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子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现状

    作者:金敏;洪颖;申茹萌

    子宫颈癌前病变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疾病之一,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早期诊断及治疗是控制子宫颈癌发生的重要环节,物理治疗、冷刀锥切术、LEEP、全子宫切除术这些不同治疗方法各有利弊,需要合理应用.本文就宫颈癌前病变的各种治疗方法、适用范围等进行简述.

  • p16INK4a和Ki67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李照强;黄小钟;李宗芳;杨军

    目的:探讨p16INK4a、Ki67在慢性胃炎、胃上皮内瘤变、胃癌及癌旁非肿瘤性胃黏膜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3例慢性胃炎、16例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6例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5例胃癌及癌旁非肿瘤性胃黏膜组织样本中p16INK4a、Ki67的表达.结果:p16INK4a在慢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胃癌细胞中均呈核浆型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4%、25.00%、62.50%、66.67%,在癌旁非肿瘤性胃黏膜腺体上皮细胞中呈阴性表达;Ki67在慢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胃癌组织细胞中呈核型表达,Ki67指数分别为 17. 39%、37.50%、56.25%和77.78%.结论:p16INK4a代偿性高表达是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的重要免疫表型特征,联合检测p16INK4a和Ki67表达可作为胃癌诊断的分子靶标和可靠方法.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120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陈仲涛;张英

    目的: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预后及早期防治.方法:收集12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进行随访,并对光镜下的特点进行观察和分级.结果:诊断CIN Ⅰ级12例(10%),CINⅡ级44例(36.7%),CIN Ⅲ级64例(53.3%).CIN Ⅰ-Ⅲ级官颈环锥切77例(64.2%),CIN Ⅲ级子宫全切43例(35.8%).结论:宫颈三阶梯检查,对宫颈CIN可早诊断,早治疗,减低了宫颈浸润癌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肠道上皮内瘤变诊断及其与早期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邱伟;范国华;张维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64MDCT)增强扫描对胃肠道上皮内瘤变(IEN)诊断及其与早期胃肠道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经病理证实为IEN患者的CT增强表现,其中低级别IEN 25例(胃10例、结直肠15例)、高级别IEN 42例(胃16例、结直肠26例).分析胃肠道不同级别IEN的胃肠道壁黏膜厚度及其增强各期ΔCT值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胃IEN与正常对照组间门脉期及平衡期ΔC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3,P=0.01;t=2.19,P=0.03);胃IEN与早期胃癌间三期Δ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直肠IEN与正常对照组动脉期Δ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P=0.006);低级别与高级别组间门脉期Δ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P=0.003);并且低级别IEN与早期肠癌门脉期Δ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P=0.003).低级别IEN与高级别IEN胃肠道黏膜增厚约4~5 mm,2组黏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有助于胃肠道IEN的诊断及其与早期胃肠道癌的鉴别诊断,并对IEN的分级具有一定的价值.

  • 百仙妇炎清栓治疗宫颈糜烂76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07~2004-09就诊于延川县妇幼保健院门诊的宫颈糜烂患者76例.患者年龄:23~52岁,平均(34±1.62)岁,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同意按时复诊.宫颈糜烂诊断标准按妇产科学第6版[1].76例患者中宫颈Ⅰ-Ⅱ度糜烂,单纯型14例,Ⅰ-Ⅱ度糜烂颗粒型28例,Ⅰ-Ⅱ度糜烂乳突型7例,Ⅲ度糜烂颗粒型11例,Ⅲ度糜烂乳突型16例,其中有23例为糜烂伴其它病理改变.

  • 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小飞

    目的:对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接受治疗的60例结直肠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患者在术前进行肠镜活检诊断、术后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观察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的诊断结果。结果患者术前的肠镜活检诊断显示,34例患者诊断为低级的上皮内瘤变,26例患者诊断为高级的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的病理组织学检测显示,15例患者为腺瘤低级上皮内瘤变,5例患者为高级上皮内瘤变,40例患者为浸润性癌,其中,在术前被诊断为低级的上皮内瘤变的11例(32.4%)患者和术前被诊断为高级的上皮内瘤变的20例(80.7%)患者在术后均诊断为浸润性癌,术前、术后的诊断结果差异明显(<0.05)。结论对结直肠上皮内瘤变进行病理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提高诊断准确率。

  • 不同LEEP术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作者:谢聪

    目的:观察不同LEEP术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医院妇科门诊共以Leep治疗CIN84例,宫颈糜烂402例,A式40例、B式224例、C式175例、D式47例。结果 A式治愈97.5%(39/40),B式98.21%(220/224)例,C式96.57%(169/175),D式97.87%(46/47);C式治疗CINⅠ治愈率、残留率、复发率与D式CIN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B式、C式治疗Ⅱ°宫颈糜烂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A式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高于B式,B式高于C式,C式高于D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A式月经紊乱发生率高于其他组,C式粘膜外翻高于B式、A式,B式、A式高于D式,B式颈管狭窄率高于D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不同LEEP术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的疗效均较高,痊愈率可得到保证,在同时适应两种术式适应时,应选择创伤相对更小的术式,尽管不能增进疗效,但有助于减少出血、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结直肠上皮内瘤变和癌的病理诊断意义及外科处理原则

    作者:熊金蓉;曾广仙;张芳;代丽红

    目的探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和癌的病理诊断和外科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13年10月经手术标本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癌的病理切片与同一患者的活检切片进行比较。结果98例活检标本中原诊断为原位腺癌、黏膜内癌、腺瘤癌变的30例,根据新标准有23例(占76.7%)应更正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结论病理诊断中,特别是术前活检,应该严格按照WHO(2000年)关于结直肠上皮内瘤变和癌的诊断标准来诊断,从而指导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以免误诊误治。

  • CIN行宫颈锥切术后2次大出血行子宫全切1例的护理体会

    作者:蒋丽娜

    2012年11月~12月,我院妇科收治1例CIN行宫颈锥切术后2次大出血,后行子宫全切1例的患者,经积极救治和护理,患者预后良好,现将3次入院3次救治及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1岁,因检查发现宫颈病变22 d,门诊拟"宫颈CIN"于2012年11月2日收住入院。(2012年9月3日)我院白带常规示:清洁度度;(2012年10月23日)我院宫颈活检病理报告示:"宫颈6、9、12、颈管"粘膜慢性炎伴上皮内瘤变(CIN);(10月24日)杭州艾迪康中心查分泌物示:HPV-16(高危型)阳性;HPV-33(高危型)阳性;HPV-81(低危型)阳性。为求手术治疗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及术前准备于2012年11月5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宫颈锥切术"。术中用高频电凝止血,阴道内塞纱条一块,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10 mL,麻醉满意,术后置导尿管,尿色清,标本标记,12点钟位置,经家属过目后常规送检,术后予头孢地嗪3.0 g,2次/d,抗炎预防感染,巴曲亭2iu,1次/d,预防出血。术后第1 d(11月6日)下午,拔尿管,取阴道内纱条,无染血,改二级护理,软食,复查血常规,血象偏高,血疑无殊,术后第4 d(11月9日)出院,做好出院宣教。(11月12日)病理报告示:"宫颈锥切"粘膜慢性炎,部分区域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CIN)累腺,切缘净!宫颈锥切术后第9 d(11月14日)患者因下午小便后阴道出血超过月经量,似解小便样,急诊拟"CIN锥切术后9 d,阴道大出血30 min"由平车推入院。患者当时情绪失控,高度紧张,大声喊叫,妇检:见阴道内有大量血块,宫颈创面10-11点处有活动性出血,痂结脱落完整,创面新鲜,完善入院检查:血常规,血凝等于16:20送入手术室,在常规消毒下用0号肠线行宫颈出血处缝合,予碘仿纱条填塞,留置导尿。术后抗感染治疗,术后诊断"宫颈锥切术后创面脱痂出血"。第2 d(11.16),停导尿,取纱条,无明显渗血,创面清洁,无脓性分泌物。第5 d(11.19)予出院,做好出院宣教。2012年11月20日患者再次因上午6:00小便后阴道出血超过月经量,似解小便样,拟"宫颈锥切术后15 d,阴道出血2 h"收入院[1]。妇检:阴道内有大量血块,宫颈创面6点处有活动性出血,痂结脱落完整,创面新鲜,考虑患者年龄已51岁,无生育要求,建议切除子宫,患者同意,完善检查,于当天下午14:50送手术室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经腹子宫全切+双附件切除术。于17:20安返病房,术中见子宫肌瘤多发。术后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针2.5 g联合甲硝唑0.5 g,3次/d抗感染治疗,补佳乐2片/次,1次/d促进阴道粘膜生长及更年期症状。全切术后第7 d患者出现阴道流液,量少,于11月28日及12月19日分别行2次膀胱美兰灌注,阴道纱布均无蓝染。12月5日行膀胱镜检查及输尿管插管逆行造影检查,未发现有膀胱阴道瘘及输尿管阴道瘘。子宫双附件B超提示:子宫切除术后:盆腔空虚。双肾输尿管膀胱B超可见:双肾,膀胱未见明显异常,经直肠扫查:见双侧输尿管喷尿位于膀胱内。术后复查血常规及尿常规正常。

  • 宫颈高危HPV感染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魏玮;刘晓莹;杨玲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宫颈癌由宫颈上皮内瘤变发展而来,两者病因相同,均为高危型HPV感染所致[1].近年来共识,HPV病毒载量越高,发生宫颈病变的危险性和危险程度就越高.随着对该疾病的深入研究,如何有效地阻断高危HPV持续感染引起医疗的广泛重视,治疗高危HPV感染的探索性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就目前宫颈高危HPV感染的中西医治疗进展进行阐述.

  • “治未病”思想在防治宫颈癌前病变(CIN)中的应用

    作者:孙红;刘晓莹

    "治未病"理论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其日:"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重点强调了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官颈上皮内瘤变(CIN)作为官颈癌前病变,近几年来引起了人们足够的重视.CIN发展到宫颈癌有数年到数十年演变过程.一般要经过: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浸润癌这几个阶段.CIN有三种转归方式:消退、持续存在、发展为癌.因此,在CIN进展为癌的过程中,"治未病"思想对防治CIN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 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c-fos、c-jun和PCNA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罗庆元;吴江;熊静平

    目的 探讨食管上皮内瘤变及鳞癌组织中c-fos、c-jun和 PCNA的表达,及其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20例重度上皮内瘤变和10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标本中c-fos、c-jun和PCNA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60例食管癌组织、20例重度上皮内瘤变和10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标本中c-fos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51/60)、75%(15/20)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ju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23/60)、55%(11/20)和1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42/60)、50%(10/20)和1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fos和c-jun在高分化食管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中、低分化癌(P<0.01);无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临床分期Ⅰ~Ⅱ期表达率高于Ⅲ~Ⅳ期(P<0.05).PCNA在高分化和中分化食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低分化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fos、c-jun和PCNA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 宫颈锥切术在对有生育要求宫颈原位癌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姜琳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及宫颈原位癌,这两种病变是宫颈浸润癌的癌前病变,统称为CIN.根据细胞异形的程度,CIN又分为三级,CINⅢ级为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宫颈原位癌.各级的CIN都可发展为浸润癌,但级别越高发展成为浸润癌的机会就越大,故应该早诊断、早治疗[1-2]宫颈癌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宫颈癌患者逐渐趋于年轻化.而其中的宫颈原位癌属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变局限.对于大部分尚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女性宫颈原位癌患者,宫颈锥切术显示了它特有的临床价值.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收治的40例宫颈原位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宫颈锥切术在宫颈原位癌诊治中的意义.

  • 电子阴道镜及宫颈电切对宫颈CIN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再努尔·阿布都热衣木;马合甫扎·马合木提

    宫颈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又称之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起源于宫颈鳞柱交界的移行区的上皮细胞.CIN分为三级:CIN Ⅰ级相当于轻度不典型增生,CIN Ⅱ级相当于中度不典型增生,CIN Ⅲ相当于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本研究中CINⅢ中已除外原位癌).

  • 新疆地区性子宫颈鳞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与性病的关系

    作者:金华;古丽娜

    子宫颈鳞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宫颈上皮内瘤变(以下简称CIN)是子宫颈鳞癌的癌前病变,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为新疆地区的高发病.近年来本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多,而且渐趋于年轻化.同时期本地区性病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本文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利于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 基层医院宫颈癌筛查技术应用

    作者:张霞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占据妇科恶性肿瘤第二位,全球每年发病率约45万左右.目前普遍认为宫颈癌发病的病理过程为:HPV感染宫颈基底细胞→低级宫颈上皮内瘤变→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浸润癌.此过程大约需要10年时间[1].运用宫颈癌筛查技术甄别宫颈癌早期与癌前病变患者,并及时开展治疗,治愈率可达90%以上.宫颈癌筛查对于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食管交界部早期癌的价值

    作者:钟芸诗;姚礼庆;周平红;徐美东;陈世耀

    目的 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食管交界部早期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黏膜内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1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ESD治疗的57例胃食管交界部早期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肿瘤切除情况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手术前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57例患者顺利完成了ESD,中位手术时间为55 min(25~95 min),中位出血量为74 ml(20~300 ml).其中39例患者整块切除肿瘤、18例患者分块切除肿瘤.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57),其中穿孔5例、出血9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9/57),其中迟发性出血6例、胃食管交界部狭窄3例.术前活组织病理检查提示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39例患者中,有3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黏膜内癌;术前活组织病理检查提示为黏膜内癌的18例患者中,有4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腺癌.本组患者随访9~27个月,创面愈合良好,均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ESD治疗胃食管交界部早期癌安全、可靠,具有较好的疗效.

  • 合理诊疗宫颈病变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闫震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肿瘤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关键在于癌前病变的预防、诊断和处理.一般狭义上的宫颈病变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即是癌前病变,指的是从正常的鳞状上皮转化为浸润性癌连续病理过程,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近几十年来,宫颈浸润癌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明显下降,但年轻妇女的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发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一趋势有全球普遍性,其重要原因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妊娠

    作者:闫震

    由于宫颈癌的发病年轻化及女性推迟生育、对产前检查的重视以及更好的筛查手段的应用,孕前和孕期CIN的发生率也有增加,因此对宫颈病变合并妊娠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关系到母婴双方的预后,使本病的诊断及处理就变得较非孕期复杂.此外,由于越来越多的高级别宫颈病变(CINⅡ、Ⅲ和原位癌)年轻患者接受了宫颈锥切术,手术对生育的可能不利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CIN和妊娠之间的一些相关问题给予综述.

  • 液基细胞学检查结合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分析

    作者:陈丽艳;李春波;黄淑杰

    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是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肉眼阅片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方法,阴道镜则是介乎于肉眼和低倍显微镜之间的放大窥镜,通过放大直接观察宫颈表面血管上皮的形态结构以评估病变,是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主要手段.

435 条记录 21/22 页 « 12...14151617181920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