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盐城市出租车司机饮食相关行为调查

    作者:张学艳;周文君;吴欣欣

    目的:了解盐城市出租车司机饮食行为,为改善出租车司机的营养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盐城市200名出租车司机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司机的饮食行为信息。结果出租车司机超重患病率20.7%,胃肠疾病患病率30.7%,17.3%的出租车司机出车时3餐均在外就餐,52.0%的出租车司机很少或从未参加体育锻炼。结论盐城市出租车司机目前仍存在饮食不规律、3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需加强营养与生活方式健康教育,促进其健康。

  • 非医学专业大学生饮食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李锋;侯琨;王晶晶

    目的 了解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饮食习惯,为大学生群体健康教育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我校非医学专业在校大学生196人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65.5%的大学生一日三餐非常有规律,但多数大学生饮食结构不合理,并且存在不科学的饮食行为;34.68℅的学生对饮料的选择不当.结论应通过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大学生健康促进活动、公选课等种途径开展大学生饮食健康教育.

  • 基于家庭因素的大学生饮食行为分析

    作者:刘亚娟

    目的 探讨家庭结构、生源地、母亲文化水平与大学生饮食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广州市某高职院校681名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方式调查饮食行为与家庭结构、生源地、母亲文化水平的关系.结果 5种家庭结构中,男生、女生健康饮食行为的人数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直系家庭和核心家庭学生的健康饮食行为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三类家庭,而不健康饮食行为人数比例明显低于其他三类家庭.城市学生的健康饮食行为人数比例高于农村学生(P<0.05).随着母亲文化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健康饮食行为人数比例不断提高(P<0.05).结论 家庭结构、生源地、母亲文化水平与大学生的饮食行为之间存在关联,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应从家庭做起.

  • 不同生源大学新生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调查

    作者:梁仟;付艳红;林桂丽;何炳辉;郑晓华;陈玮莹

    目的:了解城镇生源、农村生源大学新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现状,为开展大学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汕头大学医学院2014级197名新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横断面调查。结果医学新生营养知识缺乏,平均(23.30±7.88)分,低分人数占32.0%,高分人数仅占29.4%;城镇生源学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高于农村生源学生(t=2.058,P<0.05)。67.0%的医学新生对饮食和营养状况具有良好的态度,不同生源学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吃夜宵习惯,72.6%的城镇生源学生回答“有时吃”,明显高于农村生源学生的54.9%(χ2=6.474,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知识得分与学生“吃夜宵习惯”呈负相关(P<0.05),“城镇生源”和“男性”与学生“有时吃夜宵”和“经常吃夜宵”呈正相关(P<0.05)。结论大学新生营养态度较为积极,但城乡生源大学新生营养知识、饮食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应注意结合城乡生源的差异特点开展大学生营养教育。

  • 我校学生膳食营养及饮食行为调查

    作者:王富刚;豆康宁;魏永义;尚新彬

    目的:了解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及饮食行为,为学校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与24 h回顾法,对在校生进行营养知识、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调查。结果我校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每日三餐营养素摄入量分布不均,营养失衡,早餐问题突出,饮食习惯不合理,能量摄入不足。结论加强营养知识教育,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是改善学生营养现状的有效措施。

  • 医学类高职学生膳食营养调查

    作者:王富刚;魏永义

    目的 了解学生对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对学生营养状况的影响,为今后学生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结合访谈,对400名在校学生进行营养知识、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调查.结果 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了解,每日三餐营养摄入量分布不均,营养失衡,早餐问题突出,饮食习惯不合理,能量摄入不足.结论 学生营养状况较差,膳食结构不合理.提高营养知识知晓率,是改善学生营养现状的有效措施.

  • 不同民族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分析

    作者:张明;王志凡

    目的 了解不同民族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现状,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化学院、蒙古语言文化学院、维吾尔语言文化学院和医学院1~3年级的1 716名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营养知识普遍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营养知识问题得分低分为7分,高分为38分,平均得分20分.对营养知识持"不想了解"或"无所谓"态度的大学生占30.9%;只有36.9%的大学生在选择食物时考虑食物的营养价值或自身的营养需要.这部分学生多具有较好的营养态度,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知识,并愿意为健康改变饮食习惯.结论 不同民族大学生营养知识缺乏,饮食行为不科学,对大学生应采取多种形式的营养知识宣传和饮食行为指导.

  • 中职卫校学生饮食行为调查分析——以甘肃省庆阳卫生学校为例

    作者:庞红威

    目的了解中职卫校学生饮食行为状况,为制订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我校2 139名学生中进行饮食行为现状问卷调查.结果不健康饮食行为较为突出,其中95.70%的学生早餐食物摄取总热量不足;40.83%的学生晚餐摄入过多;12.85%的学生每日摄入的食物种类少于3类(包括3类);58.03%的学生长期在校门前的流动小吃点进餐,卫生无保障.同时,学生还存在着很多不良的饮食习惯:挑食偏食、爱吃零食、进食速度快、喜食麻辣等刺激性食品、口味偏咸、进食偏烫等.结论中职卫校学生的饮食行为存在很多问题,需及时给予适当的膳食行为干预,以提高护生的营养健康水平.

  • 卫校护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

    作者:张中平

    目的 了解卫校护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开展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量表,利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326名护生进行调查,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得分仅为(30.85±8.51)分;营养态度较积极,但饮食行为不理想,得分为(9.56±2.38)分.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卫校护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普遍存在不合理的饮食行为.

  • 惠州卫校护理专业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刘卯清;张新忠;江山红;吴萍;李梅

    通过对我校食堂膳食供应情况及护理专业学生饮食行为调查,阐述进行中职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的作用和意义,分析中职生日常饮食行为对身体素质的影响.为完善学校食堂管理制度,帮助学生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改善饮食结构、提高身体素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 医学新生体重指数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研

    作者:徐丽梅;解颖;孙校;陈文婧

    目的 高校学生的身体状况并不乐现,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而体重是反映机体营养状态的综合指标之一,通过对大一新生体重指数进行测量,了解新生的营养状况、饮食行为及其相关因素,为在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6年新升入中固医科大学的861名本科学生进行体重指数洲量,采用自行设计的同卷进行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861名学生中,体重指数低于正常者240人,占27.9%;超重和肥胖者157人,占18.2%.主食、肉类、新鲜蔬,莱、水果、丘虾明显摄入不足;大部分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各种不良饮食习惯.如不吃早餐、吃零食、挑食、偏食、快食和饮酒、吸烟等;家庭收入、母亲受教育程度、父母是否肥胖在不同体重指数范围的学生中也不同.结论 制订并落实有效的大学生健康教育计划,注重饮食教育、学生餐厅的有效配合等措施,使学生在校期间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成为具有优良体态的健康传播者.

  • 改善中师生饮食行为的调查与研究

    作者:赵凤舞;王桂荣

    目的 寻找改善中师生不良饮食习惯的有效干预手段.方法 通过对中师住校学生进行膳食营养知识的培训,了解培训前后中师生各种不良饮食行为,观察营养干预的效果.结果 营养干预后,中师生中认同吃麻辣食物、油炸食物、腌制品和烧烤食物的比例有明显下降,认同经常吃豆制品、牛奶和动物肝脏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膳食中蛋白质、钙、铁、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的摄入量比教育前有显著提高.结论 膳食营养教育可以提高中师生膳食营养知识,有利于改变中师生不良饮食行为,值得中等专业学校和寄宿制中学推广.

  • 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与其父母的影响作用

    作者:伊桂秀

    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是影响儿童成长乃至成年期健康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饮食行为不仅能促进儿童身体发育,而且对于预防儿童及成年人肥胖、龋齿、营养不良及成年后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均有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饮食行为习惯是在儿童期形成的,受到食物特性、个人因素及家庭社会因素等影响;正确对待孩子在学龄前饮食及父母的饮食习惯、家庭食物购买的种类和频率、家庭环境是否重视餐前情绪、是否存在单独进餐是否存在餐前情寄它事及是否正确对待孩子的挑食、偏食问题有密切的关系,在此过程中父母的言传身教起到重要作用[1].

  • 儿童饮食行为调查及干预效果研究

    作者:杨炯贤;闫洁;杨文利;潘长鹭;桑艳梅

    目的 了解饮食行为问题所出现的不良后果,探讨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方法选择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的患儿98例,应用IMFeD 3.0对患儿的饮食行为问题进行分类、指导2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6大基本问题的存在状况:胃口差99.0%,食物偏好87.9%,不良习惯91.9%,过度关心70.7%,害怕进食14.1%,潜在疾病12.1%.对饮食量不足本年龄段者给予口服营养补充2个月,83.7%的患儿饮食行为得到改善,各年龄组身高、体重均有所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IMFeD 3.0可以有效分类患儿存在的饮食行为问题,根据分类结果进行个体化的行为指导,方法简便易操作,干预效果明显.

  • 声音影响饮食行为:实证进展与理论构思

    作者:余习德;张小娟;鲁成;朱一奕;高定国

    饮食行为包含个体对饮食的风味感知、口感评价、情绪感受、个人饮食偏好以及外显的进饮动作等一系列心理与行为过程.研究相继表明:声音主要通过影响人们对饮食的感官感受性与喜好程度来影响饮食行为.饮食行为中的声音信息包括内感受性线索(Interoceptive cues),即个体与饮食的交互音(如咀嚼食物声、吞咽饮品声,制作与准备饮食过程中的声音等);外感受性线索(exteroceptive cues),即环境音(主要指噪音)与背景音乐.行为研究结果普遍强调认知因素在声音与饮食间所起的作用,如注意的分散与转移、跨通道联结(匹配性效应)、期望与回避(潜在的音画效应)等.而神经科学则以“听-嗅-味”为突破口,从“多通道整合”的角度为理论间的争议寻求更为清晰的证据与潜在的内部机制;与此同时,情绪唤醒、躯体标示(内隐联结)与具身认知视角有望成为新的理论整合点.

  • 深圳市托幼机构儿童饮食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邓文娇;刘一心;王虹;雷雨

    目的 了解深圳市托幼机构儿童饮食行为状况,分析儿童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干预儿童不良饮食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样本,调查了深圳市31所托幼机构的儿童共10 138人.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儿童家长填写,内容包括儿童及家庭一般情况、儿童的饮食行为和家长对儿童饮食的态度及行为等.结果 90%以上的儿童定时、定点、定量吃饭,一些不良饮食行为发生率较高,吃饭时看电视听音乐或玩玩具、大人喂饭和挑食偏食的发生率分别为66.5%、62.6%和58.4%.年龄大(OR=0.647)、主要照顾者为父母(OR=0.843)、父亲文化程度高(OR =0.851)、母亲文化程度高(OR=0.863)及家长引导孩子科学进食(OR=0.560)为儿童健康饮食行为的有利因素,儿童饮食行为较好;而家长吃饭时教育孩子(OR=1.609)、强迫孩子进食(OR=2.815)、因孩子吃饭不好发脾气(OR=1.849)和父母挑食(OR=1.771),为儿童饮食行为的不利因素,儿童饮食行为较差.结论 要加强对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主要抚养人对儿童饮食行为的认识,提高喂养技能,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行为,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 综合群体干预对小学生肥胖预防的研究

    作者:王志秦;冯颖

    目的 采用“三位一体”的综合群体干预措施,探索小学生肥胖防控的有效方法,为小学生肥胖群体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2年12月滨海新区6所小学6~11岁5434名小学生进行体格监测,其中2所小学2498人为干预组,其他4所小学为对照组.结果 ①干预后肥胖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群体干预提高了家长对肥胖知识的知晓率.结论 实施“三位一体”的群体干预方法在干预期内可减少肥胖的新增人数,对儿童肥胖预防有较好疗效.

  • 芜湖市经开区715名儿童饮食行为调查分析

    作者:朱敏;陈兴付;曹臻

    目的 了解芜湖市经开区6岁以下儿童饮食行为情况,为制定干预和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经开区3个计划免疫接种点,利用自行设计问卷对6岁以下儿童开展饮食行为调查.结果 调查715名儿童中,537名儿童存在饮食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75.10%,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由0~2岁组68.09%上升至4~6岁组79.47%(x2趋势=9.853,P<0.001).“不良进食习惯”检出率高,为57.20%,其次为“胃口差”(53.85%),偏食挑食(38.04%),害怕进食(16.22%).儿童家长喂养行为问题在不同年龄组均不同程度存在.结论 芜湖市经开区6岁以下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不容乐观,应建立综合防控机制,帮助儿童从小养成好的饮食行为和习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 合肥市包河区婴幼儿饮食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阮仁芝;范良乐;段毓雯;赵静文;项笑;胡传来

    目的 了解合肥市包河区1~3岁儿童的饮食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对儿童抚养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儿童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儿童的饮食行为问题、儿童抚养人的喂养行为问题.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 ~3岁儿童组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1岁~儿童组(x2=14.085,P<0.05);男孩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54.1%,高于女孩45.6% (x2=10.045,P<0.05);抚养人存在喂养问题组中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75.2%)要高于无喂养问题组(30.3%)(x2=280.345,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是否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是:性别为男;保护因素是:小年龄组儿童、抚养人无喂养行为问题.结论 儿童保健工作者在日常保健工作中应注重儿童饮食行为的家庭指导,开展饮食行为干预,减少儿童不良饮食行为发生率.

  • 安徽省城市青少年饮食行为习惯分析

    作者:王淑芬;徐粒子

    目的 了解安徽省青少年饮食行为习惯,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全国统一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以经济水平好、中、差选择安徽省3个城市(合肥市、芜湖市、宿州市),在这3个城市随机抽取初中、高中、职业学校、大学共10 840名大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饮食行为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显著性卡方检验.结果 每天喝软饮料、吃甜点、油炸食物和经常吃(≥3次/周)路边摊食物的报告率分别为13.7%、24.0%、13.8%和16.1%;40.4%的学生有偏食习惯;能保证每天吃新鲜水果、蔬菜、早餐和喝牛奶的报告率分别为43.4%、71.1%、64.5%、38.8%;不吃或很少吃早餐6.9%.单亲家庭、隔代家庭和住宿学生中不良饮食行为报告率较核心家庭、大家庭和非住宿学生为高.以锻炼方法控制体重的学生仅占53.0%.结论 安徽省城市青少年不良饮食行为普遍存在,应大力提倡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517 条记录 24/26 页 « 12...18192021222324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