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兔创伤性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增加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在创伤性关节炎软骨破坏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MMP-13是唯一能够裂解胶原分子中三维螺旋结构的酶,对胶原具有特异性,是目前在软骨破坏中研究较多的胶原酶指标.本实验建立兔创伤性骨性关节炎模型,取膝关节软骨细胞消化后,在细胞水平检测MMP-13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为下一步以软骨细胞为目标进行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
膝交叉韧带损伤的MR研究进展
膝交叉韧带是保持膝关节稳定的主要结构,在膝关节创伤中常发生损伤,造成关节不稳定,交叉韧带完全撕裂应用MR检查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常能做出明确诊断,交叉韧带不完全撕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不明显,诊断较难,而且韧带的不完全撕裂如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完全断裂并可导致膝关节内部紊乱的进行性加重,如软骨的退变,关节腔室的改变,和发生创伤性骨性关节炎等[1-7],故如何进一步提高MR方法诊断交叉韧带不完全撕裂的准确率,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对膝交叉韧带的功能解剖、临床表现、损伤机制和类型、影像学表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关节镜辅助下胫骨结节Ⅲ型骨折的手术治疗
胫骨结节骨折是一种少见的运动损伤,通常发生于青春期后期.Watson-Jones将胫骨结节骨折分为三型:Ⅰ型,骨折线经过胫骨近端骨骺次级骨化中心;Ⅱ型,骨折线跨越胫骨近端骨骺初级和次级骨化中心,但未累及关节面;Ⅲ型,骨折累及初级和次级骨化中心,并延伸至胫骨平台关节面.其中的Ⅲ型骨折属于Salter-Harris Ⅲ型骨骺损伤.经关节的骨折因累及关节面,在治疗时要达到解剖复位,否则关节面不平整,会导致继发的创伤性骨性关节炎.而在关节镜辅助下可以准确地判断是否达到解剖复位,避免继发的软骨损伤.我所于2001年11月收治了一例胫骨结节Ⅲ型骨折,在关节镜辅助下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现将临床经过报道如下.
-
口服Ⅱ型胶原诱导免疫耐受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创伤性骨性关节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口服Ⅱ型胶原诱导免疫耐受对创伤性骨性关节炎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应用切断大鼠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和内侧半月板的方法制备大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以关节软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染色以及T淋巴细胞转化实验为观察指标,观察口服Ⅱ型胶原对其病程发展的影响,并以经典的大鼠胶原引发关节炎症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为对照.结果:在创伤性骨性关节炎时,大鼠的T淋巴细胞增殖程度受到口服Ⅱ型胶原的抑制,从一个侧面反映针对Ⅱ型胶原的自家免疫可能参与了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但是,从病理改变来看,口服Ⅱ型胶原却不能抑制OA的发展,因此,创伤性骨性关节炎虽然在病变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有免疫因素的参与,但是,相比RA, 这种参与不是主要的,OA的发病过程仍然是由于机械因素导致关节软骨破坏,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口服Ⅱ胶原不能减轻OA的发病程度,因此不能应用口服Ⅱ型胶原的方法来治疗OA.
-
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骨性关节炎生物力学改变机制的研究进展
骨性关节炎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现有的治疗方法常难以满足患者日常需求,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了解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生物力学改变机制,可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地康复训练,是防治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方案.本文就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早期及晚期膝关节生物力学改变机制进行综述,拟为预防前交叉韧带术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提供参考.
-
外翻膝全膝关节置换术
1病例简介
患者,女,57岁。因“右膝外伤后疼痛10年,加重伴活动受限3年余”入院。10年前患者外伤后出现右膝关节肿痛,未予以诊治,自行休养后症状稍缓解,但疼痛仍存在,行走加重,休息缓解。期间予服药对症治疗,具体不详。病情时有缓解,反复发作。3年前始右膝疼痛症状明显加重,负重即感疼痛,伴活动受限,出现膝关节外翻畸形,且逐渐加重。 X线片检查: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门诊拟“右膝创伤性骨性关节炎”收入院。 -
环锯法闭合行踝关节融合术42例
踝关节创伤性骨性关节炎及部分畸形严重影响下肢运动功能,传统的关节融合术创伤大,感染率和不愈合率高。我院自1995年6月起,选用20个截肢标本作解剖学测量、研究、设计,并实施环锯法闭合行踝关节融合术,临床应用42例,取得满意疗效。标本测量及计算 利用20例截肢病人,男8例,女12例。其中创伤截肢9例,糖尿病足截肢11例。解剖下端关节面:胫骨下端关节面呈凹形,据Holinshead 测量[1],胫骨下端关节面的冠状面与胫骨上端的冠状面不在同一平面上。一般正常人下端较上端向外扭转0°~45°,平均20°,笔者所测为14°~25°,平均17°;踝关节矢状面与人体冠状面的角度为120°,而不是像人们一般所想象的为90°,笔者所测为100°~108°。所测结果有一定差异,可能与国人的人种差异有关。 测定踝关节融合所需的参数:(1)胫骨下端关节面与距骨相接触的面积(不包括内外踝与距骨相接触的面积),测定结果为928~1 216 mm2, 平均1 060 mm2;(2)内踝尖至关节面的距离,测定结果为12~15 mm,平均13.5 mm;(3)内踝进针点所在平面,内踝前后距离测定为20~26 mm,平均24.2 mm。闭合环锯法行踝关节面融合,所选用的环锯直径分别为14,16,18 mm,半径为7 ~9 mm,与以上数据比较,理论上环锯不破坏内踝的稳定性。而外踝前后径距离经测为15~19 mm,且与内踝不在同一水平面,故为维持外踝的稳定性,环锯好仅钻除外踝的内侧面。利用14~18 mm直径环锯作踝关节融合,钻除胫骨关节面所形成的半圆柱,其表面积=1/2 π d h (其中d为环锯直径,h为胫骨关节面水平长度)。所测面积结果如下:14 mm环锯,703.4 ~835.2 mm2, 平均769.1 mm2,占胫骨下关节面的72.5%;16 mm环锯,803.8~954.6 mm2, 平均879.2 mm2, 占胫骨下关节面积的82.9%; 18 mm环锯,855.1~1 073.9 mm2, 平均964.5 mm2, 占胫骨下关节面积的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