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呼吸力学容积依赖性系数与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呼吸力学非线性分析时呼吸系统弹性和阻力的容积依赖性系数(Evd/Rvd)与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的相关性.方法 2004年1月-2005年1月本院英东重症监护医学中心收治的25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分别以呼吸力学的线性和非线性模型分析其压力(P)、流量(V')和容量(V)数据,比较二者的拟合效率指标决定系数(R2)和根均方差(RMSD);以呼气末阻断法测定PEEPi,分析弹性容积依赖性系数(Evd)、阻力容积依赖性系数(Rvd)以及Evd×Rvd与PEEPi的相关性.结果 非线性分析所得的RMSD值(1.47±0.81)cm H2O小于线性分析所得(2.36±1.18)cm H2O;非线性分析所得的R2值(0.97±0.02)大于线性分析(0.89±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vd、Rvd以及Evd×Rvd与PEEP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82和0.95(P均<0.01).结论 呼吸力学的非线性模型比线性模型更加适合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呼吸力学分析.Evd和Rvd,特别是Evd×Rvd与PEEPi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或可用于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PEEPi的无创性持续监测.
-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研究新进展
一、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产生的背景机械通气能够改善患者氧合、纠正二氧化碳潴留,为治疗原发病提供时间保证.传统通气模式大部分为压力或流量的触发,但这些触发方式会因漏气[1]、触发灵敏度设置不当[2]及需克服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3]等问题,导致延迟触发和(或)误触发,此外,传统模式的呼吸时相转换多由时间切换和(或)流速切换,但二者均不能如实反映患者需求,更易增加患者呼吸肌做功,造成呼吸肌疲劳,从而对患者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们急需新的通气模式改变这种情况.
-
气管插管旁路法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机械通气下重症哮喘12例分析
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而行机械通气的患者,由于堆积在小气道中的分泌物粘稠干燥,既导致持续的气道痉挛, 又堵塞气道致使内源性呼气末正压(intrinsic positive endexpiratorypressure,PEEPi)持续处在高水平.此时不间断机械通气的同时给予气管插管旁路法行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直视下支气管冲洗,可清除顽固的痰栓,为控制感染和机械通气撤机创造可能[1].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从2003 年1 月至2010 年1 月为12 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机械通气中的重症哮喘患者行纤支镜吸痰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适应性支持通气策略浅析
适应性支持通气(adaptive support velltilation,ASV)是瑞士哈美顿(Hamilton Medical)公司装配在伽利略(Galileo)、拉斐尔(Raphael)等型号呼吸机上特有的闭环通气模式.它由Hamilton veolar的分钟指令性通气(minute mandatory ventilation,MMV)发展而来,是一种结合了容积和压力两种控制模式优点的全自动通气模式.早在1977年,Hewlett等[1]就提到了MMV的概念,即当患者呼吸出现困难时,应使用呼吸机对其进行强制呼吸,也就是强制性地增加分钟通气量(minute velltilation,MV).由于MMv的算法没有安全限制,因而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如形成气压伤、死腔通气、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等,及由于操作复杂而引起非故意错误的用户设置[2].
-
应用呼气负压技术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气流速受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因气道阻力增加和肺弹性回缩力下降,导致呼气不畅且不完全,形成动态肺过度扩张(DPH),呼气末肺泡内残留气体增多,产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静息状态下即出现呼气流速受限(EFL).呼气负压技术(NEP)是在平静呼气时于气道开口处施加一负压,通过比较施加负压前、后的潮气呼气流速-容积曲线(TBFV)来判断EFL.我们于2001年9月~12月对127例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NEP测试和常规肺功能测试,结果如下.
-
临床上应重视内源性呼气末正压问题
内源性呼气末正压(intrinsic 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i)可见于多种疾病,是一个常见的临床呼吸生理异常现象,但长期以来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临床医师对PEEPi几无认识,以致影响了对疾病的诊治.加强对PEEPi的认识,不但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病情的分析,也有利于指导治疗,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外源性呼气末正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e)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10例,使用Bicore CP-100呼吸力学监测仪进行呼吸力学监测。首先测定PEEPe为0时的动态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再以此值的0、40%、60%、80%和100%随机设置PEEPe;在每次改变PEEPe水平30 min后,测定呼吸力学及心率、血压、动脉血气。结果患者的呼吸功、压力时间乘积、食管压差和动态PEEPi在加用PEEPe后即明显降低,且随着PEEPe的增加继续下降(P值均<0.0 1)。当PEEPe加至PEEPe =0时所测的动态PEEPi的80%和100%时,呼吸机做功显著增加(P值均<0.01)。呼吸功的变化和动态PEEPi的变化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609,P<0.01)。结论 PEEPe可降低呼吸功,并且是通过降低患者呼气末肺泡与中心气道之间的压力差来降低呼吸功的。
-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对存在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机械通气触发的影响
目的 比较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和压力支持通气(PSV)对存在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触发延迟和触发功的影响.方法 纳入内源性PEEP≥3 cmH2O(1 cmH2O=0.098 kPa)且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分别在NAVA和PSV模式下采用低、中、高3种通气压力支持水平.Servo Tracker软件持续记录呼吸机波形、呼吸力学指标[包括呼吸频率、吸气潮气量(Vti)、分钟通气量(VE)、气道峰压(PIP)、吸气时间],计算触发和吸呼气转换延迟时间、触发功和总呼吸功.结果 共纳入14例AECOPD患者,内源性PEEP为(4.3±1.3)cmH2O.PSV模式吸气触发延迟时间与内源性PEEP呈正相关(r=0.913,P<0.05).与PSV比,NAVA在低、中、高通气压力支持水平时均能降低触发延迟时间[(48±17)ms比(167±86)ms,(63±65) ms比(247±240)ms,(63±49)ms比(342±192)ms,P值均<0.05]和触发功[(0.92±0.36)μV?s比(1.22± 0.70)μV?s,(1.08±0.51)μV?s比(1.62±1.25)μV?s,(1.20±0.96)μV?s比(2.29±1.02)μV?s,P值均<0.05].PSV模式时,随着通气压力支持水平的升高,触发延迟时间明显延长[(167±86)ms,(247±240) ms,(342±192)ms,P<0.05].结论 存在内源性PEEP的AECOPD患者,在PSV模式下存在明显的触发延迟,且与内源性PEEP水平呈正相关.NAVA可显著缩短触发延迟时间,并减少触发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内源性呼气末正压问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缓解期与发作期均存在着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PEEPi的产生与患者本身原因及接受机械通气时的呼吸机参数设置等因素均有关.PEEPi对机体有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准确测定PEEPi对判断病情、完善患者的治疗及正确设置呼吸机,特别是合理应用外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e)和持续气道正压(CPAP)非常重要[1].本文就COPD患者的PEEPi问题综述如下.
-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机械通气患者呼气末正压设定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时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对血流动力学与肺参数的影响.方法 39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根据心排血指数(CI)分为两组.观察心功能正常组(n=18,CI≥2.0 L·min-1·m-2)与心功能低下组(n=21,CI<2.0 L·min-1·m-2)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下不同PEEP水平对血流动力学[心排血量(CO)、CI、肺毛细血管血流(PCBF)、中心静脉压(CVP)、外周血管阻力(SVR)]、肺参数[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每分通气量(MV)、肺泡通气量(Vtalv)]及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心率(HR) 等的变化.结果心功能正常组PEEP在0~13 cm H2O(1 cm H2O=0.098 kPa)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肺参数中Ppeak、PEEPi随着PEEP增高而相应增高,气道阻力(R)下降;心功能低下组随着PEEP变化SVR、CO、CI呈曲线性变化,以PEEP 0~7 cm H2O时CO、CI值较高而SVR较低,10~13 cm H2O CO、CI值较低而SVR较高,对肺参数影响以PEEP 5~7 cm H2O时PEEPi较小.结论 ACPE患者机械通气调节应结合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兼顾肺机械参数变化,PEEP使用具有明显个体化倾向,以PEEP 5~7 cm H2O(一般<10 cm H2O)为宜.
-
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测定方法
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测定方法学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约20年的漫长历程,为探讨PEEPi的产生机制和生理效应以及寻求减轻或消除PEEPi对患者危害作用的有效措施提供了方法学基础.目前文献介绍的测定PEEPi方法已达十余种,可以划分为单独测定静态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stat)的方法、单独测定动态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dyn)的方法和同时测定PEEPi,stat和PEEPi,dyn的方法三大类.各种测定PEEPi方法各有利弊和其应用的局限性.目前常用的方法仍是经典的呼气末气道闭合法(EEO法)和食道气囊法,分别用于PEEPi,stat和PEEPi,dyn的测定.
-
单侧肺通气对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单肺通气对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的影响.方法 将53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双腔支气管插管后分别进行双肺和单肺机械通气,统计PEEPi发生情况.结果 双肺通气时发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11例,发生率为20.7%,单肺通气时发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23例,发生率为4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应根据平台压等指标对患者的呼吸参数进行调整,可以减少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影响.
-
内源性呼气末正压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病人中的应用
正常呼吸时,呼气末肺组织恢复到正常功能残气位,这时,作用力相反的肺和胸廓弹性回缩力处于平衡状态,肺泡内压力与气道开口处压力相等,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呼气末肺泡与气道开口之间存在压力差,仍有呼气气流,这一压力差称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为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病人机械通气时PEEPi的情况,我们选择了42例COPD伴呼吸衰竭的病人,应用呼气末阻断法测定PEEPi[1],在此基础上,加用不同水平的外源性气末正压(PEEPe),以提高机械通气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AECOPD病人使用BiPAP呼吸机护理过程的持续质量改进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OOPD)是因呼吸道阻力增加,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的存在,病人常出现呼吸费力,动用辅助呼吸肌参与等呼吸肌疲劳表现或呼吸衰竭,运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AFfA3PD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肯定,并逐渐成为AECOPD早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一线治疗方法.
-
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动态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影响
目的 评价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平静呼吸状态动态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dyn)的影响.方法 2005年5月,对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20例中重度COPD患者分别在基础状态与吸入安慰剂30 min,测定基础肺功能、主观呼吸困难评分(Borg score)和PEEPi,dyn后,病例分成3组:Ⅰ组吸入沙丁胺醇400 μg 15 min后;Ⅱ组顺序吸入异丙托溴胺80 μg 30 min和吸入沙丁胺醇400 μg 15 min后;Ⅲ组顺序吸入沙丁胺醇400 μg 15 min和吸入异丙托溴胺80 μg 30 min后分别重复上述指标测定.结果 与吸入安慰剂对比,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3组PEEPi,dyn均明显降低(P<0.05~0.01),PEEPi,dyn的变化与深吸气量(IC)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r=-0.444,P<0.01),与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的改变呈显著负相关(r=-0.517,P<0.01);3组Borg score均降低(P<0.05),Borg score的降低与PEEPi的降低明显呈正相关(r=0.386,P<0.05),与肺功能的变化无显著相关.结论 (1)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COPD患者的PEEPi,dyn降低,其机制与肺容量的降低有关.(2)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COPD患者呼吸困难的减轻与PEEPi,dyn的降低有关.
-
BiPAP无创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是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病,合并呼吸衰竭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气道阻力增高,气流受限和过度充气,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形成,增加了呼吸功耗,降低了呼吸动力,从而产生呼吸肌疲劳,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迅速改善通气状况,及时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是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关键.近年来我中心积极开展BiPAP无创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们于2008年2月至2012年6月采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体会报告如下.
-
人工复苏皮囊通气对COPD患者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皮囊辅助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的影响.方法应用Bicore-CP100呼吸监测仪,先后测定了18例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未经干预的皮囊辅助通气时(常规皮囊辅助)和控制皮囊辅助的呼吸频率(RR)在10~12次/min时(控制皮囊辅助)的通气力学参数,同时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常规皮囊辅助时RR、PEEPi(21.94±4.32,16.72±5.13)较机械通气时(12.00±0.00,7.67±2.47)显著升高(P<0.01).控制皮囊辅助时PEEPi(9.33±3.24)较常规皮囊辅助时明显下降(P<0.01).上述三种通气方式的潮气量(Vt)、HR、MAP和SpO2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患者进行皮囊辅助通气时过快的频率可以引起PEEPi明显升高,应控制送气频率以保证足够的呼气时间.加强皮囊操作者的训练可能使皮囊辅助通气更加安全.
-
机械通气触发方式的研究
阐述了机械通气触发方式,并对压力触发方式和流量触发方式进行技术分析.指出PEEPi对机体的影响,是导致两种触发方式下吸气时间和呼吸功在量值上有显著差异的原因.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治疗中外源性呼气末正压的设置
目的 探讨适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外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e)的设置范围.方法 明确诊断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36例,按PEEPe为0时的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的40%(40%PEEPi组)、50%(50%PEEPi组)、60%(60%PEEPi组)、70%(70%PEEPi组)、80%(80%PEEPi组)、90 %(90%PEEPi组)和100%(100%PEEPi组)设置PEEPe,监测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和动脉血气变化.结果 随着PEEPe的升高,呼吸功下降,呼吸机做功升高,60%、70%、80%、90%和100%PEEPi组与基础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食管压差随PEEPe的升高而下降,70%、80%、90%和100%PEEPi组与基础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气道峰压、平台压随PEEPe的升高而升高,60%、70%、80%、90%和100%PEEPi组与基础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00%PEEPi组与60%PEEPi组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输出量和心指数随PEEPe的升高而下降,90%、100%PEEPi组与基础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将PEEPe设置在PEEPe为0时所测得PEEPi的60%~80%范围内.可减少患者所做呼吸功,提高机械通气效率,改善呼吸系统顺应性,且对循环系统的抑制作用小.是适合COPD患者的PEEPe设置范围.
-
适应性支持通气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
目的 比较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和呼吸功的影响.方法 30例有自主呼吸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同样的设置下,先予以SIMV模式通气60 min,后改为ASV模式通气60min,结束后再次回到SIMV模式通气60min.记录上述三个60 min后的呼吸力学等参数.结果ASV模式下的平台压下降明显(P <0.01);ASV模式PEEPi的发生率较SIMV模式明显下降(P<0.05);器械附加功(WOmmP)和吸气压力时间乘积(PTP)均小于SIMV下的参数(P<0.01).结论 在部分支持通气过程中,ASV相对于SIMV,能明显改善高通气力学状态,有利于降低呼吸负荷和呼吸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