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腔起搏不同房室传导间期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史扬;耿仁义;刘涛

    目的 观察双腔起搏时两种不同的房室传导问期对老年慢性心力衰谒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6例植入双腔起搏器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自身对照分为长AV间期组(DDD-1)和短AV间期组(DDD-s),分别观察1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直径(LVEDD)、左室收缩末直径(LVESD)的变化.结果 DDD-s组LVEF(50.92±6.99)较DDD-1组LVEF(53.46±4.87)明显降低,而LVEDD、LVESD则两组间无改变.结论 由于DDD-s的完全右室起搏,可引起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恶化.

  • 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

    作者:罗榕翠;龙黔清;杜莉群;黄毅;杨胜兰

    双腔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模拟正常心脏的生理性双腔按需起搏器,具有双腔起搏、双腔感知以及触发和抑制双重反应方式.

  • 双腔起搏心电图(二)

    作者:崔俊玉

    5 双灶按需型起搏器(DDI)5.1 工作原理 DDI起搏器系双腔起搏、双腔感知及不跟踪型起搏器.其分解式为A/V A/V I/O/I,相当于AAI+VVI.这种起搏器有两个相关的脉冲输出电路,按先后顺序发放心房和心室脉冲,使心房、心室顺序起搏.还有两个感知电路,能分别感知心房和心室的电信号.感知心房波后将抑制心房脉冲的发放,但不触发心室脉冲的发放,而心室感知后则抑制心室及心房脉冲的发放.

  • 起搏器窦房结节律优先功能与心电图

    作者:沈法荣;何浪

    起搏器发展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从早期的单纯右室起搏发展到心房、心室双腔起搏,起搏器逐步向接近心脏生理传导系统的方向发展。窦房结节律优先(sinus preference),便是其中一种起搏器的特殊功能。

  • VDD起搏器在儿童病例的临床应用(附4例报告)

    作者:袁贤奇;章友华;朱俊;宋有城;李建冬

    近年来,心内膜起搏用于儿童者[1],主要仍是心室(按需)抑制型起搏(VVI)而双腔起搏的报告甚少,VDD是一种较VVI/VVIR更先进的具有频率应答特点的生理起搏方式[2,3].本文4例完全性传导阻滞(CAVB)儿童病例安装VDD起搏器,术后随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双腔起搏器模式自动转换功能在慢-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作者:夏岳;杜荣品;刘刚;刘坤申

    目的探讨双腔起搏器模式自动转换功能在慢-快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 8例慢-快综合征患者均置入具有模式自动转换功能(AMS)的双腔起搏器,心动过速频率设置为175 bpm.术后随访期为3个月,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并详细调阅起搏器存储的心动过速发生情况和AMS启动情况.结果共发生了498次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每次均启动了AMS功能.当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发作时(>175 bpm),起搏模式由DDD(R)转变为DDI(R),而当心房率<175 bpm时未发生模式自动转换,不适症状明显减少,冠心病者心肌缺血发作明显减轻.

  • (4)起搏器综合征

    作者:张澍

    起搏器综合征定义及发生率:起搏器综合征是指植入了永久心室抑制型起搏(VVI)后,由于心室起搏引起血液动力学不正常产生的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Mitsui等于1969年首次报道1例植入VVI起搏器的患者心室起搏时有明显不适症状,表现为头晕、胸痛、气短、面部潮红、冷汗,他们称这种情况为起搏器综合征.当时作者认为这些症状是由起搏频率不正常引起,而并不知道与起搏方式有关.此后人们才逐步地认识到是由于心室起搏时房室不同步血液动力学不正常引起.起搏器综合征发生率约5%~7%不等,只有血压降低而无临床症状的亚临床型可达20%.1990年Heldman等报道了一组40例房室全自动双腔起搏(DDD)病人从DDD程控到VVI方式观察1周,有83%病人出现新的不适症状,有42%的病人不能忍受心室起搏.另一组报道VVI病人更换起搏器时升级为DDD后,尽管病人自觉以前的起搏方式并没有明显的不适,但不再愿意回到先前的VVI方式.因此实际上起搏器综合征的发生率比估计的要高.

  • 长期右心室起搏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升级三腔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探讨

    作者:李岚;吴忠东;赵勤英;帕尔哈提;姜述斌;许力舒

    目的:针对长期右心室心尖起搏后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观察采用双腔起搏器升级三腔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0例植入永久双腔起搏器后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术中保留原心房和右心室心尖部永久起搏导管,并经左锁骨下静脉植入左心室永久起搏导管至左心室侧静脉或侧后静脉起搏左心室.观察三腔起搏术后0.5、1、2、3年10例患者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六分钟步行试验、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三腔起搏术后0.5、1、2、3年的随访,10例患者无死亡发生,因心力衰竭住院次数明显减少、NYHA心功能分级长期维持在Ⅱ~Ⅲ级、六分钟步行试验显著延长、左心室舒张末径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结论:长期右心室心尖起搏后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双腔起搏器升级三腔起搏可改善患者的左心功能.

  • 经左锁骨下静脉途径双电极双腔起搏体会

    作者:窦万强;李白翎;李莉

    目的探讨经左锁骨下静脉途径行双电极双腔起搏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经左锁骨下静脉途径同时置入双电极行双腔起搏术治疗21例患者.结果手术成功率100%;随访3~25个月,无一例出现电极脱落及导线折断.结论该手术方法并发症少,术后效果满意.

  • 厄贝沙坦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双腔起搏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

    作者:郭艾武;崔勤;范杰;陶卫萍;仇庆华;王蓬波;马宏华;童小燕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双腔起搏后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影响.方法 入选84例双腔起搏术后1个月仍有阵发性Af的SS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42).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150 mg/d,对照组不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随诊1年,观察左房内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Af发作次数(次/d)及Af负荷(h/d)等.结果 起搏器置入术后1年,治疗组左房内径、hsCRP、Af发作次数及Af负荷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91±0.22)cm vs.(4.48±0.46)cm],[(3.42±1.63)mg/L vs.(5.23±2.11)mg/L],[(3.15±2.83)次/d vs.(6.46±4.28)次/d],[(0.46±0.28)h/d vs.(0.69±0.32)h/d](P均<0.05);同时显著低于同组厄贝沙坦用药前水平(P均<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厄贝沙坦治疗前后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厄贝沙坦可减轻SSS双腔起搏后心房重构、降低hsCRP水平,减少阵发性Af的发生.

  • 起搏器小化心室起搏功能对心脏重构和心房颤动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常瑜;路长鸿;曲凤霞;李萍;王松涛;任晓庆;张奎俊

    目的:观察双腔起搏器小化心室起搏功能对患者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青岛阜外医院心脏中心32例具备心室起搏管理(MVP)、房室间期自动搜索(Search AV+)或心室自身优先(VIP)功能的双腔起搏器患者为试验组,开启小化心室起搏功能,30例不具备MVP、Search AV+或VIP功能的双腔起搏器患者设为对照组,延长房室间期至固定值。于术后1周,12个月,24个月进行起搏器程控、超声心电图、临床心功能评价和实验室检查,观察患者心脏结构、功能以及房颤发生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32例(男性15例),年龄72.6±7.2岁;对照组30例(男性14例),年龄76.4±8.5岁。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心室起搏比例明显降低[(26.2±20.1)%vs.(59.2±21.4%),P<0.01], NT-proBNP[(234±87) pg/mlvs.(876±134) pg/ml,P<0.050]和内皮素[(1.5±0.08) ng/Lvs.(5.6±0.10) ng/L,P<0.05]水平更低;左房内径[(39.8±6.4) mmvs.(43.5±7.8) mm,P<0.050]和左室舒张末内径[(54.7±5.7)mmvs.(60.7±6.4)mm,P<0.05]较小;射血分数[(0.52±0.04)%vs.(0.48±0.05)%,P<0.05]较大;房颤负荷[(9.2±8.5) min/dvs.(45.8±23.1) min/d,P<0.010]较轻。结论双腔起搏器开启小化心室起搏功能,通过减少心室起搏比例,能够减少房颤发作以及保护心功能。

  • 老年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生活质量的SF-36量表评价

    作者:俎德玲;诸葛毅;屠晓鸣;金奇志;程科云;蒋一鸣;郑家胜;杨庆业;高珍艳

    单腔起搏和双腔起搏是目前国际推荐的两大类标准心脏起搏方式,心脏起搏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维持患者的生命,更重要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搏器植入后,评估病情、预后、判断疗效,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1].

  •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双腔起搏与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治疗的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侯翠红;楚建民;浦介麟;乔树宾;华伟;陈柯萍;张澍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双腔起搏器植入(PM)或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PTMSA)治疗,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方法 48例患者,19例行PM治疗,29例行PTMSA治疗,并随访超声心动图结果.电话随访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 PM组,平均年龄(51±13)岁,平均随访时间(3.9±2.3)年,起搏模式为DDD,AV延迟间期90~110 ms,治疗前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分别是(103.8±40.6)mm Hg(1 mm Hg=0.133 kPa)和(45.1±36.2)mm Hg,P<0.05.PTMSA组,平均年龄(43±11)岁,随访时间(3.6±1.2)年,治疗前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分别是(85.7±21.1)mm Hg和(24.6±12.2)mm Hg,P<0.05.PTMSA组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下降幅度大于PM治疗组[(71±12)%vs(58±29)%,P<0.05].PTMSA术后并发症为心律失常,发生率38%,主要为各种心律失常;PM术后主要为起搏器相关并发症发生率5.3%,主要为起搏器相关并发症.PTMSA组14例有晕厥史的患者中有1例术后活动时仍偶发晕厥,胸痛、胸闷症状缓解率75%.PM组10例有晕厥史的患者术后未再发,胸痛、胸闷症状缓解率93.8%.结论 双腔起搏器及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均可降低患者的左心窒流出道压力阶差,起搏治疗降低危心室流出道雎力阶差的幅度低于消融治疗.消融治疗的并发症高于起搏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防作用

    作者:汤宝鹏;周贤惠;马依彤;木胡牙提;王疆;张燕一

    心房颤动(AF)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持续性心律失常,心脏起搏预防AF是目前AF治疗的新途径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双腔起搏或心房起搏能降低AF的发生率.Vitatron 900E型永久起搏器具有房室顺序起搏和4种预防AF发作的起搏程序.现对我院16例植入Vitaron 900E起搏器的患者定期随访,报道如下.

  • 心房起搏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作者:彭健;孟素荣;贾满盈;宋耀明

    近年来大量资料证实心房起搏有明显的抗房性心律失常作用,本研究对一组接受心房起搏治疗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选择1993年2月~2000年7月,对合并有阵发性房颤患者38例植入永久性心房起搏装置,年龄38~78(60±17)岁。其中33例为病窦综合征(病窦),5例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房颤指术前记录至少1次房颤发作者。5例病窦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由于经济原因,行单纯右心房起搏(AAI);3例合并房间传导阻滞的患者,选择DDD起搏器,行双心房-右心室三腔起搏;其余30例行右心房-右心室双腔起搏。右室电极置于右室心尖部,右房电极放于右心耳处。三腔起搏治疗时,选用2188型双极导线,置于冠状静脉窦以实现左心房起搏,冠状窦导线和右心耳导线通过Y型转接器混合成起搏的心房部分。按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1年,以后每年至少1次进行随访。

  • 速度向量成像评价双腔起搏致心力衰竭一例

    作者:孙寅光;徐怡琼;阮雯;沈卫峰

    患者男性,72岁.2006年5月患者因窦性心动过缓、窦性静止在外院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型号:法国产ELA2450,模式:DDD).当时患者无明显呼吸困难,生活可以自理,出院记录无心力衰竭(心衰)诊断.2个月后患者出现行路5分钟后即感呼吸困难,症状进行性加重,进一步发展为下肢水肿,夜间不能平卧.在基层医院住院治疗1个月症状不能缓解.转入我院时,患者行走不超过1分钟,每夜均有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发生.

  • 经头静脉途径同时置入双电极行双腔起搏35例报道

    作者:徐文莉;郭新贵;林宪如;王旭;许文亮

    目的报道经头静脉同时置入2根电极行双腔起搏35例,以探讨此种方法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沿胸大肌与三角肌之间的肌间沟作斜形切口4 cm,在肌间沟内分离出头静脉,剪开头静脉,经头静脉导入35 cm短导丝,根据起搏电极粗细,分别选用9F或10F锁骨下静脉鞘,经头静脉沿导丝导入上腔静脉,将心房及心室电极经鞘管同时插入右心内,分别置入心房和心室.结果 35例中32例成功,成功率为91.4%,3例因头静脉纤细而改为锁骨下静脉远端穿刺、经鞘管同时植入2根电极;随访2~28个月(平均11.5个月),无一例出现电极脱位及电极导管断裂.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可有效防止锁骨下静脉植入电极的并发症,建议推广应用.

  • Kappa700型双腔起搏器的临床随访

    作者:刘帆;黄新平;孙琳;何亚磊;杨红玲

    目的 观察具有心室自动夺获功能(AC)的双腔起搏器(Kappa 700)置入后参数的变化情况和安全性.方法 随访56例置入Kappa 700型起搏器患者,观察术后1周及术后1、3、6个月心室起搏阈值、输出电压等参数的变化.结果 56例患者于术后1周打开心室自动夺获功能,心室起搏阈值在术后1 周达到大值,由植入时的(0.40±0.05)V升至(0.75±0.22)V,1~6个月后逐渐下降稳定于(0.61±0.31)V.心室起搏输出电压也随之升高而后逐渐下降稳定于(1.22±0.42)V,明显低于普通起搏器的输出电压(2.5~4.5 V).该起搏器由于具有电压4.5 V,脉宽0.49 ms的备用脉冲,保证了当心室失夺获时起搏的安全性.结论 具有AC功能的Kappa 700型双腔起搏器输出能耗低、安全可靠.

  • DDD起搏器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护理

    作者:李静;许珊丽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主要是由于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引起心室收缩时左室流出道梗阻、心输出量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内科保守治疗常用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以降低心肌收缩力、减低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减轻梗阻、缓解临床症状,临床有效率可达40%~60%(1〕,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采用室间隔部分切除术治疗,但手术并发症多,治疗效果不确切.自2000年以来,本院采取心脏房室顺序起搏(双腔起搏)的方法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先后应用该技术治疗患者8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不同起搏部位对人体心电图Tp-Te间期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金莎;刘振华;赵丽晶;于波;孙欢;张军智;闫明洲

    目的 以植入起搏器患者及健康成人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部位起搏时心电图Tp-Te(T峰-末)间期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及无心脏病史者,测量心电图V2、V3、V4导联的Tp-Te间期,分别比较植入起搏器组与健康成人组、右室电极位于室间隔组与心尖组、单腔起搏器组与双腔起搏器组以及双心室起搏组与单腔右室起搏组心电图Tp-Te间期.结果 植入起搏器组较健康成人组Tp-Te间期明显延长(P<0.001),右室电极位于室间隔组与心尖组Tp-Te间期无显著差异(P>0.05),单腔右室起搏器组与双腔起搏器组Tp-Te间期无显著差异(P>0.05),双心室起搏组Tp-Te间期较单腔右室起搏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 植入起搏器可能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Tp-Te间期不能作为起搏器右室电极固定位置以及单、双腔起搏器选择的参考因素,双心室起搏可提高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56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