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行去骨瓣减压术96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刘倩绫;罗效萍

    目的探讨双侧并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2005-01—2013-01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自主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47例),研究组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随访3个月~1 a ,对比2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42.86%(21/49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89%(7/4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80,P=0.003);2组急性脑膨出、迟发性血肿、切口疝、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并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临床疗效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微创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13例观察

    作者:陈忠波;王汉鹏;张行泉;石清泉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13例急性硬膜下血肿行微创钻孔尿激酶溶解治疗.结果10d后复查CT,13例病人血肿完全消失.结论微创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疗效肯定、创伤小、并发症少.

  • 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的预后分析

    作者:叶党华;黄俊红;全建波;桂志勇;谭占国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的预后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行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50例行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记录2组术后1d、3d、7d颅内压的变化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2组预后,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恢复良好率为46.0%显著高于对照组13.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迟发性脑水肿、急性脑膨出发生率为8.0%、0.0%显著低于对照组29.73%、1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d、7d颅内压均显著下降,与术前1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3d、7d颅内压分别为(22.63+±5.96) mmHg、(18.77±4.05) mmHg、(14.93±3.08) 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可改善患者预后.

  • 护理干预对急性硬膜下血肿并发脑水肿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星楠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急性硬膜下血肿并发脑水肿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三门峡市中心医院58例急诊行大骨瓣减压术联合血肿清除术的急性硬膜下血肿并发脑水肿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于此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评分)、运动能力评分(FMA评分)及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BI评分、FMA评分均较对照组高,且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大骨瓣减压术联合血肿清除术的急性硬膜下血肿并发脑水肿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46例

    作者:辛裕华;王正元;王勇

    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较高,有资料报道为16%~47%,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更为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与原发性损伤形成恶性循环.有报道出血患者死亡率高达30%~50%[1],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应激性溃疡出血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步骤之一.笔者分析1998年8月至2009年10月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男30例,女16例,年龄20~68岁.GCS评分:8分20例,6分12例,5分10例,3分4例.以CT扫描和手术证实脑挫裂伤15例,原发性脑干损伤2例,急性硬膜下血肿15例,急性硬膜外血肿8例,脑血肿3例,弥漫性轴索损伤3例.46例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患者中,1周出血37例(82%),1周后9例(18%),其中呕血6例,黑便10例,从胃管抽出暗红色血性液或咖啡色胃液32例,以贫血及休克为首发症状者4例.

  • 不典型急性硬膜下血肿CT误诊34例分析

    作者:龙军强

    急性硬膜下血肿(SDH)为较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依其典型形态、密度及颅内占位效应等征像一般可做出诊断,临床可见不典型SDH,出血量少,无明显占位效应,易造成误诊.总结2001年至2006年急诊CT检查漏、误诊不典型急性硬膜下血肿34例,结合影像学及文献资料报告如下.

  • 颅脑损伤并发尿崩症12例

    作者:王笃华;唐淑连

    颅脑损伤并发尿崩症是颅脑损伤较少见的并发症,近年来,我院共收治1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大55岁,小12岁,平均24岁.均为车祸伤.颅脑损伤诊断:脑挫伤7例,急性硬膜下血肿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其中10例合并颅底骨折.伤后至出现尿崩症的时间短9天,长21天,平均13天.

  • 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赵鸿;廖忆刘;白祥军

    目的 研究手术时机对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了20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统计分析伤后2、4、6、8h等时间为界限的死亡率和功能生存率.结果 各个时间界限的死亡率和功能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随着受伤至手术间隔时间的延长,死亡率呈现出逐渐增加、功能生存率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死亡患者的受伤至手术时间要显著大于生存患者.结论 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时机对预后有潜在的影响.符合有手术指征的患者,急性硬膜下血肿需要尽早手术清除血肿.

  • 颅骨转移瘤致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一例

    作者:罗明;阮航;吴京雷

    患者,男,70岁,因"头痛1个月余伴右侧肢体进行性瘫痪"入院.既往有结肠癌病史,1个月前因头痛于某医院CT检查发现左侧额颞顶枕部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左颞骨不典型高密度影,在该院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术后精神、食欲明显下降,言语不清,右侧肢体力量进行性下降.

  • 硬通道穿刺引流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

    作者:李红星;彭肖肖;韩光良;张凯;董梅;刘贻哲;宗强

    目的 探讨硬通道穿刺引流术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3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临床资料,均行床旁硬通道穿刺引流术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结果 所有病人均一次性顺利完成穿刺引流术,穿刺用时1~2 min.术后死亡6例(7.2%),余77例出院后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32例,中残26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7例,死亡3例.结论 对于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床旁硬通道穿刺引流术能够快速缓解或解除脑疝,联合急诊血肿清除术加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可显著降低病人的致残率及病死率.

  • 老年人急性硬膜下血肿12例的头颅CT演变与预后

    作者:马玉德;焦继超;杨伟科;徐泽红;王向宇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硬膜下血肿头颅CT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老年人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保守治疗,第1天(入院当天)、第2天、第3天及第15天动态复查头颅CT。结果第1天,12例硬膜下血肿均呈高-等密度影,中线有移位和环池有受压;第2天,硬膜下血肿有吸收,中线移位和环池受压有缓解;第3天,硬膜下血肿大部分吸收,中线移位和环池受压明显的缓解;第15天,12例中有8例硬膜下血肿基本吸收,4例继发亚急性硬膜下血肿,行微创钻孔硬膜下亚急性血肿冲洗外引流术治疗后血肿消失。本组无死亡病例,出院后随访2~6个月平均3个月,12例GOS评分15分,复查头部CT硬膜下血肿均消失。结论老年人急性硬膜下血肿演变有其独特的特点,动态头颅CT检查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 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治疗体会

    作者:凌国锋;谭占国;赵二勤

    目的 总结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78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出院后随访1年,按GOS标准评价,恢复良好35例,中残10例,重残15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3例.结论 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多合并脑挫裂伤;采用改良预减压并大骨瓣减压术,能缩短脑受压时间,缓解脑疝,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术后迟发型血肿及脑梗死的及时发现并合理的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并改善预后.

  • 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手术的体会

    作者:周利城;陶开剑;张业司;王建

    目的 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手术治疗方式的改进.方法 对2008年1月到2010年12月收治的32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均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的基础上采用预减压技术治疗.结果 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18例,其中颅内迟发性血肿8例,弥漫性脑肿胀2例,原因不明8例.所有颅内迟发性血肿均进行再次开颅手术.伤后6个月按照GOS评分,恢复良好11例,中残2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2例.结论 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手术中采用预减压的办法可以缩短脑受压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 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患者的救治经验

    作者:操廉;王林风;李庆阳;贾俊峰

    目的 总结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的治疗经验.方法 49例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患者,其中24例采用紧急钻颅及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的联合治疗,25例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结果 联合治疗的24例患者中,预后良好14例(58.3%),中、重残各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16.8%).常规开颅的25例中,预后良好6例(24.0%),中、重残各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3例(52.0%).两组预后良好率及死亡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紧急钻颅及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联合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患者,不仅能迅速缓解或解除脑疝危象,而且有止血容易、血肿清除彻底、减压充分等优点,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 老年患者急性硬膜下血肿延迟小骨窗开颅临床研究

    作者:严书德;张勇;顾建华

    目的 探讨延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老年患者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1999年至2005年我科共收治颅脑损伤后急性硬膜下血肿老年患者31例.入院后严密观察3 d并复查CT,再采用局部麻醉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残余血肿继续以尿激酶液化清除.结果 术后4~7 d,血肿清除率>80%,存活27例,死亡4例.半年后随访,按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记分:1级5例,2级9例,3级11例,4级2例.结论 对于老年患者急性硬膜下血肿,若病情稳定或发展缓慢,则可行延迟小骨窗开颅术,以减少手术创伤,避免二次手术进行颅骨修补.

  • 急性硬膜下血肿并弥漫性脑肿胀62例临床分析

    作者:郭灿;胡继实;胡焕松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并弥漫性脑肿胀病人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并弥漫性脑肿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结果按GOS评分评价.死亡25例;存活37例,其中恢复良好14例,中残12例,重残11例.结论尽早采用大骨瓣减压及血肿清除术、控制性低血压、应用巴比妥类药物、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亚低温治疗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能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 紧急钻颅及标准大骨瓣开颅在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中的联合应用

    作者:林友城;黄瑞宏;黄陈铭;李文生

    目的 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的治疗.方法 本组4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病人中,22例采用紧急钻颅及标准大骨瓣开颅的联合治疗,23例采用常规开颅.结果 联合治疗的22例患者中,预后良好13例(%),中、重残各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4例.常规开颅的23例中,预后良好 5例(21.74%),中、重残各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2例(52.17%).两组良好率及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联合采用紧急钻颅及标准大骨瓣开颅术,不仅能迅速缓解或解除脑疝危象,而且有止血容易、血肿清除彻底、减压充分等优点,可明显提高病人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的有效方法之一.

  • 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自然消散

    作者:刘占军;杨瑞;李元柱;张开军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自然消散的机制及其促进因素.方法对我科过去3年收治的9例快速自然消散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8例,女1例,年龄40~78岁.入院时GCS评分>9分,均于伤后3 h内CT证实急性硬膜下血肿,血肿量约10~35ml.保守治疗,头颅CT动态观察.血肿于伤后8 h内消散者5例,8~24 h者2例,24~72 h者2例.结论血液的重新分布及脑脊液的冲洗致血液的稀释扩散共同导致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自然消散.有助于血肿快速消散的因素有脑萎缩、单纯硬膜下血肿伴蛛网膜撕裂、脑组织的弹性及适当增高的颅内压、颅骨或颅底骨折伴硬脑膜撕裂等.

  • 新型模式救治急性硬膜下血肿635例分析

    作者:赵继培;陈景元;贺世明;赵振伟;王学廉;陆将;高国栋

    目的 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治疗的方法,评价新型救治模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采用新型救治模式治疗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35例,以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救治的568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对照,通过统计分析治疗效果、开颅手术次数、住院时间,评价该新型治疗模式的有效性.结果 新型模式组重型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较传统模式明显缩短(P<0.01),特重型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死亡率及重型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开颅手术率明显低于传统模式组(P<0.01).结论 急性硬膜下血肿新型救治模式可提高特重型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效果,缩短重型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急性硬膜下血肿术中脑膨出的原因分析与综合治疗

    作者:李壮志;孙晓辉;孙学东;富壮;刘书深;张学军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术中脑膨出形成原因及综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5例术中出现脑膨出的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受伤机制、临床表现、CT扫描结果,总结脑膨出形成原因.结果按GOS标准,治疗后6个月评定治疗结果,恢复良好24例,中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6例.急性脑肿胀、迟发性颅内血肿、低血压、脑缺氧、长时间脑疝是颅脑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采取综合治疗是防治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结论结合临床和CT扫描可判定术中脑膨出发生的可能性,对各种原因所致术中急性脑膨出及时采取相应综合措施可获良效.

317 条记录 12/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