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腓血管蒂腓骨瓣修复尺骨近侧大段缺损1例

    作者:陈振光;余国荣;卢光辉;余黎

    肘关节系肱骨下端与尺、桡骨上端构成之复关节,以肱尺关节为主,肱桡关节与上尺桡关节次之.尺骨近段一旦缺损则肱尺关节和上尺桡关节首遭其变,继之也势必涉及肱桡关节之稳定,重建肱尺关节乃当务之急.本案例因尺骨近段肿瘤切除后遗下大段缺损,采用带腓血管蒂腓骨近侧骨瓣重建肱尺半关节,同时一并修复尺骨大段缺损,经随访16 a,今报道如下.

  • 吻合血管腓骨修复股骨颈骨折与股骨头坏死的解剖学

    作者:张国栋;张发惠;林永绥

    目的:对吻合血管腓骨移植修复股骨颈骨折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解剖学再探讨.方法:成人下肢标本,观测供区、受区血管的解剖学.结果:(1)观测了腓动脉及其伴行静脉起点的位置和外径及腓骨滋养动脉的分布.(2)观测了旋股外侧动脉及其升支的起点位置、干长和外径及其伴行静脉的外径.结论:旋股外侧血管升支为术式首选的受区血管,将腓动脉与旋股外侧血管的升支吻合,有利于重建股骨头颈的血供.

  • 腓血管在胫腓骨远段的分布及临床意义

    作者:施建辉;邱大学

    目的: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腓动脉至胫腓骨远段的分支.结果:腓血管行至小腿中部时,位于腓骨内侧面、胫骨的后外侧;腓动脉至胫骨远段的分支可以发自吻合支或直接发自腓动脉;腓动脉至腓骨远段的分支为弓形动脉.根据解剖观测结果,设计了以腓血管为蒂的胫腓骨远段后面联合骨(膜)瓣.结论:带腓血管蒂的胫腓骨远端后面联合骨(膜)瓣可以移位修复胫骨骨不连、骨缺损或逆行行踝关节融合术.

  • 带腓血管蒂腓骨肌复合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振光

    肢体因肿瘤切除或外伤所致大段骨与肌组织联合缺损者,如能以带血供的骨肌复合瓣,一次完成骨和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并重建其功能,这样既缩短了疗程,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乃佳选择.如上供区,当以带腓血管腓骨肌复合瓣为首选,因可获得充分长度的骨与肌组织.作为腓骨肌复合瓣的肌肉必须与腓骨相邻,并能由腓动脉供血者,而且该肌肉被切取后,其原有功能可由其他肌肉部分代偿之.符合上述条件者有长屈肌、腓骨长肌和比目鱼肌外侧半[1-3].现就本复合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要点分述如下.

  • 远端蒂皮瓣的静脉回流

    作者:康安;熊明根;张世民

    早在1597年,Tagliacozzi就描述了远端蒂皮瓣的应用,此后,远端蒂皮瓣不断地用于临床,但都为局部任意型皮瓣。1976年,Bostwick首先报道逆行颞浅动脉岛状皮瓣,国内鲁开化等[1]于1982年报道了前臂桡动脉逆行皮瓣,12例完全成活。此后,利用胫后、胫前、腓血管以及尺动脉、指动脉甚至皮神经营养血管的逆行岛状皮瓣先后见诸报道。相对于近端蒂皮瓣,远端蒂皮瓣的一些优势是显而易见的:(1)能将近侧供区的组织带蒂转移到远侧受区,这对于缺乏远侧组织,不能利用近端蒂皮瓣的四肢肢端极有价值;(2)大多为一期手术完成。避免了远位皮瓣如交腿皮瓣的多期手术及术后不适体位;(3)操作简便,无需游离皮瓣所必需的显微外科技术。

  • 逆行岛状V型腓骨肌皮瓣修复后足缺损的应用解剖

    作者:唐茂林;吴石头;石瑾;王兴海;张冬初;蒋力莉;周晓斌;谢五元

    目的:为以逆行岛状V型腓骨肌皮瓣修复跟骨及后足大面积软组织缺失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50侧下肢标本、40块跟骨上对腓骨肌皮瓣的血供、血管蒂旋转点的设定及跟骨内骨小梁的分布情况等进行了观测.结果:①腓动脉沿途发出7.6支肌皮支,分布到腓骨及其邻近软组织,该动脉下端与胫前、胫后动脉有丰富而粗大的吻合,完全可提供逆流供血;②跟骨内骨小梁的分布在不同的矢状切面上有明显的差异,这与其负重时的应力分布有关.结论:以腓血管为蒂截取的腓骨肌皮瓣经塑形成V型复合瓣,可用于后足大面积缺损的再造.临床成功1例,证实术式具有可行性.

  • 带血管蒂腓骨瓣移植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振光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骨移植也得到了新的发展.1975年Taylor等[1]首次报道应用带腓血管的自体对侧腓骨移植治疗胫骨大段缺损取得成功,标志着骨移植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时至今日,带血管蒂腓骨瓣已取得长足的进展,尤其对多条营养血管的选择、对骨瓣不同部位的运用更趋多样与成熟,为临床提供诸多有效的术式以修复长管骨大段缺损.本文拟从基础与临床两方面,作一较系统的论述.

  • 显微外科在骨移植方面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陈振光

    骨移植的历史已逾百年.早在1878年Macewen即有1例异体植骨获得成功的报道.此后,骨移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不断的发展.但传统移植骨因不带血供,其愈合需要漫长的替代过程,疗效多不尽人意.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骨移植也得到了新的发展.1973年,McCullough首先在动物实验中成功应用吻合肋间后血管的肋骨移植修复狗的下颌骨缺损.1975年,Tadyolr用吻合腓血管的自体对侧腓骨移植治疗外伤性胫骨大段缺损取得成功.此标志着骨移植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使移植骨的愈合过程转化为类似一般骨折的愈合过程,尤其是使传统植骨难以修复的长管骨大段缺损得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此后,显微外科在自体骨移植方面(简称显微骨移植)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它成为骨科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在这一领域我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仅就国内显微骨移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一评述.

  • 带血管蒂腓骨复合组织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解剖

    作者:靳升荣;谢萍;朱磊;代生富;李华;陈其光;吴宇平;陶远孝

    为带血管蒂腓骨复合组织瓣修复下颌骨提供解剖学依据,作者对下肢作了进一步解剖,对多种应用参数进行了观测.结果:腓骨全长338.4±26.76mm,滋养孔2±0.8个,腓动脉始于胫后动脉者为91.2%,其起始处外径为2.95±0.54mm,腓动脉起点距第一滋养孔长度平均52mm.并有2条静脉伴行.提示:带血管蒂腓骨复合组织瓣是修复下颌骨复合缺损较理想的材料.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