇;刘晰宇;孙中义;欧阳周;黄利军;贺军侨

    目的 观察采用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与VAD方案的疗效比较.方法 1999~2010笔者所在科收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9例分两组.A组:4周期VAD方案后进行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B组:采用VAD方案6周期.结果 A组CR率42.9%(6/14例)显著高于B组的13.3%(2/15例),差异有显著性(P<0.01).A、B两组有效率(完全缓解+缓解)78%(11/14例)和40%(6/15例),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的疗效优于常规VAD化疗.

209 条记录 4/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