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蒋宝素生卒年代初考

    作者:乔洪华;朱勇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了<明清十八家名医医案>一书.该书"前言"对18位医 家的简历、著述和医案特点均作了简单介绍.其中对<问斋医案>的作者蒋宝素简介为:蒋 宝素,号问斋,清代医家,生卒年不详.京口(今江苏镇江)人,一说丹徒人.于治痰证, 具心得,倡用治疗痰饮"十补一清"、"剿抚互用"诸法.<问斋医案>五卷,分为心、脾、肺、肾、肝五部,下分40门,记录了蒋氏40余年之治疗经验.

  • 化痰散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作者:刘力;黄文玉;杜文娟

    笔者于1996年8月~1998年4月对89例肺炎患儿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中医辨证为痰证者加用化痰散,与小儿清肺丸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论痰对温病发展传变的影响及其治疗

    作者:张炳立

    痰对温病的病机演变及预后产生重要的影响 ,基于痰阻气滞的病机 ,其可助热化火 ,使湿浊难化 ,或与瘀血互结 ,并易引邪内陷 ,使温病病理加重或证候变得复杂.在治疗中应重视标本同治 ,且宣通气机是治痰的重要环节 ,针对痰热和痰湿 ,要正确使用清化痰热和燥湿化痰两大基本治法 ,并注意祛痰 ,切勿伤阴.治疗温病中辨痰治痰不容忽视.

  • "通”法--《金匮要略》治疗痰饮水气病的基本方法

    作者:阚湘苓;郑蓉;许妙如

    《金匮要略》所论痰饮、水气病皆为津液代谢障碍类疾病.痰饮即后世之饮证,"痰”同"澹”,《说文》曰:"澹者,水摇也”,也形容饮之状态而设,并非后世所谓之痰证;水气即后世水肿之证,"气”表明水形成的原因为气机受阻或阳气衰微,气不化水,水泛肌肤而成水肿之证.饮与水异名而同源,均为水液潴留之证,若水液停留于某一局部,如:水走肠间,或在胁下,或归于四肢等,皆谓之饮证;若水液泛滥肌肤,以浮肿为主要表现,多伴小便不利者则为水气病.

  • 浅论中医对痰证的认识及发展

    作者:于薇

    对于痰的认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般认为:自呼吸道产生而排出的涎液谓之痰,这是常说的狭义之痰、有形之痰,而中医理论又不仅限于肉眼可见之痰,更多地是指概念意义上的痰——无形的、无处不在的、盅惑为病的痰,这是指广义的痰。自古以来,很多医家都着笔墨描述这无形之痰,创立了很多施治有效的方药,使临床很多顽疾怪病得以治愈,在中医学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地创立了痰证学说。 但是对于广义之痰,不论是从致病因素,或病理产物角度论述对于现代医学发展来讲都是不甚详尽和完善的。加上现在临床上以痰论病增多,疗效显著,都急需对痰证进行专门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中医对痰证的认识,经历了从有形之痰到无形之痰的认识过程。在《内经》阶段记载有“饮发于中”、“积饮心痛”等,虽没提到痰字,但对其证型已有明确记载。《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这段文字记载为后世医家对痰饮的研究思路奠定了理论基础。《内经》的论述多详于饮而疏于痰。因为从《诗经*庸阝风》里“彳步彼阿丘,言采其(亡)/(虫虫)。”([ HT7,5〗亡)/(虫虫)是化痰药贝母;另外甘肃武威出土的汉墓医简中记载用虻(贝母)和漏芦等治疗痰瘀病证的方药,可见那时的人们已会采集和运用化痰药了。

  • 漫谈"清气化痰丸"

    作者:哈小博

    "清气化痰丸"出自明代医家吴所著之<医方考>一书,是治疗痰热咳嗽的常用方. 前人认为,痰病治法有化痰、消痰、涤痰三类.一般痰病都用化法,较重的用消法,留而不去的顽痰则用涤法.所谓化痰,即逐渐消除之意,不能操之过急.痰的生成,有因外邪引起的,也有属于内因的.其性质有风痰、寒痰、热痰、湿痰、燥痰的不同,化痰的方法则有宣肺化痰、温阳化痰、清热化痰、燥湿化痰、润肺化痰的区别.由于"肺为贮痰之器",痰证常引起咳嗽,故化痰每以肺为主.又因"脾为生痰之源",所以化痰又常与健脾和胃的治法结合.

  • 从痰瘀互结论治泌尿系结石107例

    作者:李杨;宋风林;王艳英;王彦刚;郭润仁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之一,近年来泌尿系结石发病率较高,且有上升趋势,男性比女性多见,手术、经镜取石有一定适应证和局限性,体外冲击波及激光碎石的临床应用改善了泌尿系结石的治疗、预后,但复发率高[1-2].2007-08-2010-03,我们采用化痰通络通淋排石方联合双手虚叩肾区治疗泌尿系结石107例,并与排石颗粒口服治疗8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 脑梗死恢复期痰证与血脂代谢关系的临床观察

    作者:焦久存;刘胜芳;牛玉国;吕士君

    目的 探讨脑梗死恢复期痰证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将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03例按辨证分型分为2组,痰证组52例,非痰证组51例;并设正常对照组50例,为老年体检者(健康人).评定痰证组和非痰证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并检测3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脑梗死恢复期痰证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22.91±11.15)分,非痰证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12.10±8.19)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恢复期TG、TC、LDL-C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 痰证组TG、TC、LDL-C较非痰证组明显升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脑梗死恢复期存在严重的血脂代谢紊乱,临床应注重化痰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身体康复.

  • 吴一纯论治痰证及用药特色

    作者:汤岳龙

    吴一纯教授从医50余年,常言:"医不仅能治病,而贵在治难治性疾病."兹将其论治痰证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 刘玉洁教授从痰论治抑郁症经验

    作者:邵静;王清贤

    抑郁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以情绪低落为主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多以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并见,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刘玉洁教授认为,痰是导致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将从痰论治分为六法,理气化痰法,和枢机、调肝化痰法,清热化痰法,疏肝健脾化痰法,益气养阴化痰法,益气活血化痰法.刘教授根据患者症状灵活加减,临证之时,疗效卓著.

  • 李英杰从痰论治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经验

    作者:田红军;史红星;刘屹;闫茹玉;黄松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是指由脑血管源性损伤所致的早期、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属于中医学“健忘”“善忘”“呆病”等范畴。关于其发病机制,李英杰主任医师认为与痰浊密切相关,并指出治痰当首辨病性,即辨湿痰、热痰、寒痰;治痰不离调气,气滞者顺气,气虚者补气;治痰必用破瘀。遵湿痰燥之、热痰清之、寒痰温之之旨,因气机郁滞者,主以疏肝行气;因脾肾虚而生痰者,主以温补,不忘治痰之本方为正治。

  • 王桂痰证学说探析

    作者:吴雪彪

    医分门户,盛于金元.在这一代学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才辈出,流派纷呈.除熟知的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张从正四大家外,常熟王独树治痰一帜,给当代及后世留下深远影响.王,字均章,号中阳,江苏常熟人,博学多才,精医学,长导引.元·泰定元年(1324年),王约61岁,开始把20多年的养生体会,疗病心得记载下来,成书16卷,名为<泰定养生主论>.书中详细论述了痰证学说和滚痰丸的运用,现概述于下.

  • 中医痰证与载脂蛋白A5基因-1131T》C多态性的关系研究

    作者:聂娅;周小青;郭春秀;黎鹏程;谢宇霞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A5(ApoA5)-1131T>C基因多态性与中医痰证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对湖南地区131例痰证患者及74例健康人的ApoA5-1131T>C基因型进行检测,同时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脂、血压及体质量指数.结果 205例受检者中,ApoA5-1131T>C位点TT型76例(37.07%),TC型94例(45.85%),CC型35例(17.07%),T等位基因频率60.00%,C等位基因频率40.00%.CC型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明显高于TT型(P<0.01).病例-对照研究及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均支持ApoA5-1131C是痰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poA5-1131C可能是痰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poA5-1131CC型可能与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升高有关.

  • 痰证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聂焱;衡先培

    中医所讲的"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多种病因综合作用后形成的病理产物,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口服用药等均可导致痰证的形成,痰作为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可继发为致病因素,引起更广泛的病理变化,出现多种症状和体征.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对一定浓度的胰岛素(INS)的生物反应性低于正常,需要超常量的胰岛素才能引起正常量反应的一种病理状态.IR典型的临床特征是顽固性高血糖与高胰岛素血症并存,它引起的糖、脂等代谢紊乱可导致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脂质代谢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为了从痰证方面着手改善IR,为增加INS的敏感性方面提供理论依据,现将近年来研究综述如下.

  • 高血压病中医痰证与客观化指标相关性研究概述

    作者:万晓华;陈小光;徐丹苹;吴焕林;孙海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1].根据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归为“眩晕”“头痛”等范畴,辨证分型以痰湿雍盛、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为主.传统中医辨证模式多以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作为主要依据,主观性强,可重复性差,而今随着中医客观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高血压中医证型的现代客观化研究日益增多,已取得很大进展.现将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客观化指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南京地区痰证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情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智强;过伟峰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痰证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情的影响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将210例脑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分为痰证组与非痰证组,分别于2次调查:病程第0、21天进行临床观察,比较两组发病时出血部位,出血量,相关实验室检查的差异,结果:基底节区为脑出血的好发部位,占54.28%;痰证组与非痰证患者在出血部位上没有明显差异。痰症患者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及治疗后,脑出血量均高于非痰证患者。出血性中风痰证患者LDL值高于非痰证患者,其余实验室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出血性中风痰证、非痰证患者PT、TT、APTT、FIB无明显差异。结论:痰证是出血性中风的主要证候,痰证患者比非痰证患者病情为重,在实验室指标也存在差别。

  • 中医治疗痰证的遣药组方思路

    作者:杨吉祥;贾波

    文章阐明了痰证的形成、特点、分类和组方配伍,针对痰证的组方思路进行了重点论述,并从基本配伍、特殊配伍和随证配伍三个方面对痰证组方思路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 痰证 遣药组方 思路
  • 对痰证的认识与治疗

    作者:王有奎

    痰是一种其液黏稠的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又成为一种继发的致病因素,因产于体内故属内邪的范畴.痰的生成是由于肺脾肾功能失常和气化不正常,水液代谢障碍,使津液聚积所致.痰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 冠心病痰证与载脂蛋白A5c.553G>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研究

    作者:聂娅;周小青;兰红勤;黎鹏程;郭春秀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A5(APOA5)c.553G>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痰证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对湖南地区58例冠心病痰证、51例冠心病非痰证、73例非冠心病痰证患者及74名健康人的APOA5c.553G>T基因型进行检测,同时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脂、血压及体质量指数.结果 256例受检者中,APOA5 c.553G>T位点GG型221例(86.33%),GT型35例(13.67%),TT型0;G等位基因频率93.16%,T等位基因频率6.84%.c.553GT型血清TG水平明显高于GG型.病例-对照研究提示c.553T等位基因是冠心病痰证发生的危险因素,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支持c.553T是上述病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POA5c.553G>T基因多态性不是冠心病痰证的独立危险因素,c.553GT基因型可能与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升高有关.

  • 从痰湿瘀热论治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52例

    作者:李文东;王元松;苏秀海;王晓蕴;苏阳;田风胜;迟秀娥;段洪波;闫国强

    目的 观察从痰、湿、瘀、热立论应用清热祛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52例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在原基础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祛浊胶囊5粒,每日3次.3个月后观察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明显下降(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总有效率82.7%.结论 从痰、湿、瘀、热立论组方的清热祛浊胶囊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子.

284 条记录 5/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