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丛状神经纤维瘤一例报告
1 病例患者女性,10岁,发现左乳肿块1年伴疼痛.查体;左乳略大,皮肤无红肿,乳头无内陷及溢液.左乳外上象限可扪及一肿物,大小约3.0cm×3.0cm×2.5cm,不规则,界清,质韧,触痛,活动度尚可.肿物表面皮肤见少量雀斑状色素沉着.右乳未明显发育,无异常.彩超提示:左乳腺皮下低回声实性区.于局麻下行左乳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左乳腺皮下脂肪层内,呈条索状,粗处直径约1.0cm,迂曲成团,无包膜,边界尚清,腺体内未扪及确切实性包块,将肿物完整切除,常规病理结果示:乳腺丛状神经纤维瘤.
-
皮肤老化的防治方法
皮肤老化是机体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的变化过程,同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明显就是光线对皮肤的损伤作用.所以,有人认为皮肤老化体现两个过程,即自然老化(又称时程老化)与光化性损伤(光老化).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避开生老病死的规律,也不会脱离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在人的脸上时程老化与光老化没有明显的界定.皮肤衰老临床特征包括皮肤干燥、粗糙、松弛、起皱纹、萎缩,以及出现花斑状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和发生肿瘤等.目前对皮肤老化预防与治疗的方法有很多,但不外乎内治和外治两大类.内治主要是服用有抗皮肤衰老作用的制剂;外治除了外用具有抗皮肤衰老的制剂之外,还有激光、光子以及外科手术等手段.
-
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一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主因腰部色素斑半年余,于 2009年6月1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腰部、腹部出现散在钱币大小红斑,其上未见水疱、脓疱、鳞屑等,无明显瘙痒、疼痛等自觉症状,患者未予特殊处理;此后患者腰部、腹部红斑范围逐渐扩大、融合成片,红斑颜色逐渐转变为灰褐色.患者否认食物、药物及接触过敏史.
-
神经纤维瘤病I型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10岁,因"左上睑肿物7年"就诊,患者7年前无意发现左上睑肿物,无疼痛,未行诊疗,随年龄增大,左上睑肿胀致上睑下垂、双侧明显不对称,同时出现双侧面部棕色斑状色素沉着增多增大,来我院诊疗.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8,左眼视力0.4(矫正无助),左眼上睑肿胀、下垂,睑裂高约4 mm,触诊内侧眶缘可及一大小约5 mm×5 mm×3 mm球形包块,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无粘连,可推动,轻压痛.
-
特发性发疹性斑状色素沉着症1例
特发性发疹性斑状色素沉着症(idiopathic eruptive macular pigmentation,IEMP)首由Degos等1于1978年命名,遂被国际广为采用.“特发性多发性斑状色素沉着症”、“特发性获得性斑状色素沉着”等命名现已少用.2本病为病因不明的少见皮肤病.
-
全厚植皮I期修复下肢原发性浅表静脉曲张并发大面积溃疡1例
患者,男,63岁。因双下肢无明显诱因出现溃烂并反复出血20多年,左踝关节创伤面大出血伴神志不清3 h,于1999年10月收住院治疗。体查:神志淡漠,血压11/8 kPa,左踝部及左足肿胀坚实、无凹陷性,左小腿下段至内踝关节溃疡创面20 cm×11 cm,外踝创面10 cm×8 cm,右踝前方创面6 cm×5 cm,溃疡底部为暗红色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周围组织变硬增厚。双小腿的皮肤萎缩光薄如纸,呈现棕黑斑状色素沉着,其下可见承受高压的蔓状怒张小静脉。病情稳定后,查Perthes试验阴性,Trendelenburg阳性,下行性静脉造影示静脉瓣功能Ⅰ级。入院后经全身使用抗生素,伤口加强换药,应用弹性绷带,抬高患肢等处理,10 d后,溃疡创面肉芽生长良好。
-
谷胱甘肽联合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黄褐斑是一种皮肤色素过度沉着性疾病,表现为两颊及前额部位的黄褐色斑状色素沉着,是影响美容的常见皮肤病,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复发率高.作者近2年利用谷胱甘肽联合维生素C静脉点滴治疗黄褐斑,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