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曲普瑞林)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23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莉;刘正娟;王玉川;白雪梅;赵永鑫

    目的 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曲普瑞林)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曲普瑞林治疗23例ICPP女童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第二性征、子宫、卵巢、骨龄(BA)、血清雌二醇(E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激素水平、预测成人终身高的变化及药物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患儿乳房、子宫、卵巢体积均有缩小,E2、促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峰值均显著降低,骨龄成熟延迟,骨龄/实际生活年龄(BA/CA)值下降,预测成人终身高治疗前为(155.5±0.81)cm,治疗后为(157.0±0.81)cm,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曲普瑞林治疗ICPP能够抑制性腺轴及性腺发育,延缓BA成熟,终对改善成人终身高有意义.

  • Albright综合征1例

    作者:齐丽萍;董志

    Albright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病征,属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中的特殊类型,典型者表现为多骨性骨纤维异常增殖、区域性皮肤色素沉着和性早熟.现将我院近发现的1例报告如下.

  • 疏肝养阴法对特发性真性性早熟女孩卵巢容积的影响

    作者:莫珊;邓丽莎;李伟元;谢学田;张群

    目的:观察疏肝养阴法对特发性真性性早熟(ICPP)女孩卵巢容积的影响.方法:对42例肝郁阴虚型ICPP女孩予疏肝养阴中药口服,治疗时间为1年,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格变化以及卵巢容积的变化.结果:患儿治疗后,症状评分、乳核直径、卵巢容积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疏肝养阴中药能有效减慢ICPP女孩青春发育的速度,达到治疗目的.

  • 30例不同年龄儿童性早熟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

    作者:金兰

    目的:研究性早熟患儿的临床特征表现,总结分析导致发病的原因.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性早熟患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分别进行一般特征检查、骨龄检查、超声检查、血清性激素指标检查、MRI检查,分析导致性早熟的影响因素. 结果:女性患儿特征表现为乳房增大、乳房色素沉着、外阴分泌物增多、阴毛早现、阴道出血;男性患儿特征表现为身高增长过快、阴茎增大、阴毛早现、乳房肿大. 导致患儿性早熟的原因包括环境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 结论:引发儿童性早熟的因素较多,需要通过临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时确诊. 尤其要关注农村婴幼儿的生活和饮食,增强家长的疾病认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 试论性早熟的危害及预防

    作者:蔡玉雀

    如今儿童性早熟成为全球关注焦点问题,其发病率达到了0.6%,相比之下女性超过男性。而且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儿童发生性早熟的问题逐渐严峻,严峻性早熟成为相关人士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儿童性早熟所带来的危害,并结合实况提出预防儿童性早熟的建议。

    关键词: 性早熟 危害 预防
  •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与性早熟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彭刚;丁明;黄宝兴;杨方华;张琴;杨斌让

    目的 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生是否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具有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期间确诊的女性ICPP 288例为研究组,186例无性早熟病史的13~18岁且月经来潮3年以上女童为对照组,分析两组间青春期PCOS的发病率.结果 两组女童之间在年龄、身高、体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4.359、21.08和7.31,均P<0.05),ICPP组高于对照组,而在初潮年龄方面,ICPP组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77,P<0.05).ICPP组PCOS发病率6.60%,对照组PCOS发病率4.30%,2组PCOS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109,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体重指数(BMI)及年龄与PCOS发病呈正相关.结论 性早熟患者在青春期阶段发展为PCOS的风险并未增加,但仍需重视和长期随访.

  • 性早熟儿童家庭社会行为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王春生;徐勇;蒋培余;张蓓;邵慈慧

    目的:探讨儿童性早熟的主要家庭社会行为因素,为儿童性早熟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0例性早熟患儿和120例非性早熟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父母经常学习或咨询育儿知识、家长溺爱、常多吃动物性食物、常食营养滋补品、课外体育运动时间、家庭关系等因素在两组儿童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父母经常学习或咨询育儿知识、常多吃动物性食物、常食营养滋补品、曾连续用过成人化学用品、课外体育运动时间、家庭关系等因素与儿童性早熟有相关性(P<0.05).结论:常多吃动物性食物、常食营养滋补品、接触成人化学用品、课外体育运动时间少、家庭关系紧张等因素在儿童性早熟发病中起重要促进作用,父母经常学习或咨询育儿知识是儿童性早熟的保护性因素;加强幼儿父母的育儿知识教育、改善家庭关系、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与日常行为及适度体育锻炼有利于降低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

  • 儿童性早熟日常膳食习惯分析与干预效果研究

    作者:吕红仙

    目的:研究儿童性早熟日常膳食习惯及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在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性早熟的180例儿童和体检确认健康的180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调查和分析日常膳食习惯,并对性早熟儿童的家长进行膳食认知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膳食结构变化、乳腺表面积、子宫容积、卵巢容积与性激素水平.结果:性早熟儿童中,偏肉食类者、以酸奶和饮料代替牛奶和水者、经常进食滋补品者、经常摄入油炸和膨化食品者所占比例较高,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确认为危险因素;膳食认知干预后,性早熟儿童中偏肉食类者、以酸奶和饮料代替牛奶和水者、经常进食滋补品者、经常摄入油炸和膨化食品者所占比例低于干预前(x2=53.381 ~77.862,P<0.01);性早熟儿童乳腺表面积、促卵泡生长素(FSH)、黄体生长素(LH)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t=17.251 ~ 63.173,P<0.01).治疗前后子宫容积、卵巢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5~1.517,P>0.05).结论:日常膳食习惯不良会造成儿童性早熟的发生,膳食认知干预能够改善日常膳食习惯并预防或改善性早熟的发生.

  • 醋酸亮丙瑞林对性早熟女童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作者:林志航;蒋建家

    目的 探讨醋酸亮丙瑞林对性早熟患儿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78例性早熟女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口服醋酸甲地孕酮片加以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对照组仅给予口服醋酸甲地孕酮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雌激素(FS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12个月后两组E2、LH和FS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观察组女童子宫容积、卵巢容积和卵泡直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女童以上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除骨龄(BA)外,两组患儿生长速度和骨龄/时间年龄(BA/CA)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身高、体重明显增加,而生长速度、BA和BA/CA值则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在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同时,醋酸甲地孕酮联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可明显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分泌,有效延缓骨龄.

  • 简化LHRH刺激实验在儿童性早熟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刘德云;韩正权;蒋惠珍;张志红;丁金霞;周美玲

    目的:探讨简化LH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实验在儿童性早熟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性早熟病例12例进行传统LHRH刺激试验(五点位法),并于静脉应用LHRH药物40 min时取静脉血,测定0、30、40、60、90、120 min 6个点位的LH、FSH值,分别比较确定0、40 min两个点位(简称两点位法)的LH峰值及LH/FSH比值;0、30、60、90 min 4个点位(简称四点位法)的LH峰值及LH/FSH比值;0、30、60、90、120 min 5个点位(简称五点位法)的LH峰值及LH/FSH比值.每例患者均分别以上述3种不同点位法得到的LH峰值及LH/FSH比值判断性早熟的类型,并分别将两点位法与五点位法、四点位法与五点位法LHRH刺激试验得到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以两点位法与五点位法判断的性早熟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P>0.05);以四点位法与五点位法判断的性早熟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P>0.05).结论:简化LHRH刺激实验在儿童性早熟的鉴别诊断,尤其是年幼儿童性早熟的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

  • 知柏合剂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43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蔚华;向楠

    目的 观察知柏合剂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4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选用知柏合剂(知母、黄柏、夏枯草、白芍、生地、丹皮)随症加减治疗,3个月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患儿第二性征、血清性激素水平、妇科彩超,骨骼生长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第二性征、血清性激素水平、妇科彩超及骨骼生长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柏合剂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疗效肯定.

  • 曲普瑞林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29例疗效分析

    作者:梁向荣;王树芳;王茹;周朋

    目的:观察曲普瑞林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临床疗效,为ICPP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曲普瑞林对29例ICPP女童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第二性征、卵巢发育情况、血清雌二醇(E2)、垂体促性腺素浓度、骨龄(BA)、生长速率(GV)及身高(PAH)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儿乳房、卵巢体积均有缩小;E2、促黄体生成激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峰值均显著降低;骨龄成熟延迟,骨龄/实际生活年龄(BA/CA)值下降;治疗前预测成人终身高为(155.5±0.61)cm,治疗12个月后为(159.1±0.81) cm,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曲普瑞林治疗ICPP效果显著,能有效抑制性腺轴及性腺的发育和骨龄的增长,改善成年身高.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女童性早熟及观察治疗效果中的价值

    作者:杨利芬;钟挺

    目的 超声对性早熟女童治疗前后子宫和卵巢变化情况进行测量,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女童性早熟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镇海区中医医院儿科就诊,临床诊断为性早熟的女童60例为性早熟组,同时选择正常健康女童60例作为对照组,性早熟组女童年龄(6.54±1.21)岁,对照组(6.49±1.18)岁,比较两组女童的子宫、卵巢和卵泡的超声结果.结果 性早熟组女童的子宫容积、子宫长径、子宫前后径和子宫宽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女童(t=9.345、7.342、4.246、6.342,P均<0.05).性早熟组女童的卵巢容积、卵巢长径、卵巢前后径和卵巢宽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女童(t=5.346、7.164、0.76、4.786,P均<0.05).性早熟组女童的卵巢卵泡数目和卵泡直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女童(t=15.267、9.146,P均<0.05).性早熟女童治疗后子宫容积和子宫长径明显小于治疗前(t=7.264、6.475,P均<0.05),性早熟女童治疗后卵巢容积和卵巢长径明显小于治疗前(t=6.784、6.543,P均<0.05),性早熟女童治疗后卵泡数量和卵泡直径明显小于治疗前(t=13.154、3.768,P均<0.05).结论 超声检查发现性早熟女童患者的子宫大小、卵巢大小、卵泡数目和卵泡大小均大于健康女童,性早熟女童经过正规治疗后子宫大小、卵巢大小、卵泡数目和卵泡大小均明显缩小,超声检查在女童性早熟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超声 女童 性早熟 诊断
  • 宝安区4~10岁儿童性早熟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邓英华;冯承芸;牛丽;刘越红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4~ 10岁儿童性早熟检出情况及引起性早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7个街道共6 122名4~10岁的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诊断性早熟儿童120例,女孩100例,男孩20例,检出率为1.96%,女孩发病率是男孩的5倍,且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超重和肥胖儿童中性早熟发病率3.67%高于正常体质量组1.54%.性早熟组常服用儿童饮料、保健滋补品、人工饲养动物肉类及水产品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早熟检出率比较高,与体重及饮食等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

  • 性早熟儿童流行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玉;黄慧;杨利;谢理玲

    目的:探讨性早熟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儿童卫生保健、青春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确诊为性早熟及南昌地区4所小学诊断为性早熟儿童共600人,对其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生活方式、饮食等多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父母关系是否和睦、母亲初潮年龄、居住区域、家庭中使用塑料制品、喜爱看言情类电视剧、小说等、服用营养滋补品、喜食动物性食品或高蛋白饮食、经常食用洋快餐、经常食用饮料等含防腐剂、色素食品等因素与儿童性早熟有相关性(P<0.1).结论:改善家庭关系,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有利于降低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

  • 儿童性早熟与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作者:杨挺;王明欢

    目的 探讨儿童性早熟的流行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302例性早熟儿童(研究组)和200例正常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生活方式、饮食等多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相关影响因素探讨.结果 研究组儿童平均年龄(8.74±2.11)岁,对照组儿童平均年龄(8.52±2.03)岁,两组儿童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骨龄、身高、体质量及BMI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瘦素、LH、FSH、T及E2等性激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是否和睦、母亲初潮年龄、居住区域、家庭中使用塑料制品、言情类电视剧、小说、服用营养滋补品、动物性食品或高蛋白饮食、经常食用洋快餐及食用含防腐剂、色素食品等是影响儿童性早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儿童性早熟与家庭关系、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及母亲初潮年龄等因素有关,改善家庭关系,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预防和降低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针对已经发生性早熟儿童,家庭和学校应及时进行适合的心理健康和生殖健康教育,及时疏导,避免性早熟对儿童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 亟须重视青少年女性的生殖健康和健康教育

    作者:何内华;郑燕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青少年接受各种信息以及性观念、性早熟、性开放的程度已经远远超出预料,婚前性行为、未婚先孕、人工流产等现象呈明显上升趋势.

  •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家庭治疗与护理指导

    作者:叶裕

    目的: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发病原因、家庭治疗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8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进行家庭药物治疗、运动治疗、心理治疗与护理、饮食治疗与护理、日常生活护理等方面的指导.结果:8例患儿治疗后,第二性征的发育明显受到抑制,LH及FSH降至青春期前水平,血中E2水平正常,骨龄增长加速势头得到控制.结论:辅助家庭治疗与护理指导可提高ICPP的疗效,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医疗关系.

  • 肥胖儿童血清瘦素指标检测及其与中枢性性早熟女童青春期发育关系的探讨

    作者:修桂英;王斌

    目的:观察肥胖儿童血清瘦素水平,探讨瘦素和体重指数(BMI)的关系,同时研究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孩青春各期血清瘦素变化规律.方法:肥胖组为2002~2004年度在吉林省医院门诊就医的体重高于同年龄小儿标准体重20%的患儿50例,对照组为体检正常的儿童50例,年龄均为5~11岁;另外选择35例处于青春各期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孩(ICPP)为观察组,以17例正常青春前期女孩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各组瘦素和BMI.结果:(1)肥胖儿童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非肥胖儿童,与BMI呈正相关;(2)ICPP女孩青春早、中、晚期血瘦素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儿童瘦素水平与BMI高度相关,肥胖儿童存在瘦素抵抗现象.(2)ICPP女孩血清瘦素水平均在青春早期明显升高并与青春期发育过程平行.

  • 小儿推拿结合中药治疗幼女乳房早发育临床观察

    作者:褚艾妮;林静

    目的 观察小儿推拿结合中药治疗幼女乳房早发育的疗效.方法 对32例患儿进行小儿推拿,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清肝经、补脾经、补肾经各500次,按揉丰隆穴2 min,从上到下敲打双下肢外侧胆经各5min,结合辨证使用中药3个月.将乳房早发育辨证分型为肺胃积热挟痰郁、肝胆湿热挟痰火、脾胃积滞挟痰湿,分别治以清泻肺胃积热,化痰软坚散结;清疏肝胆湿热,化痰消积,软坚散结;健脾理气化痰软坚散结.观察治疗后患儿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愈23例,好转8例,无效1例,治愈率72%,有效率97%.结论 小儿推拿结合中药能有效改善幼女乳房早发育的症状,达到治疗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611 条记录 10/31 页 « 12...78910111213...303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