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健脾解毒复方中药对裸鼠肝癌模型PTEN/ERK1的影响

    作者:孙保国;周厚明;邓宜材;黄红中;陈泽雄;张诗军

    目的:探讨肝癌裸鼠不同肝组织PTEN/ERK1的表达及健脾解毒复方中药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肝细胞癌细胞株Bel-7402间接原位移植,造雄性肝癌裸鼠模型90只,造模24 h后随机分9组,即不同浓度复方中药A~G组,FT207化疗组,生理盐水组,10只裸鼠不造模作为正常对照组,给药每天1次,8周后处死裸鼠,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肝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组织PT]EN/ERKI的表达情况.结果:荷瘤裸鼠肝脏PFEN蛋白表达强度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中药组B,D,E组眦N在正常肝组织的表达高于生理盐水组、化疗组、正常照组,(P<0.05).中药组D组PTEN在癌旁组织的表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中药组在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化疗组,(P<0.05).荷瘤裸鼠肝脏ERK1蛋白表达强度癌组织>癌旁组织>肝组织,癌旁组织ERK1表达强度化疗组高于中药组和生理盐水组,癌组织ERK1表达强度生理盐水组和化疗组均高于中药C,D,E,G,F组.在癌组织中,PTEN和ERKl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TEN的缺失或突变可能导致了ERK1的过度活化,健脾解毒复方中药可能对PTEN/ERK1有良性调节作用.

  • ERKl和P16在人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作者:俞薇薇;瞿伟;熊小亮;刘繁荣;袁晟

    目的 检测ERK1和P16在胃肠道问质瘤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40例胃肠道问质瘤组和40例正常对照组中ERK1和P16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 6.0对ERK1和P16的表达行平均吸光度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织相比,胃肠道问质瘤组织中ERK1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而P16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ERK1和P16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0.05),而与年龄、肿块大小、组织学类型和复发无相关性.胃肠道间质痛中ERK1与P16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ERK1明显增高,P16则明显降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 MEBT/MEBO对慢性难愈合创面ERK1、c-myc表达的调控

    作者:唐乾利;李辉;李杰辉;刘明;郭满;曾鸿孟;王宇;赵曦;王澍

    目的 观察原位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磷酸化ERK1及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0只)、MEBO组(20只)、 贝复济组(20只)和模型组(20只),其中空白对照组大鼠仅作皮肤全层切除,不予药物干预;MEBO组、 贝复济组及模型组在皮肤全层切除后,建立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其中模型组建模后不予药物治疗,MEBO组及贝复济组建模后分别采用MEBO及贝复济换药治疗,并于治疗第3、7、14天,通过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4组大鼠相同部位创面肉芽组织中磷酸化ERK1及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创面愈合过程中,4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磷酸化ERK1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治疗第3、7、14天,空白对照组创面肉芽组织中p-ERK1及p-c-myc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P均<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7、14天,MEBO组与贝复济组创面肉芽组织中p-ERK1及p-c-myc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MEBO组和贝复济组组间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EBT/MEBO可能是通过提高磷酸化ERK1及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修复.

  • 低分子量肝素对妊高征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初步探讨

    作者:于昕;林延峰

    目的:研究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妊高征大鼠肾脏损伤的作用及其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采用注射L-NAME方法制备妊高征动物模型,将妊娠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妊娠组、妊高征组、LMWH治疗组,测定各组平均动脉压、尿蛋白、血肌酐及血尿素氮,观察LMWH对肾脏各指标的影响及肾脏出现的病理学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RK1/2在各组的表达变化.结果:LMWH治疗组肾脏组织ERK1/2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妊高征组(P<0.01),而妊高征组肾脏组织ERK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ERK1与ERK2在各组大鼠肾脏中的表达无差异;治疗组平均动脉压及尿蛋白明显低于非治疗组(P<0.05),但仍未达正常妊娠水平;HE染色和PAS染色为治疗组肾小球系膜增生、基底膜增厚较非治疗组明显减轻.ERK蛋白主要分布于肾小球中.结论:LMWH对妊高征大鼠肾脏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ERK1/2的表达来实现.

  • 氯胺酮对小鼠海马脑片ERK1、ERK2和CREB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作者:高海鹰;王合梅;张炳熙;冯宇峰;栾海星;蔡丽燕

    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参与调节突触可塑性和记忆的形成[1,2];活化的ERK从胞浆易位到胞核,激活核糖体S6蛋白激酶,然后使转录因子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在133位的丝氨酸磷酸化被激活,活化的CREB参与了长时程增强的维持和记忆形成[3-6].有研究表明,氯胺酮可抑制记忆功能[7,8].ERK和CREB是否与氯胺酮抑制记忆功能的机制有关尚不清楚.本研究拟通过观察氯胺酮对小鼠海马脑片ERK1、ERK2和CREB磷酸化水平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其抑制记忆功能的机制.

  • 针刺治疗慢性应激抑郁型大鼠的机制研究

    作者:刘明菲;燕平;乔瑞瑞;金晓飞;王海军;闫丽萍

    目的:研究针刺对慢性应激抑郁型大鼠的治疗机制。方法:取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及针刺治疗组,其中模型组给予慢性刺激、孤养、造模;针刺治疗组造模同时电针治疗。21 d后观察各组海马组织的ERK1蛋白相对含量、肾上腺质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治疗组肾上腺体积均增大,体重增加,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而模型组ERK1的蛋白含量显著减少( P<0.05),针刺组与空白组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肾上腺质量与其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针刺组ERK1蛋白相对含量较之有所升高( P<0.05)。结论:针刺治疗抑郁症能有效改善肾上腺体积增大,并能活跃ERK通路。

  • ERK1、ERK2及磷酸化的ERK1/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仝伟兵;苏秀兰;贾永峰;张兵

    目的:检测ERK 1、ERK 2及p-ERK 1/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09~2016-09在我院因结直肠腺癌行手术治疗的120例病人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通过qPCR检测ERK 1、ERK 2在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通过IHC、Western blot检测ERK 1、ERK 2及p-ERK 1/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ERK 1、ERK 2 mRNA在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且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相关.Western Blot显示ERK 1、ERK 2及p-ERK 1/2蛋白在癌组织中均高表达.免疫组化显示ERK 1、ERK 2和p-ERK 1/2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5.0%、79.2%和81.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分别为8.3%、10.8%和11.7%).癌细胞分化越差、TNM分期越高以及有淋巴结转移者,其ERK 1,ERK 2及p-ERK 1/2的蛋白表达量越高.结论:ERK 1、ERK 2及p-ERK 1/2在结直肠癌中显著高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ERK 1/2和p-ERK 1/2有望成为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关键靶点.

  • 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pPKCγ和ERK1基因在背根神经节的表达研究

    作者:黄适;刘鹏;林春李;林福旭;王松;雷力民

    目的:基于治疗前、后IBS大鼠pPKCγ和ERK1基因在背根神经节的表达,探讨安肠汤治疗肝郁脾虚型IBS的机制.方法:40只清洁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10只/组,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采用番泻叶+束缚应激法造模.造模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安肠汤煎剂及得舒特片2周,用腹部回缩反射评估大鼠内脏敏感性,用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pPKCγ和ERK1基因与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背根神经节中的pPKCγ和ERK1基因表达与另外3组对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西药组及中药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西药组和中药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说明pPKCγ和ERK1的基因参与肝郁脾虚型IBS大鼠疼痛信号外周敏化机制;中药安肠汤可以有效调控pPKCγ和ERK1基因在背根神经节的表达,从而达到缓解腹痛的临床效应机制.

  • VEGF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杨冀萍;刘新峰;刘怀军;徐格林

    目的 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关分子表达情况,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兔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2h再灌注72h模型,在再灌注即刻,应用微量进样器将VEGF立体定向导入梗死灶周,于再灌注72h断头取脑,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缺血半暗带区caspase-3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s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1)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治疗后缺血半暗带区caspase-3和ERK1表达明显减低.结论 VEGF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和ERK1表达发挥治疗作用.

  • ERK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苏连明;朱雯;王程程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ERK1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快捷法检测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18例结直肠腺瘤、13例结直肠正常黏膜组织中ERK1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侵袭性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ERK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70.0%)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23.1%)及腺瘤组(61.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其表达随结直肠癌侵润深度增加、淋巴结转移、Duke分期的进展而增高.结论:ERK1的表达一定程度上反映结直肠癌侵袭性强弱.

  • EBV、ki67、ERK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作者:刘刚;俞薇薇

    在过去50年中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首要恶性肿瘤.对乳腺癌的病因学研究也就成为热点.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中,对EBV是乳腺癌发病病因的结论仍存在争议.增殖核抗原ki67是细胞具有极度增殖活性的表现,被广泛地应用于测定各种肿瘤的增殖活性.MAPK是乳腺癌中重要的调节信号,其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通路能促进细胞增殖,决定细胞向终末期分化或发生凋亡.本文就近年来EBV、ki67、ERK1与乳腺癌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EBV Ki67 MAPK ERK1 乳腺癌
  • 麦纤散对UC大鼠结肠组织ERK1/2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丽乐;水楠楠;徐方丽;石卉琴;郑红斌

    目的::观察麦纤散对UC大鼠结肠组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xtra 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1, ERK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xtra 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2, ERK2)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6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 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 TNBS)法造模,造模成功后,分别连续灌胃给药2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大鼠取结肠,运用RT-PCR法检测其ERK1、ERK2 mRNA表达水平。结果:麦纤散能明显改善UC大鼠的一般情况;与模型组相比,美沙拉嗪组、麦中组、麦高组大鼠结肠组织中ERK1 mRNA显著增加(P<0.05),美沙拉嗪组、麦中组ERK2 mRNA的表达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麦纤散可改善 UC 大鼠一般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结肠组织中ERK1、ERK2 mRNA相对表达量关联。

  • ERK1和P38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张剑;王树俊;裘宋良;杨观瑞;张亚冰;裘一兵;张聚真;孙豫;杨静;薛乐勋;赵立群

    目的探讨人食管鳞癌中ERK1和P38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人中晚期食管鳞癌及其癌旁正常黏膜(其中15例包括早期癌)中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成员ERK1和P38的表达情况.结果ERK1和P38在中晚期鳞癌中的表达高于早期癌和正常黏膜,有统计学差异(P<0.01),P38的表达与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ERK1的表达与上述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中晚期食管鳞癌中ERK1和P38处于过度表达状态,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 生长抑制蛋白4核定位信号和PHD指状结构域共同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中ERK1的激活

    作者:潘春阳;王克生;王勤婉;韩泽广;张新

    目的 探索生长抑制蛋白4(inhibitor of growth 4,ING4)的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和PHD指状结构域(plant homeodomain)在刺激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信号通路成员ERK1磷酸化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构建ING4的NLS和PHD结构域突变或缺失重组质粒,将上述质粒分别与ERK1表达载体共转染HEK-293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ERK1总蛋白和磷酸化ERK1蛋白水平.结果 在HEK-293细胞中,ING4蛋白分别缺失NLS和PHD结构域后,其对MAPK细胞信号通路成员ERK1磷酸化的促进作用均降低,突变ING4的NLS结构域中两个重要位点Lys-Lys(KK)和Arg-Ala-Arg-Ser-Lys(RARSK)并不改变对ERK1激活的能力,但突变ING4 PHD结构域中RKKK位点则改变了调控ERK1磷酸化的能力.结论 ING4的NLS和PHD指状结构域同时参与了刺激MAPK细胞信号通路成员ERK1的激活.

  • Bim和细胞外调节蛋白在肝癌多药耐药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闫峰;王效民;马全明;袁思波;蒋楠

    目的:检测人肝癌耐药细胞HepG-2/ADM和亲本细胞HepG-2中ERK1,ERK2、ERK5和Bim的表达,探讨其对肝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影响。方法小剂量缓慢诱导法诱导建立人肝癌耐药细胞株HepG-2/ADM;CCK-8法测定HepG-2/ADM对多种化疗药物的交叉耐药性;Western-blotting检测MRP-1,P-gp,ERK1,ERK2,ERK5和Bim蛋白水平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Bim mRNA的表达。结果化疗药物能够体外诱导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HepG-2/ADM对ADM、5-FU和CDDP的耐药指数分别为6.8,4.1和4.5,且高表达MRP-1和P-gp蛋白;与亲本细胞HepG-2相比,HepG-2/ADM中ERK1,ERK2和ERK5的表达均升高,ERK1蛋白磷酸化水平无显著变化,ERK2磷酸化水平下降,且p-ERK1/2与ERK1/2的比值下降;Bim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降。结论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s和Bcl-2家族的促凋亡蛋白Bim的表达与人肝癌多药耐药的发生密切相关。

    关键词: 多药耐药 ERK1 ERK 2 ERK5 BIM
  •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过表达在胃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梁增文;周庆南;王天才

    目的:研究ERK1表达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例正常胃粘膜组织、23例胃癌组织、26例肠上皮化生及21例不典型增生组织中ERK1的表达及分布.结果:ERK1的表达在正常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组织中呈逐级递增的趋势(P<0.01).结论:ERK1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化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关键词: 胃肿瘤 ERK1 信号传导
  • 肝细胞癌及癌旁肝组织中ERK1的表达及其作用

    作者:周庆南;梁增文;唐望先

    目的探讨ERK1表达在肝细胞癌(HCC)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例正常肝肝组织和21例HCC及其癌旁组织中ERK1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在正常肝组织、癌旁肝组织、肝癌组织中,ERK1的表达呈逐级递增的趋势(P<0.01).结论ERK1的过表达可能与HCC的发生有关.

    关键词: 肝肿瘤 ERK1 信号传导
  • 熊果酸抑制胶质瘤裸鼠移植瘤生长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作者:刘琼;叶秀峰;张徽

    目的 观察熊果酸对恶性胶质瘤裸鼠移植瘤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及核内因子C-Jun、C-Myc、Cyclin D1表达的影响,探讨熊果酸抗胶质瘤生长的机制.方法 皮下注射技术复制恶性胶质瘤细胞株C6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然后将其分为3组:①空白对照组,②熊果酸组(50 mg·kg-1·d-1,共20 d),③PD98059组(2 mg·kg-1·d-1,共7 d),观察处理后动物生存、移植瘤生长状况及移植瘤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移植瘤组织ERK1、C-Jun、C-Myc、Cyclin D1蛋白表达变化;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ERK1 mRNA变化.结果 熊果酸组和PD98059组移植瘤生长缓慢,其肿瘤体积及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熊果酸组和PD98059组ERK1、C-Jun、C-Myc、Cyclin D1蛋白及ERK1 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熊果酸具有抑制恶性胶质瘤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ERK1、C-Jun、C-Myc、Cyclin D1表达有关.

  • 女性生殖系统横纹肌肉瘤中C-myc和ERK1表达特征及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作者:叶绿;杨开选;吴秀丽;黄芹;何英;杨帆;徐炼;宋波;孙亮;喻言

    [目的]研究横纹肌肉瘤组织中ERK1和C-myc的表达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7例女性生殖系统横纹肌肉瘤石蜡标本中ERK1和C-myc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C-myc在横纹肌肉瘤组织中高表达率为70.59%;在组织学分级Ⅲ级的肿瘤中C-myc的高表达率为71.43%,Ⅰ级为33.33%(P<0.05).ERK1在横纹肌肉瘤中呈现低表达,低表达率为29.41%,与正常横纹肌组织低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横纹肌肉瘤中C-myc与ERK1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C-myc在横纹肌肉瘤中普遍高表达,并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和预后相关;在横纹肌肉瘤中,C-myc的表达可能不依赖Ras-MAPK途径调控.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c-myc ERK1
  • CXCR5/CXCL13及ERK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子璋;徐荣;孙海凤;李逢生;李继锋;梁秦龙

    目的: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其转移灶中CXCR5/CXCL13及ERK1的表达,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5月在本院进行手术的11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及同期手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XCR5/CXCL13及ERK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其转移灶 中的表达量.结果:CXCL13、CXCR5及ERK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其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腺体组织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P<0.05).CXCL13、CXCR5及ERK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与年龄和性别无关,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CXCR5/CXCL13蛋白的表达与ERK1呈正相关.结论:趋化因子CXCL13及其受体CXCR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及其淋巴结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临床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