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苦地丁中紫堇灵和乙酰紫堇灵的制备和HPLC测定
目的:从苦地丁中制备紫堇灵和乙酰紫堇灵,并建立同时测定二者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柱层析分离、制备,波谱方法及理化性质鉴定二化合物;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APEX-ODS柱,流动相为甲醇-15 mmol *L-1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缓冲液(pH 6.70,70∶30),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89 nm,采用外标两点法定量.结果:得到紫堇灵和乙酰紫堇灵的纯度在99%以上;紫堇灵在6.9~110.4 mg*L-1,乙酰紫堇灵在8.7~139.5 mg *L-1线性关系良好;RSD分别为2.1%,2.7%,回收率97.3%,97.2%.结论:建立了紫堇灵和乙酰紫堇灵的制备方法;HPLC方法简单,易操作,适用于不同产地苦地丁中二者含量的测定.
-
HPLC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蒲地蓝消炎片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成药方制剂>第三册,由黄芩、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之功效,主要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淋巴腺炎、扁桃腺炎等症[1].原标准中无定量分析项目.
-
协日音·汤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协日音·汤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的苦地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处方中秦艽的成分龙胆苦苷.结果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的苦地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胆苦苷,在0.2104~0.7364μg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2838X+18492,r=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7%(N=9,RSD=0.98%).结论 方法可行,重现性好,能准确监控该制剂的质量.
-
协日音·汤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协日音·汤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的苦地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处方中秦艽的成分龙胆苦苷.结果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的苦地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胆苦苷,在 0.2104~0.7364μg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 Y=12838X+18492,r=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9.07%(n=9,RSD=0.98%).结论 方法可行,重现性好,能准确监控该制剂的质量.
-
感冒清热颗粒中苦地丁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改进
感冒清热颗粒是由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等十一味中药加工制成的颗粒;具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的功效,质量标准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鉴别按所述供试品与对照药材溶液制备方法进行,供试品在与苦地丁对照药材相应位置上,不能得到清晰可见的相同橙色斑点.为此,对薄层色谱鉴别项下供试液与对照药材溶液的提取方法及展开剂进行了改进,结果满意.
-
探析紫花地丁与苦地丁的不同及区别使用
目的:纠正临床上将紫花地丁与苦地丁两种饮片混淆的现象。方法以《中国药典》为依据,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对两种饮片的药材来源、性状、性味、功效、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用药剂量等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种饮片在以上几个方面各有不同之处,其适用病症亦各有不同。结论由于紫花地丁与苦地丁存在诸多差异,建议医师在临床时要根据患者病情区别使用,准确书写,以便用药更有针对性。药房亦应按《药典》和《调剂规范》准确调配,避免张冠李戴。
-
苦地丁与混用品紫花地丁的鉴别
苦地丁为罂粟科植物紫堇的干燥全草,主产于河北,山西、山东等地,野生,亦有栽培品,河北安国栽培的苦地丁已有较长的历史,主销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青海等地.
-
北京地区历史上曾应用过的中药品种
北京地区从元朝以来一直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名医云集,使用的中药荟萃了各地中药之精华,其质量是很讲究的.在中药商业发展中,北京使用的中药也是有变化的,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有的中药品种发生了变化,如上世纪60年代前,北京应用的地丁为紫花地丁,60年代末期直到现在使用的地丁为"苦地丁";有的中药品种由于资源问题而失去了踪迹,如"龙涎香".鉴于继承和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的需要,现将部分北京地区曾经使用的现在基本不用的中药品种整理如下,供同行参考.
-
紫花地丁与苦地丁的异同
在中医学的药材宝库中,用于清热解毒的很多.其中,紫花地丁、苦地丁临床应用较多.鉴于两者的原植物科属不同,但名称及功效却有相似之处,因此对两者的鉴别显得更为重要.来源与原植物鉴别紫花地丁属于堇菜科,为多年草本植物,喜半阴的环境和湿润的土壤,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华北地区有野生,4~6月开花,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干燥全草入药.药性苦辛寒,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损伤、痈肿、毒蛇咬伤等.
-
鉴别中药材真伪澄清品种混乱
1 紫花地丁、苦地丁、甜地丁与广地丁1.1紫花地丁1.1.1别名地丁草、堇菜地丁.1.1.2历史载于<本草纲目>,李时珍谓:"紫花地丁,处处有之.其叶似柳而微细,夏开紫花,结角.平地生者起茎,沟壑边生者起蔓".<纲目>记载的紫花地丁来源与现今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紫花地丁相一致.
-
苦地丁中生物碱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苦地丁又名地丁、苦丁、小鸡菜,系罂粟科植物紫堇Corydalis bungeana Turcz.的带根全草,用于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疗感冒、咳嗽、肝炎及多种炎症,尤其对风湿病、心肌炎有较好疗效[1]本实验对苦地丁中的生物碱进行系统分离和鉴定,利用柱色谱及制备薄层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得到6种生物碱,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UV,1H-NMR,13C-NMR,MS)鉴定了其中5种,(+)-丙酮基紫堇灵为首次在此植物中发现.
-
苦地丁提取物中原阿片碱和延胡索乙素的HPLC分析
苦地丁为罂粟科植物紫堇Corydalis bungeana Turcz.的干燥全草,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原阿片碱和延胡索乙素是主要有效成分[1],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松弛平滑肌,抗心律失常,解痉止痛等药理作用[2].原阿片碱和延胡索乙素的测定方法,文献报道有薄层扫描法[3].本实验建立了苦地丁提取物中原阿片碱和延胡索乙素的RP-HPLC法,结果较为满意.
-
蒲地蓝消炎片的研究进展
蒲地蓝消炎片由蒲公英、黄芩、苦地丁、板蓝根4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的功能,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淋巴腺炎、扁桃腺炎等的治疗.目前有些研究人员选择黄芩苷作为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的含量,但没有系统的蒲地蓝消炎片的研究进展的报道,本文以处方中的各味药材的研究进展做以总体论述,以供研究参考.
-
感冒清热颗粒中苦地丁薄层色谱实验方法
目的研究感冒清热颗粒中苦地丁薄层色谱(TLC)实验方法,筛选可靠的TLC鉴别方法.方法采用TLC鉴别方法.结果确定本品TLC鉴别提取方法、展开剂和薄层板类型.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获得的TLC图谱清晰、持久,可用于本品质量控制.
-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苦地丁中总生物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苦地丁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紫堇灵为对照品,利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在414nm波长下测定苦地丁中总生物碱含量.结果:紫堇灵在1.5~8.8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4),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2.3%(n=5).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苦地丁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
利胆八味散中苦地丁与麦冬的眦鉴别研究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利胆八味散处方中的主药苦地丁、麦冬进行TLC鉴别.实验结果表明重现性良好,可以作为控制利胆八味散真伪的鉴别方法.
-
中药苦地丁、牵牛子的荧光学测定
目的:探讨中药苦地丁、牵牛子荧光学测定方法。方法:将苦地丁、牵牛子溶液分别加入硅胶G板,经荧光分光光度计扫描薄层板,根据面积及质量的关系制作标准曲线,代入线性方程计算含量。结果:苦地丁中紫堇灵含量、牵牛子中咖啡酸含量经荧光检测三次所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荧光测定值稳定性及准确性较高。结论:应用荧光学测定苦地丁、牵牛子中有效成分准确性较高,是临床确定药物有效成分及对药材进行准确鉴别的有效方法。
-
蒙药苦地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本文主要对蒙药苦地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苦地丁提供参考依据.
-
蒲地兰消炎口服液中板蓝根等4味药材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构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HLC)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的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进行专属定性鉴别.结果:各味药材的薄层色谱特征明显,阴性对照溶液无干扰.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质量.
-
苦地丁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苦地丁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小鼠灌胃给苦地丁水煎剂(0.2 g/ml),每次 0.5 ml,每日 1 次;对照组小鼠灌胃给同等量生理盐水;7 d 后两组小鼠同时测定脾、胸腺重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 IL-2 活性.结果苦地丁可使脾和胸腺萎缩,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受到抑制,IL-2 活性减弱,与对照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苦地丁对小鼠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