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黄芪提取成分对冲击波致家兔肾损伤模型中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翔;贺大林;陈兴发;张林琳;于琳华;李建军

    目的:探讨黄芪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致肾损伤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69只家兔随机分为假处理组、对照组、黄芪总皂苷组、总黄酮组和总多糖组,观察ESWL前后P-选择素(p-selectin)在肾脏的表达及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测定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ESWL后p-selectin广泛表达于肾小球、肾小管及肾间质等部位,肾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黄芪总皂苷组p-se-lectin阳性率及细胞损伤程度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及SOD活性分别明显低于和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黄芪总黄酮与总多糖对p-selectin无抑制作用,二者抗冲击波致肾损伤的能力均不如总皂苷显著.结论:黄芪总皂苷除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外,还可显著抑制黏附分子p-selectin的异常表达,是黄芪抗冲击波致肾损伤的主要效应成分.

  • 实验性大鼠肺血栓栓塞症中ICAM-1、P-选择素的变化及红花注射液对其的影响

    作者:张建初;夏蕾;白明;杨卫兵;张凌;高岩

    目的动态观察红花注射液对大鼠肺血栓栓塞症(PTE)中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P-选择素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用颈静脉注入自体血凝块制备动物模型.治疗组在模型建立后立即自鼠尾静脉注射红花注射液2 ml/kg,每天1次,共5天.各组大鼠分别于栓塞后1、3、24、72、120 h处死,行病理观察;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肺血管内皮ICAM-1和P选择素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栓塞后病理可见肺动脉血栓形成,炎性反应明显;肺血管内皮ICAM-1蛋白及mRNA表达在栓塞后3 h开始增高(P<0.01),而P-选择素蛋白及mRNA表达在栓塞后1 h开始增高(P<0.01).治疗组大鼠病理损伤减轻,肺血管内皮ICAM-1和P-选择素水平均下降(P<0.01).结论红花注射液可减轻大鼠PTE时的肺损伤,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血管内皮上的黏附分子来实现的.

  • 补阳还五汤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糖尿病足0级临床研究

    作者:邓建华;王国松;李慧灵;张建德;谢正兰;杨雁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糖尿病足0级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3例糖尿病足0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对照1组(49例)、对照2组(50例)和对照3组(51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对照1组以前列腺素E1治疗,对照2组以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3组以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疗程4周,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生化指标(如P-选择素、L-选择素等)的变化,评价、总结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良好14例,改善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7%;对照1组显效7例,良好10例,改善2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8%;对照2组显效1例,良好12例,改善2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0%;对照3组显效1例,良好10例,改善2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5%;四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x2=10.994,P=0.012),治疗组与对照1组疗效优于对照2、3组。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Z=-2.147,P=0.032),治疗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1组。治疗组与对照1组在血脂、血液流变学、P-选择素、L-选择素等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2和3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通过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抗血小板活化,改善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来减缓糖尿病足的进程;其治疗糖尿病足0级廉、简、便、效,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袁暖容;梁旭;陈宁

    目的探讨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发期和缓解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和双缩尿法分别测定 42例COPD急发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并与30例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OPD急发期患者的P-选择素、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高于与缓解期及对照组(p<0.01),缓解期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和凝血功能亢进在COPD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P-选择素、CD44v6和nm2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黄秀英;李凤玲;唐福兴;张颖;张素华

    目的 P-选择素、CD44v6和nm23蛋白表达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转移扩散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SP法检测93例IDC、25例乳腺导管内癌(DCIS)和17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选择素、CD44v6和nm2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IDC中,P-选择素、CD44v6和nm2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17%、82.79%和79.56%,P-选择素和CD44v6在IDC的阳性表达率高于DCIS和正常乳腺组织,nm23在IDC的阳性表达率低于DCIS和正常乳腺组织(P<0.05).P-选择素、CD44v6和nm23均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P-选择素和CD44v6高表达、nm23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选择素和CD44v6与IDC临床分期有关(P<0.05),两者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 =0.414,P<0.05).结论 P-选择素、CD44v6与nm23蛋白可能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恶性转化及转移扩散过程.

  •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精氨酸对创伤性休克时P-选择素的影响

    作者:陈荣剑;林洪武;黄宗海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精氨酸对创伤性休克鼠血浆中的P-选择素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创伤性休克模型,于复苏时予以左旋-N-位硝基精氨酸甲酯、氨基胍、L-精氨酸等治疗,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大鼠动脉血浆中P-选择素的含量.结果正常大鼠组动脉血浆中的P-选择素的含量较低;休克后30 min,动脉血浆中的P-选择素含量较对照组升高,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复苏后60 min,动脉血浆中的P-选择素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创伤休克+L-NAME组,复苏后60 min动脉血浆中的P-选择素含量较创伤休克+盐水组上调;创伤休克+AG组,复苏后60 min及复苏后180 min动脉血浆中的P-选择素变化不明显;创伤休克+L-Arg组,复苏后60 min动脉血浆中的P-选择素含量较创伤休克+盐水组下调.结论创伤性休克后体内P-选择素是升高的,这与休克时存在明显的微循环紊乱、内皮功能障碍、再灌流损伤和细菌移位有关;LNAME及L-Arg对P-选择素有调节作用,而AG对P-选择素无调节作用.

  • 蝮蛇毒介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及血清p-选择素水平的表达

    作者:钟哲峰;邓立普;陈坤

    目的 探讨蝮蛇毒介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肝脏病理变化、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血清中P-选择素(P-selectin)水平的变化,与不同蝮蛇毒剂量、中毒时间的关系.方法 将72只清洁级昆明雄性小鼠采用两因素析因设计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9组,每组8只小鼠,蝮蛇毒设三水平:零剂量(0.0 mg/kg)、低剂量(0.5 mg/kg)、高剂量(1.0mg/kg);中毒时间设3水平:3、8、24 h.采集小鼠血清及肝脏标本,观察肝脏病理变化、ALT、P-选择素表达.结果 肌注蝮蛇毒的实验组小鼠肝脏病理积分、血清ALT、血清P-选择素值明显高于肌注生理盐水的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 <0.05);8h组高于3h组(P<0.05);24 h组高于8h组(P<0.05);随着蝮蛇毒剂量的增加、中毒时间的延长病理积分越高,血清ALT值越高,血清P-选择素含量越高.血清中P-选择素表达水平与肝脏病变积分相关性分析,两者呈正相关(r=0.98,P<0.05).结论 蝮蛇毒可以导致小鼠急性肝损伤,ALT值升高,P-选择素表达增高,呈一定的时间、剂量效应趋势.蝮蛇毒导致小鼠急性肝脏损伤与P-选择素表达增高相关,提示血清中P-选择素表达增高可能是蝮蛇毒导致小鼠急性肝脏损伤的机制之一.

  • N-去硫酸肝素对肝和肾缺血-再灌流损伤防治作用的研究

    作者:周同;陈金联;宋巍;王锋;张明钧;张韶瑜;陈楠;耿建国

    目的探讨N-去硫酸肝素对肝和肾缺血-再灌流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分别建立大鼠肝及肾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观察和比较经N-去硫酸肝素处理前后大鼠肝、肾组织P-选择素表达,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肝、肾功能变化,以及对凝血指标(PT和KPTT)的影响.结果肝、肾缺血再灌流后,大鼠肝、肾组织内P-选择素广泛表达,出现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肝、肾功能损伤.经给予N-去硫酸肝素处理后,肝、肾组织P-选择素表达受到抑制,组织病理学改变减轻,肝、肾功能得到改善.进一步发现N-去硫酸肝素对PT和KTPP无明显影响.结论 N-去硫酸肝素可能通过间接抑制P-选择素作用,而对肝和肾缺血-再灌流损伤起到防治效果,且对凝血指标无明显影响.

  • P-选择素在危重病患者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朱志军;李天瑯;杨兴易

    目的:本课题对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心肌损伤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危重病患者心肌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心肌肌钙蛋白T和P-选择素两项指标测定,对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内15例APACHE Ⅱ≥16危重病患者和20例健康献血员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危重病患者心肌肌钙蛋白T浓度明显高于健康献血员,且其中死亡组又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或P<0.05);②危重病患者的P-选择素在发病后4、24、120h 3个时点均显著高于献血员(P<0.01),死亡组危重病患者P-选择素浓度在发病24h达峰值且显著高于存活组患者(P<0.05);③在危重病患者发病后第4、24h cTnT与P-选择素两者呈显著正相关(γ4=0.7348,P<0.01;γ24=0.6865,P<0.01).结论:①在危重病患者中存在急性心肌损伤,且心肌损伤程度与患者的预后相关;②P-选择素在危重病患者心肌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 槲皮素对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黄亮;季宪飞;曹春水;史雪梅

    目的探讨槲皮素(quercetin)对内毒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ALI模型组、槲皮素干预组、正常对照组(n=8只).各组大鼠均于注射LPS或生理盐水6 h后测定PaO2、pH值、PaCO2,血清TNF-α、IL-8、P-选择素浓度和肺组织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及TNF-α、IL-8、P-选择素浓度;观察肺病理改变、肺湿/干重比(W/D).结果与ALI模型组比较,槲皮素干预组的肺水肿病理改变明显减轻,PaO2改善,MPO、P-选择素及TNF-α、IL-8降低(P<0.01).结论槲皮素能改善ALI大鼠的气体交换功能,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对内毒素诱导的ALI有保护作用.

  • 儿童危重症患者血液P-选择素与E-选择素的变化

    作者:缪惠洁;张育才;崔云;王斐;徐梁;戎群芳;卢秀兰

    目的:探讨危重症疾病患儿血液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对象为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42例危重患儿(危重症组),入院24 h内留取首份血液标本;选择同期42例儿童体检残血样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儿童危重评分(PCIS评分)和PRISMⅢ评分评估病情的危重程度;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ABC-ELISA)法测定血清中P-选择素和E-选择素浓度。结果对照组儿童血清P/E-选择素质量浓度分别为(37.23±8.99)ng/mL和(36.24±17.82)ng/mL;危重症组儿童血清P/E-选择素质量浓度分别为(107.24±35.53)ng/mL和(114.93±40.17)ng/mL,与对照组P/E-选择素质量浓度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重症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P-选择素和E选择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选择素浓度和E-选择素与PCIS评分呈负相关(分别为r=-0.673,P=0.000;r=-0.548,P=0.000);PRISMⅢ≥10组血清P-选择素和E-选择素明显高于PRISMⅢ<10组(P=0.003,P=0.014)。危重症患儿中,死亡组患儿P-选择素和E-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患儿(分别为P=0.003;P=0.000);严重脓毒症患儿血清P-选择素和E-选择素高于非感染性疾病组(分别为P=0.04;P=0.025)。结论危重病患儿血液中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变化与病情严重度及预后密切相关,血液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变化对评估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 P-选择素和胰岛素抵抗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作者:陈祥坤;盛春永

    目的 研究P-选择素、胰岛素抵抗(IR) 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 对10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有肾病者为DN组、无肾病者为DM组)和正常对照组(NC),进行空腹血糖(FPG)、胰岛素、P-选择素测定,计算HOMA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DN和DM组血中的FPG、胰岛素、P-选择素及HOMA-IR均高于NC组(P<0.01),且DN组上述结果都高于DM组(P<0.01),相关分析表明IR与P-选择素呈正相关,多元回归显示DN发生与高FPG、高胰岛素、IR及P-选择素相关.结论 P-选择素参与了IR,且P-选择素与IR一起参与了T2DM患者DN的发生、发展过程.

  • 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及其超声分子成像研究

    作者:蔡晶晶;燕翼;杨莉;谢佳佳;胡广全;吴爵非;宾建平

    目的 以显微外科技术建立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其评价携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微泡(MBp)的"心肌炎症"超声分子成像效果.方法 30只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和假手术(sham surgery,SH)组,手术组结扎冠脉前降支15 min,再灌注1 h.心电图、M型超声、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和HE染色评价模型构建情况,分别将普通微泡和MBp经静脉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评价MBp的超声分子成像效果.结果 结扎前降支时前壁心肌呈明显充盈缺损,心电图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再灌注后充盈缺损消失, ST段降至正常;M型超声检查显示,IR组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心脏TTC染色无坏死表现,而HE染色提示缺血区心肌存在炎症改变;MBp造影显示前壁心肌呈选择性显影增强,前壁视频强度(video intensity,VI)明显高于后壁(P<0.01).增强区域与结扎前降支时的充盈缺损区域高度相关(r=0.95).结论 MBp可以有效评价心肌缺血再灌注"炎症"损伤,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适宜于超声和其它显像方法的"炎症"分子成像研究.

  • 超声分子成像对小鼠肾脏急性微血管炎症的可视性评价

    作者:陈少敏;杨莉;宾建平;陈平;吴爵非;刘伊丽

    目的 应用超声分子成像技术可视性评价小鼠肾脏急性微血管炎症.方法 缺血再灌注处理制备小鼠肾急性微血管炎症模型 (IR组,6只)及肾假手术处理模型(SH组,6只),所有实验小鼠均经静脉随机(间隔30 min)弹丸注射携带抗小鼠P-选择素单抗靶向超声微泡(MBp)、同型对照抗体超声微泡(MBc)及普通脂质超声微泡(MB),10 min后行肾对比超声(CEU)检查,测量肾脏显影的声强度(VI).并采用平行板流动腔技术在微血管生理血流条件下体外评价MBp的靶向黏附效能.结果 在缺血再灌注肾,MBp呈显著的超声显影,而MBc和MB呈轻度的超声显影;3种超声微泡在假手术肾均无明显的超声显影.MBp的VI值在缺血再灌注肾较假手术肾明显增大(P<0.05),同时较MBc和MB在缺血再灌注肾的VI值也都明显增大(P<0.05);而MBc及MB在缺血再灌注肾的VI值较各自假手术肾轻度增大(P<0.05).在微血管生理血流剪切应力环境下MBp可与小鼠P-选择素Fc段(PSFc)实现有效的靶向性特异结合.结论 超声分子成像技术可对肾脏急性微血管炎症进行有效的可视性评价,该技术将可用于可视性评价微血管炎症或相关的血管内皮反应.MBp在微血管生理血流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靶向黏附效能.

  • 内皮素与P-选择素在冠心病中的意义

    作者:欧阳桂芳;陈晓敏

    目的研究内皮素(endothelin-1,ET-1)、P-选择素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中的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1,流式细胞仪测定P-选择素,Access化学发光法测定CTnI,共检测23例AMI患者,21例UA患者及28例健康对照者.结果 AMI组的ET-1、P-选择素和CTnI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0.01);UA组的ET-1、P-选择素高于对照组( P<0.05);UA组的CTnI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UA组的P-选择素、CTnI低于AMI组( P<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P-选择素与CTnI相关,相关系数r=0.404,( P<0.01).结论 ET-1、P-选择素是检测血栓前状态的敏感指标.

  • 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炎症反应及P-选择素的影响

    作者:林毅;许国英;张志坚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及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常温(37℃)及亚低温(33℃)短暂性全脑缺血模型,进行HE染色、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P-选择素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测定.结果:亚低温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P-选择素mRNA及其蛋白的上调、MPO活性和白细胞的浸润.结论:P-选择素的上调与再灌注后炎症性损伤相关.亚低温可抑制P-选择素的表达,减轻再灌注后炎症反应.

  • 肠外营养支持对肠瘘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

    作者:李峰;王洪凌

    目的 研究全肠外营养(TPN)对肠瘘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实验对象分2组,对照组30例为普通饮食的健康志愿者,肠瘘TPN组30例为行TPN支持1~3个月.测定其肝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PLT)、临床常用血凝指标,以及患者P-选择素阳性血小板百分数.结果 TPN组血小板计数和临床常用血凝四项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TPN组P-选择素阳性血小板百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PN组ALT和AST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 长期TPN可导致血小板活化程度增高和血小板计数减少,患者有出血倾向.

  • 肺癌患者survivin基因及P-选择素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作者:邓翠华;薛俊太;魏统双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及P选择素的表达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38例肺癌和相应的癌旁组织,用RT-PCR技术检测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survivin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S-P法)检测P选择素表达.结果:38例肺癌组织中有24例(63.16%)survivin表达阳性,而38例癌旁组织均无survivin基因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TNM分期Ⅲ期病例中有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率94.44%(17/18)高于I期十Ⅱ期病例的35%(7/2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P选择素的表达与survivin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基因及P选择素的表达可能在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不同种类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P选择素的影响

    作者:王文;王汉民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影响.方法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醋酸纤维素膜(CA)、血仿膜(HE)、聚砜膜(PS)透析器进行透析,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初用、复用透析器透析过程中不同时间点(0min、270min)血清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同时选择尿毒症非透析患者、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P-选择素水平.结果尿毒症非透析患者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P-选择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毒症透析患者透析开始15分钟后,P-选择素水平升高,与透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透析的进行,血清P选择素水平继续呈上升趋势,透析270分钟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更显著 (P<0.001).不同种类透析膜中,CA对血清P-选择素的影响显著大于HE和PS,三种透析器复用对血透患者血清P-选择素水平影响与初用相比显著下降(P<0.05),三种透析器复用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D过程中P-选择素显著升高是导致血透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原因之一,HE和PS对血小板的活化程度弱于CA.

  • 定点追踪技术评价携Sialyl Lewisx和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微泡在高剪切应力下的黏附行为

    作者:袁野;李美瑜;滕中华;伍巍兰;周桂芳;廖旺军;廖禹林;宾建平

    目的 构建携Sialyl Lewisx和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微泡,用定点追踪技术在体外高剪切应力下评价其黏附行为.方法 构建携Sialyl Lewisx靶向微泡(MB-S)、携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微泡(MB-P)、携Sialyl Lewisx和抗P-选择素单抗双配体靶向微泡(MB-D).利用平行板流动腔和Image-Pro-Plus软件绘制微泡滚动的时间-速度折线图.微泡第1帧的速度为V1,第2帧至黏附前倒数第3帧的平均速度为V2,黏附前倒数第2帧的速度为V3.结果 MB-P高速滚动,速度骤降为0;MB-S从高速平缓过渡到低速,再渐降低至0;MB-D从高速过渡到低速,再骤降为0.3种微泡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B P的V2明显高于MB-S和MB-D(P<0.01);MB-S和MB-D间V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V3在3种微泡中的顺序为MB-P>MBB-D>MB-S( P<0.01).结论 Sialyl Lewisx介导高教滚动,抗P-选择素单抗介导微泡速度的骤降,两者在微泡靶向黏附时可发挥互补作用.

744 条记录 2/38 页 « 12345678...37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