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网膜:外科的"120"

    作者:张传生

    彭女士五年前患右乳腺癌做了乳腺癌扩大根治术,术后因为有淋巴结转移又接受了根治性放疗.2年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彭女士胸壁皮肤发生了放射性溃疡.溃疡面由初的花生米大小逐渐增大到巴掌大,并继发了胸骨及6根肋骨的骨髓炎.经长达2年多的抗炎、换药、植皮等治疗却始终无法治愈.终,专家们只好将她的大网膜移植到胸部充填创面,彭女士3年的痛苦总算结束了.

  • 背阔肌肌皮瓣岛状转移修复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吴卓宇;刘媛媛;刘春庆

    目的:探讨背阔肌肌皮瓣岛状转移修复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的效果.方法:收治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性溃疡患者13例,给予患者背阔肌肌皮瓣岛状转移修复.结果:皮瓣成活12例,1例因局部缺血发生皮瓣部分坏死.随访1年,溃疡均无复发.结论:背阔肌肌皮瓣岛状转移修复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性溃疡效果良好.

  • 皮瓣移植修复慢性放射性溃疡的护理

    作者:陈彤春;曾讯;陈晓玲;何翠环;刘巧梨

    目的探讨行皮瓣移植修复慢性放射性溃疡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放射性溃疡患者行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的护理经验.结果29例中,伤口一期愈合18例,延期愈合11例.经术后随访6个月~3年,皮瓣修复处未见有溃疡复发,皮瓣质地柔软,外观良好.结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创面护理、营养支持,术后保持正确的体位、有效的制动,密切观察皮瓣的血循环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危象,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 高频超声观察腹直肌内动脉对转移肌皮瓣手术的价值

    作者:胡晓娟;陈越秀;杜领娣;刘俭;宋慧锋;张晶

    目的 探讨术前运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检测腹壁上、下血管对腹直肌肌皮瓣覆盖胸壁放射性溃疡的价值.方法 16例乳癌放疗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患者行胸部溃疡切除、腹直肌肌皮瓣转移术.术前用以CDFI扫查双侧腹壁上、下动脉位置、走行,以二维超声检测双侧腹壁上、下动脉的管腔内径,同时以脉冲多普勒分段测血管收缩大血流速度.结果 16例32根腹壁上、下动脉均成功检测,腹壁上动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血管出现走行变异、管腔变窄等表现,并为手术证实.结论 术前使用彩色超声血管检查仪对腹壁上、下动脉主干及其肌皮穿支检测,有利于筛选手术适应症和选择肌皮瓣的血供类型,同时可指导肌皮瓣设计和确定术中腹直肌前鞘切开游离部位.

  • 高频超声在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修复胸壁放射性溃疡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晓娟;陈越秀;杜领娣;刘俭;宋慧锋;张晶

    目的 探讨术前运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DFI)检测腹壁上、下血管对腹直肌肌皮瓣覆盖胸壁放射性溃疡的价值.方法 16例乳癌放疗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患者行胸部溃疡切除、腹直肌肌皮瓣转移术.术前用以CDFI探查双侧腹壁上、下动脉位置、走行,以二维超声检测双侧腹壁上、下动脉的管腔内径,同时以脉冲多普勒分段测血管收缩大血流速度.结果 16例32根腹壁上、下动脉均成功检测,腹壁上动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血管出现走行变异、管腔变窄等表现,并为手术证实.结论 术前使用彩色超声血管检查仪对腹壁上、下动脉主干及其肌皮穿支检测,有利于筛选手术适应证和选择肌皮瓣的血供类型,同时可指导肌皮瓣设计和确定术中腹直肌前鞘切开游离部位.

  • 乳腺癌患者腋部放射性损伤的外科治疗

    作者:金增强;林爱琴;张瑞萍;马骁;杨文峰;杨志祥

    放疗是乳腺癌术后防止其复发的有效治疗方法,但由于放疗本身所固有的副作用或应用不当,临床上乳腺癌放疗后出现腋部放射性损伤的并发症较为常见.腋部放射性溃疡位置隐蔽,由于腋窝放疗可引起腋静脉狭窄、栓塞,故常伴发同侧上肢淋巴肿,从而导致同侧上肢上抬困难,这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自2010年来,我们治疗了腋部放射性损伤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内外踝Marjolin溃疡一例分析

    作者:沈锐;张金明;张凤刚;杜永军;徐路生;陈晓东

    Marjolin溃疡即马乔林溃疡。1828年法国外科医师Jean-Nicolas Marjolin 对一种发生于烧伤瘢痕溃疡的皮肤肿瘤进行了描述,但是由于其认识的局限,未能阐述其恶性肿瘤的特征。1850年Sminth、1902年Da Costa等将继发于慢性皮肤溃疡的恶性肿瘤称为Marjolin溃疡,并阐明了其肿瘤特性[1]。临床上,由于病因学上的相似性,通常也将继发于褥疮、骨髓炎窦道、尿道瘘、潜毛窦、骶尾梅毒瘤、牛痘接种瘢痕、放射性溃疡等的癌变溃疡称为Marjolin溃疡[2]。

  • MEBO治疗放射性溃疡 31例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岳平;王炜;彭扬国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放射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创面均先作细菌培养,选用敏感抗生素全身抗感染,必要时配合支持治疗,大而深的创面无菌下清除坏死组织。创面予 MEBO换药并包扎,每日换药 2~ 3次,直至肉芽生长,上皮化封闭愈合。结果: 31例放射性溃疡患者在 MEBO的治疗下有 28例获得自行愈合, 3例经培养肉芽组织创面洁净后行肌皮瓣或游离植皮修复。结论: MEBO治疗放射性溃疡能较快地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生长,加速创疡愈合进程,优于常规换药疗法。

    关键词: MEBO 放射性溃疡 治疗
  • 覆膜支架在颈动脉爆裂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1例

    作者:张蕴鑫;刘建龙;贾伟;田轩;蒋鹏;程志远;沈余明

    患者,女性,63岁。因“舌鳞状细胞癌”于2013年11月13日在外院行“舌部分切除术+舌瓣转移修补术+舌成形术”,术后6个月发现右颈部包块,行针吸活检提示转移性癌细胞,于2014年7月8日行“右颌下肿物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多次接受大剂量放疗,右颈部皮肤逐渐破溃,持续不愈合,软组织缺损变大,来本院烧伤科就诊时见颈部放射性溃疡,大小约12 cm ×12 cm ×8 cm (见图1)。因软组织缺损距离右侧颈动脉较近,为保护右颈动脉就诊于本院血管外科。完善颈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检查:可见溃疡底部清晰的颈动脉,溃疡基底中心位于颈动脉分叉,且上下累及颈总动脉中远端及颈内、颈外动脉起始部分(见图2)。诊断:软组织缺损(右颈部)、颈动脉爆裂综合征(carotid blowout syndrome , CBS )、颈部软组织感染、舌鳞状细胞癌、右颈部转移性鳞状细胞癌。

  • 慢性放射性溃疡转移皮瓣修复术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张西霞;孙玉冰

    目的:探讨慢性放射性溃疡转移皮瓣修复术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慢性放射性溃疡转移皮瓣修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患者。试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的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护理观察,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皮瓣移植存活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其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试验组43例患者的移植皮瓣全部存活,对照组患者中移植皮瓣存活39例,存活率为90.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未出现严重的术后不良反应,仅出现1例因术后出血形成血肿,对照组患者2例因术后出血形成血肿,3例因静脉栓塞皮瓣部分坏死,2例溃疡复发。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仅为83.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能够大大增加皮瓣的术后的愈合过程,改善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下斜方肌岛状皮瓣修复颈部放射性溃疡

    作者:黄广香;匡斌;邝石峰;陈云瀛;邓国三

    目的探讨颈部慢性放射性溃疡创面应用下斜方肌岛状肌皮瓣修复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自1992年~1998年12月应用下斜方肌岛状肌皮瓣移植修复颈部放射性溃疡创面49例。结果 49例颈部创面Ⅰ期愈合,未出现新溃疡。结论下斜方肌岛状肌皮瓣具有血管恒定、面积大的特点,是修复颈部放射性溃疡的优良供区之一。

  • 腹直肌肌皮瓣修复胸部慢性放射性溃疡的应用

    作者:梁尊鸿;潘云川;毛汉儒;潘南芳;邱勋永

    目的 总结应用腹直肌肌皮瓣修复胸部慢性放射性溃疡的经验.方法 2010年以来收治胸部深度放射性溃疡6例,全身麻醉下行胸壁放射性溃疡创面清创,切除坏死软组织及变性肋骨,根据缺损大小及形状,切取带有腹壁上动静脉血管蒂的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修复胸壁缺损,重建胸壁.其中4例采用纵行腹直肌肌皮瓣;2例采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修复,供瓣区给予游离皮片移植或缝合修复.结果 1例患者皮瓣边缘与创缘愈合不佳,给予扩大切除局部病变皮肤范围后缝合修复.其余皮瓣成活良好,创面修复满意.术后随访1~3年,溃疡无复发,供瓣区无腹壁疝形成.结论 清创后,应用血运丰富的腹直肌肌皮瓣覆盖,可有效修复胸部慢性放射性溃疡,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游离背阔肌皮瓣修复头部放射性溃疡一例

    作者:李晓亮;夏成德;狄海萍;薛继东;牛希华;李永林

    患者男,55岁,因头部骨肉瘤在他院行手术治疗,术后多次放疗,约9个月后其颅后部放疗部位出现一处放射性溃疡,经多次手术植皮效果不佳。入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时,患者神志清,饮食好,创面分布于头部右后侧,两处溃疡直径分别为4 cm、2.5 cm,溃疡周围皮肤色泽晦暗,创缘隆起,创面基地凹陷,见灰黑色坏死组织,质硬,凹凸不平,部分溶痂,痂下可见蝇蛆,恶臭味明显,污染严重(图1)。诊断:(1)头部放射性溃疡;(2)头部肉瘤;入笔者单位前溃疡创面反复发作约9个月,在其他医院局部清创换药,入院当天创面局部再次清创时留取创面分泌物行药敏及培养,溃烂处组织较硬,考虑系放疗后组织纤维化所致。全身应用拉氧头孢针,每次1.0 g(0.25 g/支),每8小时1次,查心电图、胸部正位片、肝胆脾肾彩超无异常。请肿瘤外科会诊后,考虑为头部软组织肉瘤再次复发,伴局部放射瘤性溃疡,行肿瘤标志物检查,局部组织病理活检,局部组织活检结果:头部组织坏死及少量梭形肿瘤细胞(图2);头部CT平扫、增强及三维重建示:右枕部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欠清晰,部分头皮及软组织缺如;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部分组织环状强化,临近枕骨、颞骨局部骨质缺如、骨质密度不均匀伴虫蚀样改变,并侵蚀入乳突气房(图3、图4);请肿瘤外科、脑外科、麻醉科再次会诊讨论后,行头部创面扩创背阔肌游离皮瓣修复术,术中切除头枕部坏死组织,见肿瘤组织已经侵蚀部分颅骨,送快速冰冻切片提示恶性肿瘤,清除部分虫蚀样骨质直至见到健康骨组织,切除溃疡组织直至周围正常皮肤,清创后形成大小13 cm ×10 cm、深达枕骨大孔的巨大皮肤缺损创面(图5),于右侧背部设计14 cm ×12 cm大小的背阔肌游离皮瓣(图6),吻合胸背动脉和颞浅动脉,两条胸背静脉分别吻合于颞浅静脉、右耳后静脉(图7),术后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次,静脉滴注2次每日,盐酸罂粟碱针30 mg/次,肌肉注射4次每日,前列地尔针20μg/次,静脉滴注2次每日,继续全身应用拉氧头孢针抗感染治疗1.0 g/次,每8h1次,连续应用7 d,术后返回监护室即行皮瓣局部行红光治疗,观察皮瓣血运每小时1次,创面每日换药时持续有少量分泌物流出。术后12 d,再次行皮瓣局部扩创,见枕骨大孔肿瘤侵蚀的骨组织局部皮瓣与基底不粘连,局部有较多分泌物,再次手术清创,术后持续床头负压吸引,10 d后创面愈合,未再见分泌物流出,皮瓣血运良好,住院48 d后患者痊愈出院(图8)。

  • 背阔肌皮瓣转移修复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性溃疡

    作者:曾纪章;黄晓元;龙剑虹;杨兴华;雷少榕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术后常进行放射治疗以降低其复发率.然而,放疗常导致部分患者局部皮肤溃疡并经久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科近期采用背阔肌皮瓣转移修复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性溃疡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性溃疡的皮瓣修复

    作者:杨兴华;黄晓元;龙剑虹;肖目张;曾纪章

    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乳房缺损有碍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1,2],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性溃疡,亦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是近年来困扰患者的常见疾患之一.1999年4月至2005年1月,我科对11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性溃疡施行局部扩大切除术,应用多种皮瓣、肌皮瓣修复,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 大网膜带蒂移植及健侧乳腺皮瓣转移治愈胸壁放射性溃疡

    作者:张传生;叶玉坤;汪栋;韩开宝;陈仕林

    病人女,42岁.右乳腺癌扩大根治及术后放疗(70Gy)、化疗,卵巢切除术后12年.1年前出现胸壁放射性溃疡6cm×5cm.胸部CT及ECT检查显示右胸2~6肋及胸骨破坏.创面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经二次扩创、中厚皮片植皮,创面不能愈合.于1994年3月行全麻扩创,用带蒂大网膜移植充填26cm×20cm大的胸壁缺损,2周后将原创缘切除0.5~1.0cm,将健侧乳腺皮瓣转移与其垂直褥式缝合,修复创面,术后10天、14天间断拆线,创面伤口获Ⅰ期愈合.随访2年未复发.

  • 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的皮瓣修复

    作者:陈忠勇;叶祥柏;王锡华;夏来启;沈运彪;李金玺

    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创面愈合困难,多需手术修复.我们1999年4月至2010年1 2月,应用不同皮瓣修复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10例,效果满意.一、临床资料本组10例,均为女性,年龄33~52岁,平均(41.95±8.52)岁,均为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性溃疡患者.溃疡小面积5 cm×3 cm,大15 cm×12 cm.其中单纯皮肤溃疡5例,溃疡伴胸骨、肋骨不同程度破坏3例,10例中明确创面感染者8例.

  • 应用健侧胸壁网球拍状皮下筋膜蒂皮瓣修复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

    作者:余道江;赵天兰;伍丽君;于文渊;Anne MORICE;孙卫;王玉龙;洪嘉昀;李秀洁

    目的 介绍一种简单、实用而又打破传统任意皮瓣长宽比例限制的的网球拍状皮下筋膜蒂皮瓣在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在以胸廓内动脉穿支为主导的肋间穿支系统供血范同内,于健侧胸壁沿肋骨走向设计皮瓣,皮瓣不带知名血管,蒂部近胸骨,以皮下组织蒂(含筋膜)为蒂似网球拍状,通过隧道转移修复对侧乳腺癌术后放疗所致溃疡.临床治疗9例,皮瓣大11 cm×13 cm,小5.0 cm ×3.5 cm,蒂宽2.0~3.0 cm,蒂长2~~8 cm.结果 9例网球拍状皮下筋膜蒂皮瓣全部成活,外形理想,随访3个月到3年,溃疡无复发.结论 网球拍状皮下筋膜蒂狭长窄蒂皮瓣不带知名血管,无需解剖血管,切取容易;其长宽比例超过常规任意皮瓣,蒂部狭长使其旋转和覆盖范围大,供区范围大,可切取包括乳房下皱襞皮肤的健侧胸部软组织,是修复部分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较为理想的皮瓣.

  • 游离肩胛皮瓣桥接胫后或桡动脉远位转移修复难愈性创面

    作者:李钢;王其芳;李小兵;张静琦

    2004年3月至2011年6月,我们应用游离肩胛皮瓣桥接胫后或桡动脉远位转移修复难愈性创面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一般资料本组共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2 ~49岁,平均30.5岁.致伤原因:电烧伤2例,车祸1例,严重感染2例,放射性溃疡1例.刨面部位:大腿1例,面部1例,踝部2例,膝部1例,小腿1例.

  • 乳癌放疗后放射性溃疡的治疗

    作者:李叶扬;梁岷;汪锦伦;矫立仁;黄峻

    目的 探讨乳癌放射性治疗(下简称放疗)后放射性溃疡的治疗方法,阐述放疗后臂丛神经损伤的广泛性和严重性.方法1999年以来分别应用腹直肌肌皮瓣转移、皮肤软组织扩张、局部皮瓣转移和局部延迟皮瓣转移等方法修复乳癌放疗后放射性溃疡16例,并常规行肌电图检查了解臂丛神经损伤的情况.结果除1例患者因创口感染而皮瓣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成活良好,创面修复满意;10例行肌电图检查的患者中,有7例合并有臂丛神经损伤.结论乳癌放疗后引起的放射性溃疡常伴有臂丛神经损伤,这些损伤呈慢性、进行性和不可逆性改变;应用血运良好的皮瓣可有效地修复溃疡创面.

106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