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益气涤痰化瘀方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Th1/Th2平衡的影响

    作者:赵文娟;袁嘉丽;陈静;邢海晶;韩妮萍

    目的:探讨益气涤痰化瘀方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将SPF级BALB/c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益气涤痰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卵清白蛋白(OVA)腹腔注射及雾化激发法构建哮喘模型,益气涤痰化瘀方干预治疗。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改变;制作肺组织病理切片行镜下观察;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取小鼠血清以ELISA法检测IFN-γ、IL-4的变化。结果:1)与哮喘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组哮喘症状有所减轻,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轻;2)益气涤痰化瘀方中剂量组小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EOS)、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分类计数较哮喘模型组减少(P<0.05);3)与哮喘模型组比较,益气涤痰化瘀方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IFN-γ浓度升高(P<0.05),IL-4浓度降低(P<0.05)。结论:益气涤痰化瘀方可对免疫细胞Th2优势所致的免疫失衡状态进行调节,恢复Th1/Th2平衡;益气涤痰化瘀方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平衡而减轻哮喘急性气道炎性病变,从而起到防治哮喘的作用。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浆及骨髓上清TNF-α、IFN-γ、G-CSF测定及意义

    作者:徐淑芬;刘昕;欧英贤;白海;曾伟;路继红;吕桂玲

    目的: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血浆及骨髓上清TNF-α、IFN-γ、G-CSF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再障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对28例再障患者及20名正常人血浆及骨髓上清TNF-α、IFN-γ和G-CSF进行检测.结果:再障病人骨髓上清G-CSF、TNF-α、IFN-γ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0.01),但与自身血浆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再障患者血浆及骨髓上清G-CSF、TNF-α、IFN-γ水平较正常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这些变化可能参与了再障的发病过程.

  • 地塞米松对哮喘模型豚鼠肺泡灌洗液IL-4、IFN-γ水平及肺组织NF-κB的影响

    作者:谢柏梅;江玲;王昕欣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支气管哮喘豚鼠模型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FN-γ水平及肺组织中NF-κB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治疗组.用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哮喘豚鼠模型.ELISA法检测豚鼠BALF中IL-4,IFN-γ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 NF-κB在豚鼠支气管上皮的表达.结果:哮喘组 BALF中的 IL-4、IFN-γ含量及 PC20水平都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别(P<0.05),而地塞米松治疗组豚鼠BALF中IL-4含量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P<0.05),其 IFN-γ含量和 PC20水平较后者显著升高(P<0.05).哮喘模型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豚鼠气道中NF-κB阳性细胞百分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能有效降低豚鼠 BALF中IL-4水平,升高 IFN-γ含量,同时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和NF-κB在哮喘豚鼠支气管上皮中的表达.

  • 百合知母汤对哮喘模型大鼠IL-4、IFN-γ含量和EOS计数的影响

    作者:孙婧;安耀荣;邱桐

    目的 探讨百合知母汤治疗哮喘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百合知母汤大剂量组(C1组)、百合知母汤中剂量组(C2组)、百合知母汤小剂量组(C3组)、地塞米松激素组(D组)、地塞米松激素减量加百合知母汤中剂量组(E组),每组10只.除A组外,其余6组通过腹腔注射卵蛋白(OVA)致敏及雾化吸入激发复制大鼠哮喘模型,百合知母汤各剂量组按大、中、小剂量灌胃给药1周,D组给予地塞米松1周,E组第1周给予地塞米松,第2周开始地塞米松每日递减并给予百合知母汤中剂量.然后处死大鼠,用放免法检测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并通过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的计数,观察百合知母汤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中EOS的影响.结果 百合知母汤能显著延长咳嗽、诱喘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并具有祛痰作用,此外还可降低肺泡灌洗液中EOS计数和IL-4含量,升高IFN-γ含量,有效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及控制哮喘症状,其中以中剂量作用为明显;地塞米松虽能有效延长咳嗽、诱喘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和EOS计数,但其祛痰作用不明显.结论 百合知母汤具有明显的止咳、化痰、平喘作用,并通过影响IL-4、IFN-γ的含量及EOS计数,从而调节免疫功能.

  • 宁夏无果枸杞芽提取物对慢性肝纤维化小鼠抗氧化能力及TNF-α和IFN-γ的影响

    作者:孙向平;陈海军;马志国;王旭;张莲香

    目的 研究宁夏无果枸杞芽提取物(FLE)对慢性肝纤维化损伤小鼠血清TNF-α和IFN-γ的影响,探讨FLE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选取25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无果枸杞芽提取物低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应用CCL4制作小鼠慢性肝纤维化损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FLE干预8周.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改变;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小鼠血清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的含量,观察FLE对其影响.结果 模型组肝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分隔包绕正常肝小叶,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假小叶中肝细胞索排列紊乱,小叶中央静脉缺如,纤维组织中可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水肿;应用FLE干预后小鼠肝细胞水肿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肝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均减少,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均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FLE中、高剂量治疗组小鼠血清中SOD活性均增加,MDA水平均降低(P<0.05);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FLE中、高剂量治疗组小鼠血清中TNF-α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E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小鼠血清IFN-γ的浓度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FLE中、高剂量均可改善CCL4所致肝纤维化损伤,其机制与FLE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减轻小鼠肝脏炎症反应有关,其中以高剂量组作用为明显.

  • 柴虎疏肝煎剂对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王福新;丁剑冰;许晏;朱明;贾海英

    目的:观察柴虎疏肝煎剂(丹参、三棱、虎杖、柴胡、香附各12 g)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NF-γ)的影响.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金三莪预防组、柴虎疏肝煎剂预防组、中药金三莪治疗组、柴虎疏肝煎剂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共8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其余各组以40%四氯化碳石蜡油进行造模,造模同时中药金三莪预防组和柴虎疏肝煎剂预防组分别给予中药金三莪0.6 g/100 g体重和柴虎疏肝煎剂1 g/100 g体重.治疗组从造模4周后灌胃治疗.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 g/100 g体重,中药金三莪治疗组给予中药金三莪0.6 g/100 g体重,柴虎疏肝煎剂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分别给予柴虎疏肝煎剂0.5、1.0、2.0 g/100 g体重.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和INF-γ的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金三莪预防组、治疗组大鼠血清中TNF-α水平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0.01),柴虎疏肝煎剂预防组及柴虎疏肝煎剂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大鼠血清中TNF-α水平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0.01),柴虎疏肝煎剂高剂量治疗组大鼠血清中TNF-α水平明显低于柴虎疏肝煎剂低剂量治疗组、预防组(P<0.05).模型组对照组大鼠血清中IFN-γ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柴虎疏肝煎剂中、高剂量治疗组血清IFN-γ水平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柴虎疏肝煎剂高剂量治疗组大鼠血清中IFN-γ水平明显低于柴虎疏肝煎剂低剂量治疗组、预防组(P<0.05).结论:柴虎疏肝煎剂可明显降低血清中IFN-γ和TNF-α的水平,是否能通过降低血清中这两类细胞因子的水平来起到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 改水15年后地方性砷中毒患者细胞因子水平检测分析

    作者:吴顺华;张跃新;朱明;王晓岚;郑玉建;王国荃

    目的: 检测停止饮用高砷井水15年后地方性砷中毒患者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分析砷对免疫功能的远期影响. 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原病区病人中停用高砷井水5年以上的33例慢性砷中毒患者和47例对照组的血浆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 结果: 慢性砷中毒组的 IFN-γ、IL-4、IL-10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慢性砷中毒组的血浆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对同性别的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除慢性砷中毒组患者血浆的IL-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3种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慢性砷中毒患者体内可能存在一种不利于疾病转归的免疫调节,其确切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 LIGHT基因和干扰素-γ转染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李金朋;吴力群;韩冰;卢云;吕振华;刘相萍;杨堃;隋爱华

    目的 探讨脂质体介导LIGHT基因和IFN-γ转染诱导肝癌HepG2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 以脂质体介导LIGHT基因和IFN-γ转染肝癌HepG2细胞,设立转染组(单转、联合转染组)和对照组(未转染组).分别于转染后12、24、48 h检测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率、Bcl-2及Caspase-8的表达量,并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1)细胞凋亡率:单转组转染后12、24、48 h为18.8%±3.5%、25.7%±2.8%、36.4%±3.6%;联合转染组为23.8%±2.4%、31.1%±2.1%、42.5%±4.5%;对照组为8.7%±2.1%、9.3%±1.6%、10.9%±1.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9,53.33,48.28,P<0.01).(2)Bcl-2表达量:单转组在转染后12、24、48 h为16.4%±5.0%、13.4%±3.5%、8.6%±2.3%;联合转染组为14.7%±3.8%、9.1%±2.0%、4.6%±2.0%;对照组为25.3%±6.3%、19.8%±4.4%、10.1%±3.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9.12.29,5.81,P<0.05).(3)Caspase-8表达量:单转组在转染后12、24、48 h为19.3%±2.4%、27.2%±1.9%、33.7%±3.0%;联合转染组为22.7%±2.2%、30.9%±3.1%、38.2%±3.2%;对照组为1.2%±0.8%、1.8%±0.6%、3.2%±1.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54,112.78,101.61,P<0.01).结论 LIGHT基因转染肝癌HepG2细胞后通过调节Bcl-2及Caspase-8的表达来发挥促凋亡作用,IFN-γ能增强LIGHT基因诱导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

  • 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CC型趋化因子配体2、白介素-10、干扰素-γ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郭春艳

    目的 分析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CC型趋化因子配体2(CCL2)、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58例RSA患者为RSA组,同期58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及血清CCL2、IL-10、IFN-γ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CCL2、IL-10、IFN-γ对RSA的预测价值.结果 RSA组孕妇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RSA组孕妇血清CCL2和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孕周的RSA组孕妇血清CCL2、IL-10、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CCL2、IL-10、IFN-γ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9、0.832、0.775,以CCL2>72.80pg/ml、IL-10<19.65pg/ml、IFN-γ>187.50pg/ml为阳性临界值,三者敏感性分别为75.9%、72.4%、53.4%,特异性分别为86.2%、86.2%、91.4%.结论 RSA患者血液黏度明显增加,血清CCL2、IL-10、IFN-γ水平也有显著改变.血清CCL2、IL-10、IFN-γ检测对RSA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血清中 TO域样受体及Th1/Th2/Th17型细胞因子的表达

    作者:邵丽春;邓国伟;金国贤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PMBC)与血清中To域样受体( TLRs)及Th1/Th2/Th17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两组PMBC及血清中TLR2、TLR4及Th1/Th2/Th17型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观察组TLR2、TLR4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41.23±5.74)(道)、(4.67±3.53)(道),对照组分别为(20.35±3.48)(道)、(2.49±1.35)(道),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IFN-γ(Th1型)、IL-4(Th2型)、IL-17A(Th17型)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IFN-γ、IL-4及IL-17细胞因子的相对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IFN-γ、IL-4及IL-17细胞因子水平与血清TBil、ALT及HBV DNA之间无相关性。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TO域样受体及Th1/Th2/Th17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显著升高,且Th细胞存在免疫失衡现象,这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 补肾调冲方对卵巢早衰大鼠性激素水平及TNF-α、IFN-γ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文君;高慧;李杨

    目的 观察补肾调冲方对卵巢早衰模型大鼠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抗缪勒管激素(AMH)水平及卵巢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a)、干扰素-γ(IFN-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补肾调冲方低、中、高剂量(以生药计24、12、6g/kg)组,结合雌激素片(阳性药)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ig雷公藤多苷片造模14d,造模结束24 h后,给予相应药物治疗36d.给药结束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FSH、LH、AMH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组织TNF-α、IFN-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FSH、LH水平、卵巢TNF-α、IFN-γ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AMH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FSH、LH水平、卵巢TNF-α、IFN-γ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AMH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补肾调冲方可提高卵巢早衰大鼠卵巢储备能力,抑制卵泡封闭及黄体细胞凋亡,对卵巢早衰可能有治疗作用.

  • 创伤患者血浆干扰素-γ、白介素-4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李斌;文亮;刘明华;孙薇

    目的探讨创伤后血浆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创伤患者35例,分别于伤后24小时内、3、5、7天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并分析IL-4和IFN-γ水平以及IFN-γ/IL-4比值与患者伤情、严重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创伤患者血中IFN-γ含量于伤后第5天起开始下降,至第7天明显;伤后血中IL-4含量呈现波动性上升;IFN-γ/IL-4比值呈持续性下降,其中MODS组下降较非MODS组显著(P<0.05);IFN-γ/IL-4比值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622,P<0.05),与患者感染率呈显著负相关(r=-0.868,P<0.01).结论创伤应激后可出现IFN-γ/IL-4持续性下降,与患者的免疫机能、预后情况密切相关.

  •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干扰素-γ诱导脐血嗜碱粒细胞表达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分子

    作者:谢梅林;吴银根

    目的:探讨嗜碱粒细胞是否可表达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类分子.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免疫磁珠方法分离和纯化脐血嗜碱粒细胞,通过体外培养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干扰素(IFN)-γ刺激20-60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HLAⅡ类分子表达的情况.结果:嗜碱粒细胞的纯度≥83.5%,在GM-CSF 10μg/L或IFN-γ 100kU/L刺激后,其膜表面可表达HLAⅡ类分子,表达百分率在刺激后20小时较高,分别为10.2%±2.1%和11.3%±1.0%.结论:嗜碱粒细胞具有表达HLAⅡ类分子的潜在能力.

  •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Th17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汪美华;章幼奕;吴月平;邹美银;陈琳;朱勇根;沈娟;李雪梅;黄松平

    目的 探讨与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中表达的变化及相关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56例乙肝肝硬化(LC)患者[代偿性肝硬化患者26例,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30例,其中合并有原发性肝癌(HCC) 20例]和15例健康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与Th17分化、成熟有关以及分泌的特征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6、干扰素γ(IFN-γ)和IL-17A;分析上述细胞因子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及相关关系.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清IL-4、IFN-γ在LC、LC合并HCC、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合并HCC患者血清IL-6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 IL-17A高于LC患者(P=0.006)及健康对照组(P=0.003);血清IL-4、IFN-γ在代偿性、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及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IL-6、IL-17A高于代偿性及健康对照组(P<0.05).IFN-γ与IL-4呈正相关(r=0.484,P=0.000),与IL-17A也呈正相关(r=0.280,P=0.023),其他细胞因子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IL-4预测失代偿性肝硬化ROC曲线下面积为0.581 (P>0.05),IL-6为0.741 (P=0.005),IL-17A为0.630 (P=0.018),IFN-γ为0.572(P>0.05).结论 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中IL-4、IL-6、IFN-γ与IL-17A的相关性不强;定期检测IL-6、IL-17A对判断乙肝失代偿性肝硬化的发生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肾综合征出血热外周静脉血细胞因子的变化与病情的关系

    作者:李彧;王伟;王平忠;潘蕾;张野;于海涛;蒋伟;刘博;南雪平;杨栋强;苏雯静;白雪帆

    目的 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各病期外周静脉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sVEGFR2)、血管生成素-1(ANG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y)水平的变化及其变化与病程中血管渗漏的关系,为研究HFRS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68例不同病期HFRS患者外周静脉血上述5种细胞因子,并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同时对20例HFRS患者病程5期连续动态收集的外周静脉血标本中的VEGF进行了测定.结果 在所有观察患者中,血浆VEGF水平从发热期开始增高[(337.6±238.0)ng/L],休克期达到峰值[(556.0±185.2)ng/L],少尿期开始迅速下降[(259.0±152.8)ng/L],在多尿期[(223.1±110.6)ng/L]和恢复期[(246.5±202.0)ng/L]回落到正常水平.HFRS患者sVEGFR2、ANG-1水平在休克、少尿、多尿期均低于健康对照组;TNF-α和IFN-γ水平在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和多尿期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大多数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20例各病期连续动态采集的血样进行验证检测表明,VEGF在休克期表达确实明显升高[(561.1±194.3)ng/L],与其他各期(212.5~397.5 n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FRS患者血管通透性增高可能与休克期VEGF高表达有关,sVEGFR2、ANG-1、TNF-α、INF-γ表达量的变化可能在VEGF介导的血管通透性增高中发挥协同作用.

  • γ-干扰素联合冬凌草甲素对白血病U937细胞的增生抑制作用

    作者:刘加军;伍新尧;潘祥林;王江峰

    目的:研究干扰素联合冬凌草甲素对白血病U937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浓度2×106U/L的γ-干扰素与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U937细胞,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的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锥虫蓝染色及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TRAP-PCR-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结果:γ-干扰素与冬凌草甲素联合应用可显著抑制U937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降低U937细胞端粒酶活性,其作用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结论:γ-干扰素与冬凌草甲素联合应用对白血病U937细胞具有明显的增生抑制作用,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及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 糖皮质激素联合IFN-γ对肺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

    作者:鲁华山;张书玮;戴志强;刘瑞;海春旭

    背景与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干扰素IFN-γ对肺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材科与方法: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生理盐水,NS)组、肺纤维化模型(博来霉素,BLM)组、地塞米松(DXM)治疗组、IFN-γ治疗组及DXM联合IFN-γ治疗组.后4组按3 mg/kg,气管内注入BLM建立肺纤维化模型,NS组采取相同手术方式,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手术后1 d起,DXM组和联合组按20 mg/kg皮下注射DXM,其余各组以相同方式给予生理盐水.从术后15 d起,IFN-γ组和联合组按0.01 μg/g皮下注射IFN-γ,其余各组以相同方式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所有动物于术后22 d处死,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取各组实验鼠肺组织匀浆液分别采用酸解法测定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化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荧光法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比值、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结果:DXM联合IFN-γ治疗组小鼠肺组织的病理评分与Hyp含量均低于BLM组及单独治疗组(P<0.05).IFN-γ组小鼠肺组织的TNF-α表达强,联合组的TNF-α表达介于DXM组和BLM组之间.联合组与BLM组及单独治疗组比较,GSH/GSSG升高,MDA含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之间,T-SOD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XM与IFN-γ联合应用治疗小鼠肺纤维化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用药.

  • 血栓痔病人外周血Th1/Th2分析

    作者:赵义瑞;李伟;李敬华

    为探讨血栓痔发病与T淋巴细胞活化及释放的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状态的关系,对32例血栓痔(实验组)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PMA诱导培养后,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3+标记T细胞内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和CD8 标记T细胞内IL-4和IFN-γ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估计Th1/Th2细胞的漂移状态.结果显示,实验组的IL-4和IFN-γ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实验组IL-4+含量高于IFN-γ含量(P<0.05).结果表明,血栓痔病人发病时,体内的T淋巴细胞免疫系统被激活,且以Th2细胞为主,这种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可能在血栓痔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HBV感染者血清干扰素-γ测定及其意义

    作者:何昭新;段永强

    目的探讨IFN-γ在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测定19例对照,3例急性乙型肝炎和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FN-γ的水平.结果急性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慢性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慢性组HBV-DNA阳性时较阴性时低,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FN-γ有助于观察患者的免疫状态、病情演变及预后.

  • 急性白血病患者白介素-23、干扰素-γ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静;李燕;郝洪岭

    目的:通过检测白血病患者血清IL-23、IFN-γ水平,以探讨白血病患者的免疫状态,为白血病的免疫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中IL-23和IFN-γ含量.结果:1急性白血病初治组、完全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IL-23、IFN-γ初治组明显低于完全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急性白血病不同类型间血清IL-23、IFN-γ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不同性别间血清IL-23、IFN-γ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23、IFN-γ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动态监测白血病病情变化以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942 条记录 47/48 页 « 12...40414243444546474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