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静脉套管留置针的留置及护理体会

    作者:杜金仙;李鸿珍;刘敏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我科于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使用静脉套管留置针输液1 684人次.

  • 双腔气囊导尿管的留置与护理

    作者:李鸿珍;杜金仙;王旭

    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因容易固定,不易脱落,引流通畅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可导致病人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我科于2007年1月-2007年12月,行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患者共102人,根据患者不同的心里特点,作相应的心理护理,加强护患沟通,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因素,使之配合,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浅谈护理体会.

  • α1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44例

    作者:王大明;朱建国;陈卫红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和多发病,患者常表现为有尿频、夜尿增多、排尿不畅、尿液滴沥等,在上呼吸道感染、疲劳、饮酒后易出现急性尿潴留,是基层医院常见的急诊病症,需导尿处理.但拔除尿管后很高的再次尿管留置率常困扰基层医院医生.我院对前列腺增生症急性尿潴留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盐酸坦索罗辛治疗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患者后,比较再次置入尿管率,现报告如下.

  • 双J管在上尿路手术应用中的并发症及其防治(附63例报告)

    作者:冯波;杨银桂

    目的:探讨双J管内引流在尿路手术中应用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对63例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在开放手术或内窥镜下放置双J管作内支架和引流,置管时间1w至6月。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较少,未发生过伤口感染、漏尿。结论:双J管内引流效果好,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宜于广泛应用。

  • 长期留置双J管周围结石形成的治疗体会

    作者:侯飓;赵谦;宋飞;黄伟;郭环宇;曹栋威

    2003年5月~2004年5月,我们共收治长期留置双J管结垢与结石形成患者10名,现将其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留置 双J管 碎石术
  • 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留置导尿管拔除时机的探讨

    作者:张兵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拔尿管的时机.方法 以2013年5月-2013年11月我科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2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不同留置尿管时间患者膀胱刺激症状及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拔尿管时机不同对妇科腹腔镜术后尿路感染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较适宜时间为术后6小时.结论 术后回病房6小时拔除尿管尿路感染率发生低.

  •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36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欧

    目的:对心包积液进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创建静脉通路,床旁备用抢救药品及心脏电复律除颤器。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心尖部穿刺点根据B超探及的情况进行,按照B超定位方向,持穿刺针保持负压缓慢进针,当抽出液体和有突破感后,进针停止。将导丝送入,之后将穿刺针退出,胸壁及皮肤与皮下组织采用扩张鞘进行扩张,引流导管可沿引导丝插入,后将导丝退出,并将导管固定,敷料后进行包扎。引流量可根据患者症状进行具体操作。结果:间断引流,7d至14d为导管留置的时间。患者中,采用心尖部位置管7例,采用剑突下置管29例。在成功穿刺抽液减压后,显著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36例患者均无恶性心律失常、心包内继发感染、损伤腹部或肝脏脏器、损伤管状血管或心肌、气胸、急性肺水肿、心室扩张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心包积液采用心包穿刺置管引流进行治疗具有费用低廉、创伤小、方法简便、疗效显著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胸部微创置管的安全性研究

    作者:孙红文;周华;施云飞;洪志鹏;晁福;肖正清

    目的 探索Selding法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微创置管)胸(心包)腔引流积液、积气,灌注药物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用Selding法将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心包)腔引流积液、积气,腔内灌注药物治疗,观察不良反应,与同期进行穿刺抽吸及粗管引流的病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868例病人置管913例次,胸腔置管845例,心包置管23例(胸腔、心包同时置管者5例).微创置管的主要并发症是导管阻塞(57.3%)和脱落(8.9%),灌注药物后的毒副作用主要是低热、胸痛、食欲减退.结论 胸部微创置管引流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并发症少,并发症处理简单,腔内灌注药物治疗副作用小,可以作为临床诊疗常规运用.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留置胃管反复洗胃76例

    作者:胡继梅;胡丽玲;郑绪莲;刘兰;陆俊

    目的 彻底净化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胃肠道,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 对76例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首次洗胃后留置硅胶胃管24~48 h,每6 h重复洗胃一次,洗胃量10~20 L,洗胃液为温开水.结果 76例患者,治愈72例,治愈率为94.7%,死亡4例,死亡率为5.3%.结论 保留胃管反复洗胃,能有效地减少有机磷的重吸收,防止出现反跳及中间综合征,从而提高救治成功率.

  • 护理流程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留置胃管反复洗胃的总结

    作者:张春燕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死亡率较高,死亡患者有20%与洗胃不彻底有关[1].有研究发现,经口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彻底洗胃后数小时,胃内仍有大量农药成分,其含量与血浆中农药含量成正相关[2].过去本院强调一次性彻底洗胃并常规导泻,临床效果不显著.

  • 留置尿管致漏尿的相关性分析及护理干预

    作者:劳丹梅

    目的:总结患者留置导尿管发生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按无菌操作导尿术程序留置尿管,发生漏尿及时排除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护理干预后发生漏尿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使用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过程中,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和纠正漏尿的发生.

    关键词: 尿管 留置 漏尿 护理
  • 洁悠神预防卒中患者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邵爱艳

    目的:应用长效物理抗菌功能的洁悠神喷洒在尿管留置的卒中患者的尿道口及尿管表面,观察其对留置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科1 00例脑卒中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年龄40~8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行尿道口护理,2次/天;实验组,按常规行尿道口护理后,加用洁悠神喷洒于导尿管壁及尿道口,2次/天.结果:实验组脑卒中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匕21.42,P<0.01).结论:对留置导尿管的卒中患者使用洁悠神喷洒导尿管表面和尿道口,可形成一层物理抗菌分子膜,阻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能有效降低卒中后尿路感染的发生.

  • 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致尿道损伤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作者:牟友莲;冯国彦

    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因为操作简单,易于固定,保持会阴部清洁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上已基本取代了单腔导尿管.但由于其结构与单腔导尿管有明显的差异,在操作时如不能掌握其性能结构、插管深度及患者在解剖上的个体差异等,就可能损伤尿道导致尿道出血,给病人造成痛苦.现将我院3,例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致尿道出血的病例报道如下:1病历简介案例1:患者男性,78岁.因前列腺肥大急性尿潴留,在内科行导尿术后2小时出现阴囊肿胀明显,尿道口流血不止,导尿管不通,腹部严重膨隆.经泌尿外科医生会诊后,分析原因为尿管插入过浅,气囊在球部尿道注水导致尿道损伤出现尿外渗.急诊行膀胱造瘘手术,解除患者尿路梗阻,并给予止血药物立止血,3-4天后,出血停止.

  • 鼻窥镜下逆行泪道置管治疗鼻泪管阻塞

    作者:陈勇;陈立新;岳艳菊;甘苏豫;吴华;易旭琴

    目的 探讨鼻窥镜下联合泪道激光泪道置管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 05/2010- 06对186 例238眼泪道阻塞患者行鼻窥镜下联合泪道激光逆行泪道置管治疗.通过泪液回收及荧光素排泄试验来判断泪管的通畅度.结果 经随访186 例238眼治愈214眼( 89.9%),好转20眼( 8.4%),无效4眼( 1.7%),总有效率98.3%.结论 鼻窥镜下联合泪道激光泪道置管治疗鼻泪管阻塞安全有效,损伤小,术后复发率低,是泪道阻塞性疾病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泪囊切开简易鼻泪管钻切刀的研制及应用

    作者:马惠凤;李占峰

    0引言下泪道疾病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中鼻泪管狭窄或阻塞表现为溢泪,发展成泪囊炎则溢脓.治疗方法众多.我们参考文献[1-5],本着对原有泪道尽量疏通而非改道的原则,设计制造了简易鼻泪管钻切刀,在打开泪囊后,顺行钻切鼻泪管狭窄或阻塞处,并留置脑室引流管作支撑管2~3mo,以达到管道上皮覆盖,进而再通的效果.

  • 创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体会

    作者:徐夏冰;范琳

    0引言眼睑内眦部创伤常合并泪小管断裂,临床上下泪小管断裂更为常见,而下泪小管因其引流泪液占80%[1],如不能及时进行吻合修复,将造成终身溢泪.我科于2006-07/2008-10在显微镜下直接或间接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用麻醉导管做为引导,置换成直径0.5mm的硅胶管,或直接用硅胶管作为支撑,对有33例患者行泪小管吻合术,留置3mo拔管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经皮植入化疗泵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肿瘤

    作者:杨维竹;谢敬霞;江娜;林若柏;郑曲彬;黄宁;黄兢姚;唐建云

    目的:探讨化疗泵的理想植入方法,总结其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对70例不能手术的恶性肿瘤患者行化疗泵植入术,并定期灌注化疗药物治疗.结果:埋泵成功率98.6%(69/70).肺癌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病灶缩小,其中2例行Ⅱ期切除.24例肝癌和12例直结肠癌中,分别有21例(87.5%)和8例(66.7%)显示病灶缩小.结论:经皮植入化疗泵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肿瘤具有诸多优点,疗效显著;采用微穿针穿刺锁骨下动脉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 肿瘤 化疗 导管 留置
  • 生物型神经导管桥接兔面神经缺损

    作者:刘晓军;漆松涛;徐国风;邓永键;王浩;张国忠;郭志旺;张伟

    目的:评价生物型神经导管在桥接兔面神经缺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自体腓神经移植组,B组为神经导管组,各组24只,每组内设3小组,每小组8只.术后观察动物面部胡须及肌肉运动情况并进行评分,第4,8,16周时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后处死动物取标本行组织HE及神经纤维染色.结果:术后早期各组动物患侧面瘫表现,上唇运动明显减弱,患侧胡须由水平垂向后下方,2 wk左右患侧面部轻度萎缩,但自8wk后A组及B组动物上唇及胡须运动部分有改善,至16 wk时两组动物患侧的上唇胡须运动幅度、节律及肌萎缩现象基本恢复.两组面部胡须运动功能评分在第10,12,14周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体解剖发现B组术后8 wk神经导管部分吸收,与周围粘连不明显,术后16 wk神经导管大部分吸收,可见新生神经纤维.术后电生理检测结果显示16 Wk时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B组随时间延长神经传导速度及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均逐渐增加,且两组变化趋势不同,A组增长趋势较快.HE染色及神经纤维染色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B组再生神经纤维逐渐趋于成熟,结果稍逊于A组.有髓神经纤维计数结果显示各组随着时间的推移神经纤维数目逐步增加,在8,16 wk时A组神经纤维数目高于B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物型神经导管对面神经短距离缺损能起到一定的修复作用,有可能引导和促进神经再生.

  • 微创置管在恶性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范黎;张利旺;刘都户;喻召才;潘伯荣

    目的:探讨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对临床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n=46)和心包积液(n=13)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置管组(n=29)和常规穿刺组(n=30),同时于胸腔或心包腔内注入顺铂(45 mg和10 mg/m2). 结果:对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微创置管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穿刺组(86.4% vs 54.2%, P<0.05);对于心包积液患者,微创置管组的疗效与常规穿刺组相差不显著(71.4% vs 50.0%, P>0.05). 但所有病例中微创置管组均较常规穿刺组的副作用及并发症低,也能较好改善生活质量(86.2% vs 53.3%, P<0.05). 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疗效较好等优点,且可提高生活质量.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置管及巩固期加用乙胺丁醇治疗187例临床研究

    作者:唐先梅;曹平虎;曾鑫

    目的:探讨胸腔置管及巩固期加用乙胺丁醇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87例,分为A、B、C、D组.A组45例患者治疗方案为2 H RZ E+7HR,并行常规抽液;B组53例患者治疗方案为2HRZE+7HR,并行胸腔置管;C组55例患者治疗方案为2HRZE+4HRE+3HR,并行胸腔置管;D组34例患者治疗方案为2HRZE+4HRE+6HR,并行胸腔置管.B、C、D组患者行胸腔置管,经引流管注入生理盐水20ml加尿激酶10万U.结果: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初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巩固期加用乙胺丁醇,并且治疗总疗程延长到1年,并行胸腔置管并注入尿激酶,证明此种治疗方案能明显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治愈率,促进胸腔积液的排出,防止胸膜肥厚、粘连及包裹,发挥大的治疗作用.

1048 条记录 50/53 页 « 12...45464748495051525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