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癌患者急性心梗的病案分析
1临床资料
患者鲁某,男65岁,以胸痛头痛8小时为主诉于2010年11月30日入院,发现左肺腺癌病史6个月,给予化疗放疗2个疗程,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长期口服依那普利,血压控制在120/70-140/90mmHg,患者于2010年11月30日14:00左右突发胸痛,伴头痛,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无四肢感觉异常,查头颅 CT 未发现明显异常,入院后查心电图(十八导联)显示:广泛心肌缺血,窦性心律82次/分,心脏彩超显示:主动脉瓣、二尖瓣少量反流,EF48%胸片显示左肺占位,心肌酶谱正常,诊断:肺癌放化疗后,冠心病,心功能Ⅱ级,原发性高血压2级,给予止痛、营养心肌、活血化瘀、降压对症等治疗,症状显著好转,入院后饮食差,每日饮食6-8两,给予补液营养支持,生命体征良好,入院后第三天晚20:00逐渐出现胸痛,胸闷气喘,端坐呼吸,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血压逐渐下降,90/50mmHg,查十二导联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程度较前明显,间隔1小时复查心电图,发病3小时后完善右室正后壁心电图显示急性右室梗死,发病4小时后查全血肌钙蛋白T 阳性,考虑为急性右室梗死,查冠脉造影显示左优势型,有关狭窄大于95%,给予冠脉支架植入,密切监测中心静脉压,给予止痛镇静补液、营养心肌等治疗,症状逐渐好转。 -
急性心梗病人的排便护理
-
警惕“非典型心梗”危及生命
急性心肌梗塞(以下简称急性心梗)的抢救应该争分夺秒,时间就是生命!然而现实生活中,贻误治疗的情况时有发生.急性心梗表现为"心绞痛"的约占70%,通过身体其他部位疼痛体现出来的约占30%,如表现为腹痛、牙痛等容易被人忽视而错失治疗良机.在炎热的夏天,心脏本身有病变者就更容易发生供血不足,继发心绞痛,这种疼痛在胸骨后或心前区,由于疼痛较为剧烈且持续时间长,容易引起人的警惕.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心梗都会表现为"心绞痛",约有30%的患者发生心梗时并不典型,这种不典型的急性心梗可有各式各样的表现.
-
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情况,分析影响因素,针对性改进.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2015年3月-6月急性心梗PCI术后患者13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CQQ)调查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低于正常人群,腰臀比、术后用药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与生活质量显著相关(P<0.05).结论 除关注患者生理问题外,为急性心梗PCI术后患者提供包含情绪管理、进行早期康复运动及生活方式的整合性医疗服务,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十分必要.
关键词: 急性心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患者 生活质量 -
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心得
血府逐瘀汤有活血祛瘀、开胸止痛、疏肝行气之功.主治瘀血为阻、头痛胸痛、内热烦闷、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呃逆干呕、急躁善怒等症,是治疗常见气滞血瘀病症的良方,现介绍如下.辨证结合辨病诊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体会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24001)冯国标中医和西医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名称上虽有不同,但中医心悸、怔忡、心痹、真心痛、厥心痛、胸痹、心水等病证与西医的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梗、心绞痛、心力衰竭有相似之处,这种相似,有助于辨证结合辨病进行治疗.
-
都气丸在急症中的用法举隅
都气丸出自<医宗己任编>,由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组成,功能补肾纳气,主治肾虚喘咳,为缓图治本之方,作者用其治疗急症,亦收良效,举隅如下.急亦治本(急性心梗并心衰) 杨妪,78岁,1997年6月20日因胸痛1h,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2~0.3mV,以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收入院.
-
辨证结合辨病诊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体会
中医和西医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名称上虽有不同,但中医心悸、怔忡、心痹、真心痛、厥心痛、胸痹、心水等病证与西医的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梗、心绞痛、心力衰竭有相似之处,这种相似,有助于辨证结合辨病进行治疗.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129例心电图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究AMI(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心电图的表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和其它临床资料,统计各心率失常的发生率和死亡情况.结果:在130例AMI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所占比例高,共104人,占80.0%,房早2人、房颤2人、房室传导阻滞2人、束支传导阻滞3人,在死亡人数上,共有15例患者死亡,其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中有3例死亡,室颤的患者中,有8例死亡,房室传导阻滞有2例死亡、束支传导阻滞有3例死亡.结论:在AMI并发心率失常的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所占比例高,同时也是AMI发生猝死的首要原因,别的类型的心率失常可在AMI时出现,但是其发生率较低.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3例疗效分析
作者近几年来应用尿激酶治疗急性心梗13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患者,男10例,女3例,年龄45~66岁,均符合WHO制定的AMI诊断标准,并具备下列条件:①胸痛持续30 min以上,给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②发病持续时间6 h 内,1例发病9 h,但仍有胸痛,患者强烈要求溶栓治疗;③胸前至少相邻两个导联或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大于0.2 m V;④ 无溶栓禁忌证.给药方法为确诊后首先嚼服阿斯匹林0.3 g, 随即将尿激酶150万U溶入100 m 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中,0.5 h内静脉滴完,溶栓治疗后6 h皮下注射肝素钙7500 U,之后每12 h皮下注射7500 U,连用3~5 d.
-
风心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及再梗死1例
患者女性,60岁.因反复心悸、气短26年,持续性胸骨后疼痛1 h第5次入院.既往多次住院确诊为"风心病;二尖瓣双损;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房颤".入院前5月因发生"脑栓塞"第4次住院.当时急查心电图示房颤,V1~V3导联QRS波呈QS型、V4导联呈rS型,伴ST段弓背向上抬高.心电图诊断:①慢性房颤;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查心肌酶谱:GOT,LDH,CK,CK-MB均升高.临床诊断:①风心病二尖瓣双损;慢性心功能不全Ⅲ度;慢性房颤.②脑栓塞;③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经治疗1月余好转出院.本次入院后心电图与前次比较见V1~V4均呈QS型,且V5,V6 R波降低呈rS型,V3~V6ST明显抬高3~4 mm,监测心肌酶谱,其演变符合急性心梗的变化规律.临床诊断: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急性广泛前壁再梗死.虽经积极抢救治疗,终因病情危重及发生室速、室颤,抢救无效临床死亡.
-
浅谈急诊护理管理
急诊科是跨科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各学科疾病的交汇集中地,病人超病急,病种复杂,病人及家属心理准备不充分,经济条件有限,经常有传染病及三无病人,常常涉及法律及暴力事件.急诊护理工作急、忙、杂、乱,而急诊护理队伍年轻化,护理人员相对不足,掌握的专科急救知识不全面,法律意识及护理规范意识淡薄.我院急诊中心成立于2006年3月,包括急诊门诊、急诊外科病区(以创伤、急腹症为主)和急诊内科病区(以急性心梗介人为主)三个部分,急诊内科、外科病区管理桶医院病区管理相同,急诊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护理质量安全和护理队伍的形象,加强急诊护理管理尤为重要.
-
急性心肌梗死经绿色通道行急诊PCI实施临床路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绿色通道行急诊PCI应用临来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50例急性心梗经绿色通道行急诊PCI术的患者,按临床路径标准给予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50例患者按路径标准全方位精心护理后,除1例病情危重死亡、1例为急性心梗引起心衰退出路径外,其余48例均符合路径标准出院.结论:急性心梗经绿色通道行急诊PCI术患者按临床路径标准给予规范的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
-
34例急性心肌梗塞在基层医院的诊治体会
自2008年4月-2013年4月,我院共收治急性心梗(AMI)34例,经明确诊断及有效治疗,临床治愈31人占(91.2%),死亡31例,占(8.8%),现总结如下:
-
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在急性心梗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急性心梗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本病在欧美国家常见,WHO报告1986年-1988年35个国家每十万人口心梗死亡率以瑞典、爱尔兰、挪威、芬兰、英国高.美国居中,我国和韩国居末二位.
关键词: 富马酸比索洛尔片 急性心梗 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护理
溶栓疗法是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重要方法,溶栓疗法具有时间依赖性,发病距溶栓时间越短,梗塞相关备管越易再灌注,更多的心肌可受到保护和功能改善.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时如何抓住时机,采取得力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确保溶栓成功,促进其康复的重要性.
-
儿茶酚胺抑素对急性心梗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 探讨儿茶酚胺抑素(CST)和急性心梗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和心梗组(n=40),结扎冠状动脉制备心梗模型,心梗组存活36只.测量大鼠血浆CST水平,使用程序性电刺激法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室性心律失常的易患率,同时测定在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刺激下,鼠心室肌的易损期时间窗和有效不应期的变化.了解CST对急性心梗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心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减小(P<0.01),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则明显增大(P<0.01),CST明显升高(P<0.01);程序性电刺激后,假手术组未能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组共31只(86.1%)大鼠诱发出室性心律失常(P<0.01);心梗组大鼠固定强度心室易损期时间窗延长、有效不应期缩短(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F降低和CST升高均为急性心梗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 CST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可用于预测急性心梗的预后指标之一.
-
溶栓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40例的临床探讨
目的 分析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采取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08 ~2014-11在化州市人民医院接收的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疗法,实验组对患者采取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血管成功再通率(72.5%)明显高于对照组(17.5%),实验组患者死亡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22.5%);实验组患者血清CK-MB峰值、峰值出现时间以及心电图图ST段变化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当患者一旦确诊为急性心梗,要立即采取溶栓治疗,可以使再通率明显提高,降低病死率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老年急性心梗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观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展的加剧,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数量在逐年增加,接近1/3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年龄超过80岁.而老年急性心梗(AMI)患者无论是就诊时间、溶栓治疗、直接PCI术治疗及预后均有其特殊性,多表现为就诊时间不及时,不愿接受直接PCI术,预后不佳.如何提高老年急性心梗患者再灌注治疗策略,改善预后,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探讨静脉溶栓治疗对老年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采用尿激酶(UK)150万u静脉溶栓治疗老年AMI患者25例,现报告如下.
-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动过缓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急性心梗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自然发展过程中,富含脂质的斑块可发生破裂和急剧变化,从而激活血小板产生凝血物质,形成血栓阻断血流导致心肌氧供和氧需之间失衡,如果这种病理过程严重而持久存在,则发生心肌坏死.
-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
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由于其具有创伤性小,病人痛苦少,诊断明确,治疗效果好的特点,目前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急性心梗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中断血流所致,其死亡率较高.如能早期恢复冠状动脉再灌注是提高AMI的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支架置入治疗AMI时冠状动脉再通率,血流改善好,大大降低了AMI患者的病死率.但作为有一定危险的侵入性诊断和治疗,如何改进护理工作降低手术并发症,大限度减轻患者术后痛苦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