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胰岛素辅助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60例疗效分析

    作者:蔡敏纯

    目的 探讨胰岛素辅助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难愈合创面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湿润纱布外敷,实验组除创面外敷液体中加入胰岛素外其他治疗与对照组相同,记录两组治疗两周显效情况和创面愈合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辅助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具有明确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短波紫外线治疗老年人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疗效观察及剂量分析

    作者:张丽;陈蔚;王秋华;郭艳梅;黎春华;彭楠;李晓瑛

    目的:观察短波紫外线(UVC)疗法对老年人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疗效,并初步分析影响其剂量和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老年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58例共106个创面,患者年龄73~91岁.紫外线治疗剂量为36~1 800 mJ/cm2,每日或隔日1次,直至创面完全上皮化.观察不同部位和不同分期创面的愈合情况和愈合时间,分析UVC治疗剂量和创面部位与创面愈合状态的关系.结果:经UVC治疗后,创面愈合77例,显效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2%.不同部位创面UVC治疗剂量差异显著,手足区>肛周会阴区>头颈区>四肢区>躯干区(P<0.01);不同部位创面愈合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472 4),但不同部位治疗次数和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显著,肛周会阴区>躯干区>手足区>四肢区>头颈区(P<0.01).在93个压力性溃疡创面中,52个Ⅱ期创面治疗次数[(2.71±0.68)次]及愈合时间[(7.78±2.12)d]均少于41个Ⅲ期创面[分别为(4.09±0.84)次和(13.96±2.38)d],创面愈合率(92.3%)和总有效率(100.0%)也均高于Ⅲ期创面(愈合率为61.0%,总有效率为90.2%,P<0.01).结论:UVC治疗老年人慢性难愈合创面疗效显著,病灶部位是影响UVC治疗剂量的重要因素,而病变分期是影响创面愈合效果和时间的主要因素.

  •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皮肤慢性难愈合创面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兰

    糖尿病患者由于周围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及感染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易导致皮肤溃疡.由于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糖尿病患者皮肤溃疡常出现不同程度的修复缺陷,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欠佳.自20世纪70年代有学者首次提出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 gel,APG)的概念后,该技术广泛应用于骨科、烧伤整形科、口腔科等创面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2].21世纪初APG开始用于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与传统的局部辅助治疗技术相比,APG能有效促进创面的修复[3].随着对APG研究的进一步深入,APG治疗糖尿病皮肤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机制逐渐被认识,现将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姜玉峰

    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俗称溃疡),也叫慢性伤口或慢性创面,其定义目前尚未统一界定.国际伤口愈合学会对于慢性创面的定义为:无法通过正常有序而及时的修复过程达到解剖和功能上完整状态的创面.这些创面常常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存在特定的病因,如糖尿病、缺血、压力等[1].临床上多指各种原因形成的创面经1个月以上治疗未能愈合,也无愈合倾向者[2],而这里所指的1个月并非完全绝对,它有赖于创面大小、病因、个体一般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3].

  • 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影响因素及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符黄德;葛斌;唐乾利

    研究显示,氧供等局部因素、年龄等全身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均可影响创面的愈合,使其发展为慢性难愈合创面.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有关慢性难愈合创面形成及修复机制的研究,以及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组织工程技术、中医药外用等中西医治疗的研究也不断深入.遂笔者于本文中对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影响因素及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治疗提供思路与帮助.

  • 细胞角蛋白在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陈端凯;唐乾利

    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是角质细胞中的骨架蛋白,对细胞形态结构的维持以及损伤组织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细胞角蛋白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被不断证实,以调节细胞角蛋白表达为作用机理的创面修复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也应运而生,但相对成熟的技术却较少,遂笔者在本文中综述了细胞角蛋白在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旨在为细胞角蛋白在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与线索.

  • MEBT/MEBO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临床体会

    作者:陈方凯;李晓辉

    目的 探讨烧伤创疡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3年1月-2017年8月福安市医院外科收治的42例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采用MEBT/MEBO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创面均完全愈合,愈合时间为8~15d[(11.0±4.5)d];随访6~12个月,愈后皮肤均无明显瘢痕增生及挛缩,肤质及功能与正常皮肤相近,部分皮肤留有少许色素沉着.结论MEBT/MEBO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增生,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MEBT/MEBO对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EGFR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澍;葛斌;唐乾利;李利青;舒清峰;单云龙;陈端凯

    目的 研究探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 对照组(12只)、 模型组(12只)、 贝复新组(12只)及MEBO组(12只),其中,空白组大鼠做背部备皮处理后采用生理盐水纱布湿敷;对照组大鼠做深达筋膜层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后采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治疗;模型组大鼠做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后采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治疗;贝复新组大鼠做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后采用贝复新治疗;MEBO组大鼠做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后采用MEBO治疗.分别于治疗第3、7、14天取各组大鼠相同部位皮肤或创面组织进行HE染色,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中EGFR的含量,对比观察各组大鼠皮肤或创面组织中EGFR的表达水平及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局部处理后第3、7天,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创面组织HE染色病理切片均显示炎症细胞增多,有新生血管生成;局部处理后第14天,对照组、 贝复新组、MEBO组大鼠创面组织中炎症细胞消失,创面再上皮化.局部处理后第3、7、14天,空白组大鼠背部皮肤组织中EGFR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F=0.66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 模型组、 贝复新组及MEBO组大鼠创面组织中EGFR表达水平变化均较明显,F值分别为79.546、89.600、63.036、56.628,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照组、 贝复新组及MEBO组大鼠创面组织中EGFR表达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模型组则呈递增趋势;局部处理后第3、7、14天,各组大鼠皮肤或创面组织中EGFR表达水平组间两两对比,除贝复新组与MEBO组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组间两两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局部处理后第3、7、14天,各组大鼠皮肤或创面组织中EGFR表达水平多个样本均数对比,F值分别为57.036、134.368、92.829,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EBT/MEBO可通过上调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EGFR的表达水平,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愈合,能够为MEBT/MEBO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皮肤再生医疗技术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VEGFR-2表达的动态调控作用

    作者:葛斌;李利青;唐乾利;曾鸿孟;王澍;单云龙;陈端凯

    目的 动态观察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VEGFR-2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MEBT/MEBO促进创面愈合的分子学机制.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90只健康成年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8只)、 对照组(18只)、 模型组(18只)、MEBO组(18只)和贝复济组(18只),其中空白组仅做备皮处理,对照组做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模型组、MEBO组和贝复济组做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模型建立后,空白组大鼠备皮后皮肤予以生理盐水纱布湿敷,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创面予以生理盐水纱布覆盖治疗,MEBO组大鼠创面予以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药纱覆盖治疗,贝复济组大鼠创面予以贝复济药纱覆盖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后第3、7、14天检测、 对比各组大鼠创面组织中VEGFR-2蛋白及VEGFR-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创面处理后第3、7、14天,空白组大鼠皮肤组织中VEGFR-2蛋白及VEGFR-2 mRNA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 模型组、MEBO组及贝复济组大鼠创面组织中VEGFR-2蛋白及VEGFR-2 mRNA表达水平变化均较明显,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照组、MEBO组及贝复济组大鼠创面组织中VEGFR-2蛋白及VEGFR-2 mRNA表达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模型组则呈递增趋势.治疗第3、7、14天,MEBO组大鼠创面组织中VEGFR-2蛋白和VEGFR-2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EBT/MEBO可通过上调创面组织中VEGFR-2的表达水平,促进创面愈合.

  • MEBT/MEBO对慢性难愈合创面ERK1、c-myc表达的调控

    作者:唐乾利;李辉;李杰辉;刘明;郭满;曾鸿孟;王宇;赵曦;王澍

    目的 观察原位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磷酸化ERK1及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0只)、MEBO组(20只)、 贝复济组(20只)和模型组(20只),其中空白对照组大鼠仅作皮肤全层切除,不予药物干预;MEBO组、 贝复济组及模型组在皮肤全层切除后,建立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其中模型组建模后不予药物治疗,MEBO组及贝复济组建模后分别采用MEBO及贝复济换药治疗,并于治疗第3、7、14天,通过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4组大鼠相同部位创面肉芽组织中磷酸化ERK1及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创面愈合过程中,4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磷酸化ERK1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治疗第3、7、14天,空白对照组创面肉芽组织中p-ERK1及p-c-myc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P均<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7、14天,MEBO组与贝复济组创面肉芽组织中p-ERK1及p-c-myc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MEBO组和贝复济组组间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EBT/MEBO可能是通过提高磷酸化ERK1及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修复.

  • MEBT/MEBO对大鼠慢性难愈合模型创面病理学改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唐乾利;付军;狄钾骐;赵书晓;韩珊珊;代波;冯靖

    目的 探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肉芽组织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SD雄性大鼠45只,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MEBO组、贝复济组、模型组,每组15只.用药后第8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①肉芽组织生长情况;②光镜下创面组织变化情况;③电镜下观察创面组织变化情况.结果 MEBO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0.13 d±1.41 d,短于贝复济组的22.07 d±1.62d,明显短于模型组的30.40d±1.18d,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与贝复济组及模型组比较,MEBO组创面毛细血管计数较多,MEBO组、贝复济组、模型组毛细血管分别为(12.13±2.26)条、(9.87±1.99)条、(7.60±1.50)条,MEBO组与贝复济组及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射电镜结果示:MEBO组治疗的创面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线粒体结构情况明显好于贝复济组及模型组.结论 MEBT/MEBO能明显促进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的增殖,调节创面修复基质的形成等作用而发挥MEBO的综合调控机制,终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加速创面愈合.

  • 唐乾利教授在杭州讲授烧伤创疡再生医学与疗法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临床应用

    作者:

    2014年6月21日,梅雨绵绵,浙江省杭州市五云山疗养院多功能厅内,座无虚席,来自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及宁波、温州、丽水、湖州等地区的医护人员210余人,参加了由杭州市老年病医院举办的“压疮预防与治疗系统化管理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右江民族医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唐乾利教授应邀作首场专题学术报告--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临床诊断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现状与进展,唐乾利教授系统介绍了中西医结合领域创面修复的研究进展,重点对烧伤创疡再生医学与疗法的两个关键技术环节(无损伤地液化排除坏死组织;创造有利于损伤组织再生的生理性湿润环境,利用人体再生潜能,实现损伤皮肤组织的原位再生)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烧伤创疡再生医学与疗法的创面处理原则、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典型病例作了详细介绍。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皮肤溃疡创面的修复,尤其是慢性溃疡创面(糖尿病溃疡、压疮、血管性溃疡等)的修复。

  • 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用于治疗溃疡的效果观察

    作者:常金兰;郭先菊;韩玉梅;上官琴苗

    慢性难愈合创面(又称溃疡)是临床创面修复的一大难题[1]。鉴此,采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简称bFGF,商品名贝复济)治疗溃疡25 个,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25个创面,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0岁~72岁。创伤性溃疡 8例12个创面,压迫性溃疡6例7个创面,糖尿病溃疡4例,放射性溃疡2例。病程短者2 1d,长者6a。大创面5cm×6cm,小创面2cm×2cm,平均12cm2。在本研究中,把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经治疗3 周未愈合的创面定为慢性难愈合创面。本组25个创面均为经常规方法治疗3周未愈合者。1.2 方法所有创面在bFGF治疗前均进行常规清创消毒,对糖尿病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对感染创面进行抗感染治疗。bFGF制剂由珠海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据创伤面积按150U/cm2喷涂于创面,待5min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每日1次,用药7d为一个疗程。治疗过程中尽可能保持创面周围干燥、清洁,局部保暖,增强局部血液循环,每天测量患处皮温1次并与健侧对照。

  • 肛管皮肤慢性难愈合创面研究近况

    作者:欧阳国林;赵云;盘延鲜

    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提出,术后创面愈合缓慢或愈合不良不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如何有效地干预促进肛管慢性难愈合创面逐渐为成肛门良性疾病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肛管慢性难愈合病因、分子机制、基因治疗及中医药治疗来归纳、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 外敷祛腐生肌散综合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德蓉

    目的:探索祛腐生肌散外敷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用外敷祛腐生肌散、物理治疗、常规换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市规换药治疗、凡士林油纱覆盖.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外敷祛腐生肌散综合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疗效显著.

  • 中药石香膏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作者:费冀;陈久毅;张开伟;朱旭

    目的:探讨中药石香膏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通过随机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6例采用石香膏换药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康复新液换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第3、7、14、21天创面愈合率、治疗前及治疗后创面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临床综合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方面分布均衡一致.①创面愈合率,治疗3天两组创面愈合率无统计学差异[(20.8±8.4) cm2,(18.7±5.7)cm2,t=1.186,P=0.240],治疗7天两组创面愈合率无统计学差异[(38.2±9.1)cm2,(35.6±7.7) cm2,t=1.147,P=0.256],治疗14天两组创面愈合率有统计学意义[(68.3±12.3)cm2,(60.2±9.8)cm2,t=2.709,P=0.009],治疗21天两组创面愈合率统计学差异显著[(87.7±8.5)cm2,(80.4±7.7) cm2,t=3.361,P=0.00l].②创面疼痛评分,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6.0±1.5),(5.91±1.5),=0.319,P=0.751],治疗后实验组疼痛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1.5±0.7),(2.1±0.9),t=-2.778,P=0.007].③创面愈合时间,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2.9±3.3)d,(27.9±2.8)d,t=-5.976,P=0.000].④临床综合疗效,实验组治愈3例,显效30例,好转3例共36例,对照组显效27例,好转7例共24例,实验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R实验组=27.29,R对照组=35.31,Z=-2.429,P=0.015).结论:中药石香膏过祛腐生肌作用良性干预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炎症反应而促进修复,疗效优于康复新.

  • 皮肤再生医疗技术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不同时段PTEN表达的影响

    作者:唐乾利;曾鸿孟;王澍;李利青;葛斌;舒清锋;谢思圳

    目的:观察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PTEN的动态调控作用,并探讨PTEN在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MEBO组、贝复济组、慢创组、对照组、空白组5组,每组18只,建立体表皮肤溃疡模型,并分别于造模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取创面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技术检测PTEN蛋白以及基因表达水平.结果: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创面组织中PTEN表达均随时间递增而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14 d的各组大鼠创面组织中PTEN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时间点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BT/MEBO能通过降低创面中PTEN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加速创面愈合.这可能是MEBT/MEBO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的机制之一.

  • 慢性难愈合创面细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祁少海;刘坡;利天增;谢举临;徐盈斌;张涛;陈晓东;赵李平

    目的比较慢性难愈合创面细菌菌种及药物敏感性差异,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选取1989~2003年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88例慢性难愈合创面住院患者中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慢性难愈合创面常见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30.1%)、金黄色葡萄球菌(15.0%)、大肠埃希菌(10.6%).(2)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92.7%,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为84.2%,阿米卡星为76.9%,环丙沙星为61.2%;革兰阳性杆菌对万古霉素、氯霉素和复方新诺明敏感率依次为94.7%、52.9%和80.0%.(3)慢性难愈合创面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依次为95.7%、72.7%和7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氯霉素100%、万古霉素90.9%、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90.0%.结论(1)慢性难愈合创面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2)耐万古霉素菌株出现,合理用药意义重大.

  •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1例Ⅳ度压疮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杨轶娜;许美芳;方芳

    有报道[1],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ge,VSD)治疗慢性溃疡,开创了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先河.VSD联合肌皮瓣转移治疗压疮,能控制感染,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免除换药,具有病程短、创面修复快、创伤小、功能影响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疗效好等优点[2,3],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急、慢性创面的治疗,尤其适用于各类传统外科治疗方法无效的慢性难愈性创面、不能立即施行确定性外科创面关闭方法如皮瓣移植等的创面[4].我科于2007年8月6日收治1例双下肢截瘫1年半、尾骶部Ⅳ度压疮5个月的患者.用VSD联合肌皮瓣转移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 非手术疗法治愈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临床实践

    作者:武彬;刘小俊;刘滢

    目的:探讨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的非手术治疗。方法选取40例患者慢性难愈合创面共46处,控制基础疾病,局部清创,纳米银抗菌医用敷料保护创面及外用抗生素药物,防止感染或感染继续扩散,并合理使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期间辅以氦氖激光照射治疗。结果46处创面均痊愈,时间为1~3个月,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感染加重甚至侵袭性感染等情况。结论对于慢性难愈合创面,通过积极创面处理,辅以正确的创面用药及适当理疗,同样可以达到较理想的创面愈合。

41 条记录 1/3 页 «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