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导向鞘引导的超声支气管镜联合虚拟导航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方芳;潘蕾;薄丽艳;李王平;傅恩清;李聪聪;金发光

    目的 探讨虚拟导航支气管镜(VBN)辅助导向鞘引导的超声支气管镜(EBUS-GS)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科经胸部CT疑诊为早期周围型肺癌(8 mm<结节直径≤30 mm)且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BN辅助EBUS-GS组(VBNA组)及EBUS-GS组(NVBNA组).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病灶的可视率、诊断率、影响因素、操作时间及并发症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 χ2检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134例患者完成了本项研究,男74例,女60例,VBNA组64例,NVBNA组70例.VBNA组的可视率、诊断率分别为87.5%(56/64)和78.1%(50/64),操作总时间及确认病灶位置的时间分别为(25±5)和(5.8±1.3)min;NVBNA组对病灶的可视率、诊断率分别为81.4%(57/70)和75.7%(53/70),操作总时间及确认病灶位置的时间分别为(27±6)和(9.8±1.5)min.两组间可视率、诊断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3,P=0.334;χ2=0.109,P=0.838),操作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3,P=0.524),但确认病灶位置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1,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EBUS-GS肺活检的诊断率可能与超声探头与病灶位置关系及病变大小有关.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检查,无气胸、胸痛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VBNA组有3例活检部位出血,NVBNA组7例有少量的活检部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6,P=0.330).结论 应用VBN辅助EBUS-GS不能提高肺外周孤立结节的诊断率和可视率,但可以明显缩短EBUS-GS探及病灶位置的时间.VBN联合EBUS-GS是一种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诊断方法.

  • 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结节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佟冰;徐燕;钟巍;赵静;陈闽江;邵池;孙雪峰;钟旭;王孟昭

    目的 评价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结节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就诊并经支气管镜检查的200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1例,女139例,年龄18 ~69岁,平均(48±10)岁.根据患者支气管镜下表现分组,以多发结节或寡结节为主要改变的患者归为典型黏膜改变组(125例),其余归为非典型黏膜改变组(75例),分析支气管镜下表现和各种活检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200例中145例(72.5%)经支气管镜下不同方式取材活检确诊,15例(7.5%)经纵隔镜淋巴结活检、经皮肺穿刺、皮肤活检或浅表淋巴结活检确诊,40例(20%)无典型病理学证据但长期随诊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或病情自发缓解后临床诊断结节病.支气管黏膜活检(EBB)、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及经支气管超声内镜引导针吸活检(EBUS-TBNA)的病理阳性率分别为71.1% (106/149)、46.8%(29/62)和46.8%(22/47),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5.508,P<0.001).典型黏膜改变组EBB检查的活检阳性率为80.8%(101/125),EBB联合TBLB和(或)EBUS-TBNA的活检阳性率为83.3%(105/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441,P>0.05).无典型黏膜改变组的患者EBB病理阳性者仅5例,联合TBLB和TBNA检查,阳性者提高到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63,P<0.05).结论 对于典型支气管黏膜病变显著的结节病患者,EBB检查安全简便、阳性率高,为首选取材途径;对于无典型黏膜改变组的患者,联合TBLB、TBNA和BALF检查可提高活检阳性率.

  • 经支气管镜呼气末二氧化碳探查对难治性气胸胸膜瘘口引流支气管的定位价值

    作者:曾奕明;林辉煌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呼气未二氧化碳(EtCO2)探查对难治性气胸胸膜瘘口引流支气管的定位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6月经球囊导管探查阴性的难治性气胸4例,经支气管镜送入采样导管、运用旁流EtCO2测定法来定位气胸破裂口引流支气管.以患侧主支气管EtCO2作为参考值,分别测定不同叶段支气管EtCO2,然后向EtCO2明显降低的支气管注入不同剂量的自身全血+凝血酶,观察封堵结果、判断EtCO2探测效果.结果以自体血封堵成功作为判断EtCO2探测阳性的标准,与患侧主支气管EtCO2相比较,4例患者共有7支叶、段支气管出现EtCO2下降,幅度为2~8 mmHg(1 mmHg=0.133 kPa),向上述支气管注入自身全血+凝血酶均封堵成功.结论EtCO2是一种新的引流支气管的探查方法,可以作为球囊探查失败时的补救方法.

  • 无免疫缺陷者侵袭性气道肺曲霉病的支气管镜和胸部CT表现

    作者:李玉苹;陈成水;叶民;叶君如;周颖;吴秀玲

    目的 探讨无免疫缺陷者侵袭性气道肺曲霉病的支气管镜表现和胸部CT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8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收住的6例无免疫缺陷者并发侵袭性气道肺曲霉病的临床资料,复习文献探讨其支气管镜表现和胸部CT特点.结果 6例患者经仔细检查均未发现免疫抑制的基础疾病.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均符合侵袭性气道曲霉病,镜下表现以肿块、溃疡坏死或伪膜性气管支气管炎为主.胸部CT早期表现为双肺纹理增粗;病情进展后表现为局灶实变,结节、多个空洞,紧邻支气管分布;也可表现为单个结节.所有患者在行支气管镜检查前均被误诊,曾反复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结论 无免疫缺陷者侵袭性气道肺曲霉病的支气管镜表现以溃疡坏死、伪膜性气管支气管炎和气道内肿块为主;胸部CT可见沿支气管分布的渗出实变影,以结节和多个空洞为主;也可表现为单个结节.

  • 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麻醉方法的初步探讨

    作者:袁媛;张杰;岳红丽;王娟;裴迎华;邱小建;王玉玲;王婷

    目的 探讨实施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可行的麻醉方法 .方法 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8年2月8日至5月4日接受支气管镜检查12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利多卡因组)41例、B组(利多卡因+咪达唑仑+芬太尼组)38例、C组(利多卡因+丙泊酚+舒芬太尼组)41例.记录各组各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通过记录生命体征及不良事件以观察不同麻醉方式的安全性,并于术后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患者对支气管镜检查的耐受度和满意度.结果 C组术中各时点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A组术中各时点收缩压分别为(149.51±26.40),(150.29±22.09),(147.32±19.62)和(144.54±18.13)mmHg(1 mmHg=0.133 kPa);B组术中各时点收缩压分别为(137.84±22.85),(144.39±25.09),(144.95±24.04)和(146.79±27.66) mmHg;C组术中各时点收缩压分别为(127.76±23.47),(126.27±20.93),(121.02±23.73)和(119.98±21.58)mmHg;A组术中各时点舒张压分别为(85.44±11.90),(86.22±10.37),(86.10±10.08)和(82.66±8.52)mmHg;B组术中各时点舒张压分别为(76.79±10.68),(79.66±10.43),(79.00±10.32)和(79.79±12.15)mmHg;C组术中各时点舒张压分别为(68.51±10.54),(70.27±10.67),(64.93±9.53)和(66.02± 10.68)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6例患者出现低血压(收缩压<90mmHg),其中3例患者需要短暂应用升压药.3组术中Sp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中各时点SpO2分别为(97.12±3.54),(97.07±2.58),(97.51±1.87)和(97.17±2.27)mmHg;B组术中各时点SpO2分别为(96.55±5.25),(97.13±2.57),(97.66±1.85)和(97.76±2.28) mmHg;C组术中各时点SpO2分别为(97.85±2.17),(96.32±3.37),(95.80±5.34)和(97.00±2.924)mmHg,均P>0.05],但C组患者容易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18例患者术中出现低氧血症,改善通气后SpO2可恢复正常.A组和B组患者比C组患者明显感觉到不适(F=36.002,P<0.05),咳嗽明显(F=22.717,P<0.05),更多咽部疼痛(F=8.147,P<0.05),但A组和B组之间术中咳嗽及咽部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32和0.372,均P>0.05).C组大多数患者术中完全不知晓(F=1387.043,P<0.05),再次检查的意愿明显高于A组和B组(F=24.826,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更能达到无痛苦的效果,更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耐受度,更能减少术中记忆,但易发生低氧血症和低血压,术中血氧饱和度下降可以通过建立人工气道予以纠正,血压下降可以短暂应用升压药,相对安全.

  • 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作者:雒志明;肖汉;袁靖

    目的 探讨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北京宣武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符合支气管镜检查的132例患者,男69例,女63例,年龄26 ~ 82岁,平均(63±10)岁,分为两组:(1)观察组:66例,男37例,女29例,年龄26~82岁,平均(63±10)岁,在局部麻醉的基础上加用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静脉麻醉;(2)对照组:66例,男36例,女30例,年龄30 ~ 82岁,平均(63 ± 10)岁,应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记录麻醉前以及达到麻醉深度后5 min时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脉搏氧饱和度,并记录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上述指标的波动情况和不良反应.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观察组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各项指标的波动值:心率为(12.3±2.3)次/min,平均动脉压为(5.9±2.2)mmHg(1 mmHg =0.133 kPa),脉搏氧饱和度为(4.4±1.3)%;对照组的心率为(21.9±1.8)次/min,平均动脉压为(7.1±2.3) mmHg,脉搏氧饱和度为(13.3±4.2)%,各项指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4.41、7.84和30.48,均P<0.001).观察组麻醉5 min后的心率为(80.0±11.9)次/min,平均动脉压为(95.0±9.7) mmHg,脉搏氧饱和度为(90.0±5.7)%;对照组麻醉5 min后的心率为(90.3±17.0)次/min,平均动脉压为(102.7±12.4) mmHg,脉搏氧饱和度为(96.5±3.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122、6.988和58.61,均P<0.001).支气管镜检查过程发生恶心、剧咳、屏气例数观察组(6例)少于对照组(27例),检查后对检查过程观察组遗忘例数(52例)优于对照组(0例),且满意度(58例)好于对照组(25例).结论 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麻醉时患者生命体征波动范围小、耐受性好,但麻醉早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有一定影响,对适应证的选择要求更加严格.

  • 两种支气管内超声弹性成像定量方法评估胸内良恶性淋巴结的比较

    作者:毛晓伟;杨俊勇;郑筱轩;王雷;朱蕾;李勇;熊红凯;孙加源

    目的 比较两种支气管内超声实时弹性成像(EBUS-RTE)定量方法评估胸内良恶性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4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接受EBUS-TBNA检查的患者,同时进行EBUS-RTE操作.每一处淋巴结均有一张选定的代表性EBUS-RTE图像,使用硬区域比率法和H分量均值法分析兴趣区.以EBUS-TBNA病理和微生物检测结果,及其他病理、微生物检测结果和临床随访确定病变性质,评估两种定量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 结果 共入组56例患者,68处淋巴结,其中35处恶性淋巴结,33处良性淋巴结.硬区域比率法和H分量均值法定量分析EBUS-RTE图像时,良恶性病变的数值分别为0.32±0.29、0.62±0.20和 109.99±28.13、141.62±17.52,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4,P<0.01;t=-5.53,P<0.01).硬区域比率法、H分量均值法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3、0.814.硬区域比率法、H分量均值法的临界值分别为0.48、126.28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2.86%、81.82%、82.86%、81.82%、82.35%及85.71%、75.76%、78.95%、83.33%、80.88%.结论 硬区域比率法和H分量均值法均可用于EBUS-RTE图像的定量分析,具有鉴别胸内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硬区域比率法更佳.

  • 纤维支气管镜术后发热的临床特点

    作者:邓小梅;谭星雨;王金国;何权瀛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术后发热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方法前瞻性地观察和分析了从2004年5月至2005年4月呼吸科住院患者纤支镜术后发热的临床表现.结果172例住院行纤支镜检查患者,37例(22%)患者出现了术后发热,其中32例(19%)患者未经处理,体温在24 h内降至正常,另5例发热持续3~5 d,给予对症处理.平均术后开始发热时间(3.5±1.7)h,平均发热持续时间(10.8±6.7)h.术后发热和不发热患者纤支镜术后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术前(P均<0.01),但发热患者术后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比不发热患者更明显(P均<0.01).结论纤支镜术后短期发热是一比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无需特殊处理.

  • 细支气管镜下超声引导联合测量技术诊断肺周围性病变

    作者:张素娟;周军;张秋娣;徐乾乾;徐雄

    目的 评价使用细支气管镜行支气管内超声引导联合测量技术诊断肺周围病变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行支气管内超声引导联合测量技术经支气管活检的肺周围性病变117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7例,女50例,年龄(62.2±10.9)岁,病灶直径(22.9 ±9.5)mm.支气管内超声检查使用外径4 mm细支气管镜和外径1.4 mm超声小探头.测量技术是指超声发现病灶后测量病灶与目标支气管开口或者病灶与支气管镜活检通道入口的距离,根据所测距离在活检钳相应部位做标记,从而指导活检钳进入深度的方法.结果 支气管内超声小探头病灶发现率77.8% (91/117),超声引导经支气管活检总诊断率65.0% (76/117),恶性肿瘤诊断率75.0%(66/88),良性病变诊断率34.5%(10/29).直径>2 cm的病灶诊断率(78.7%,48/61)高于直径≤2 cm者(50.0%,2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6,P=0.001).不同部位病灶诊断率分别为右上叶61.8% (21/34),右中叶91.7%(11/12),右下叶59.1% (13/22),左上固有支57.1%(12/21),左舌叶80% (4/5),左下叶65.2%(15/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31,P=0.38).贴近胸膜的病灶且直径≤2 cm者诊断率18.2%(2/11).超声探头能穿过的病灶诊断阳性率(63.0%,17/27)低于探头不能穿过者(92.2%,5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8,P=0.001).不良反应为出血和胸痛,无需特殊处理.结论 细支气管镜下超声引导联合测量技术经支气管活检可明确大部分肺周围病变的诊断,并发症少,费用低廉.病灶大小、是否贴近胸膜以及超声探头能否穿过病灶影响诊断率.

  • 窄带成像联合自荧光支气管镜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众博;虞亦鸣;孙士芳;马红映;张巧丽;吕丹;王碧炯;牛黎明;曹超

    目的 评估窄带成像技术(NBI)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53例高度怀疑中央型肺癌的病例先进行白光支气管镜(WLB)检查,再使用NBI、自荧光支气管镜(AFB)检查,在每例镜下观察到的异常黏膜部位取3块或以上的组织送检.比较NBI、AFB、NBI联合AFB三种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153例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中,男106例,女47例.NBI镜下阳性91例,阴性62例,NB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5%(87/137)和75.0% (12/16);AFB镜下阳性140例,阴性13例,AFB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2% (129/137)和31.3%(5/16);NBI联合AFB镜下阳性133例,阴性20例,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6% (131/137)和87.5% (14/16).NBI联合AFB与单用AFB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BI联合AFB与单用NBI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者特异度均处于临界水平.结论 NBI联合AFB检查可弥补AFB特异度低的不足.

  • 球囊扩张术治疗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的临床价值

    作者:丁卫民;王敬萍;傅瑜;张建英;付文侠;王文洁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149例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患者,其中男18例,女131例;年龄16-59岁,平均(32±9)岁.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气道直径及肺复张情况.结果 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合并气道狭窄等重症患者较为多见.经球囊扩张后气道直径即刻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狭窄段气道直径由扩张前的(2.7±1.4)mm增至扩张结束时的(6.8±2.0)mm,扩张后3个月和12个月随访时气道直径仍为(6.4±1.7)mm和(6.3±2.3)mm.患者的阻塞性肺炎等症状随气道通畅而缓解或消失.扩张结束后12个月随访结果表明,37例肺不张患者中34例肺复张,再狭窄发生率为3.4%(5/146).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时段比较,患者气道内径变化和肺复张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3.09-20.50,均P<0.01),治疗后12个月各项随访结果与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3个月比较均无明显差别.本组球囊扩张术的成功率为93.3%(139/149),失败率为6.7%(10/149),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0%(6/149).结论 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对结节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红;王广发;章巍;李楠;王韫宏;龚玉红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EBUS-TBNA)对结节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因不明原因纵隔淋巴结肿大行EBUS-TBNA的107例患者,其中17例确诊为结节病,其中男2例,女15例,年龄24 ~ 70岁,中位年龄55岁.比较常规支气管镜和EBUS-TBNA的诊断阳性率,观察穿刺针数和阳性率间的关系.结果 经病理诊断确诊结节病的17例患者中,14例针吸涂片阳性;常规支气管镜检查阳性8例(8/17),常规支气管镜与EBUS-TBNA相结合共确诊15例患者.直径<2 cm淋巴结穿刺阳性者3例,≥2 cm的淋巴结穿刺阳性者15例.每个淋巴结穿刺4针时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终结果的符合率为100%.结论 EBUS-TBNA诊断结节病安全有效.对于怀疑结节病的患者需要选择肿大明显的淋巴结进行穿刺,每个淋巴结穿刺4针可以得到足够的标本.

  • 经支气管镜治疗良性瘢痕增生性气道狭窄方法的比较

    作者:张杰;王娟;王婷;徐敏;党斌温;裴迎华;张晨阳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资料的分析,对厅前常用的治疗良性瘢痕性气道狭窄的介入技术进行评价,并对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讨论.以期寻找佳的治疗方法.方法 研究选择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入北京天坛医院呼吸科的良性瘢痕增生性气道狭窄患者36例,其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13~82岁,平均(40±21)岁.根据采用的介入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A组使用电凝治疗;B组经电凝治疗后改为针形电刀、球囊扩张和(或冷冻治疗);C组不使用电凝治疗,采用球囊扩张、冷冻和(或)针形电刀治疗.评价不同介入处理方法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各组间病例资料的比较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结果 36例患者中治愈9例,治愈率为25%(9/36),有效10例,总体有效率为53%(19/36);无效12例,失败5例,总体无效率47%(17/36).其中电凝治疗有效者1例(1/12,8%),治疗后狭窄段延长8例(8/12,67%);球囊扩张及冷冻和(或)针形电刀治疗有效者14例(14/17,82%),治疗后狭窄段延长2例(2/17,12%).与电凝治疗相比,球囊扩张及冷冻和(或)针形电刀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提高,再狭窄率明显减少.结论 急性期气道复张治疗中,目前常用的电凝方法可加重气道再狭窄并终导致治疗失败,而急性期应用球囊扩张联合针形电刀及冷冻是较为合理且有效的气道复张治疗方法.

  • 氩等离子体凝固切除中心气道内阻塞性病变的疗效

    作者:党斌温;张杰

    目的 了解氩等离子体凝固切除中心气道内阻塞性病变的疗效.方法 2003年1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53例伴有中心气道阻塞性病变患者,男37例,女16例,平均年龄55(14~82)岁,其中恶性肿瘤28例,良性肿瘤13例,其他疾病12例.使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支气管镜下应用德国ERBE公司氩等离子体凝固300型机切除病变.根据病变切除程度、狭窄再通和临床资料判断疗效.结果 53例患者的病变分布于86处,有效切除病变的成功率分别为:气管内病变97%(35/36),主支气管79%(22/28),叶支气管和中间段支气管64%(14/22);良性病变的成功率(92%,34/37)高于恶性病变(76%,37/49).中心气道严重阻塞致呼吸衰竭的患者18例,全身麻醉下经氩等离子体凝固治疗即刻缓解.结论 氩等离子体凝固适用于切除中心大气道的腔内增生性病变;治疗后即刻起效,可以用于抢救急诊重症病例.重症患者应该给予全身麻醉和机械通气,以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 肺毛霉病三例临床分析

    作者:牟向东;王广发;刁小莉;章巍;李海潮;李桂莲;阙呈立;何冰

    目的 探讨肺毛霉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报道2006年我院收治的、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组织病理确诊且具有完整资料的3例肺毛霉感染病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3例均为农民,女2例,男1例,年龄42~48岁.例1和例2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例1在确诊次日因大咯血死亡;例2应用大剂量两性霉素B(总剂量2 g)治愈;例3为肺鳞癌右上叶切除术后伴支气管狭窄,通过应用大剂量两性霉素B(总剂量1.5 g)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成功治愈;例2和例3随诊0.5~1年均无复发.结论 肺毛霉病患者痰培养阳性率极低,病死率很高.对临床可疑病例应及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经组织病理学确诊;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控制基础病、应用大剂量的两性霉素B和及时的外科手术.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与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对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昌国;曾大雄;雷伟;蒋军红;朱晔涵;黄建安

    目的 比较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CT-PNB)及气道内径向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EBUS-TBLB)对肺周围型病变(PPL)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1日至2014年10月1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肺周围型病变原因待查的2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肺活检方式分为CT-PNB组(117例)和EBUS-TBLB组(96例),比较2种活检方法的诊断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CT-PNB组的诊断阳性率(87.2%,102/117)以及并发症发生率(18.8%,22/117)均高于EBUS-TBLB组(61.5%,59/96;4.2%,4/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18.906,P=0.000;x2=10.542,P=0.001).影响因素分析:在CT-PNB组,气胸发生率与病灶大小(x2=5.785,P=0.016)及位置(x2=7.559,P=0.006)相关,病灶贴壁患者中无气胸发生;而在EBUS-TBLB组,活检阳性率与病灶大小(x2=7.995,P=0.004)及位置(x2=4.608,P=0.027)相关.结论 CT-PNB在肺周围型病变诊断中价值高于EBUS-TBLB,虽然气胸及咯血的发生率高于EBUS-TBLB,但并发症多轻微.

  •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弥漫性肺实质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施举红;许文兵;刘鸿瑞;冯瑞娥;朱元珏;肖毅;蔡柏蔷

    目的 评价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在弥漫性肺实质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经TBLB检查且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肺部弥漫性疾病患者416例,男157例,女259例,平均年龄(42.6±18.9)岁.结果 416例中124例(29.8%)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确诊,其中结节病52例(41.9%),闭塞型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OP)28例(22.6%),肺泡蛋白沉积症(PAP)19例(15.3%),肺部肿瘤12例(9.7%),肺血管炎5例(4.0%),肺结核3例(2.4%),肺孢子菌肺炎、曲霉肺炎、嗜酸细胞肺炎、淋巴管肌瘤病(LAM)及肺淀粉样变各1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未确定诊断的患者中104例进行了开胸或胸腔镜活检,98例确诊,其中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37例(37.7%),寻常型间质性肺炎18例(18.4%),结节病11例(11.2%),BOOP/OP 6例(6.1%),肿瘤5例(5.1%),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4例(4.1%),曲霉肺炎、PAP、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肺动脉高压及LAM各2例(各占2.0%),结核、肺血管炎、组织细胞增生症X、呼吸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炎、脱屑性间质性肺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气道中心性纤维化各1例(各占1.0%).结论 TBLB可对约30%的肺部弥漫性肺疾病确诊,可作为开胸之前的常规筛查手段.

  • 冷冻肺活检对间质性肺疾病诊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陈小波;罗群;陈愉;韩茜;钟长镐;萧伟权;苏柱泉;姚遥;李时悦

    目的 通过对比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CB)和常规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在间质性肺疾病(ILD)诊断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TBCB在IL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1—4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诊断不明ILD需行肺活检的25例患者,男16例,女9例,年龄24~70岁,平均(51±13)岁.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先后行TBLB(TBLB组)及TBCB(TBCB组),比较两种活检方法的标本大小、操作时间、并发症和病理诊断效率.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两组间出血发生率及病理活检阳性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结果 TBCB组及TBLB组活检标本大小分别为(12.3±4.9)和(3.1±1.9)mm 2(t=-18.268,P=0.000),操作时间分别为(7.8±3.2)和(5.4±2.1)min(Z=-3.001,P=0.003).TBCB组18例(72%)明确病理分型诊断,2例(8%)提供有价值的病理诊断,5例(20%)未能分型;TBLB组3例(12%)明确病理分型诊断,22例(20%)未能分型.TBCB和TBLB病理诊断效率为80%(20/25)和12%(3/25)(χ2=20.779,P=0.000).两组均未发生气胸及严重的大出血,在轻中度出血方面TBCB组和TBLB组分别为47.2%(50/106)和18.9%(20/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95,P=0.000).结论 相对于TBLB,TBCB在获得标本大小及病理诊断效率具有明显的优势,安全性良好,对诊断未明的ILD有较好的价值.

  • 应用硬质支气管镜治疗中心气道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作者:张红;王广发;章巍;李楠;龚玉红

    目的 观察硬质支气管镜在中心气道狭窄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硬质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所有中心气道狭窄患者资料,比较其硬质支气管镜治疗前后气道狭窄程度百分比、肺功能、生活质量的变化,探讨硬质支气管镜手术缓解中心气道狭窄的作用,以及硬质支气管镜手术中的并发症.结果 共有132例严重中心气道狭窄的患者接受了209例次硬质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患者年龄9~85岁(中位年龄59岁),男性占65%(86/132),恶性肿瘤占68%(90/132).首次经硬质支气管镜治疗后受累气道狭窄程度明显减轻,气管狭窄程度术前为(63.3±22.4)%,术后为(17.8±16.0)%;左主支气管术前为(71.1±23.9)%,术后为(27.0±24.0)%,右主支气管术前为(73.0±26.2)%,术后为(34.9±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9、12.3和11.2,均P<0.01).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流速相关指标FEV1术前为(1.6±0.8)L,术后为(2.0 ±0.8)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P<0.01).除扩张狭窄的气道外,本组还在硬质支气管镜下进行了支架置入、毁损支架取出、碎石等可弯曲镜下难以完成的操作.所有病例均没有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结论 硬质支气管镜可以快速开通气道,并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进行腔内复杂操作,可用于伴有呼吸衰竭的中心气道狭窄患者.

  • 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下镇静镇痛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方苏榕;刘月江;苏宁静;舒雅;谷伟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下镇静镇痛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2016年6—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呼吸科行支气管镜检查的285例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无痛组(局部麻醉+清醒镇静)171例,男89例,女82例,平均年龄(59±10)岁;对照组(局部麻醉)114例,男59,女55例,平均年龄(61±12)岁.两组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两组检查过程中的操作时间、血压及心率等监测指标;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对操作过程的记忆率,愿意再检率;评价在非麻醉科医生、使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镇静镇痛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无痛组操作时间和收缩压[分别为(14±5)min和(144±22)mmHg(1 mmHg=0.133 kPa)]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6±5)min和(153±2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舒张压及心率[无痛组分别为(89±14)mmHg和(84±17)次/min;对照组分别为(92±12)mmHg和(87±14)次/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痛组的术中总体不良事件、呛咳及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7%、4%和13%)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0%、13%和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一过性低氧的发生率(无痛组为12%,对照组为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无痛组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及愿意再检率(均为97%)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在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下镇静镇痛的安全性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964 条记录 10/99 页 « 12...78910111213...989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