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流入道起搏的比较研究

    作者:董闻平;马锋;李学文

    研究发现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导致心功能恶化,故临床医师在不断寻找更合理的右室起搏部位.目前关于右室流出道起搏及间隔部起搏的研究较多[1],关于右室流入道起搏的研究罕见,本研究对24例患者采用右室流入道起搏,现报告如下.

  •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DDD型右室心尖部起搏的左室收缩同步性和收缩功能的关系

    作者:马春燕;任卫东;唐力;陈昕;富维强;张立敏;李楠

    目的 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检测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于左室同步性和收缩功能的影响,并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 57例因病窦综合症(SSS)行RVAP治疗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7±6)个月采用TDI检测左室12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SD)作为同步化参数,并测量左室收缩功能.结果 根据术后TDI结果,分为同步组(36例)和不同步组(21例).同步组左室收缩末容积小于不同步组,射血分数则大于不同步组.且Ts-SD和射血分数显著负相关.结论 长期RVAP可导致左室收缩不同步和收缩功能减低,且前者是后者的主要原因.TDI技术可以准确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室收缩同步性和功能的影响

    作者:马春燕;刘爽;任卫东;于波;唐力;陈昕;孙丹丹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E)检测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左室(LV)收缩同步性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行DDDR模式起搏器植入的病窦综合征(SSS)患者64例,均为RVAP,在术前及术后(19±6)个月采用STE检测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心肌节段收缩期达峰值径向应变的时间(TRS),并将前间壁/间壁和后壁/侧壁TRS的差值(TAS-POST)≥130 ms定义为左室收缩不同步.结果 根据术后STE结果,分为同步组(42例)和不同步组(22例),RVAP导致左室收缩不同步的发生率为34%.同步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明显变化,不同步组LVEF则显著减低,且TAS-POST和LVEF呈负相关(r=-0.81).结论 长期RVAP可导致左室收缩不同步和收缩功能减低,STE是准确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的新方法.

  • 右室高位室间隔与心尖部起搏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曹丙峰;周建华;邵一兵;王燕;王旭

    目的 探讨右室高位室间隔(HRVS)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为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将具有行永久性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指征的77例患者,根据心室起搏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随机分为HRVS起搏组(40例)和RVA起搏组(37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8个月,通过询问病史、查体、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患者的一般临床状况、QRS波群时限(QRSd)、左右室射血前时间差值(LRVPEI),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收缩延迟时间(SPWMD),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观察随访.同时运用起搏器程控仪对患者术后3个月和18个月的起搏房室间期,心室起搏比例等起搏相关参数进行监测和调控.后对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术前各项观察指标均无明显差别.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起搏相关参数均无显著差别(P<0.05),A HRVS起搏组的△QRSd,△LRVPEI和△SPWMD均明显小于RVA起搏组(P<0.05),LVEF无显著差别(P<0.05).术后18个月时,两组患者间起搏相关参数没有明显差别,△ QRSd,△LRVPEI和SPWMD三项指标的差别更加明显(P<0.01),并且△HRVS起搏组的△LVEF明显高于RVA起搏组(P<0.01).两组病人术前及米后18个月时LVEF的变化值(△ LVEF)与相应时间的△QRSd,△LRVPEI和△SPWMD的变化值(△QRSd,△LRVPEI和△SPWMD)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HRVS起搏组心室间及心室内电和机械活动的同步性明显优于RVA起搏组.虽然对心脏功能的短期影响两者间没有明显差别,但长期起搏时,△HRVS起搏对患者的心功能的不良影响明显小于RVA起搏.

  •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研究

    作者:郭诗东;华伟;吴国梅

    目的评估在接受心室起搏的患者中,应用右室间隔部起搏技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慢性心房颤动伴长RR间歇或缓慢心室率需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4.20±12.61岁;心功能正常2例,NYHA Ⅰ级3例,Ⅱ级3例,Ⅳ级2例,因慢性心房颤动所有患者采用抑制型按需心室起搏模式(VVI).术中首先将螺旋电极固定于右室心尖部(RVA),15分钟后测试起搏阈值;然后将螺旋电极移开右室心尖部,在X光影像学和心电图提示下,将螺旋电极终固定于右室间隔部(RVS),15分钟后测试起搏阈值.结果术中10例患者利用螺旋电极均成功进行了RVS的固定,未发生螺旋电极导线的移位、脱位或其它并发症.右室间隔部起搏阈值电压为0.73±0.36V,电流1.14±0.44mA,阻抗646.20±130.52Ω,R波振幅12.14±3.41mV.结论对于慢性心房颤动伴长RR间歇或缓慢心室率患者,利用螺旋电极进行右室间隔部起搏可行且较为安全.

  • 右室间隔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甘剑挺;林智海;王正东;刘明;梁祥文;陈海燕

    本研究比较了窦性心动过缓或三度房室阻滞患者进行右室间隔(right ventricular septum,RVS)起搏与右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起搏患者心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纪晓玲;张杰梅;吕运梅

    多年来,人们一直怀疑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改变了心室激动及收缩顺序,导致心室收缩不同步,终将诱发心力衰竭.为了减轻这种不良后果,有学者提出了更生理的起搏部位如右室中位间隔和高位间隔起搏替代右室心尖部起搏.为此,我们采用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技术评估了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室间隔部生理性起搏的临床技术研究

    作者:张志辉;曹宇;欧阳茂;匡建华;蒋卫红;江凤林;张梦熙;杨侃

    右室心尖部起搏是目前常用的永久起搏方式,但非生理性起搏方式.右室间隔部起搏可以实现近希氏束起搏,从而获得接近生理状态的心室激动顺序和双心室同步[1],这是一种近似生理性的起搏方式,但是需要借助主动固定电极导线,且其临床操作有一定难度.笔者探索临床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室间隔部(包括流出道间隔部和流入道间隔部)起搏的操作技术和安全性.

  • 右室高位室间隔和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曹丙峰;刘庆霞;周建华

    目的 探讨右室高位室间隔(HRVS)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行永久性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54例完全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根据心室起搏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随机分为HRVS起搏组(28例)和RVA起搏组(2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36个月,对患者的一般临床状况、QRS波群时限(QR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进行随访,并对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术前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时,HRVS起搏组QRSd和NT-proBNP明显小于RVA起搏组[(147.9±12.1)ms比(155.2±12.7)ms,(252.7±95.4)ng/ml比(313.2±121.4n)g/ml,P均<0.05],LVEF两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6个月时两组间比较,HRVS起搏组的QRSd、NT-proBNP明显小于RVA起搏组[(149.1±13.1)ms比(158.6±12.9)ms,(281.9±102.2)ng/ml比(372.4±136.6)ng/ml,P均<0.05],并且随起搏时间的延长差异更明显;LVEF明显高于RVA起搏组[(52.6±7.0)%比(48.8±6.7)%,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6个月时NT-proBNP的变化值(△NT-proBNP)与相应时间QRSd的变化值(△QRSd)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73,P<0.05).结论 HRVS起搏对心脏电活动和心功能的不良影响明显小于RVA起搏,并且这种优势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更加明显.

  • 高位右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贾国力;邢程;王海珠;韩彩萍

    目的:探讨右室心尖部(RVA)起搏与高位右室间隔部(HRVS)起搏对患者心脏功能、左室重构及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植入VVI型起搏器的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1例为RVA起搏,65例为HRVS起搏。观察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1年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QRS波群宽度、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及术后因NYHA心功能Ⅲ/Ⅳ级或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数。结果:两组术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1年,HRVS组LVEF高于RVA组,LVEDD及QRS波宽度均低于RV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HRVS组NYHA心功能Ⅲ/Ⅳ级及因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数低于RV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VS起搏对心脏起搏治疗患者心功能的不利影响低于RVA起搏,是更理想的起搏部位。

  • 右室心尖部起搏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

    作者:柳景华;李茂亭;赵燕;曾亚莉

    1 病例报告例1,女,74岁,因间断心前区疼痛10余年加重10h于1998年1月10日入院.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含服速效救心丸3-5min缓解,每d发作2-3次.10h前,患者自觉上述症状加重,伴胸闷、不能平卧.

  • 基于起搏负荷超声心动图比较右室中位室间隔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郑晔;李永星;李哲;赵磊;于靖;韩佳;赵荣诚;颜利求;郭楠

    目的 采用负荷超声心动图观察右室中位间隔起搏(MRVS)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DDD)植入患者103例按起搏部位不同分为2组,分别行右室心尖部起搏(51例)及右室中位室间隔起搏(52例),于术后12个月通过起搏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患者左右室射血时间差值(LRVPE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超声多普勒Tei指数和脑钠肽(BNP)等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 <0.05,P<0.01).术后12个月,MRVS组LRV-PEI、Tei指数、BNP水平,均明显低于RVA组(P<0.05,P<0.01),而2组间LVEDD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RVS对双室同步性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明显低于RVA.

  • 螺旋电极在右室起搏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王居新;李婷

    传统右室起搏为翼状电极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流出道起搏相比,电极容易到达.方便固定.近年来,随着严重心力衰竭及心脏明显扩大,需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明显增多,为了更好地固定电极防止脱位,更大程度恢复心室生理激动顺序,从而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传统的起搏方式及电极已不能满足需要,而应用螺旋电极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 右室中位间隔起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吴兆国

    目的 分析右室中位间隔起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心内科接诊的64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患者接受右室心尖部起搏,观察组患者接受右室中位间隔起搏,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心室电极植入时间及透视时间、术后心室电极的单极阈值、感知、阻抗、LVEF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室起搏心电图QRS波宽度和SPWMD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室中位间隔起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 右室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对心脏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吕云;李绍龙;李易;刘屹;杨锋;张荣华;吴燕

    目的:对比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02 例病窦综合征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入选右室心尖部起搏组(50 例)和右室间隔部起搏组(52 例),术后随访患者的心功能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等相关指标.结果:术后随访18个月右室间隔部起搏组患者心功能和左室舒张末径较手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右室心尖部起搏组患者心功能较手术前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径较手术前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相比,右室心尖部起搏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较间隔部起搏组患者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是安全、有效的,比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不会给心功能带来明显不良影响.

  • 被动固定电极可行的后备电极放置部位右室流出道起搏2例报道

    作者:张卫玲;秦中胜;韩麦丰;王育惠

    于被动同定电极导线置人右室心尖部容易,且固定简单,价格较便宜,脱位率低,因此一直是目前国内起搏器置入时常使用的导线.但少数患者因有其他的器质性心脏病或者有退行性病变,心肌纤维化的存在往往使心尖部位达不到理想的起搏阈值.常规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不良影响已被公认.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在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上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1,2].现多采用螺旋电极主动同定在RVOT起搏.笔者对2例被动同定电极到心尖部起搏不理想的患者采用RVOT电极置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右室主/被动电极导线起搏的临床观察

    作者:高兵兵;董秀云;李小明;姚雷;马英;相锐

    目的:观察不同电极(主动/被动)导线对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心脏功能、QRS波宽度、起搏参数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患者行主动电极导线右室间隔(RVS)起搏,一组行被动电极导线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分析两组心功能左室大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QRS波宽度、起搏参数变化。结果右室间隔起搏较心尖部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在术后1周及术后3月下降(P<0.05),感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RS波宽度 RVS、RVA分别为(130±20)ms、(160±3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左室大小及LVEF术后3月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随访RVS 及RVA组分别为:左室大小(47.30±1.97)mm及(49.01±2.4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值(62.70±2.15)%,及(59.46±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起搏完全依赖患者,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双室同步性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且1年随访对心功能影响也较后者小。

  • 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老年缓慢心律失常病人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

    作者:欧阳星文;汪贵忠;赵文强

    目的 探讨老年缓慢心律失常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危险因素及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0月—2015年 11月老年缓慢心律失常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病人 114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前给予病人右室心尖部起搏,运用 Logistic分析老年缓慢心律失常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对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病人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缓慢心律失常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病人心率下降至 45.67次/min± 5.74次/min,血压下降至(76.34± 7.90)/(36.75± 7.40)mmHg,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占 45.73% ,窦性停搏占 7.45% ,缓慢心房颤动占 8.43% ,结性逸搏心率占 14.56% ,房室传导阻滞占 34.34% .心电图表现 ST段压低占 15.56% ,ST段抬高占 3.45% ,出现精神淡漠、出汗、胸闷等临床表现.经过 Logistic分析发现,老年缓慢心律失常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既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留置鞘管、压迫止血时间延长.多因素 Logistic分析发现,鞘管留置时间及压迫止血时间是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快速右室心尖部起搏、静脉补液、扩充血容量、静脉注射多巴胺、阿托品等及时处理,病人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且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老年缓慢心律失常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病人房性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疗效明显,为临床起搏位点选择提供依据.

  • 右心房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建军;李学文

    右心房因缺乏肌小梁结构,心肌平滑,故传统所使用的被动固定电极难以固定,而心耳部具有深凹的肌小梁,并呈囊袋状,有利于被动固定电极的放置与固定,且长时间起搏电极脱位率低;因此右心耳成为临床常用的右心房起搏部位.但随着对生理性起搏追求的日渐深入,尤其是近年来右室心尖部起搏所存在的弊端明确后,右心耳起搏的弊端正逐渐被临床医生所认识.

  • 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结构及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照宇;黄织春

    过多的和不必要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增加房颤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现就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起搏依赖病人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急性及中长期影响及机制做一简要综述。

65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