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制连接管联合改良喉罩在纤维支气管镜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刁伟光;李莉;马向超;崔晨宇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全麻加改良喉罩应用于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纤支镜诊治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Ⅰ组(局麻组)、Ⅱ组(静脉全麻组)和Ⅲ组(静吸全麻加改良喉罩组).Ⅰ组在表面麻醉后,进行纤支镜检查和治疗;Ⅱ组患者保留自主呼吸,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诱导后进行纤支镜的诊治,鼻导管吸氧,Ⅲ组采用改良喉罩,给予丙泊酚、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阿曲库铵麻醉诱导后插入改良喉罩,静脉输入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吸入七氟烷进行麻醉维持,通过从喉罩的直管处进入的纤支镜进行患者的检查和治疗,通过改良喉罩的侧管处连接麻醉机,进行患者的呼吸控制.三组患者的HR、MAP以及SpO2在纤支镜检查前(T0)、镜检后1分钟(T1)和纤支镜检完成后(T2)均要详细记录,同时对患者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以及镜检治疗时间进行记录,对患者和镜检医生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①三组患者SpO2、MAP和HR比较:Ⅱ组、Ⅲ组与Ⅰ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和Ⅲ组数据进行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②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由于患者的呛咳、屏气和体动造成的SpO2进一步降低至SpO2≤90%甚至SpO2≤85%Ⅲ组与Ⅰ、Ⅱ组对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检查治疗时间:对比Ⅰ组、Ⅱ组和Ⅲ组检查治疗的总计时长,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④医患满意度调查:与Ⅰ组患者比较,Ⅱ组和Ⅲ组所有患者意识在检查过程中均不存在,具有较高的满意度(P<0.05).结论:静吸全麻加改良喉罩方法可以减少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中缺氧的发生,血流动力学平稳,呼吸容易调节,减轻呛咳和体动反应;患者和镜检医生满意度高.

  • 两种麻醉方式在颅脑损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尝试

    作者:李孝彬

    目的:观察静吸复合全麻、全凭静脉麻醉这两种麻醉方式在颅脑损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患者在术中采取的不同麻醉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采取全凭静脉麻醉的研究组(40例)与采取静吸复合麻醉的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苏醒时间、自主呼吸功能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结果:研究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功能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在颅脑损伤手术中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不仅见效快、患者苏醒快,安全性也更高.

  • 静吸复合全麻对Ⅰ型胆总管囊肿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影响

    作者:姜栋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全麻对Ⅰ型胆总管囊肿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治Ⅰ型胆总管囊肿手术患儿56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研究组采取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气腹前(T0)、气腹后30 min(T1)、气腹后60 min(T2)、术毕(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并详细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T1、T2、T3时刻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MA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静吸复合全麻的方式,可维持Ⅰ型胆总管囊肿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可减少相关不良反应发生.

  •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苏醒期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冠华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恢复期苏醒时间、苏醒质量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全麻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以组1异佛醚-氧-维库溴胺-氧,骨骼肌松弛剂维持,组2以丙泊酚5.4.3/kg·h-氧-芬太尼2ug/kg·h止痛维持,辅以维库溴胺.观察停药后不同时间点患者苏醒情况,苏醒过程中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组2于不同时间点苏醒情况优于组1,苏醒过程中恶心、呕吐发生少.结论:以丙泊酚5、4、3/kg·h-氧-芬太尼2ug/kg·h维持加上骨骼肌松弛剂维持的全凭静脉麻醉,比异佛醚-氧-维库溴胺骨骼肌松弛剂维持吸入全麻的苏醒期明显要短,苏醒质量明显要高,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也明显低.

  • 静吸复合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反向特伦德伦伯格卧位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国富;车广德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全麻下观察腹腔镜手术期间反向特伦德伦伯格(Trendelenburg)卧位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女166例,男93例,术中取反向特伦德伦伯格卧位;监测气腹前To、气腹后体住改变前T1、体位改变后15分钟T2、30分钟T3、术毕气管导管拔除后10分钟T4时的MAP、HR、SPO2、肺胸顺应性(Comp)、气道阻力(Raw)、气道峰压(Ppeak)、PETCO2.结果:气腹及体位改变后患者MAP、HR、SPO2、Paw、Ppeak、PETC02明显升高,Comp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腹与体位均使患者循环动力学发生改变,通气功能下降.

  • 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复合异氟醚用于老年人麻醉体会

    作者:陈琳

    目的:通过不同用药方法的比较,找出更适合老年患者的麻醉方法.方法:将80例>65岁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为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为雷米芬太尼-异氟醚-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观察术中、术后心率、血压变化、术后拔管时间及术中雷米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胺的用量.结果:静吸复合组在术后恢复拔管时间明显短于静脉麻醉组,P<0.05.结论:应用静吸复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术中能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

  • 静吸复合全麻与全凭静脉麻醉的麻醉费用比较

    作者:王增春;王强;刘海泉;洪毅

    目的比较脑瘫下肢矫形术时实施静吸复合全麻或全凭静脉麻醉的麻醉费用.方法分析49例静吸复合全麻下或全凭静脉麻醉下接受下肢矫形术的脑瘫患儿的相关数据,比较两种麻醉方式麻醉费用的差异.结果全凭静脉麻醉不但麻醉费用显著低于静吸复合全麻( P<0.001),而且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低.结论全凭静脉麻醉的麻醉费用较低,并可进一步降低术后护理费用.

  • 分娩期子宫外产时处理的麻醉

    作者:刘吉平;叶玉萍;刘涌;倪如飞;刘国栋

    子宫外产时治疗是基于"视胎儿为患者"这一理念而建立在胎儿手术与母体剖宫产术基础上的技术.此手术的关键点在于继续维持脐带对胎儿的供血与供氧,而术中胎儿的麻醉也将主要通过脐带从母体获得.此类手术的麻醉处理更是决定手术成败的重中之重.作者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成功的为两例妊娠妇女实施了分娩期EXIT,术后母婴均存活.

  • 单纯左胸径路心房颤动超微创外科射频消融术的麻醉管理

    作者:沈赛娥;姜兆磊;梅举;马南;丁芳宝;尹航;刘浩;何毅

    目的:探讨单纯左胸径路心房颤动超微创外科射频消融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方法:2010-09至2013-12,我科通过单纯左胸径路实施心房颤动超微创外科射频消融术治疗孤立性心房颤动201例,男106例,女95例。年龄30~86岁,平均年龄(67.7±16.4)岁。阵发性心房颤动98例,持续性及长程性心房颤动103例。心房颤动病史平均(10.3±7.1)年,左心房平均内径(41.5±5.4) mm,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58.32±7.0)%。根据单肺通气及术中消融操作对呼吸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术中给予合理的、针对性的麻醉处理。静吸复合全麻,双腔支气管插管,常规放置经食道超声,体表贴体外除颤电极。麻醉诱导成功后,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下,采用左支气管插管,术中维持动脉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维持平均动脉血压在60 mmHg以上。经食道超声检查评价患者的心脏解剖结构和功能,测量左心耳根部的直径大小,特别注意是否合并二、三尖瓣关闭不全及左心耳内是否有血栓形成。回顾性分析术中的麻醉管理及手术配合,在呼吸功能管理,血压、心率、心律控制及经食道超声应用等方面,总结相关麻醉结果及经验。

  •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习社盈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0月之间于本院治疗的90例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的患者为对象,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观察组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观测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和气管导管拔出时间均有较明显缩短,2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HR、CPR 、MAP、SpO2稳定性优于对照组,且2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的方法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较优,值得推广。

  • 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妇科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应用

    作者:黄霞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妇科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I~II级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 I组)和单纯静吸复合全麻( II组)。结果:2组的血压、心率的比较:I组插管即刻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同诱导前无显著性差异切皮后1分钟、气腹后5分钟、术毕拔管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诱导前,II插管即刻、切皮后1分钟、气腹后5分钟、术毕拔管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诱导前,2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妇科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比单纯静吸复合全麻可提供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降低高血压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静吸复合全麻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是妇科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 静吸复合全麻、全凭静脉全麻对LC手术病人术中血糖影响的研究

    作者:高雪松

    胆道疾病病人(胆结石、胆息肉)常伴发糖尿病.围术期应激反应可改变机体的内分泌,代谢及免疫功能.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改善麻醉技巧,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配伍,是调控围术期应激反应的有效措施,可避免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人康复.我院观察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病人术中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和全凭静脉全麻对病人术中血糖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麻醉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果君媛;赵薇;韩彬彬;金哲;王稳

    目的 探讨麻醉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04例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采用静吸复合全麻(A组),54例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A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8.0%,B组为96.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6h的MMSE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d的MMSE评分逐渐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3、6h的认知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2.0%和32.0%,显著高于B组的24.1%和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麻醉方案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均存在一定的影响,会降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但术后l~3d均可恢复正常,可根据患者状况选择更适合的麻醉方案.

  • 静吸复合全麻联合骶管阻滞在婴儿腹部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伟;李玉倩;田育斌

    目的:观察静吸复合全麻联合骶管阻滞在婴儿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婴儿腹部手术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单纯静吸复合全麻,观察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骶管阻滞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术前、切皮、术中、拔管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切皮、术中、拔管时HR、SBP、D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非常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躁动哭闹发生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骶管阻滞在婴儿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静吸复合全麻.

  •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的护理配合

    作者:张玉英;张鉴影;刘晓霞;郑茹凤;李秀娟

    吸入麻醉是将吸入麻醉药通过机械回路进行通气送入患者的肺泡,形成麻醉药气体分压,弥散入血后,对中枢神经系统直接发生抑制作用,配合静脉用药,从而产生全身麻醉效应.吸入麻醉易于调控,因而安全、有效,能满足各种手术需要.静吸复合全麻有一定时间的诱导期.由于诱导期用药剂量大,易出现躁动、喉痉挛等并发症.因此,做好静吸复合全麻的护理十分重要,现报告如下.

  • 浅谈静吸复合全麻的护理配合

    作者:田伟红;孔繁洁;张瑾

    吸入麻醉是将吸入麻醉药通过机械回路进行通气送入患者的肺泡,形成麻醉药气体分压,弥散入血后,对中枢神经系统直接发生抑制作用,配合静脉用药,从而产生全身麻醉效应.吸入麻醉易于调控,因而安全、有效,能满足各种手术需要.静吸复合全麻有一定时间的诱导期.由于诱导期用药剂量大,机体状态的变化及麻醉药对心血管的作用影响剧烈,易出现躁动、喉痉挛等并发症.因此,做好静吸复合全麻的护理十分重要.现报告如下.

  • 分析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全麻在颅脑手术中应用效果

    作者:赵亚琴;缪永辉

    目的:对比分析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全麻在颅脑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静吸复合全麻,对照组患者给予全凭静脉麻醉,观察2组患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脑电双频指数,比较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 h 平均动脉压(96.1±13.5)mmHg,心率(78.1±4.5)次/min。同时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有利于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 丙泊酚、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全麻体会

    作者:张锐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丙泊酚用于剖宫产术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20例择期剖宫产的足月产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麻醉药物以瑞芬太尼、丙泊酚、琥珀胆碱为主,少量吸入异氟烷.结果 诱导平稳,麻醉满意,无不良反应,对胎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结论 只要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和评估,掌握对瑞芬太尼,丙泊酚、琥珀胆碱的给药方法和剂量,对剖宫产术中母婴均很安全.

  • 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探讨

    作者:孙朝辉

    目的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手术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进行探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方便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该院接受急诊手术的7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观察研究中,根据就诊单双号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静脉全麻,观察组采取静吸复合全麻,对分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苏醒时间为(13.5±5.1)min、定向力恢复时间为(17.2±7.1)min,分别短于对照组的(20.4±4.3)、(26.1±6.2)min,差异有统计意学义(t=5.197、5.087,P<0.05);通过监测,观察组插管后1min(T2)、手术开始30min(T3)及术毕(T4)节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为(91.2±12.4)、(90.6±13.8)、(91.8±13.2)mmHg,低于麻醉前(T0)、插管即刻(T1)的(96.1±13.8)、(95.4±14.3)mmHg,差异有统计意义(t=3.908、5.118、7.109,P<0.05),对照组T2、T3、T4的MAP分布为(86.5±11.4)、(85.7±12.2)、(86.2±12.7)mmHg,低于T0、T1的(96.3±14.5)、(94.7±15.1)mmHg,差异有统计意义(t=6.211、7.078、4.137,P<0.05);观察组患者的MAP、心率(HR)整体变化小于对照组(t=1.087、3.027、5.116、4.013、3.199、8.192、1.004,P<0.05),但SpO2均无明显变化;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中采取静吸复合全麻,麻醉效果确切,相比静脉全麻,能更好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且不良反应少,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 不同麻醉方式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分析

    作者:朱炬

    目的观察静吸复合全麻和椎管内麻醉下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术后肺部感染的情况。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8月-2015年3月间该院共收治需要做下肢骨科手术的高龄患者2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观察组采用椎管内麻醉、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方式麻醉下行下肢骨科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115例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方式麻醉,术后肺部感染25例,感染率为21.7%,观察组115例采用椎管内麻醉,术后术后肺部感染9例,感染率为7.8%,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率(21.7%)明显低于对照组(7.8%)(P<0.05)。结论采用椎管内麻醉后进行下肢骨科手术能更有效预防肺部感染,术后康复快,适于在高龄患者中使用。

172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