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精制蝮蛇抗栓酶与维脑路通联合用药治疗脑梗死的体会

    作者:邢莲英;刘秀兰;薛啟民

    精制蝮蛇抗栓酶是由蝮蛇毒中提炼出来的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而神经毒性极低的生物制剂,它是一种新型溶栓、抗凝剂.具有抗凝、溶栓、去纤、降脂及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且维脑路通是芦丁的水溶性衍生物,是半合成的中草药制剂,具有较强的降黏作用,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增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并对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我院自1997年5月至2000年4月应用精制蝮蛇抗栓酶与维脑路通联合静滴治疗脑梗死住院患者43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蝮蛇毒纤溶酶的分离纯化及其制剂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立斌;高丽娜;张艳丽

    目的:采用凝胶电泳法分离纯化长白山白眉蝮蛇毒纤溶酶并将其制剂应用于临床.方法:采用DEAESepharose CL-6B和Heparin CL-6B层析方法,从蝮蛇毒中分离纯化纤溶酶,通过临床应用分析成品制剂的治疗效果.结果:蝮蛇毒纤溶酶经HPLC为单一峰,等电聚焦电泳为一条带,其等电点为4.55,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分子量为29.4kD,将其成品制剂应用于临床,结果表明有效减少了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栓的形成,使缺血部位迅速恢复功能.

  • 蝮蛇毒介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及血清p-选择素水平的表达

    作者:钟哲峰;邓立普;陈坤

    目的 探讨蝮蛇毒介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肝脏病理变化、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血清中P-选择素(P-selectin)水平的变化,与不同蝮蛇毒剂量、中毒时间的关系.方法 将72只清洁级昆明雄性小鼠采用两因素析因设计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9组,每组8只小鼠,蝮蛇毒设三水平:零剂量(0.0 mg/kg)、低剂量(0.5 mg/kg)、高剂量(1.0mg/kg);中毒时间设3水平:3、8、24 h.采集小鼠血清及肝脏标本,观察肝脏病理变化、ALT、P-选择素表达.结果 肌注蝮蛇毒的实验组小鼠肝脏病理积分、血清ALT、血清P-选择素值明显高于肌注生理盐水的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 <0.05);8h组高于3h组(P<0.05);24 h组高于8h组(P<0.05);随着蝮蛇毒剂量的增加、中毒时间的延长病理积分越高,血清ALT值越高,血清P-选择素含量越高.血清中P-选择素表达水平与肝脏病变积分相关性分析,两者呈正相关(r=0.98,P<0.05).结论 蝮蛇毒可以导致小鼠急性肝损伤,ALT值升高,P-选择素表达增高,呈一定的时间、剂量效应趋势.蝮蛇毒导致小鼠急性肝脏损伤与P-选择素表达增高相关,提示血清中P-选择素表达增高可能是蝮蛇毒导致小鼠急性肝脏损伤的机制之一.

  • 蛇毒复方制剂抗癌痛的药效评价

    作者:严继贵;王迎新;俞丽霞

    目的:观察蛇毒复方制剂冰茶栓对W256细胞诱导的骨癌痛大鼠痛阈及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冰茶栓3个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参照文献方法复制骨癌痛模型;造模d 15开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空白栓,阳性药组给予颅痛定,冰茶栓3个剂量组分别给予冰茶栓101,50.5,25.25 mg·kg-1;于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采用热板法和足趾压痛法测量大鼠热痛阈与机械痛阈值的变化;末次给药后,对各组大鼠左侧后肢进行X线摄片并评分;骨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冰茶栓可明显升高W256细胞诱导的骨癌痛大鼠热痛阈及机械痛阚值,抑制W256细胞引起的骨损伤.结论:冰茶栓具有较明显的抗W256细胞诱导的骨癌痛作用.

  • 隔蒜灸配合抗蝮蛇毒血清治疗蝮蛇咬伤技术

    作者:喻文球

    蝮蛇是我国剧毒蛇类中常见、分布广、危害大的一种。近年来,抗蝮蛇蛇毒血清的推广应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抢救的成功率,但蝮蛇咬伤多见于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医疗资源缺乏,迫切需要适宜农村地区的治疗蝮蛇咬伤的简、便、廉、验的方法。在查阅大量古代蛇伤文献基础上,我院总结出隔蒜艾灸破坏蛇毒治疗蝮蛇咬伤的方法。本方法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疗效显著,未发现毒副反应,患者的依从性好,易于掌握。

  • 蝮蛇毒中纤溶组分Ⅱ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作者:班建东;蓝秀万;舒雨雁

    目的:研究蝮蛇毒纤溶组分Ⅱ水解纤维蛋白原的作用方式以及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检测纤溶组分Ⅱ水解纤维蛋白原的作用方式。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纤溶组分Ⅱ能快速水解纤维蛋白原的Aα-链和Bβ-链,对γ-链无影响。50mg/L PRP、25mg/L PRP和12.5mg/L PRP3个不同剂量的纤溶组分Ⅱ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并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蝮蛇毒纤溶组分Ⅱ是一种α-纤维蛋白(原)酶,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

  • 1例蝮蛇咬伤患者的护理

    作者:马春玲;王秀芳

    蝮蛇是我国尉毒蛇类分布广的一种,蝮蛇毒是一种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含有神经毒等有毒成分,人被咬伤后蛇毒经局部吸收入血,并扩散至全身,病情复杂,处理不当和延误治疗易致脏器功能损害甚至死亡[1].2011年8月17日我院收治1例蝮蛇咬伤致急性肾衰竭、呼吸肌麻痹、急性肌溶解症、中毒性脑病、肝功能损害、焦虑性精神障碍、惊恐症的患者,经积极抢救对症治疗和护理,治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 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郭宏;许明;石丽玲

    降纤酶是从长白山白眉蝮蛇毒中提取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具有分解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我院循环内科于2000年1月~7月对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应用降纤酶治疗,现将用药观察结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蝮蛇毒介导的心肌损伤与TNF-α表达的相关性

    作者:李招兵;何军;马小峰;章若涵;邓立普

    目的 观察蝮蛇毒介导的心肌损伤与TNF-α的表达,探讨蝮蛇毒介导的心肌损伤的机制.方法 96只小鼠随机分成12组(n=8),共设3个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蝮蛇毒+生理盐水(实验组)、蝮蛇毒+TNF-α抑制剂(干预组);分4个时相点:1 h、12 h、24 h和48 h.ELISA检测血清cTnT水平,观察心肌组织病变,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TNF-α蛋白的表达.对心肌病变积分、血清cTnT水平与心肌TNF-α表达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实验组各时相点心肌病变积分和心肌TNF-α蛋白表达均高于干预组和对照组(P<0.05),干预组各时相点均高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干预组48 h>24 h>12 h>1 h(P<0.05);除1 h组外,实验组各时相点血清cTnT水平均高于干预组及对照组(P<0.05),干预组各时相点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干预组48 h>24 h>12 h>1 h(P<0.05);小鼠心肌病变积分与心肌TNF-α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28,P<0.05),小鼠血清cTnT水平与心肌TNF-α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66,P<0.05).结论 蝮蛇毒可致小鼠急性心肌损伤,随时间的延长,心肌损伤越严重.TNF-α抑制剂能降低蝮蛇毒介导的心肌损伤程度、血清cTnT水平及心肌TNF-α蛋白的表达.TNF-α的过度表达可能是蝮蛇毒介导心肌损伤的机制之一.

  • 检测腹蛇毒的压电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作者:陶涛;钟满森;余连德

    目的将石英晶振的高灵敏度与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相结合 ,研制检测蝮蛇毒的压电免疫传感器方法用巯基丙酸在镀银电极石英晶体自组装巯基丙酸单分子膜偶联抗蝮蛇毒球蛋白构建传感器探头结果组成的检测器对蝮蛇毒响应良好.结论采用免疫传感技术将是实现快速、仪器化检测蛇伤的可能途径,本文结果为蛇毒免疫传感器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 蝮蛇毒纤溶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作者:雷丹青;舒雨雁

    目的:寻找一种分离纯化蝮蛇毒纤溶酶的工艺并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采用DEAE-Sepharose CL-6B和Heparin CL-6B层析方法,从蝮蛇毒中分离纯化纤溶酶.结果:蝮蛇毒纤溶酶经HPLC为单一峰,等电聚焦电泳为一条带,其等电点为4.55,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分子量为29.4 kD.该酶对热不稳定,在pH6~9时稳定,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含酸性氨基酸较多.结论:用此工艺可制得高纯度的蝮蛇毒纤溶酶.

  • 58例蝮蛇咬伤的护理体会

    作者:朱萍

    蝮蛇毒中的毒素主要为血循环毒素、神经毒素以及混合毒素.人被蝮蛇咬伤后,蛇毒由局部通过淋巴、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如不及时抢救,亟易导致多脏器功能损害,致残率与致死率均高.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本科共收治58例蝮蛇咬伤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均治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 蛇咬伤 蝮蛇毒 护理
  • 中药栓剂中蛇毒蛋白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

    作者:叶勇;张冰冰;俞丽霞;王泽时

    目的:研究中药栓剂冰茶栓戒毒制剂中江浙蝮蛇毒蛋白质HPLC定性鉴别Folin酚定量测定方法.方法:以乙醚溶解栓剂,并用水萃取,再经HPLC法对栓剂中蛇毒蛋白进行分离,比较江浙蝮蛇毒特征峰.BECKMAN 0CTYL色谱柱(75mm×4.6mm,3μm),流动相A为0.1%三氟醋酸水溶液,B为乙腈;A、B液以梯度淋洗,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0nm.将药栓提取液加入Folin酚试剂显色,比色测定蛋白质含量,检测波长620nm.结果:经分离测定的江浙蝮蛇蛋白呈现两个相邻的特征峰,不受基质等其它成分的干扰.F01in酚法测得蛇毒蛋白的回归方程为y=-3.22+638.52X(r=0.9993);线性范围为25~50μg·ml-1;平均回收率±RSD为96.98%±1.72%,精密度RSD为0.87%,复性RSD为0.35%,稳定性RSD为1.35%.结论:用HPLC方法定性鉴别,用Folin酚法定量测定冰茶栓中蛇毒蛋白含量方法可行,结果准确.

  • 蝮蛇毒血小板抑制因子对家兔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作者:季娜;张根葆;黄璐;王斐;张娅;吴娟

    目的:研究蝮蛇毒血小板抑制因子(AHV-PI)对实验家兔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0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3组(n=10),即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AHV-PI组(0.2 mg/kg).以70%FeCl3溶液化学损伤的方法制备家兔颈动脉血栓模型.1h后经另一侧颈动脉采血,用双通道凝血仪测定家兔APTT、PT与TT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血浆中纤溶酶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APTT、PT与TT均明显缩短(P<0.05),血浆中FIB含量增高(P<0.05),纤溶酶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AHV-PI组APTT、TT延长(P<0.05),PT无明显改变(P>0.05),血浆中FIB含量降低(P<0.05),纤溶酶含量进一步降低(P<0.05).病理切片显示AHV-PI组颈动脉内膜相对比较平滑,管腔内未见血栓形成.结论:AHV-PI抑制动脉血栓形成,其机制可能与纤溶酶激活有关.

  • 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机制研究

    作者:李曙;张根葆;洪云;陆晓华

    目的:探讨皖南产蝮蛇毒(AHV)蛋白C激活物(protein C activator,PCA)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作用与机制.方法:Sprague-Dawly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组、心肌梗死模型(MI)组、PCA低、中、高剂量组(0.5、2、8 mg/kg)、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5 mg/kg),每组10只.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采用Medlab生物信号处理系统监测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光镜观察心肌组织学改变.结果:与心肌梗死组比较,PCA高、中剂量大鼠左室内压低值(LVD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压力大上升速率(+ dp/dtmax)、左心室压力大下降速率(-dp/dtmax)明显升高(P<0.05),MMP-9的蛋白表达下降(P<0.05).病理观察显示PCA干预组较梗死模型组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减轻,梗死面积缩小.结论:蝮蛇毒PCA组分可以限制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肌梗死扩大,有效改善心脏血液动力学,抑制MMP-9表达,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 蝮蛇毒血小板抑制因子对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黄璐;张根葆;闵志雪;马开然;郑汝琦;孙瑶;吴娟

    目的:探讨皖南蝮蛇毒血小板抑制因子(AHV-PI)对家兔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新西兰家兔24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动脉血栓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奥扎格雷钠,5 mg/kg),AHV-PI(0.1 mg/kg)实验组共4组,每组6只.应用70%FeCl3溶液化学损伤的方法来制备家兔颈动脉血栓模型,采用血栓弹力仪(TEG)描计血栓弹力图,比浊法测定家兔血小板聚集率,ELISA测定各组血浆中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血栓素B2 (TXB2)水平,光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动脉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形态的改变.结果:AHV-PI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栓弹力图凝血时间(R)值和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延长(P<0.01和P<0.05),Alpha角度、大幅度(MA)和凝血指数(CI)减小(P<0.05和P<0.01);血小板聚集率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血浆中GMP-140和TXB2含量降低(P<0.01).AHV-PI实验组光镜下动脉内未见血栓形成,血小板电镜显示血小板形态基本规则,与模型组相比伪足较少,α-颗粒和致密颗粒无明显减少,胞浆空泡化现象减轻.结论:AHV PI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动脉血栓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之保护血小板超微结构,减少血小板脂质代谢和颗粒内容物的释放有关.

  • AHVAC-Ⅰ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作者:周珏;卢林明;张根葆

    目的:探讨皖南蝮蛇毒抑瘤组分Ⅰ(AHVAC-Ⅰ)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AHVAC-Ⅰ处理SGC-7901细胞.CCK-8法检测其生长抑制作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AHVAC-Ⅰ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8.197 μg/ml;镜下可见SGC-7901细胞悬浮、胞核固缩等典型凋亡形态学变化;TUNEL法显示凋亡指数随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AHVAC-Ⅰ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具有生长抑制作用,诱导凋亡可能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之一.

  • 蝮蛇毒PCA抗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曙;张根葆;李伟

    目的:探讨皖南产蝮蛇毒(AHV)蛋白质C激活物(Protein C Activator,PCA)组分抗血栓效应.方法:家兔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颈总动脉取l ml注入血栓形成仪4个(硅化)聚乙烯管中,各管中分别含50、30、10μl(0.6216 mg/ml)蝮蛇毒PCA组分及50 μl生理盐水,37℃条件下以16 r/min在恒流泵上旋转制备血栓;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组、心肌梗死模型(MI)组(月桂酸钠左心室注入造模)、PCA干预组(MI+ PCA组分为0.5 mg/kg、2 mg/kg、8 mg/kg 3个剂量组)、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5mg/ks),每组10只,各实验组动物均于术后3h颈总动脉取血,按同样方法制备血栓;血液离心,分离血浆检测凝血功能.结果:蝮蛇毒PCA组分大、中、小3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栓的干、湿重量及长度均比对照组减轻(P<0.05);MI+ PCA组(2 mg/kg、8 mg/kg)与MI组比较,血栓的干、湿重量长度均有明显差异(P<0.05),与阳性对照组无差异(P>0.05);MI + PCA组(2 mg/kg、8 mg/kg)与MI组比较,PT、APTT均明显增高(P<0.05),FIB显著降低(P<0.05),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HV粗毒中分离纯化的PCA组分可明显干预血栓的形成,其可能通过PCA激活蛋白质C(Protein C)改变凝血功能.

  • 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对大鼠心肌微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

    作者:XU Min;张根葆

    目的:观察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PCA)对大鼠心肌微血栓形成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抗凝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组、微血栓(MI)组、MI+PCA组和PCA组,其中MI+PCA组又分为1 mg/kg、3 mg/kg、6 mg/kg三个剂量组,每组8只.以月桂酸钠复制大鼠心肌微血栓模型,测定并比较各组血浆中PAF、ET-1、vWF、MDA的含量及SOD的活性;心肌石蜡切片,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观察心肌梗死范围.结果:MI+PCA(3 mg/kg)组及MI+P(IA(6 mg/kg)组大鼠血浆中PAF、ET-1、vWF、MDA的含量较MI组显著降低(P<0.05);病理亦显示MI+PCA(3 mg/kg)组及M1+PCA(6 mg/kg)组心肌无微血管血栓形成、无梗死;PCA组与SH组各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PCA可有效抑制微血栓形成,其除了可通过激活蛋白C系统抗凝外,保护血管内皮亦可能是其另一抗凝途径.

  • 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对败血症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的作用研究

    作者:王海华;许敏;张翠;卢林明;张根葆

    目的:研究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PCA)组分对败血症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取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PCA组、LPS组和LPS+PCA组四组,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PCA组尾静脉注射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LPS组腹腔注射LPS(10 mg/kg,4 h)的方法建立败血症休克的实验动物模型,在建立败血症的实验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尾静脉注射PCA(0.4mg/kg)为LPS+PCA组,每只大鼠均于药后30 min时运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左心室功能指标,并测定心肌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及心肌病理切片.结果:PCA能明显减轻LPS诱导的心功能受损,并抑制心肌LDH的释放和iNOS活性的升高(P<0.05).结论:PCA对败血症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稳定心肌酶活性和膜相结构等途径有关.

3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