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头穴丛刺对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作者:王利春;王志勇;王秀清;刘海燕

    目的 研究多梗死性痴呆(MID)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探讨头穴丛刺对智能影响的临床机制.方法 将60例MID患者随机分为丛刺组和西药组,丛刺组参照大脑各部分的体表映射及针刺的近治原则进行分区,将相应的头穴线进行扩展,以相应头穴为中心进行丛刺.西药组采用哈伯因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CGRP含量,并记录长谷川智力量表(H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 经8周治疗后,2组ET含量均降低,而CGRP含量均升高,以丛刺组变化更明显(P<0.05);丛刺组与西药组HDS、ADL和MMSE评分均有所提高,但丛刺组提高明显(P<0.05).结论 头穴丛刺针法可能通过降低患者血浆ET水平,增加CGRP含量,提高HDS、ADL和MMSE评分,改善智能.

  • 大鼠脑多梗死性痴呆模型的建立

    作者:武冬慧;胡金凤;李志鹏;吉海杰;陈乃宏

    目的 建立大鼠脑多梗死性痴呆(MID)模型.方法 从大鼠颈内动脉逆行注入4 mg/ml、8 mg/ml葡聚糖凝胶微粒.术后24 h对大鼠行行为学评分,术后26~30 d行Morris水迷宫实验以及尼氏染色.结果 8 mg/ml组动物行为学评分显著高于4 mg/ml组;后续试验中模型组选取8 mg/ml组.水迷宫实验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与空白组以及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延长(P<0.01),穿越目标区域的次数明显减少(P<0.01).尼氏染色可观察到模型组固缩凋亡的尼氏体.结论 葡聚糖凝胶能制备大鼠多梗死性痴呆.

  • 脑血管疾病与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钱采韻

    由脑血管疾病引起脑的缺血性或出血性损害,可以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是中老年期常见病和世界上第2位死因,也是获得性认知障碍的第2常见病因,仅次于神经变性病所致的痴呆.早年把考虑与年龄-动脉硬化性痴呆称为脑功能不全;1974年Hachinski提出多梗死性痴呆;1993年Roman等国际工作组提出一套用于血管性痴呆研究的诊断标准;由于近年研究进展,发现脑血管病变可引起痴呆,但也可产生非痴呆情况,尤其是后者直接关系二级预防.

  • 依达拉奉治疗多梗死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和永;张才;朱淼

  • 55例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脑脊液S-100蛋白的测定

    作者:高东;王景周;张莉莉

    目的研究多梗死性痴呆(MID)患者脑脊液(CSF)中S-100蛋白(S-100)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55例MID患者CSF S-100含量进行测定,另选72例脑梗死(CI)患者及32名正常人作为对照.患者的智能水平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测定.结果 MID急性发作组及CI急性期组CSF S-100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ID稳定期组CSF S-100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I恢复期组CSF S-100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CSF S-100含量与MMSE评分无显著相关(r=-0.280,P>0.05).结论 S-100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损害程度,CSF S-100含量变化可动态反映MID患者的病情变化.但S-100并不是一种智能因子,并不能直接反映MID患者的智能状态.

  • 大鼠脑多梗死性栓塞痴呆模型的建立

    作者:臧艳桥;孙兰;杜冠华

    目的建立大鼠脑多梗死性痴呆(MID)模型及观察指标,评价药物对该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从颈外动脉逆行注入微血栓颗粒的方法,制备MID模型,通过对术后大鼠的苏醒时间测定、倾斜板实验、神经症状评分3个方面评价动物的一般状态;采用大鼠穿梭箱实验、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脑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考察MID大鼠的行为学异常以及其作用机制.结果MID大鼠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苏醒时间明显延长,在倾斜板上停留的时间显著变短,神经症状评分有显著差异;穿梭箱实验中电击时间明显延长,水迷宫实验学习记忆潜伏期延长;同时脑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力显著降低.给予药物氢化麦角碱(商品名:喜得镇)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结论该造模方法能显著造成大鼠脑多梗死性痴呆的多项体征,符合临床病理过程,为进一步判定一些药物是否具有治疗MID的前景打下基础.

  • 多梗死性痴呆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刘汝宏

    目的探讨各危险因素与多梗死性痴呆(mutiple-infarct dementia,MID)的关系.方法 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02例MID患者及对照作调查研究,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技术推断其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MID与下列5种因素关系密切:高血压病(OR=3.56),心脏病(OR=3.01),眼底动脉硬化(OR=2.73),受教育程度(OR=2.67),脂蛋白(a)(lipid protein-a,LP(a))(OR=2.58).结论 高血压病、心脏病、眼底动脉硬化、受教育程度、LP(a)可能是MID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同地区MID流行因素不同,其预防措施也应因地而异.

  • 银杏叶滴丸治疗多梗死性痴呆的疗效机制

    作者:张洪;周敏

    目的 评价银杏叶滴丸治疗多梗死性痴呆(MID)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92例MI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应用银杏叶滴丸,对照组(40例)应用复方丹参片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分别对两组临床疗效、精神状态检查(MMSE)、Barthel指数评分、长谷川智力量表、血液流变学、血脂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7.5%(P<0.05);治疗组治疗后4周的MMSE 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长谷川智力量表评定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用药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叶滴丸治疗MID的临床疗效肯定,无毒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调节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等有关.

  • 针刺治疗多梗死性痴呆54例分析

    作者:刘国庆;高平;张若燕

    多梗死性痴呆(MID)是因脑血管缺血性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多梗死性痴呆(MI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治疗MID27例,并与单纯药物治疗27例进行对照,比较分析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及治疗前后MMSE、ADL积分在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将针刺与药物配合MID可明显提高疗效.从MMSE积分值变化情况看,两组患者治疗后智能有明显改善,观察组尤为显著.从临床症状分析表来看,所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尤以反应迟钝、运动障碍、语言障碍改善明显.

  • 多梗死性痴呆患者痴呆程度和CT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罗华;熊先骥;张泽兰

    目的探讨多梗死性痴呆(MID)患者痴呆程度和CT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44例MID轻度痴呆、40例中度痴呆,38例重度痴呆患者脑梗死体积、部位及脑萎缩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ID患者脑梗死体积和痴呆程度关系密切,梗死体积越大,痴呆越重。重度痴呆患者脑萎缩较轻度、中度痴呆患者更明显。痴呆严重程度与病灶部位无对应关系。结论脑梗死体积及脑萎缩是影响MID患者痴呆程度的重要国素。

  • 脑梗死及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测定

    作者:高东;王景周;黄志玉;郭霞;李小梅

    目的研究脑梗死(CI)及多梗死性痴呆(MID)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意思.方法对72例CI患者及55例MID患者血清中NSE浓度进行测定.智能水平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测定,并参考DSMⅣ诊断标准及Hachinski缺血评分.结果MID急性发作组及CI急性期组患者血清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ID稳定期组患者血清NSE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CI恢复期组患者血清NSE的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血清NSE的浓度与MMSE评分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血清NSE的含量变化可动态反应MID患者的脑组织功能状态.但是NSE并不是一种智能因子,并不能直接反应MID患者的智能状态.

  • 糖尿病并脑梗死与多梗死性痴呆相关性探讨

    作者:张新庆

    BACKGROUND: Diabetes is thought as an important factor leading to stroke and the main cause of vascular dementia.

  • 长龙通、石杉碱甲联合对多梗死性痴呆血液学部分指标的影响

    作者:向军;颜昌清

    目的观察长龙通、石杉碱甲(HuP-A)联合治疗多梗死性痴呆(MID)对血液学部分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31例,长龙通注射液250mg,静脉滴注,1次/d,14d为1疗程,共1疗程;HuP-A25 mg,3次/d.对照组30例,以复方丹参注射液与吡硫醇联合治疗为主.以治疗1个月为统计界限.以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PLT)计数和粘附试验(PAdT)、PLT聚集(PAgT)、血脂、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BCT)、乙酰胆碱脂酶(AchE)、记忆智商(MQ)、智能评分(MMSE)、临床疗效为观察指标.结果1个月后,观察组病人全血粘度、血浆粘度、PAdT、PAgT、血脂及AchE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0.01),对PLT计数、BT及BCT影响不显著(P>0.05);对照组对上述参数均改善不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龙通、石杉碱甲联合通过改善血液学部分参数达到提高MID病人临床疗效的目的.

  •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与老年多梗死性痴呆关系的研究

    作者:吴杰;于挺敏;杜志军

    目的了解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和DTNB直接法测定了82例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和血GSH-Px活力,并与23例健康人对照比较.结果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血清黏附分子水平[sVCAM-1:轻度痴呆(993.62±108.92)ng/ml,中度痴呆(1190.32±43.95)ng/ml,重度痴呆(1625.22±220.90)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GSH-Px活力(73.98±22.32 U·ml-1·min-1)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sVCAM-1水平与痴呆程度呈正相关(r=0.6975,P<0.05).结论可溶性黏附分子与多梗死性痴呆密切相关,可溶性黏附分子可作为多梗死性痴呆治疗时的主要监测指标之一.

  • 脑梗死及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脑脊液S-100、NSE的测定

    作者:高东;王景周;张莉莉;李强;高唱

    目的 研究脑梗死(CI)及多梗死性痴呆(MID)患者脑脊液(CSF)S-10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放免法及ELISA法对72例CI及21例MID患者CSF S-100、NSE含量进行测定.MID患者的智能水平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测定,并参考Hachinski缺血评分及DSM-Ⅳ诊断标准进行确诊.结果 CI急性期组患者CSF S-100、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CI恢复期组患者CSF S-100、NSE的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MID患者CSF S-100浓度高于对照组及CI恢复期组(P<0.05);而NSE浓度低于对照组及CI恢复期组(P<0.05).结论 NSE、S-100蛋白可反映MID患者脑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损害情况和功能状态,对MID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 银杏叶标准化萃取物治疗多梗死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松笛;陆文杰;王芳

    目的观察银杏叶标准化萃取物治疗多梗死性痴呆(MID)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选择60例MI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给银杏叶标准化萃取物,对照组给复合维生素B片,其它治疗均相同.在治疗前及治疗后两月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及社会功能活动调查(FAQ)进行疗效评估,同时在治疗前后做经颅彩色多谱勒(TCD),血流变及各项常规检查.结果治疗组治疗后MMSE与FAQ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或P<0.05),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TCD显示大脑前动脉平均峰流速提高(P<0.01);血流变中部分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无明显副作用出现.结论银杏叶标准化萃取物可作为一种可靠、有效的治疗MID的药物,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石杉碱甲片治疗多梗死性痴呆82例

    作者:于麦娜;李凤梅;刘剑英

    目的 评价石杉碱片治疗多梗死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共入选病例82例,对照组41例,接受吡拉西坦片;治疗组41例,接受石杉碱甲片,疗程均为6周.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61%和90.2%.结论 石杉碱甲片治疗多梗死性痴呆安全、有效.

  • 脑梗死与多梗死性痴呆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测定

    作者:李强;王景周;张莉莉;高唱;高东

    目的:比较脑梗死(CI)及多梗死性痴呆(MID)患者脑脊液(CSF)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a)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72例CI、55例MID CSF中TNF-α含量,以32例正常人为对照.结果:CSF中TNF-α的含量在MID急性发作组、CI急性期同对照组及CI恢复期比较均显著增高(P<0.01);MID稳定期组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同CI恢复期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CSF中TNF-a的含量与MMsE评分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CsF中TNF-a含量与CI病理机制明显相关,但与MID的认知功能下降无显著相关.

  • 高压氧加尼莫地平对脑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血小板选择素CD62p、红细胞内Ca2+、血清Ca2+和红细胞变形指数的影响

    作者:沈君;黄明;尹袼平;杜燕;金善;曹秉振;曹晓岚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加尼莫地平对脑多梗死性痴呆(MID)患者血小板选择素CD62p(platelet-selectin-CD62p,简称CD62p)、红细胞内钙(intraerythrocytic-calcium,简称IECa2+)、血清钙(serum-calcium,简称SCa2+)和红细胞变形指数(deformity-index,简称DI)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HBO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免疫技术,以抗血小板单克隆抗体及钙离子荧光剂为分子探针,用激光衍射红细胞变形仪,对43例MID患者予HBO加尼莫地平治疗(HBO组)和对38例MID患者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均于治疗前后检测CD62p、IECa2+、SCa2+及DI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BO组治疗后CD62p、IECa2+含量明显降低,DI明显增加(P<0.01),SCa2+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5).IECa2+随着CD62p含量的降低而降低,两者呈正相关(r=0.351,P<0.05);而SCa2+则随着IECa2+含量的降低而升高,两者呈负相关(r=-0.326,P<0.05).结论 HBO加尼莫地平治疗可使CD62p、IECa2+降低,DI增强,对MID的恢复有益.

  • 益肾活血化痰开窍法治疗多梗死性痴呆30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德仁

    近年来,笔者运用益肾活血化痰开窍法自拟益智汤治疗多梗死性痴呆30例,并设西药治疗组25例进行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3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