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D2与耐药性的关系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对多种抗生素呈固有耐药性,并在接触抗生素后可诱导产生外膜通透性下降及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等多种机制对原本敏感的抗生素产生耐药,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亚胺培能是一小分子广谱高效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PA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临床上治疗PA感染亦获得良好疗效.然而在亚胺培能的临床运用过程中,出现了耐亚胺培能的PA,其耐药机理仍不十分清楚.本文从细菌的外膜蛋白着手,研究了20株临床分离的PA对亚胺培能的耐药机理.
-
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耐药性及其修饰酶基因的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是院内感染常见的细菌之一,因其外膜通透性极低的特异性,表现出对多种抗生素的天然耐药.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对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而临床工作中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现象亦非常严重.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主要是由于细菌产生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inoglycosides-modifying enzymes,AME)对进入细胞内的药物分子进行修饰使之失去生物活性而耐药.AME基因型的分布带有明显的地区性和菌株差异,且不同基因型的细菌耐药和流行特征也不同.我们对2003年6月-2004年3月的26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AME基因型分布研究.
-
革兰阴性杆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临床应用的重要抗生素之一,随着其广泛应用,细菌耐药率逐年上升.我国部分地区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已经达到77.6%5[1].细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喹诺酮类抗生素作用靶位的改变、外膜通透性降低和细菌外排泵系统过度表达,以上机制均可使进入细菌的药物减少(图1[2]),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1998年Martinez-Martinez等[3]发现了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机制,引起了世界各地研究者对该耐药机制的关注.本文将就革兰阴性杆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作一综述,重点介绍质粒介导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机制.
-
碳青霉烯酶:未来困扰我们的难题
在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碳青霉烯类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它对革兰阴性菌产生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AmpC酶都很稳定;但随着碳青霉烯类的广泛使用,细菌也逐渐获得对此类药物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由于外膜蛋白的D2孔的缺失而对亚胺培南耐药.非特异的多药外排泵的表达增强可以引起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四环素等耐药.肠杆菌科细菌高产AmpC酶,同时外膜通透性降低,会造成碳青霉烯类耐药.麻烦的是,近来产生获得性碳青霉烯酶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肠杆菌科细菌的报道有所增加[1,2].由这些产酶株感染造成的暴发流行,使治疗陷入无药可用的境地,病死率很高.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又称绿脓杆菌,是引起急性或慢性感染的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由其引起的院内感染往往治疗难度极大,几乎具有目前已知的细菌主要耐药机制,已成为引起院内获得性肺炎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代表[1-2]。PA感染是治疗的难题,归其原因,在于其广泛而多重的耐药性。因此,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相关基因的情况,有助于临床研发更有效的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PA的耐药机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各种外排泵系统的过度表达、外膜通透性的降低、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的产生、细菌生物被膜形成以及产生抗菌药物灭活酶等。由于这些机制可以共存,故PA往往具有多重耐药性。本文主要对上述几种耐药机制的相关耐药基因的进展作一综述。
-
β-内酰胺酶-细菌耐药性机制之一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抗感染治疗普遍应用的一类抗生素,随着这类药物的广泛使用(特别是滥用和误用)和致病菌的变迁,产生了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问题,而且耐药发生率相当高.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是80%病原菌耐药的原因之一,另外约12%和8%病原菌的耐药分别与细菌细胞外膜通透性障碍和靶位的改变有关.本文对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所致的耐药性作一简要综述,以便采取相应对策以防止耐药性的蔓延.
-
125I-阿莫西林测定大肠杆菌外膜通透性
目的主要探讨大肠杆菌的外膜通透性改变对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本实验用125I-阿莫西林,采用抽滤法检测了不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的外膜通透性,对其耐药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表明,多数多重耐药菌株的外膜通透性很差,敏感菌株的外膜通透性较高;结论大肠杆菌的外膜通透性确实在其耐药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
绿脓杆菌耐药性与外膜通透性联系及对新药筛选的影响
目的:针对绿脓杆菌进行研究,主要通过对其外膜通透性的实验了解其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从而为药物选用提供帮助。方法选取不同种类药物并制备好不同酸碱值以及浓度的溶液,培养菌体细胞并分离外膜、制备外膜蛋白、微孔蛋白处理、电泳处理与磷脂预处理、重建蛋白脂质体。结果确定了绿脓杆菌外膜微孔蛋白的分离以及纯化方面的严格步骤,证实了一些孔道形成蛋白。同时测定了几种抗生素对于绿脓杆菌外膜的通透作用。结论绿脓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固有耐药性是多重外排转运体和有效通透屏障相结合的结果,因此在新药物的筛选方面,应研制克服这一耐药机制的新化合物。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他唑巴坦的研究
自40年代青霉素问世以来,许多β-内酰胺抗生素品种相继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对感染性疾病发挥了很重要的治疗作用,但随之也产生了细菌耐药性问题.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是:细菌细胞外膜通透性障碍;产生质粒或染色体介导的β-内酰胺酶;靶位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的改变.在上述机制中,临床意义大的是β-内酰胺酶的产生,约80%病原菌的耐药性与其有关.革兰氏阳性菌中葡萄球菌是主要产酶菌属,产生的β-内酰胺酶可有效地水解天然和半合成的青霉素类抗生素(苯唑西林和甲氧西林除外).
-
复方清热颗粒剂对耐药大肠杆菌外膜通透性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复方清热颗粒剂对耐药大肠杆菌外膜通透性的干预作用.方法 大肠杆菌经各药物组作用后,提取外膜蛋白,行蛋白电泳和紫外凝胶成像,以外膜蛋白相对含量为指标,观察中药复方清热颗粒原液、含药血清、中西药结合作用前后耐药大肠杆菌外膜通透性的变化.结果 舒普深+含药血清作用后,能使4株大肠杆菌外膜蛋白OmpF含量增加;舒普深+中药原液作用后,能使大肠杆菌ATCC35218(产β-内酰胺酶株)、大肠杆菌ATCC25922(标准敏感质控株)、临床产ESBL大肠杆菌ESBL1的外膜蛋白OmpF含量增加;中药原液能使大肠杆菌ATCC25922(标准敏感质控株)外膜蛋白OmpF含鼍增加;单纯含药血清作用后4株大肠杆菌的外膜OmpF含量无增加.结论 中西药结合能降低耐药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可能是通过增加大肠杆菌外膜通透性而发挥作用.
-
两性多肽结构影响鲍曼不动杆菌外膜通透性的实验研究*两性多肽结构影响鲍曼不动杆菌外膜通透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明确两性多肽结构对鲍曼不动杆菌(AB)外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PCR扩增LysAB3基因及删除两性多肽结构的LysAB3-D基因,以pET28a(+)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LysAB3及LysAB3-D ,金属离子螯合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将AB分别经LysAB3及LysAB3-D处理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菌体形态,荧光显微镜观察菌体中是否有绿色荧光的聚集。结果经LysAB3处理后的AB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菌体表面粗糙、皱缩,部分裂解为碎片;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菌体内有绿色荧光聚集。而删除两性多肽结构的LysAB3-D作用AB后,却没有上述现象的发生。结论两性多肽结构可增加AB外膜通透性,有助于裂解酶进入其中,达到抗菌目的。
-
24-09 对β-内酰胺抗生素具有低外膜通透性的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