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四肢骨折内固定材料松动折弯断裂原因探讨
我院骨科从1994年3月~2002年5月收治四肢骨折内固定材料松动、折弯、断裂共27例,对其原因作了初步分析及探讨,报告如下.
-
肩关节可吸收缝合锚钉术后骨质溶解研究进展
可吸收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已有近40年的历史。1977年,Kulkarm 和 Getter 等首先报道了可吸收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作为内固定装置的一些应用,将用PLA 制成的棒、螺钉、线、膜和板用于固定狗的下颌骨骨折手术中。Tormala 和 Kokaman 于1984年首先将生物降解可吸收材料 PLA 应用于临床。上世纪80年代以后,PLA骨折内固定材料的研究相当活跃,增强工艺的应用使可吸收内固定材料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1]。随着肩关节镜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可吸收缝合锚钉在肩部疾患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相关并发症也逐渐被报道。Nho 等[2]认为尽管可吸收缝合锚钉安全、高效,但术后可吸收缝合锚钉会出现断裂、过早退变等情况。如果术后患者出现疼痛或僵硬,医生应该考虑盂肱关节滑膜炎、关节盂骨质溶解、游离体及软骨损伤等并发症。因此,可吸收缝合锚钉的并发症是临床研究的重要一环。本文着重介绍其并发症之一骨质溶解的研究进展。
-
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体会
手术用高值医疗耗材一般是指手术或其他有创、微创治疗中使用的医疗用品,如各种人工关节、骨折内固定材料、胃肠道吻合器、疝补片、组织闭合切割器、麻醉耗材等等,这些用品一般具有几个共同特点:(1)植入人体着居多,型号复杂;
-
医用聚乳酸的生物特性及其临床应用
聚乳酸(PLA)是一种无毒、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因具有较好的化学惰性、易加工性和良好的生物相溶性,而被应用于骨折内固定材料、手术缝合线、药物控释等方面[1-3],目前已成为生物降解医用材料领域中受重视的材料之一[4-6].
-
可吸收内固定材料治疗关节内骨折
2000~2002年,我们使用可吸收骨折内固定材料治疗关节内骨折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10例,女6例;年龄18~60岁,平均39岁.其中髋臼后骨折10例,股骨头骨折2例,踝关节骨折2例,胫骨平台前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各1例.采用芬兰产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酯和聚丙烯酯制成的自身增强拉力螺钉和内固定棒.手术步骤:以髋臼后缘骨折为例,硬膜外麻醉下,取髋后外侧切口,显露髋关节后缘及骨折块,骨折解剖复位需保持关节面完整,选择与可吸收螺钉内径相同直径的钻头钻孔,孔方向与骨折线垂直.用丝锥攻出足够深度的螺纹,以可吸收拉力螺钉固定骨折断端,若骨折块较大,可再用一可吸收棒固定.
-
生物医用镁合金研究的文献统计分析
近年来,关于镁及镁合金用作可降解医用植入器械材料的研究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新型生物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镁合金作为可降解骨折内固定材料就已经受到关注,但由于当时冶金技术的限制,镁合金的杂质太多,制作的螺钉和骨板降解过快而被放弃[1].近年来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镁合金纯净度大大提高,耐蚀性得到改善,又重新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医用镁合金的研究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
-
膨胀自锁式髓内钉——一种新型骨折内固定材料
目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是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标准方法.但交锁髓内钉治疗需在X线透视下定位锁钉,常需扩髓,损伤髓内血供,由于应力集中于锁钉上,易导致远端锁钉断裂及骨折.因此,以色列一些学者提出"膨胀自锁式髓内固定"的概念,根据这种全新的骨折内固定概念,设计出一种可以根据患者髓腔空间改变主钉的直径、产生满意的抓握力、避免扩髓、无需远端锁钉及基本不使用X线辅助的新型髓内钉系统[1].
-
聚L-乳酸的合成与表征
利用开环聚合制备出不同分子量的聚L-乳酸,测定了熔点、单体转化率、分子量及制品的力学性能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合成的聚L-乳酸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适于作为骨折内固定材料.
-
骨钉内固定治疗非负重松质骨骨折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骨折内固定材料日新月异.利用高强度、生物相容性材料作为内植物,可免去患者骨折愈合后二次手术取内植物的创伤.尤其是关节内骨折及重要神经、血管处的骨折,二次手术因粘连、解剖层次不清可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及关节功能障碍.
-
手部掌、指骨骨折内固定材料的选用及治疗
我院从1996年~2002年2月,分别选用克氏针、微型钢板、细钢丝作为内固定材料,治疗手部掌、指骨骨折180例,通过6个月~5年的随访,现将其疗效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