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源多胺对大鼠再生肝细胞鸟氨酸脱羧酶基因转录的调节

    作者:宁黔冀;魏凯;和俊涛;徐存拴

    目的 研究天然多胺(腐胺、精脒和精胺)对大鼠再生肝细胞鸟氨酸脱羧酶(ODC)基因转录的调节,探讨多胺在肝再生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部分肝切除术诱导再生肝,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分析ODC mRNA的表达量,外源多胺(溶于0.9%NaCl)的处理用皮下注射法.结果 外源多胺处理后,再生肝ODC mRNA水平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相似,但不同种类、剂量的多胺,结果差异明显.在所观察到的整个肝再生期间,高剂量腐胺(20 mg/kg体重)处理组mRNA水平始终低于对照组,特别在部分肝切除后2、4和10 h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0.02 mg/kg体重)的腐胺处理组,只在4 h和12 h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精脒(0.15 mg/kg体重)处理组的ODC mRNA水平始终低于对照组(在10 h例外);而低剂量(0.03 mg/kg体重)处理组则不同,ODC mRNA水平表现出先抑制(在2 h)后促进(在4 h和6 h)的特点.精胺的作用与精脒相似.结论 不同浓度的多胺(主要是精脒和精胺)对大鼠再生肝细胞ODC基因转录存在着反馈调节作用.

  • 外源多胺对大鼠早期再生肝鸟氨酸脱羧酶蛋白水平的调节

    作者:和俊涛;马建敏;宁黔冀;徐存拴

    目的 研究多胺(腐胺、精脒和精胺)对大鼠再生肝鸟氨酸脱羧酶(ODC)蛋白水平的调节,分析多胺在肝再生中的作用.方法 外源多胺(溶于0.9%NaCl)皮下注射雄性SD大鼠(180~220 g),部分肝切除(PH)诱导的大鼠再生肝中ODC蛋白水平的分析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结果 高剂量的腐胺(20 ms/kg体重)、精脒(0.15 mg/kg体重)和精胺(6 mg/kg体重)处理后,ODC蛋白水平在PH后12 h内均低于对照组,且各组间变化趋势相近;而低剂量腐胺(0.02 mg/kg体重)、精脒(0.03 mg/kg体重)及精胺(0.06 ms/kg体重)处理组在PH后4h ODC水平迅速升高,分别比对照组高15.1%、29.5%和30.3%.结论 一定剂量的多胺对大鼠早期再生肝ODC蛋白水平有反馈调节作用,其中精脒、精胺的作用较强,腐胺较弱.

  • 皮质酮对大鼠早期再生肝抗酶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马建敏;宁黔冀;李文娟;索世英;徐存拴

    目的 研究外源皮质酮对部分肝切除(PH)诱导的大鼠早期再生肝抗酶mRNA及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PH前3d对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双侧肾上腺切除术,皮质酮悬浮于芝麻油中皮下注射去肾上腺鼠,抗酶mRNA及其蛋白水平的测定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 结果 与对照组(n=6,以下相同)相比,去肾上腺组及10mg/kg、20mg/kg体重皮质酮处理组抗酶mRNA水平变化不明显,而40mg/kg体重皮质酮处理能显著刺激其转录.在PH后5、7、9h,去肾上腺术鼠抗酶蛋白水平显著低于相应时间点的对照组;皮质酮处理后,蛋白水平在所观察的整个实验过程中均显著上升,且剂量越高,蛋白含量越多,尤其在PH后5h,10、20和40mg/kg体重皮质酮处理组分别比同时间点对照组高43%、79%和93%. 结论 皮质酮对大鼠早期再生肝抗酶蛋白的合成具有剂量依赖性促进作用.

  • 外源精脒和精胺可诱导大鼠早期再生肝抗酶的表达

    作者:李恩中;陈燕芳;索世英;宁黔冀

    目的 探讨精脒和精胺对大鼠早期再生肝抗酶(AZ)表达的影响,及在肝再生中的作用. 方法 外源多胺(溶于0.9% NaCl)皮下注射雄性SD大鼠(180~200g),进行部分肝切除(PH)诱导.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进行PH后大鼠再生肝中AZ基因转录量和蛋白表达量的分析.结果 对照组完整肝脏(PH后0h)中,AZ基因转录量、蛋白表达量较低,PH后均快速升高,3h达到峰值,5h出现明显下降,7h再次升高并达到峰值,之后缓慢下降.外源多胺处理后,两种剂量精脒(0.03mg/kg和 0.15mg/kg)和精胺(0.06mg/kg 和6mg/kg)处理组AZ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与对照组相似,但低剂量处理组远远低于相应时间点高剂量处理组.精胺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作用时间更持久. 结论外源多胺对大鼠早期再生肝AZ mRNA及蛋白表达具有剂量依赖性促进作用,而精胺的作用较强,精脒较弱.

  • 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窦内皮细胞对肝细胞增生的影响

    作者:董晓灵;陈平;朱瑾;熊燕

    目的:探讨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窦血管内皮细胞(LSEC)对再生肝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大鼠70%的肝切除模型和肝窦血管内皮细胞、肝细胞分离与培养方法,在术后不同的时相点分离残肝的肝细胞和肝窦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实验分组:肝部分切除组(PO)和假手术组(SO);肝细胞培养分两组:A组(肝细胞)、B组(肝细胞+LSEC上清液),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细胞DNA合成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肝细胞PCNA表达指数的变化.结果:在术后的6、24 h,B组的肝细胞的PCNA表达指数较A组显著升高(5.9±0.1 vs 8.9±0.1 P<0.05;38.6±2.6 vs 58.0±3.9 P<0.01).而且B组肝细胞的DNA合成量较A组显著升高(226±18 vs 8.9±0.1 P<0.05;38.6±2.6vs 58.0±3.9 P<0.01).结论:体外实验证实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窦内皮细胞上清可以促进肝细胞的增生,促进肝细胞的DNA合成,增强再生肝细胞增生活性.

  • 生长激素和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肝大部切除后再生的影响

    作者:龚作炯;吴亚斌;杨丽华

    目的:了解肝大部分切除后再生过程中甲胎蛋白(α-FP)、端粒酶活性(TA)和肝脏组织学、肝功能的变化,探讨促肝细胞生长因子、生长激素治疗对肝细胞再生及甲胎蛋白、端粒酶活性和肝脏组织学、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体重200g左右大鼠36只并随机分成6组,其中组1进行肝大部分切除后生长激素(GH)治疗;组2进行肝大部分切除后应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治疗;组3仅进行肝大部分切除而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组4、组5、组6均不进行切除手术,但组4和组5分别给予生长激素、肝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6则不给予任何治疗.1 wk后取材,再生肝组织端粒酶活性采用PCR-ELISA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含量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另外,肝组织还作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手术组TA,AFP,ALT,GGT值均显著高于非手术组(两组TA分别为1.33±0.26,0.496±0.054,P<0.01;两组AFP分别为62.9±13.5μg/L,8.9±2.8μg/L,P<0.01;两组ALT分别为1 204±0.57 nkat/L,61.11±15.48 nkat/L,P<0.05;两组GGT分别为10.72±1.58 nkat/L,5.75±1.78nkat/L,P<0.01),而手术组ALB则显著低于非手术组(分别为28.1±3.0g/L,31.4±2.3g/L,P<0.01).组1的ALT显著高于组2和组6(三组ALT分别为82.16±18.5 nkat/L,60.83±7.96 nkat/L,66.67±11.02 nkat/L,P分别<0.01,0.05),组2和组3的ALB显著低于组6(三组ALB分别为28.3±4.1g/L,26.9±2.3g/L,31.8±2.1g/L,P分别<0.05,0.01).组1、组2和组3的TA(三组TA分别为1.56±0.18,1.38±0.10,1.04±0.12)及AFP值(三组AFP值分别为75.9±9.6μg/L,59.6±12.2μg/L,53.1±7.0μg/L)显著高于组4、组5及组6(三组TA分别为0.48±0.04,0.52±0.06,0.48±0.06)(三组AFP值分别为10.3±3.4μg/L,9.6±2.4μg/L,6.9±0.8μg/L)(两指标P值均<0.01).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手术组的残肝和非手术组的肝脏大体组织形态学差异不大,而手术组的再生肝则无典型的肝小叶结构,但可见肝窦,且细胞排列较残肝和非手术组肝脏更密集.结论:促肝细胞生长因子、生长激素能显著促进肝细胞再生,并且促肝细胞生长因子有利于肝细胞膜的稳定性及肝功能的恢复,而生长激素有明显促进白蛋白合成的作用.

  • 肝再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作者:陈伟;张新华;钟翠平

    肝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肝损伤后机体能精确地调控肝细胞增殖、生长,迅速恢复其原有体积和重量.当肝细胞复制被阻断或延误时,肝内就会启动干细胞增生.近研究发现再生肝基因表达可分几个阶段:肝再生的启动始于大量即刻基因表达,G1期的肝细胞对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α、β(TGFα、β)、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及IL-6等细胞因子有反应;至少有四种转录因子即NFkB、STAT3、AP-1 和C/EBPβ在起动肝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近年这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前列腺素介导部分生长因子的促肝细胞分裂与细胞保护作用

    作者:邹原;宫德正;梅懋华

    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 以及肝刺激因子(HSS) 等作为有丝分裂剂,在肝细胞增殖和肝再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近年来又有较多的研究证实,HGF、HSS等生长因子对肝毒剂(CCl4、半乳糖胺等) 损伤肝细胞具有细胞保护作用[2,3].另外,再生肝本身也具有很强的抗损伤能力,其机制之一就是再生肝中含有HSS等生长因子[4].

  • 猪再生肝肝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肝衰竭大鼠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菁;戚晓红;李跃华;吴翠贞

    目的研究猪再生肝肝细胞生长因子(PRHGF)对急性肝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硫代乙酰胺(TAA)灌胃造成大鼠急性肝衰竭,PRHGF腹腔给药,观察其治疗作用.结果PRHGF能显著提高急性肝衰竭大鼠存活率,降低肝衰竭大鼠血清总胆红素含量、丙氨酸转移酶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并能明显减少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结论PRHGF对TAA所致大鼠急性肝衰竭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大鼠再生肝中差异表达基因

    作者:强晖;谢渭芬;施斌;周国雄;倪润洲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大鼠再生肝中差异表达基因,为探讨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提供基础.方法 雄性SD大鼠行95%肝部分切除术,用含1 176个基因的大鼠尼龙膜微阵列筛选大鼠再生肝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RT-PCR随机验证若干差异表达基因在微阵列中的表达.结果 再生肝组织有138个基因明显较对照组织表达高,它们主要是生长因子基因、核受体基因、核糖体蛋白基因、应急反应蛋白基因、细胞周期调节基因、神经递质基因等;下调基因共50个,主要为代谢酶基因、激素受体基因及表面抗原基因等.结论 cDNA微阵列技术有助于研究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并提供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