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IL-18增加烧伤休克复苏大鼠中性粒细胞中超氧阴离子的生成

    作者:杨勇;王晓娟;刘德贵;薛刚

    目的 探讨在烧伤休克复苏大鼠模型中,IL-18与中性粒细胞释放氧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关系以及相应的作用.方法 建立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模型大鼠,分别检测假烧伤组以及延迟复苏大鼠在模型建立后6、12、24、48 h体内白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以及中性粒细胞的含量.腹腔注射IL-18(20μg/kg)以及抗大鼠IL-18抗体(anti-rat-IL-18 antibody,80 μg/kg)后,检测模型大鼠中性粒细胞内超氧自由基以及羟自由基的含量.将新鲜分离的中性粒细胞体外培养,分别加入IL-18(0.5 μg/ml)以及anti-rat-IL-18抗体(0.5μg/ml),共培养24 h后,检测中性粒细胞内超氧自由基以及羟自由基的含量.结果 大鼠烫伤后6、12、24、48 h外周血IL-18的含量[(51.46±11.36)、(64.86±12.05)、(78.64±15.64)、(69.44±12.28) pg/ml]以及中性粒细胞的数量[(38.46±13.57)×105、(128.45 ±45.78)×105、(245.25 ±84.15)×105、( 179.56 ±49.27)×105/ml]均显著提高,且变化趋势相同(P<0.01).腹腔注射IL-18大鼠中性粒细胞内超氧阴离子以及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假烧伤组[(0.45 -±0.03)vs(0.15 ±0.02),(605±145)vs( 152 ±21) pg/ml,P<0.01],而注射anti-rat-IL-18抗体的大鼠中性粒细胞内超氧阴离子以及8-OHdG的含量均显著低于烧伤大鼠延迟复苏组[ (0.19 ±0.03)vs(0.32 ±0.04),(198 ±45) vs (524±124) pg/ml,P<0.01].离体条件下,加入IL-18的中性粒细胞在体外超氧阴离子以及8-OHdG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38±0.02)vs(0.13±0.02),(505 ±99)vs(92 ±21) pg/ml,P<0.01],而注射anti-rat-IL-18抗体的大鼠中性粒细胞内超氧阴离子以及8-OHdG的含量均显著低于烧伤组大鼠[(0.16±0.03) vs (0.29±0.03),(95 ±45)vs(324 ±68) pg/ml,P<0.01].结论 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大鼠中,IL-18能够有效地与大鼠体内中性粒细胞结合,促进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大鼠模型中的氧自由基的生成,进一步造成组织的损伤.

  • 6种吉林抗癌中药清除羟自由基及其抗DNA损伤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陈彪;焦淑萍;尹荣;段大航

    吉林中药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nurense maxim);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l);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龙葵(solanum nigrum L);光慈菇(tulipa edulis bak);苣荚菜(sonchus arvensis L)具有抗肿瘤等多方面的作用[1],但他们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解释,它们清除羟自由基(-OH)及抗DNA氧化损伤的作用也少有报道.本研究采用生物化学发光分析技术研究了这6种吉林中药醇提取物清除-OH及抗DNA氧化损伤的作用,从而解释它们防治疾病的部分作用机制.

  • maFGF对慢性衰老大鼠肝组织ATP酶、SOD活力及丙二醛和羟自由基水平的影响

    作者:黄俊杰;王彩冰;黄丽娟;赵善民;何显教;黄彦峰;梁祚仁

    目的 探讨改构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aFGF)对衰老大鼠肝组织中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羟自由基(OH·)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衰老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maFGF治疗组.另10只不给任何药物,正常饲养,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肝组织中Na+-K+-ATP酶、Ca2+-Mg2+-ATP酶和SOD活力以及MDA、OH·水平.结果 衰老模型组大鼠肝组织Na+-K+-ATP酶、Ca2+-Mg2+-ATP酶和SOD活力均显著降低,MDA和OH·基含量均升高(P<0.05);maFGF治疗组大鼠肝组织Na+-K+-ATP酶、Ca2+-Mg2+-ATP酶和SOD活力均显著升高,MDA和OH·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 maFGF通过降低自由基,提高ATP酶活力和抗氧化能力而对衰老大鼠有保护作用.

  • 淡豆豉多糖的提取及其清除自由基的活性研究

    作者:劳凤云;刘正猛;王洪波

    [目的]对淡豆豉中多糖进行分离提取,并研究其体外清除自由基的活性,为抗氧化剂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Fenton反应和邻苯三酚体系研究淡豆豉多糖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结果]淡豆豉多糖对化学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有清除作用.[结论]淡豆豉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

  • 玉郎伞多糖和皂苷对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研究

    作者:陈健;黄媛恒;王乃平;蒋伟哲;黄仁彬

    目的:探讨玉郎伞(YLS)多糖、皂苷体外对氧自由基的抑制和清除作用.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YLS多糖、皂苷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及抑制作用.结果:YLS多糖浓度为0.25、0.5、1.0mg/ml在体外对O2-的清除率分别为38.5%、49.1%和58.9%,对O2-生成的抑制率分别为29.7%、38.1%和55.3%;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24.2%、35.6%、56.9%. YLS皂苷浓度为0.15、0.3、0.6mg/ml在体外对O2-清除率分别为19.3%、33.8%和44.6%,对O2-生成的抑制率分别为17.1%、33.4%和41.3%,对OH则有促进生成的作用,其清除率分别为-11.9%、-18.4%、-32.2%.结论:YLS多糖、皂苷对O2-具有明显的抑制及清除作用,YLS多糖对·OH也有一定的清除作用,而YLS皂苷对·OH则是促进生成的作用.

  • 黄芪总提物对氧化应激致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合成胶原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徐明;朱虹;吴樱樱;邹宇宏;姚余友;杨雁

    目的:研究黄芪总提物(TAE)体外对氧化应激致HSC-T6细胞增殖与合成胶原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比色法检测HSC-T6细胞增殖;碱水解法、硫代巴比妥酸(TBA)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分别检测羟脯氨酸(HyP)、MDA和SOD;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Fe2+-H2O2反应产生羟自由基(·OH) ,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和非酶体系产生超氧阴离子O2 · -).结果:12.5~100 mg/L TAE对低浓度Fe2+-H2O2诱导HSC-T6细胞增殖以及胶原产生有显著的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并可降低MDA含量和升高SOD活性.6.25~100 mg/L TAE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Fe2+-H2O2体系产生·OH;还可对黄嘌呤(X)-黄嘌呤氧化酶(XO)体系以及非酶体系产生O2 · -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弱.结论:TAE可明显抑制氧化应激致HSC-T6细胞的增殖与合成胶原,该效应可能与其直接清除·OH和O2 · -自由基以及提高SOD酶活性有关.

  • 芒柄花黄素对超氧阴离子及羟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

    作者:叶雨;陈健

    目的:探讨芒柄花黄素体外对氧自由基的抑制和清除作用.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芒柄花黄素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及抑制作用.结果:芒柄花黄素终浓度为10、20、40 μg·ml-1时,在体外对O2-的清除率分别为42.19%,56.64%及65.43%,对O2-生成的抑制率分别为31.06%,44.72%及63.35%;而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34.98%,41.06%及61.60%.结论:芒柄花黄素对O2-具有明显的抑制及清除作用,其对·OH也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 番茄红素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陈丽萍;何书英

    目的 研究番茄红素的抗氧化性.方法 通过化学发光法研究番茄红素对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和Cu2+引发的血清脂蛋白过氧化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 番茄红素浓度大于3.000 mg·ml-1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较高;番茄红素可抑制羟自由基的能力为157.83 U·mg-1;0.4~0.8 mg·ml-1时,有明显抑制血清脂蛋白氧化的作用.结论 番茄红素对3种自由基均有强清除作用.

  • 枳椇子各部位清除羟自由基作用的比较

    作者:王飞;张洪;刘秀玲

    目的比较枳椇子不同提取部位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邻二氮菲氧化法,检测枳棋子不同提取部位对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枳椇子乙酸乙酯部位的羟自由基清除率为11.7%,总提取物的羟自由基清除率为13.6%,剩余物的羟自由基清除率为-6.5%.结论枳棋子清除羟自由的有效部位集中在乙酸乙酯部位.

  • 甘草总黄酮清除羟自由基作用的体外实验探讨

    作者:吴碧华;龙存国;王晓明;李秋茹;郑霞清;胡常林

    甘草总黄酮对Fenton反应生成的*OH具有较强的直接清除作用,该作用明显优于甘露醇,其清除*OH的IC50是甘露醇的1/255,其抑制*OH生成的IC50是甘露醇的1/139。结果提示了甘草总黄酮有可能作为一种新的天然抗氧化剂。

  • 激活素A在心肌缺血后适应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作者:张令军;黄鹤;潘平喜;刘小菁;吴文超;付华

    目的 观察激活素A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分析其与羟自由基(.OH)、乳酸脱氢酶(LDH)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缺血后适应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是否与激活素A表达变化有关.方法 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再灌注组及后适应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为分离冠状动脉降支(LAD),但不阻断;缺血组为阻断LAD 30 rain;缺血/再灌注组为阻断LAD 30 rain后再灌注1 h;后适应组为阻断LAD 30min后,接着复流30 s/阻断LAD 30 s,重复3次,再灌注1 h.实验完毕处死大鼠,取各组大鼠心肌组织,提取心肌组织蛋白,分别采用ELISA法、Fenton反应及生化比色法检测心肌组织中激活素A蛋白水平、抑制.OH能力及LDH活力.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及后适应组心肌组织的激活素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尤以缺血/再灌注组为;而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后适应处理可明显下调激活索A的表达水平C(343.05+25.8)μg/nag蛋白vs(470.61±1:33.1)μg/mg蛋白,P<0.05].心肌组织中激活素A表达水平与抑制·OH能力及LDH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21,P<0.001;r=-0.915,P<0.001).结论 激活素A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而缺血后适应抑制激活素A的表达可能是其心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 人参皂甙Rb1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的抗氧化保护作用

    作者:邓尧;谢席胜;樊均明;李会娟;肖敏

    目的 观察人参皂甙Rb1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氧化应激和肾问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UU0组、Rb1治疗组、假手术(SOR)组,科素亚(ARB)组.每组15只,术后3、7、14 d每组随机选择5只大鼠处死.比色法检测肾脏组织匀浆OH·、MDA、SOD,行HE和Masson染色动态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SOR组相比,UUO组大鼠术后3、7、14 d,OH·、MDA高于SOR组,SOD低于SOR组.Rb1治疗组大鼠OH·、MDA水平均不同程度低于UU0组,SOD水平均不同程度高于UUO组;其疗效与ARB组相似.与UUO组相比,Rb1能显著减少UUO大鼠胶原在肾间质的沉积,改善肾脏病理损害.相关分析显示,OH·、MDA的表达与间质相对面积呈正相关,SOD的表达与问质相对面积呈负相关.结论 人参皂甙Rb1能抗肾间质纤维化;其机制与其抗氧化应激有关.

  • 雪莲果乙醇提取液清除羟自由基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作者:王如阳;刘晓芳;刘满红;黄礼春

    以水、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做溶荆,对雪莲果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提取液进行了初探,其中以乙醇、甲醇浸提液效果较好.然后以乙醇为溶剂.分别研究了温度、时间、酸度对雪莲果果肉与果皮提取液清除羟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得到雪莲果清除羟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成分提取的佳条件为:工业乙醇做溶剂,原料与溶剂用量比为l:4,温度50℃,时间2 h,pH=5;雪莲果皮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比果肉提取液的活性高.

  • 镧离子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生长过程影响的研究

    作者:周光理

    目的:研究镧离子对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用LKB-2277量热活性检测仪测定37℃时细胞在加和不加La3+的介质中的产热过程的差异;用亚硝酸盐分光光度法及电子自旋捕获法检测稀土离子存在下大鼠巨噬细胞产生的氧自由基·Oˉ2及·OH的变化。结论:La3+在较低浓度时都能抑制活性氧自由基的生成。较高浓度时,作用相反,另外La3+在初始时可促进细胞产热。

  • 植物活性多糖清除羟自由基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作者:刘满红;王如阳

    目的:研究芦荟多糖、野甘草多糖、凤尾茶多糖、抗坏血酸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羟自由基清除率,并对抗氧化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植物活性多糖与抗坏血酸相比,其抗氧化能力的顺序为:野甘草多糖>芦荟多糖>凤尾茶多糖>抗坏血酸.结论:所研究的3种植物活性多糖都有很强的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

  • 分光光度法测定三七皂苷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研究

    作者:王雪梅;戴云;张建胜;高云涛

    建立了以亚甲蓝(MB)为捕获显色剂的Fenton反应产生·OH,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产生O2·-的分光光度法,并用于三七皂苷对·OH及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三七皂苷对·OH及O2·-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尤其对·OH的清除作用更为显著.该方法简便,灵敏,分析成本低.

  • 人参水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红艳;倪雪娇;张旭;陈宏伟

    目的:比较人参不同水溶性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的抑制作用.方法: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提取人参水溶性有效部位;采用水杨酸法测定·OH清除率;通过方差分析和样本聚类分析优选·OH抑制剂提取工艺.结果:共提取得到16个样品,其中12号样品·OH清除率大,在1g/L浓度下,其抑制率可达105.08%.结论:人参水提取物中含有羟自由基清除剂,其佳提取工艺为:pH8,料液比1:10,4℃提取3次,每次12 h.

  • 荷叶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作者:刘云

    目的:探索荷叶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条件,初步探讨荷叶多糖的活性,为荷叶多糖研究开发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了水提醇沉法从荷叶叶中提取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水杉多糖的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0℃、液料比为35︰1、提取时间2h.抗氧化试验显示,清除50%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需要多糖浓度为2.0 mg/mL.结论:荷叶多糖在体外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 灯盏乙素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杰;杨仁华;罗文羲;张悦;沈志强;陈鹏

    目的 研究灯盏乙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计和酶标仪,分别测定灯盏乙素体外总抗氧化能力与对DPPH、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 灯盏乙素体外能明显清除ABTS·+,同时对DPPH、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也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其EC50分别为:64.2,82.9,71.6和43.3 μmol/L.结论 灯盏乙素体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 蓝光酸性红分光光度法检测羟自由基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李璠;达彦生;刘丹丹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的方法.方法 以蓝光酸性红为指示剂,基于Fenton反应产生的·OH对蓝光酸性红的褪色反应,优化了体系的反应条件,并用新建立的方法研究了某些抗氧化剂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 该方法测定得到的各抗氧化剂IC50值所预测的抗氧化能力顺序与文献结果一致.结论 该法所用仪器简单,试剂廉价易得,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可作为一种抗氧化剂筛选的方法.

303 条记录 14/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