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或雷米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在先天性心脏病通道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孙家良;王晓玲;孙宗义

    目的 观察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或雷米芬太尼快通道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应用.方法 60 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男40 例,女20 例,年龄2~12 岁,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 组)、雷米芬太尼组(RF 组)两组,每组30 例.两组均用咪唑安定和维库溴铵诱导麻醉,SF 组诱导用舒芬太尼1μg/kg,继之泵入舒芬太尼2~3μg/(kg·h);RF 组诱导用雷米芬太尼2μg/kg,继之泵入雷米芬太尼0.1~1μg/(kg·min)维持麻醉,两组均吸入七氟醚,间断静推维库溴铵.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与T0 比较,两组患者T4、T5 HR 明显增快(P < 0.05),T1、T3、T4 MAP 下降(P < 0.05);苏醒情况:SF 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较RF组长(P < 0.01),RF 组躁动发生率较SF 组高(P < 0.05).结论 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或雷米芬尼静吸复合麻醉均能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提供安全、快捷的快通道麻醉.

  • 氯胺酮超前镇痛对雷米芬太尼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

    作者:盛清明;杨静;李华中

    目的 探讨雷米芬太尼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预防目的 .目的 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氯胺酮0.5mg/kg, B组氯胺酮1.5mg/kg, C组0.9/%生理盐水5ml,每组1/3剂量在推注雷米芬太尼前给予,余下2/3剂量加入雷米芬太尼混合输注.记录全麻开始前5min(T1)、给药后1 min(T2)、给药后30 min(T3)、术毕停药后5min(T4)、拔管后1min(T5)、拔管后20min(T6)各时间点MAP、HR、SPO2,以及病人拔管后1h、3h、6h、12h的VAS视觉模拟评分,T4、T5、T6、1h、3h躁动评分(RS).结果 三组各项指标T1-T6时MAP、HR、SPO2 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T4、T5、 T6时MAP、HR均高于A、B组(P<0.05).病人苏醒后各时间点VAS视觉模拟评分、躁动评分(RS) 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 雷米芬太尼苏醒期躁动可能与病人疼痛或痛觉高敏有关.氯胺酮超前镇痛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后苏醒期躁动与所用氯胺酮剂量无关,效果确切,副作用少.

  • 雷米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应用体会

    作者:张成洋

    声带息肉摘除术需在支撑喉镜下完成,该手术刺激强,手术时间短,手术要求声带完全静息,因而要求麻醉诱导迅速,有足够深度,苏醒迅速而完全.本研究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 氯胺酮和雷米芬太尼全麻剖宫术对新生儿Apgar评分影响

    作者:丁华

    目的 研究氯胺酮和雷米芬太尼用于全麻剖宫术对新生儿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雷米芬太尼组(A组)、氮胺酮组(B组)、硬膜外组(C组),剖宫术后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新生儿出生后1m-mApgar评分A组和B组均低于C组(P<0.05),5min Apgar评分B组低于C组(P

  • 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抑制全麻拔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剂量探讨

    作者:杨祖明

    本文通过探讨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TCI)拔管期有效抑制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EC50,得出结论LC全麻拔管期有效抑制心血管反应的雷米芬太尼EC50为1.03ng/ml。

  •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于凝固刀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

    作者:张瑞礼;何红莲;陆海

    目的 观察超短效的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子宫肌瘤凝固刀手术治疗中的临床麻醉应用效果,探讨其在该类手术中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 选择凝固刀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应用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对照组).应用组静注雷米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2.0mg/kg,继而以丙泊酚4 mg/(kg·h)+雷米芬太尼0.3μg/(kg·h)输注.对照组静注芬太尼1μg/kg,丙泊酚2 mg/kg,继而以丙泊酚4 mg/(kg·h) +芬太尼0.6μg/(kg·h)输注.观察两组患者HR、SpO2、MAP在诱导前(T0)、注药后3min(T1)、10min(T2)及停药后5min(T3)的变化,同时记录呼吸频率下降情况、术中体动反应、注入诱导剂量后至针刺无反应的诱导时间、停药后至呼之睁眼时间和停.结果应用组、对照组在T0~T3时的HR无明显差异;T1~T3与T0比较,对照组MAP明显下降(PT1<0.05,PT2<0.05,PT3<0.05),应用组的MAP下降的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术麻醉过程中患者在麻醉诱导时间、SPO2、呼吸频率下降项目上无明显差异(Pα>0.05),应用组术中体动小于对照组(Pβ<0.05)、停药后至呼之睁眼时间、停药至完全清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γ<0.05).结论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子宫肌瘤的凝固刀手术,起效快、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小、安全可行.

  • 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雷米芬太尼与芬太尼的比较

    作者:周正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与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雷米芬太尼复合全麻,对照组应用芬太尼复合全麻,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动脉血压变化情况、术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围术期动脉血压变化情况、术毕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较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术毕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雷米芬太尼和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恰当配伍剂量的研究

    作者:封卫征;祝义军;史东平;周仁龙;杭燕南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并讨论其恰当配伍剂量.方法 90例ASA Ⅰ级早期妊娠需人工流产的患者,随机分成A、B、C 3组,静脉推注咪唑安定1mg,随后静脉输注异丙酚8 mg/(kg·h),3 min,再静脉输注雷米芬太尼3 min[A组0.06 μg/(kg·min),B组0.1 μg(kg·min),C组0.15 μg(kg·min)],开始手术,如患者出现明显体动,增加雷米芬太尼输注速度0.05 μg/(kg·min),3 min后再次开始手术.两药均持续输注至手术负压吸引结束.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呼吸次数(RR)、潮气量(VT)、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的变化,以及各组的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A、C组镇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0±0.97)级与(4.90±0.85)级,t=4.24,P<0.01],A组3例出现明显体动反应.所有患者给药后MAP、HR、BIS较基础值均有下降,且随着雷米芬太尼剂量的增大,C组心率明显减慢(P<0.05或P<0.01),A组在手术开始时MAP、HR、BIS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呼吸均有不同程度的变慢、变浅,RR,VT较基础值下降,PETCO2逐渐升高(P<0.05或P<0.01),出现呼吸抑制:A组2例,B组4例,C组10例(其中出现呼吸停顿>3 min 5例).所有患者面罩吸氧,SpO2没有明显下降.雷米芬太尼的其他不良反应如肌肉强直、恶心、呕吐等发生率低,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例患者麻醉满意度为100%.结论 雷米芬太尼0.1 μg/(kg·min)、异丙酚8 mg/(kg·h)为恰当配伍剂量,适合于门诊无痛人流麻醉的要求,但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的发生,必备辅助通气和气管插管的设备及抢救药品,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 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宫腔镜检查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齐艳鸿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宫腔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行宫腔镜检查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丙泊酚人工静脉注射组(A组)30例、丙泊酚靶控输注组(B组)30例、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组(C组)30例.观察各组给药前、给药后1、2、5 min及苏醒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RR),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SpO2),以及各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行走恢复时间、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B、C组SBP给药后1 min[(111.2±9.6)mmHg、(110.3±9.4) mm Hg]及2 min[(109.8 ±8.4) mm Hg、(101.0 ±7.0) mm Hg]较A组[(117.9±9.9) mmHg、(114.8±8.4) mm Hg]下降(P均<0.05);C组DBP给药后1 min(65.3±5.1) mm Hg、2 min(64.7±5.6) mmHg较A组[(70.7±5.6) mm Hg、(68.9±5.2) mm Hg]、B组[(69.2±6.1) mmHg、(68.0±5.7) mm Hg]下降(P均<0.05).3组患者RR给药后1 min与给药前比较下降[A组(16.3±0.9)降至(14.2±1.4)次/min]、B组[(15.9±0.7)降至(14.1±1.3)次/min],C组[(16.0±0.7)降至(13.9±1.2)次/min],P均<0.05];C组给药后1 min SpO2与给药前[(97.6±2.4)%与(87.1±1.0)%]比较下降(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C组较A、B组苏醒时间[(2.7±1.5)、(4.6±2.7)、(3.3±1.6) min]、行走恢复时间[(4.9±1.6)、(13.8±3.9)、(10.5±2.8) min]显著缩短(P<0.05或P<0.01);丙泊酚用量[(86.4±12.9)、(147.6±11.9)、(128.5±12.10) mg]显著减少(P<0.01).术中3组患者体动、呛咳等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可为宫腔镜检查术提供安全、可靠、快捷的麻醉效果.

  • 丙泊酚-舒芬太尼与丙泊酚-雷米芬太尼用于颅脑外科唤醒麻醉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彦;梁禹;张秀山;刘海根

    颅脑外科手术切除功能区病变的过程中,常需术中唤醒患者.进行大脑皮质神经解剖功能定位,以实时监测可能发生的脑功能区损伤,从而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

  • 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清醒经鼻气管插管的观察

    作者:张云霞;李亚蕊;包少丽

    目的 观察悬雍垂腭咽成型术(UPPP)清醒经鼻气管插管时不同镇静镇痛给药模式之间的差别,探讨佳镇静镇痛给药模式.方法 45例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依不同给药模式随机分成Ⅰ、Ⅱ、Ⅲ组.患者入室给予咪唑安定0.02mg/kg,依分组Ⅰ组给予雷米芬太尼0.4μg/kg;Ⅱ组自控给予雷米芬太尼,负荷量0.25μg/kg,输注速度0.025μg/(kg·min),单次冲击量0.25μg/kg,锁定时间2min;Ⅲ组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血浆靶浓度2ng/ml.记录插管过程MAP、HP、SpO2、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警觉/镇静评分(OAA/S)、雷米芬太尼用量、麻醉科医生对镇静镇满意评分、术后患者满意度评分和插管过程知晓情况.结果 Ⅰ组T2、T3时MAP、HP明显高于T0(P<0.05),AEPi明显高于Ⅱ、Ⅲ组(P<0.05或P<0.01).Ⅲ组有2例患者过度镇静,雷米芬太尼用量Ⅱ组明显少于Ⅰ组和Ⅲ组(P<0.05),Ⅱ、Ⅲ组麻醉医生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Ⅰ组(P<0.05),三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插管过程记忆.结论 患者自控或麻醉医生靶控给予雷米芬太尼更加合适UPPP清醒经鼻气管插管时镇静镇痛.

  • 雷米芬太尼对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作者:左永文;周平;唐显玲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对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ASA Ⅰ~Ⅱ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组(RF组)、芬太尼1组(F1组)和芬太尼2组(F2组)三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采用静注咪唑安定0.05~0.1mg/kg,丙泊酚1~2mg/kg,RF组缓慢注射雷米芬太尼2~3μg/kg(时间>1min),F1组注射芬太尼2μg/kg,F2组注射芬太尼4μg/kg.三组均注射维库溴胺0.1mg/kg,2min后气管插管.观察三组患者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后0,1,3,5min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三组患者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前的血压和心率与诱导前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1、F2组气管插管后0,1,3min的血压和心率明显地升高,与诱导前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F组气管插管后0,1,3min的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与诱导前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组气管插管后0,1,3min的血压和心率较F1、F2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雷米芬太尼能明显地抑制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且不影响术后患者的苏醒.

  • 右旋美托咪啶-丙泊酚静脉麻醉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颖林;罗琳;董盛龙;田毅;田国刚

    目的 探讨右旋美托咪啶在甲状腺切除术中作为临床麻醉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甲状腺择期手术全麻患者4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成2组各20例.D组诱导前给予右旋美托咪啶1μg/kg缓慢静注(10min以上),继以0.4~1μg/(kg·h)静脉输注维持麻醉;R组诱导前给予雷米芬太尼1μg/kg缓慢静注(10min以上),继以0.05~1 μg(kg·min)静脉输注维持麻醉.2组均同时静脉输注5~10mg/(kg·h)丙泊酚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在40~50.记录给药前后、插管前后患者心率(HR)、动脉血压(SBP、DBP、MAP)、OAA/S镇静评分、Ramesay镇静评分;术中每15min记录患者HR、SBP、DBP、MAP;观察停止麻醉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初醒(呼之睁眼)时间、清醒拔管时间、在术后恢复室停留时间及相关并发症情况;随访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计算丙泊酚的输注量.结果 D组患者在静注右旋美托咪啶后MAP无明显变化(P均>0.05),HR明显降低(P<0.01),OAA/S及Ramesay镇静评分降低(P均<0.05),插管后MAP升高(P<0.05);R组患者在静注雷米芬太尼前后HR无明显变化(P>0.05),OAA/S及Ramesay镇静评分无明显变化(P均>0.05),插管后MAP升高(P<0.05);麻醉维持期间,D组MAP高于R组(P<0.05),HR低于R组(P<0.05);2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恢复室停留时间无明显差异(P均>0.05),D组初醒时间、清醒拔管时间长于R组(P均<0.05);2组间恶心呕吐、寒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均>0.05),术后随访均未发现术中知晓情况的发生;D组患者丙泊酚的需要量明显低于R组(P<0.01),术后早期R组患者即需要额外镇痛药.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均适用于择期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2种方式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相似,右旋美托咪啶-丙泊酚的方式虽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稍晚,但对术后镇痛的要求降低,更有效减少额外镇痛药带来的并发症.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雷米芬太尼在乳腺区段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广继华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雷米芬太尼在乳腺区段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乳腺区段切除手术的患者118例,术前诊断为单侧或双侧乳腺囊性增生以及纤维腺瘤,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毕前lh治疗组先给予地佐辛0.1 mg/kg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注射,观察2组患者生命体征、镇痛效果、术中丙泊酚总用量、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均平稳,术中HR、血氧饱和度(Sp(02))以及平均动脉压(MA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h、4h、8h以及12h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4 h时间点2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出现术后恶心呕吐3例,头晕l例,复视l例,对照组患者发生术后躁动6例,恶心呕吐2例,2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乳腺区段切除手术中给予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雷米芬太尼注射可以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而且术后恢复迅速,疼痛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快通道心脏麻醉在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作者:张鑫

    目的 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快通道心脏麻醉在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将84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对照组42例应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研究组42例应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比2组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2 min(t)、切皮后2 min(t3)和劈开胸骨时(t4)HR和平均动脉压(MAP),检测2组(t0)、术毕(t5)、术后8 h(t6)、术后24 h(t7)和术后48 h(t8)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记录2组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和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t 2、t 3时间点HR以及t3、t4时间点M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t1时间点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6、t7、t8时间点血清肌巧蛋白I(cTnI)水平以及t5、t6、t7时间点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硝酸甘油用量、多巴胺用量以及术后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瓣膜置换术中应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快通道心脏麻醉能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保护心肌.

  •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声带息肉手术

    作者:苏保付;伊旭

    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切除术,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但需全麻气管插管,要求诱导快,有一定麻醉深度,苏醒迅速而完全.因此,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和药物非常重要.本研究应用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全凭静脉联合麻醉用于声带息肉手术,现报道如下.

  • 异丙酚复合雷米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夏黎;孙岩;陈建龙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雷米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180例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孕妇随机分成3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F组),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K组),异丙酚复合雷米芬太尼组(L组 ),每组60例.行静脉全麻,必要时追加异丙酚.术中监测无创血压(NBP),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aO2).记录3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术中肢体活动情况.结果 3组术中术毕MAP,HR,SaO2均下降,其中术中下降明显(P<0.05),术毕较术中回升(P<0.05),3组各时点NAP、HR、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明显快于其他2组(P<0.05),K组与L组麻醉镇痛优良率高于F组(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雷米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苏醒快,安全性好,镇痛效果优于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氯胺酮.

  • 手术护理路径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晓燕

    目的 分析手术护理路径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疝气患儿120例,通过奇偶数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儿均采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护理;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手术护理路径干预.将2组患儿的配合效率、家属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儿的准备工作时间、气腹建立时间、腔内操作时间、术野调整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家属的访视力度、准备工作、术中配合、护理服务态度及关心患儿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小儿疝气手术实施手术护理路径干预,可提高效果,提升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麻醉分析

    作者:李红明

    目的 探究对臂丛神经阻滞使用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 100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麻醉后单纯使用异丙酚,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加用雷米芬太尼,对比2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数相对对照组患者更具有优越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应用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能够取得突出麻醉效果,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

  • 舒芬太尼与雷米芬太尼对气管插管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比较研究

    作者:丁力;衡孝伶;鲁舜蓉;李显碧;史耐云;王林艳;周峰强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与雷米芬太尼对气管插管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油市人民医院2017年4—5月收治的行气管插管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与雷米芬太尼组,每组32例.患者均进行麻醉诱导,舒芬太尼组患者予以舒芬太尼,雷米芬太尼组患者予以雷米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1 min(T2)、气管插管后3 min(T3)、气管插管后5 min(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结果 两组患者T1时SBP、DBP、HR低于T0(P<0.05).两组患者T0、T1、T4时SBP、D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舒芬太尼组患者SBP、DBP、HR低于雷米芬太尼组(P<0.05).两组患者各时刻E、N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与雷米芬太尼均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但舒芬太尼可较好地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393 条记录 4/20 页 « 1234567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