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精准解剖性后腹腔镜技术在肾和肾上腺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薛胜;李庆文;刘建民;汪盛;陈志军;王成勇;张家俊;李建;杨帅

    目的 探讨精准解剖性后腹腔镜技术在肾和肾上腺占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3例精准解剖性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肾和肾上腺占位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39.8±18.7)岁;肾上腺肿瘤16例,肾肿瘤19例,肾囊肿8例.患者均采用精准解剖性后腹腔镜技术行无血管层面准确分离及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或根治性肾切除术或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观察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情况.结果 4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无漏尿和腹膜后感染,无肠梗阻和肾功能不全,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平均分别是35 min、15 mL、(3.2±0.6)d和(4.8±1.6)d,肾肿瘤根治切除术分别是72 min、90 mL、(3.8±0.7)d和(6.5±2.4)d,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分别是25 min、10 mL、(2.5±0.5)d和(4.2±1.3)d.肾脏肿瘤术后病理肾嫌色细胞癌2例,肾乳头状细胞癌3例,肾透明细胞癌14例;肾上腺肿瘤术后病理均为良性腺瘤.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30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精准解剖性后腹腔镜技术在治疗肾和肾上腺占位性病变中选择无血管解剖平面操作,出血少、视野清、创伤小,并发症少,有助于手术规范化、标准化,利于初学者学习和技术的快速推广.

  • 面向精准外科的解剖学研究展望

    作者:戴培东

    精准外科作为正在不断完善和丰富的新理念和技术体系,将给传统外科的医疗模式、技术方法等带来变革,同时也对临床解剖学研究带来挑战。结合先进技术深入进行精细解剖研究不仅将丰富和拓展解剖学领域,更为精准外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 肝内胆管结石病腹腔镜肝切除的关键技术与流程优化

    作者:陈晓鹏;程斌

    肝内胆管结石病简称肝石病,是我国常见而难治的良性胆道疾患.循证医学研究表明腹腔镜肝切除安全有效.但肝石病有其自身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在精准肝切除及加速康复外科时代,其腹腔镜肝切除亦有自身的关键技术和操作流程.关键技术包括个体化操作孔选择、入肝血流阻断、解剖性肝切除、精细断肝和其他联合技术等.其合理操作流程可能为先行肝切除,后行肝外胆管切开取石;肝切除时应优先解剖肝门、阻断患侧入肝血流,再离断肝周韧带和黏连.

  • 肝内胆管结石病的精准诊断与治疗

    作者:陈晓鹏;潘勐

    肝内胆管结石病(hepatolithiasis)简称肝石病,病情复杂、病变广泛.临床常用检查与治疗方法多样,但均有局限.其整个诊治过程应始终体现和贯彻精准外科理念,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手段,努力提高各种诊疗技术水平,并实现治疗方案个体化;此外,还要重视精准医学、生物医疗技术和智能技术发展的新成果.

  • 如何提高肝胆胰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王坚;陈炜

    肝胆胰疾病谱的多样性、解剖的变异性、病理生理的复杂性、疾病的侵袭性和疾病性质的不确定性导致肝胆胰手术难度大,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保证手术安全性是肝胆胰手术的永恒主题.肝胆胰手术技术复杂,微创和加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的提出对肝胆胰手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应注意术式微创和切口微创效应的平衡,在开展ERAS时应从简单疾病入手,稳步发展.规范化培训是提高肝胆胰手术安全性的关键,精准外科是提高肝胆胰手术安全性的有效手段.通过精确的术前评估、精细的术前准备、精密的手术规划、精准的手术操作和精良的术后管理,才能达到佳方案、低费用、小创伤和快康复的治疗目标.

  • 椎管内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付理强;郑超;伍骥;吴迪;黄蓉蓉;杜俊杰;张涛;周兴

    目的:探讨椎管内扩大成形术( EICP)治疗老年性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的早期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地分析空军总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采用EICP治疗以间歇性跛行为主要表现的退行性中央型椎管狭窄患者23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神经脊髓监测情况、术后引流量、手术并发症情况,术后影像学观察腰椎管横截面积和腰椎融合情况,采用日本骨科联合会( JOA)评分、Oswestry失能指数( ODI)评分、间歇性跛行的改善情况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6(13.8±1.5)个月,单节段术中出血量(257.5±47.1)ml,手术时间(114.5±16.8)min,术后引流量(150.0±37.6)ml。双节段术中出血量(344.5±55.6)ml,手术时间(161.8±24.4)min,术后引流量(225.4±40.1)ml,术中脊髓神经监测均未见持续异常。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1例术中出现硬膜囊撕裂,对症处理后术后5 d脑脊液停止,2例术后出现切口延期愈合,积极给予换药,术后3周愈合良好。术前、术后1周CT扫描手术目标狭窄节段水平椎管横截面积,术前L3-4(73.32±2.67) mm2、L4-5(116.24±2.17) mm2,术后L3-4(213.33±3.26) mm2、L4-5(260.16±3.67)mm2,术前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年随访时JOA评分、ODI评分及间歇性跛行的情况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JOA 评分,术后平均改善率90.05%。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融合率分别为78.2%、86.9%、95.6%。结论 EICP是对传统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的全椎板切除减压手术的革新,体现了精准外科和微创外科的现代外科理念,既能对狭窄的椎管行有效减压,又能保护腰椎后方的原生结构不受到破坏,维持腰椎稳定性,增大植骨面积、提高融合率,手术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 肝门部胆管癌精准外科治疗的进展

    作者:刘铮;李相成

    由于特殊的解剖学位置和生物学特性,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依旧充满挑战.目前,根治性切除仍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有效的手段.为了达到精准外科的要求,术前需对肝门部解剖结构、肿瘤的生物学特征以及肝脏功能储备情况等予以充分了解,同时对于术前预处理、肝切除技术和血管、胆管重建技术应予充分掌握.本文总结了完善的术前评估、精准的分期、积极的术前干预、精确的可切除性判断及术式选择为核心的精准外科治疗策略对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的影响.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前分型、术前处理、手术方案精细化和标准化,可进一步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效果.

  • 精准外科理念指导下的肝尾叶切除七例报告

    作者:高静涛;秦建伟;李庆怀

    目的 探讨肝尾叶切除中精准外科理念的指导价值.方法 以精准外科理念指导手术切除的肝尾状叶肿瘤7例患者,对血流控制方式,肝切除方式,出血量、输血量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个体化的血流控制方式,5例病灶整块切除,2例分别切除,中位出血量800 ml,红细胞悬液输入量0~5 U,7例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无重大并发症.随访0.5~7年,5例肝血管瘤患者情况良好,1例肝细胞癌患者已无瘤生存半年,1例肝囊腺癌患者因严重抑郁于术后7个月病故.结论 以精准外科理念为指导,可以达到肝尾叶切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及微创化的理想统一.

  • 肝门胆管癌根治的规范化与关键技术

    作者:李强;张倜;周洪渊;崔云龙;李慧锴

    肝门胆管癌是肝外胆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胆管联合肝切除是唯一的根治性手段.手术适应证的合理把握,术前影像学以及胆道引流必要性的充分评估,术中精细操作和高精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的远期生存.

  • 不断提高肝门部胆管癌切除的精准化水平

    作者:董家鸿;叶晟

    医学及相关领域学科的持续发展及不断增长的需求推动着传统外科向以精确决策和精准操作为特征的精准外科转化.大化清除病灶、小创伤侵袭和大程度脏器保护是精准外科的追求目标.肝门部胆管癌由于特殊的解剖学位置和生物学特性,其治疗极具挑战性.为了达到精准外科的要求,术前需对肝门区解剖结构、肿瘤的生物学特征以及肝脏功能储备情况等予以充分了解,同时对于术前预处理、肝切除技术和血管、胆管重建技术应予充分掌握.

  • 围肝门外科技术处理围肝门胆道肿瘤

    作者:王坚

    围肝门胆道肿瘤包括肝门部胆管癌、侵犯肝门的胆囊癌和侵犯肝门的肝内胆管癌,因其具有侵袭性强、解剖变异性大、病理生理复杂、生物学行为多样和术前评估困难等共同特点,导致R0根治性切除率低、围术期并发症率与病死率高、预后差.围肝门外科技术体系是以精准外科理念为指导,以肝门解剖与暴露为核心、以三维数字医学影像评估技术为手段,通过由肝外向肝门和由肝内向肝门顺逆结合的肝门解剖路径,完全敞开肝门后充分显露病灶与肝动脉和门静脉之间的关系,从而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手术方案.针对围肝门胆道肿瘤的诊治难点,应用围肝门外科技术体系,通过精准的术前评估、精密的手术规划、精确的术中再评估、精细的手术操作和精良的术后管理,提高围肝门胆道肿瘤可切除评估准确性、R0根治性切除率、手术的安全性和胆肠吻合的精准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和围手术期病死率,改善围肝门胆道肿瘤预后.

  • 基于精准外科理念的外科学教育改革

    作者:孔亚林;刘承利;刘磊;孙金杰

    精准外科强调现代科技与传统外科的融合和优化,关注于建立低耗、高效、优质的新型外科模式和技术体系.精准外科理念代表了循证医学、转化医学的发展方向,与现代外科学教育改革相适应,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推动我国医学的持续创新能力.

  • 精准外科理念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简闯;史炼钢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占甲状腺癌的90%以上,外科手术是有效的方法 .将精准外科理念应用于甲状腺外科手术中就是精准甲状腺外科.为达到精准甲状腺外科的要求,术前精细的评估、个体化手术方案制定、逐渐精细的术式、术中先进的外科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精准外科手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精准外科理念的哲学思考

    作者:段伟东;董家鸿

    现代外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呼唤着外科理念的转变.基于外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当代外科的深刻变化,首次提出了基于确定性的外科实践新范式——精准外科.精准外科的特征可概括为确定性、预见性、可控性、集成化、规范化和个体化.它以寻求病灶清除、脏器保护和损伤控制三要素的佳平衡为策略,以实现高效、安全和微创的多目标优化和患者的佳康复.精准理念极大地推动了外科的发展,将更广泛地应用于整个医学领域.

  • 3D打印技术在眶底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孙少龙;来庆国;唐晓朋;慈江波;李艳;薛润琪;张志超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和镜像求反在口腔颌面部创伤和肿瘤导致的眶底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眶底缺损患者7例,以DICOM格式文件保存所有患者的上颌骨CT扫描数据,转换为STL格式后,打印疾病模型和镜像模型.钛网和可吸收眶底板依托镜像模型进行精确塑形,手术中将预成型的钛网或可吸收眶底板植入眶底缺损部位,修复缺损.结果:7例患者均按术前设计和钛网预成型,术中实现了眶底缺损的精准修复、重建.术后患者眼球内陷、复视和眼球突出等症状消失,面部对称性恢复良好.结论: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术前设计、手术模拟和植入物精确塑形,有效提高眶底缺损修复重建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 数字化正颌外科流程及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

    作者:代杰文;王璧霞;魏弘朴;李彪;沈舜尧;房兵;沈国芳;王旭东

    目的·建立规范的数字化正颌外科流程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择2014-2015年接受数字化正颌外科治疗的788例牙颌面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资料收集、数据处理、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与模拟、三维打印与合板处理、正颌外科手术实施、手术效果反馈与资料回收、多方核查与记录”的流程实施治疗并评价其效果.结果·所有788例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随访资料以及手术医生的评价和反馈信息得到了完整保存.未发生(牙合)板丢失、混淆等重大失误.医生、管理护士和设计人员在整个流程中能流畅配合,对流程安排满意.在流程中出现的设计医生忘记调试(牙合)板、(牙合)板未及时消毒等情况,均在多方核查时及时发现和处理.结论·规范化的数字化正颌外科流程应包括临床资料收集、数据处理、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与模拟、三维打印与(牙合)板处理、正颌外科手术实施、手术效果反馈与资料回收、多方核查与记录等步骤,其可有效减少失误,确保数字化(牙合)板的精度,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工作效率和治疗效果,推动正颌外科的发展和普及.

  •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在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舒泽;王旭东

    随着精准外科概念的提出,如何精确平衡病灶切除、脏器保护和损伤控制这3个外科要素受到广泛重视.而术中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ICT)的应用为精准外科的实现提供了便利.该文总结了ICT的起源、发展以及在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口腔颌面外科等学科中的广泛应用.虽然ICT仍然有很多急需改善的不足,如高辐射剂量和高价格的问题,但ICT对于提高治疗的精确性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 精确评估分层:结直肠癌外科的发展方向

    作者:贝迪恺;李军;张苏展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外科治疗仍然是主要的治愈性手段.目前,结直肠癌外科朝着“精准化、功能化、微创化”方向发展.本文将针对精准外科,从基于解剖平面的手术、腹腔镜技术、机器人手术、双镜联合技术、术前精确分期及淋巴结示踪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

  • 门静脉高压症复发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精准外科治疗

    作者:安东均;张成;门定坤;周党军;王羊

    目的 探讨应用精准外科的理念,个体化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改善门静脉高压症复发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3年7月采用精准外科技术个体化治疗66例门静脉高压症复发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胃镜检查40例静脉曲张完全消失,19例基本消失,7例为轻度曲张.伴有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41例术后胃黏膜病变均明显改善.术后1年内再出血率6.1% (4/66).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7.6%,1年、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97.0% (64/66)、93.3%(42/45)、85.7% (18/21).结论 应用精准外科技术采用个体化的术式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复发性上消化道出血,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近远期疗效.

  • 创建复杂胆道外科的围肝门技术体系

    作者:王坚

    胆道如同由涓涓细流汇合成的长江,跨越崇山峻岭,突破险滩——肝门,汇入东海——十二指肠.胆道承载着肝脏这个人体大化工厂的运输任务.胆道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中断性决定了维持这条运输线通畅的重要意义.

4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