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15例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3.5个月,Neer功能评定优9例、良4例、可2例.结论: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有良好疗效.
-
植骨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地位探讨
胫骨平台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1%,外侧平台骨折占55%~70%,内侧平台骨折占10%~23%,内外侧平台同时骨折占10%~30%[1],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治疗不当常遗留骨折不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及膝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2].
-
合理植骨钢板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足部骨折之一,由于跟骨形态结构特点及其在负重行走功能中的重要性,且患者多为青壮年,日后功能的要求高,因而对跟骨骨折的治疗要求亦很高.
-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方法的选择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腰椎后路全椎板切除或开窗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男35例,女31例.年龄55~72岁,平均年龄62.4岁.结果 62例获随访,时间8个月~38个月,平均18.3个月,治疗效果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治疗评分标准,本组术后优良率为87.1%.结论 腰椎后路开窗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有效术式.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愈额鼻瘘1例
患者男,39岁,患溃疡性结肠炎(UC)10年,合并脑部神经胶质瘤.1997年于北京某院行脑瘤切除后,额部骨缺损残留额鼻瘘,经多家医院治疗包括局部植骨均无效,后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院耳鼻喉科住院治疗,笔者建议加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细胞生长肽,bFGF),200~400U加生理盐水30ml,从额部骨缺损处滴注,冲洗额鼻瘘;以参苓白术散加减,煎液口服并加bFGF300~500U早晚保留灌肠.额鼻瘘13d治愈,UC15d后症状消失.停中药保留灌肠及bFGF滴注,参苓白术散加减续服1周后,治愈出院.追访至今,额鼻瘘、UC均未复发.
-
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0月采用骨折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18例,术后随访,X线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按照Fud-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标准行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所有病例均发生骨愈合,无严重不良并发症,肩关节功能评分优10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83.3%.结论:针对老年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手术,能获得良好复位,且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满意.
-
系统综述:上颌窦植骨后种植体长期存活率
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了上颌窦提升效果的可预期性.通常使用种植体存活率来评估手术结果,入选的评价标准中通常包括至少负重1年这一条.本回顾的评价标准将负重时间增加为3年,以观察之前报道的短期保留率还能否得到维持.进行电子检索并对获得的文献用特定入选标准进行筛查(重要的是至少有3年的回访记录).结果中包括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的文献共1 8篇(共6500颗种植体,2149名患者),穿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的文献共7篇(共1 257颗种植体,704名患者).统计得出:在至少3年负重后,种植体存活率分别为93.7%(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及97.2%(穿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值得关注的是失败病例中,80%发生于第1年内,93.1%发生于3年内.可以算出,种植在已有3年负重以后失败的概率=种植3年失败率(6.3%) x3年后失败发生率(6.9%)=0.43%.相比系统前瞻性研究的结果而言,本系统综述的结果认为,采用低层次证据的研究结果不足以采信.
-
唇腭裂患者牙槽突二期植骨后标志点测量与表面形态测量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唇腭裂患者在牙槽突二期植骨后,标志点测量与表面形态测量的区别.方法:对10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4男6女),在植骨前及植骨后6周分别用三维表面照相系统获取面部三维图像.在面部图像中确定6个标志点.将治疗前后的图像以不受手术影响的区域进行重叠.使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标志点、鼻对称性及表面形态差异分析.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表面形态对比的彩图显示,裂隙侧鼻区在术后显著增高.总结:鼻翼、鼻翼基底和鼻旁区在牙槽突二期植骨后增高.植骨手术会减轻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中常见的鼻形态不对称.三维表面形态对比分析能更好地定量分析治疗所带来的变化.
-
美学区连续多牙缺失伴骨缺损的种植修复
目的:本文介绍1例美学区多颗牙连续缺失并存在水平向骨缺损的病例,采用种植修复的治疗过程,探讨其中使用的相关种植外科及修复技术,总结能够在此类病例中获得良好种植美学效果的临床经验,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以2014年1月来大连市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的多颗上前牙缺失的1位年轻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及口腔检查,拍摄CBCT,测量拟种植区的可用骨量,明确患者为1例上前牙区存在较严重骨缺损(骨宽度薄处仅为3.2mm)的病例,对患者客观存在的美学风险进行评估,与患者充分交流沟通后,告知可能存在的美学风险,终制订种植治疗方案.采用外置式植骨(Onlay植骨)进行骨增量以恢复牙槽嵴宽度,待骨块愈合后行种植手术,拟于上颌双侧侧切牙位点植入2颗种植体后行4单位桥体修复,视初始稳定性采用纵向螺丝固位的临时修复体通过动态加压技术进行早期修复伴软组织成形,以期获得与周围牙龈软组织相协调的穿龈轮廓;待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牙龈软组织健康、形态良好且稳定后,通过制作个性化转移杆,制取终理想的穿龈轮廓;选择个性化制作的氧化锆基台以及全瓷修复体进行永久修复.结果:Onlay植骨骨增量效果可靠;采用临时修复体进行软组织诱导成形后,通过个性化转移杆,可以精确地转移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形态,患者对终美学修复效果满意.结论:美学区连续多颗牙缺失的种植修复按照国际口腔种植学会的SAC分类属于“复杂”或“高度复杂”类型,通常伴有软硬组织不足,是具挑战的临床治疗程序之一.对于存在较大骨缺损的病例,术前进行Onlay植骨可有效扩增骨量,为种植体植入理想的三维位置提供硬组织基础;采用临时修复体进行软组织塑形,以及个性化制作的氧化锆全瓷修复体等美学修复技术,可达到终较为理想的美学修复效果.
-
应用下颔隆突进行牙槽嵴增量和上颌窦提升:病例报告
本文报道了应用下颌隆突作为自体骨移植的供骨源进行牙槽嵴增量和上颌窦提升植骨,使种植体获得理想的植入位置.1例伴有双侧下颌舌侧隆突患者需要修复缺失的上颌磨牙和下颌前磨牙.两个缺失牙区域的牙槽嵴均存在骨量不足,种植前需要进行骨移植.下颌隆突被用于下颌牙槽嵴的侧方增量以及为增加上颌牙槽嵴垂直高度而进行的上颌窦提升.植骨术后6个月,两个植骨区均可见足够的新骨形成.植骨区新形成的骨质形态与正常骨质相一致.种植体成功植入并负重,美观和功能得到恢复.通过本病例的观察,下颌隆突可用于牙槽嵴增量和上颌窦提升.但是下颌隆突作为自体骨移植的供骨源,其疗效尚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
植骨在预防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价值
目的:探讨植骨在预防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33例行四肢骨折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未进行植骨,而观察组进行植骨,对比两组术后骨不连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骨不连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显著较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四肢骨折术的患者应用植骨治疗可以降低术后骨不连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上应用.
-
后路手术治疗老年中下胸椎结核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老年人中下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24例老年中下胸椎结核患者,男10例,女14例;年龄62~83岁,平均(75±6)岁。均采用一期经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神经功能分级及后凸角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48个月,平均(30±9)个月。手术时间150~220 min,平均(175±26)min,术中失血量300~1500 ml,平均(630±276)ml。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呼吸困难,10例患者发现少量胸腔积液,但均不需要放置胸腔闭式引流。无窦道形成、感染性脑脊髓膜炎、结核复发等情况。植骨融合时间为3~12个月,平均(6.0±2.2)个月。所有患者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18例脊髓神经功能损害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1~2级。后凸角度由术前(19.4±7.1)°改善至术后即刻(9.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475, P<0.05),末次随访矫正角度平均丢失(1.6±0.5)°。结论对于老年中下胸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经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手术方式可以达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
AF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
目的报告AF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方法用AF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28例,并进行随访分析,观察神经损伤恢复情况.结果除神经损伤按Frankel标准分级A级的无变化外,其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内固定均无发生折断、折弯等.结论AF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为了减少并发症,植骨也是必要的.
-
多节段颈间盘脱出的脊髓型颈椎病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对多节段颈间盘脱出症术式选择、减压范围及植骨的处理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方法报告108例多节段颈间盘脱出症,对发病因素、病程及影像学表现特征进行分析.本组108例患者均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术后随访短11个月,长12年,平均4年7个月.结果治疗效果的评定标准根据患者的症状、运动、感觉、括约肌功能及劳动和自理能力分为:优、良、可、差;优63例(58.3%),良25例(23.1%),可13例(12.1%),差7例(6.5%).结论多节段颈间盘脱出症减压手术应首先考虑前路手术.如临床症状不缓解,可待植骨愈合后再行后路减压手术.我们不主张摘除3个以上的间盘,一般两个节段的间盘摘除基本可以解决多间盘脱出的颈椎病.植骨的原则是务必保持椎间高度.
-
跟骨锁定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治疗Sander Ⅲ、Ⅳ型跟骨骨折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骨治疗Sander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选取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43例,这些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植入同种异体骨治疗,术前术后选用Maryland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43例均获随访,时间(20.8±5.1)个月(12~30个月).未发现关节面塌陷、复位丢失、螺钉固定不良现象.功能及疗效按照Maryland评分系统评价:优28例,良1 1例,可4例,优良率为90.1%.结论: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骨治疗SanderⅢ、Ⅳ型跟骨骨折效果良好.
关键词: 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 跟骨解剖锁定钢板 同种异体骨 植骨 -
同种异体骨移植强化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半肩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同种异体骨移植强化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半肩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49例年龄≥60岁老年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7例采用同种异体骨移植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植骨LCP组),人工肱骨头半肩置换术(SSA组)22例.治疗后随访8~24个月,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Constant评分、Neer评分、VAS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至复查随访时,两组均未出现感染、神经损伤、假体松动、固定螺钉脱落松动和关节周围骨折等并发症.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Constant平均总分、Neer平均总分,植骨LCP组相比SSA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不同时间段VAS评分,植骨LCP组相比SSA组,3次VAS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同种异体骨移植强化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半肩置换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两者疗效相近.终选择何种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肱骨近端血运破坏程度、骨质情况以及手术医生的经验综合决定.
-
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方法,评价"三叶草"型钛钢板内固定结合植骨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7例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分别应用克氏针、螺钉内固定和"三叶草"型钛钢板内固定结合植骨术(自体骨)治疗.31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a,采用Neer分型和评定标准分析疗效.结果:钢板内固定、植骨术组全部4个月内骨折愈合,克氏针、螺钉内固定术组7例骨不连;32例(32/42)术后肩关节不同程度僵硬.Neer3、4部骨折(18例)应用克氏针螺钉内固定,优良率为38.4%和20%;"三叶草"型钛钢板+植骨(24例),优良率为77.7%和50%.结论: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其主要病理变化是骨质疏松和骨折部位骨缺损,宜早期手术治疗.与克氏针、螺钉内固定方法比较,"三叶草"型钛钢板独特的韧性和构型,其近端"筛孔"任意角度穿钉的锚固作用符合AO内固定原则,同时植骨促进愈合,是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有效治疗方法.
-
医用硫酸钙人工骨颗粒在病理性骨折及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评估医用硫酸钙(Osteoset颗粒,Wright公司,美国)颗粒植骨在治疗病理性骨折及骨缺损中的疗效及使用方法.方法: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的21例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合并病理骨折和骨缺损患者使用医用硫酸钙颗粒人工骨植骨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顺性分析,其中病变8例,病变合并病理骨折13例.治疗方法:病灶内植骨13例,周围植骨2例,病灶内植骨联合周围植骨6例.结果:按成骨时间、植骨方式、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硫酸钙颗粒人工骨具有成骨快,促进骨折愈合,无不良反应等优点.结论:医用硫酸钙是一种良好的骨缺损及植骨人工合成材料.
-
植骨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讨人工骨植骨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2月至2014年9月,使用人工骨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3例患者,平均年龄68岁.结果:经过平均12个月(9~18个月)的随访,按Garland和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13侧,良8侧,可1侧,差1侧,优良率为91.3%.结论:人工骨植骨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纠正骨折塌陷,恢复桡骨高度,促进骨折愈合,是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
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三年以上随访结果
目的:探讨前路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对胸腰椎结核治疗三年以上随访结果.方法:1996年4月~2000年8月采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病人56例,随访3年以上46例,观察术后和随访时植骨融合、神经功能恢复、纠正畸形、治愈率及并发症.结果:本组随访3~7年(平均4年),骨性融合率6个月时60%;12~18个月时90%融合;2年时100%融合.后凸畸形较术前平均纠正19°(P<0.01),随访时无丢失;伴截瘫者11例,Frankel神经功能平均恢复2级;本组全部治愈(100%).并发症,继发结核性胸膜炎1例,相邻节段继发结核1例,均经抗结核化疗治愈.结论:脊柱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具有矫正后成角畸形、预防畸形复发、术后患者能早期离床活动的优点,随访3以年上,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