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普罗帕酮对兔心室肌细胞ⅠNa-T的张力性阻滞和使用依赖性阻滞

    作者:李晶;赵籥陶;周刚;郑霄云;杨震

    目的 探讨普罗帕酮对兔心室肌细胞瞬时钠电流(ⅠNa-T)的张力性阻滞和使用依赖性阻滞作用.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兔心室肌细胞ⅠNa-T的Ⅰ-Ⅴ曲线及不同频率下的峰值电流,并用10 μmol/L普罗帕酮溶液灌流干预.结果 普罗帕酮灌流后ⅠNa-T的Ⅰ-Ⅴ曲线明显上移,峰值电流显著下降[(3001 ±383) pA vs.(4193±378) pA,P <0.05].以0.06 Hz和1Hz频率刺激时,普罗帕酮未显示使用依赖性阻滞作用.当以2Hz、5Hz和10 Hz频率刺激时,阻滞率分别为(22±11)%、(38±14)%和(52±17)%,3组间两两比较以及与对照组和普罗帕酮在0.06 Hz和1Hz时的阻滞率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罗帕酮对ⅠNa.T不但有张力性阻滞作用,也有显著的使用依赖性阻滞作用.

  • 普罗帕酮对在体家兔缺血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不应期和室颤阈的影响

    作者:黄国明;李庚山;周秋凤;乔怀宇

    目的: 观察普罗帕酮(PF)对在体家兔急性缺血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TAP)、有效不应期(ERP)、舒张期阈电位(DTP)和室颤阈(VFT)的影响,探讨其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 开胸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用玻璃微电极记录静脉注射PF(实验组)或葡萄糖(对照组)前、后缺血区心外膜下心肌细胞的TAP;通过程控刺激测量缺血区DTP,ERP;用两倍阈电位的脉冲刺激右室心肌,并以5~10 V递增,检测VFT.结果: PF明显降低缺血心肌细胞TAP 0相大上升速度(Vmax)和振幅(均P<0.01),延长复极90%时的动作电位时程(APD90)(P<0.01),但对静息电位无明显影响;PF显著提高缺血心肌的DTP和VFT(均P<0.01),延长ERP(P<0.01).结论: PF进一步降低Vmax、延长APD和ERP,使单向阻滞转为双向阻滞而终止折返,这可能是PF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主要电生理机制.

  • 直接体外直流电复律治疗预激综合征并房颤1例

    作者:漆小亮;简凤婷

    预激综合征(W PW)伴房颤(AF)是心血管急症之一,因心房激动未经房室结生理性延迟而直接由房室旁路下传心室,导致快速心室率。当心室率大于200次/m in 时,有可能诱发心室颤动而致死亡,故这种心律失常有潜在的致命性,必须紧急处理[1]。临床上多先用普罗帕酮、胺碘酮等药物进行复律。

  •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分析与安全性评价

    作者:魏淑岩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80例,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研究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7.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和引发患者心功能恶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两组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复律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安全性较好,明显的区别就是普罗帕酮复律时间要低于胺碘酮。

  •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分析与安全性评价

    作者:魏淑岩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80例,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研究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7.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和引发患者心功能恶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两组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复律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安全性较好,明显的区别就是普罗帕酮复律时间要低于胺碘酮。

  • 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救治分析

    作者:葛怡

    目的:研究不同药物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对比.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8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应用几种不同的药物治疗后的转复例数、复律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共有71例患者复律成功,9例患者无效,有7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不同患者因根据年龄、基础疾病、体征来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 成功抢救1例口服心律平中毒患者的救护体会

    作者:宋兵;李缘;张芳芳

    心律平,通用名称普罗帕酮片,为Ic类抗心律失常药,适用于治疗房性早搏,室性早搏,预防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成人口服常用剂量300-800mg/d.

  • 普罗帕酮与毛花甙C转复阵发性房颤的比较

    作者:李亚萍

    0 引言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房性快速心律失常[1].复律治疗宜说早开始[2,3].1999-01/2001-10我院急诊科诊治阵发性快速房颤患者156例,分别iv普罗帕酮或毛花甙C,并采用心电血压监测,对其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

  •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

    作者:高云;权正良;马莉

    目的比较门冬氨酸钾镁(KMA)与普罗帕酮(Pr)联合应用与单用Pr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PSVT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和单用普罗帕酮组,联合治疗组是在单药组的基础上加用KMA 30 mL+50 g/L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滴.观察两组转复窦性心律的有效率、Pr用量及其心脏副作用.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95%,单药组72.5%,两组疗效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r用量联合治疗组(69.6±18.9)mg,单药组(102.8±24.1)mg,有显著性差异(P<0.01);副作用联合治疗组12.5%,单药组3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KMA联合Pr治疗PSVT,转复率高,副作用小.

  • 普罗帕酮对豚鼠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与心室肌细胞电生理效应影响

    作者:刘艳明;王雪芳;张晓云;葛赋贵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对心脏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与心室肌细胞电生理效应的影响.方法:应用常规的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普罗帕酮对豚鼠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0相幅值(APA),大除极速率(Vmax),动作电位时程(APD),50%复极化时间(D50),90%复极化时间(D90)以及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大除极速率(Vmax)与自发电活动频率(HR).结果:①用0.5μmol/L的普罗帕酮灌流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自发电活动频率(HR)显著下降(P<0.01);②用1μmol/L的普罗帕酮灌流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动作电位0幅值(APA)下降(P<0.05),动作电位时程(APD)及50%复极化时间(D50)升高(P<0.05),自发电活动频率(HR)显著下降(P<0.01);用1μmol/L的普罗帕酮灌流对心室肌细胞的电生理效应影响并不明显.③用5μmol/L的普罗帕酮灌流后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电生理活动减弱或消失;用5μmol/L的普罗帕酮灌流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对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0幅值(APA)下降(P<0.05),动作电位时程(APD)及50%复极化时间(D50)升高(P<0.05).④用10μmol/L的普罗帕酮灌流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对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0幅值(APA)下降(P<0.05),动作电位时程(APD)明显升高(P<0.01),50%复极化时间(D50)及90%复极化时间(D90)升高(P<0.05).结论:普罗帕酮能抑制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与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0幅值,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使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自发电活动频率下降.

  • 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疗效的对比研究

    作者:马西凡

    目的:对比观察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对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室性期前收缩者205例,随机分为2组,稳心颗粒组(n=104例)口服稳心颗粒1包(9g)tid;普罗帕酮组(n=101例)口服普罗帕酮150mg tid均治疗4周为1疗程,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期前收缩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稳心颗粒治疗组总有效率81.7%.普罗帕酮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1%,对照组为8.9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稳心颗粒对室性期前收缩有效率与普罗帕酮相似,且该药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 普罗帕酮致心源性休克1例

    作者:成昱;石玉志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90岁,主因“间断胸闷10年,加重伴心悸2d。”收入院。患者无心前区疼痛及放射痛,无晕厥、黑曚,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样痰,无水肿、少尿。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0余年。入院查体:T:36.5℃,P:88次/min, R:20次/min,BP:13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差,贫血貌,神志清楚,HR:88次/min,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双下肢无水肿。血尿素氮7.58mmol/L肌酐90.4μmol/L,心脏超声提示EF63%,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动态心电图提示I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可见成对、二联律、三联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无明显ST-T改变。入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险组)等。因患者心律失常伴有明显的心悸症状,在服用常规扩冠药物(异乐定50mg Qd)的基础上予普罗帕酮片100mg,3次/d,口服。患者服药3d后出现精神差,呈嗜睡状,伴尿量减少至30ml/h,查体:T:36.5℃,P:40次/min,R:20次/min,BP:80/30mmHg嗜睡状,皮温低,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HR:40次/min,心音低钝,心律齐,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即做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I度房室传导阻滞、肢体导联低电压,急查血尿素氮23.53mmol/L 肌酐311.2μmol/L,尿常规:SG 1.005,PH:6 PRO(+),血气示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患者神志障碍伴血压低、少尿、皮温低、代谢性酸中毒,提示患者处于休克状态,结合患者近期用药、基础疾病及辅助检查情况,考虑为普罗帕酮的副作用引起心源性休克。立即停用普罗帕酮,予吸氧及持续心电监护,静脉泵入多巴胺及补液治疗后2h后,血压升至95/6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60次/min,患者意识转清,休克基本纠正,但仍需应用升压药物维持血压,直至1w后停用静点多巴胺,患者血压、心率、尿量均恢复正常。

  • 静脉注射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应用对比

    作者:王奇胜;段运祥

    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急诊及住院的PSVT患者88例,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46例和胺碘酮组42例.分别给予普罗帕酮、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后转复时间、转复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两组转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2,P<0 05),普罗帕酮组稍占优;两组转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P>0.05).结论 静脉注射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均可作为治疗PSVT的一线药物.

  • 探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娟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部收治心律失常患者共8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以药物普罗帕酮嗪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以药物胺碘酮进行治疗。结果连续2w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4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28/40),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变异参数改善较对照组效果更佳。而在药物治疗安全性上,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但仍需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保障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结论以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临床效果优于普罗帕酮,但本次调查耗时间较短,未能对患者长期用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 倍他乐克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淑珍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80例更年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口服强力脑清素、谷维素和维生素E治疗,实验组患者口服倍他乐克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无统计学意义(跃0.05)。结论采用倍他乐克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魏传中

    目的观察比较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方法将本科2012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分别静脉注射胺碘酮和普罗帕酮,观察两组间复律成功率、复律时间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均有效,复律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普罗帕酮组复律时间明显短于胺碘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和转复成功率无明显差异,普罗帕酮转复更快,但普罗帕酮可诱发或加重心衰,使用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作者:王伟;肖明明

    目的 将胺碘酮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的方案中,观察其疗效.方法 在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患者中,选择其中的82例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41例,采用普罗帕酮治疗;治疗组41例,应用胺碘酮.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组患者心房颤动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5.12%,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0.49%.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也低于对照组.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房颤的效果对比

    作者:张志芳

    目的 对比分析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患者,遵循随机均等原则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8例.给予A组患者普罗帕酮治疗,给予B组患者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临床有效率58.33%,远低于B组的8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在减少药物剂量及对症治疗后减轻,可继续治疗.结论 碘胺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较普罗帕酮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

  •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作者:冯二军

    目的 比较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98例心律失常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予以胺碘酮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临床疗效,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rMSSD、SDNN、SDANN,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心率变异性指标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与对照组的75.5%相比,明显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更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疗效切实,且安全可靠,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普罗帕酮转复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琳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快速转复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及其潜在副作用.方法:回顾2003年-2005年7月就诊本科的心房颤动持续时间2小时~72小时的患者12例,均顿服普罗帕酮片600mg,并观察心率、心律、血压48小时.结果:12例入组的患者中,4例于服药后6小时内转复为窦性心律,2例于24小时内转复成功,3例于48小时内转复成功,1例于72小时内转复成功,2例未成功转复,总有效率为83%.其中1例出现低血压及胃肠道反应,另1例出现心动过缓.结论:普罗帕酮可有效转复房颤或抑制运动及静息时房颤患者的心室率,仅用药过程中要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普罗帕酮 心房颤动
989 条记录 46/50 页 « 12...42434445464748495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