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嵴内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作者:姚志勇;刘丽赟;陆娟;刘建平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嵴内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价值.方法 283例嵴内型室间隔缺损,术前均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观测各切面缺损的大小及残端情况,选择国产对称性封堵器;术中监测封堵过程;术后观测封堵器腰部大小,比较室损大小与封堵器腰部及封堵器大小的关系.结果 各切面中,大室间隔缺损为(6.3±0.8) mm,封堵器大小为(8.5±0.7) mm,封堵器腰部大内径为(6.7±0.6) mm;室缺大小与封堵器大小及封堵器腰部大小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缺大小与封堵器大小及封堵器腰部大小之间相关性良好,分别为r=0.97,P<0.001及r=0.98,P<0.001.所有病例中,8例因主动脉瓣中量以上反流收回封堵器,53例少量反流,9例在封堵器腰部与室间隔残端间有微量分流.1个月及6个月后复查反流量和分流量减少或消失,其余病例无明显其他合并症.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可以指导嵴内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 嵴内型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周达新;管丽华;潘翠珍;潘文明;黄国倩;葛均波;陈灏珠

    我院于2002年6月份使用Amplatzer膜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和国产VSD封堵器进行了膜部VSD的封堵治疗,为膜部VSD的介入治疗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此基础上,我们使用上海记忆金属有限公司生产的零偏心封堵器对嵴内型室间隔缺损进行封堵治疗,现报告如下.

  • 经导管封堵术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与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

    作者:刘瀚旻;华益民;朱琦;李正锡;王莹

    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ventricular defect, TCVSD)是新型介入治疗手术.由于缺损本身的解剖多样性和技术难度限制,病例选择局限在膜部和肌部的部分缺损.为了进一步探讨Amplatzer封堵器的适应证,我们将嵴内型室间隔缺损与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进行对照研究,报道如下.

  • 国产偏心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在嵴内型室间隔缺损封堵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孙万峰;张国培;崔婷;刘成霏;秦永文

    室间隔缺损(VSD)是先天性心脏病中发病率高的先天畸形,可单独存在,亦可与其他畸形合并发生.国内自2001年应用镍钛合金封堵器治疗膜周部VSD以来[1],由于提高了对VSD解剖形态的认识,以及封堵器的不断改进,使VSD的封堵治疗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但是早期应用的VSD封堵器为对称的圆盘形,边缘比腰部大2 mm,如VSD上缘距主动瓣小于2 mm,则不宜封堵治疗.嵴内型VSD靠近主动脉瓣,一般认为不适合封堵治疗.我们应用国产偏心VSD封堵器(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提供,已通过国家医药卫生部门的鉴定)治疗了8例嵴内型VSD患者,全部获得成功.提示应用国产偏心VSD封堵器治疗嵴内型VSD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室间隔缺损合并Morgagni疝一期手术1例

    作者:邓志刚;魏蜀亮;谢俊豪

    患儿男,3岁.发现心脏杂音2年半.查体:口唇不紫,胸骨左缘4、5肋间可触及收缩期细震颤并可闻及4/Ⅳ级收缩期杂音.心脏彩超示嵴内型室间隔缺损,约3mm.胸部X线正、侧位片和胸部CT示右侧膈疝,肠管疝入.2009年9月患儿在全麻下经正中开胸,行右侧Morgagni 疝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中见右侧膈肌剑突部偏右侧有-5cm×5 cm×5 cm的包块,分离与周边组织的粘连(图2)后还纳腹腔,将疝囊颈用4号丝线水平褥式缝合5针并加固.建立体外循环后经右心室缝合室间隔缺损.

  • 作者:

    关键词:
  • 作者:

    关键词:
  • 嵴内型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疗效分析

    作者:孟涛疆;马东星;刘惠亮;张旭毅;吴晓霞;赵旭燕;马春梅;张蛟

    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ntracristal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IVSD)是开口在右室流出道的肌性缺损,位于心室流出道、室上嵴结构之内,属于漏斗型室间隔缺损、占室间隔缺损(VSD)5%-29%[1,2].目前对嵴内型室间隔缺损进行封堵治疗的经验仍较少,中长期随访介入治疗后的效果和安全性资料缺乏.本研究介绍采用根据嵴内型VSD的解剖特点设计的零偏心VSD封堵器和对称型VSD封堵器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的体会及中长期随访结果.

  • 嵴内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组织相容性研究

    作者:周达新;管丽华;王晓彦;王宜青;黄国倩;潘翠珍;葛均波

    目的:观察动物体内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封堵器的组织相容性以及其对周围结构的影响,观察封堵器表面、内部在不同时期组织生长情况.方法:使用主动脉-大隐静脉近端吻合器打孔器,在非体外循环的情况下制成嵴内型动物模型,使用嵴内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进行封堵.分别在术后4周、12周、24周处死动物,在大体和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相容性和对周围结构的影响以及封堵器表面、内部组织生长情况.结果:10只成功建立了室间隔缺损模型,7只为IVSD,并进行IVSD的封堵,6只动物成功封堵.术后24 h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封堵器位置良好,对主动脉瓣无影响.大体标本观察:4周、12周、24周封堵器对动脉瓣膜无影响,表面无血栓形成,4周封堵器大部分被薄薄一层组织所覆盖,封堵器清晰可见,封堵器内部也有组织生成.12周、24周封堵器呈毛玻璃状,表面被新生组织覆盖,新生组织与正常心内膜相连,封堵器内部的高分子物质与增生的组织一起形成坚实的组职块,无弹性.光镜下:4周表面可见红细胞渗出,纤维素附着,下层可见纤维素增生.12周可见封堵器表面有完整的新生内皮细胞,表面光滑,无红细胞渗出、纤维素附着,内部可见聚酯纤维断裂,聚酯纤维断裂处可见大量的巨核细胞和炎性细胞.24周封堵器表面光滑,无血栓形成,可见内皮细胞,下层可见纤维母细胞增生,胶原形成,还可见纤维组织增生伴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增生.结论:新型嵴内型的VSD封堵器,在动物体内组织相容性好,对主动脉瓣未造成的影响,与以往的VSD封堵器相比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 嵴内型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中对称型封堵器的临床应用

    作者:许美珍;罗来树;李颐;程应樟;李运德;吴延庆;吴清华;程晓曙;彭强

    目的:探讨嵴内型室间隔缺损(VSD)的介入封堵治疗策略,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嵴内型VSD患者31例,行导管封堵治疗。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大动脉短轴切面VSD中断口位于12点至1点之间。左室造影显示VSD分流后准确判断VSD的位置、形态和大小,测量左室侧分流口大小、距主动脉瓣的距离,以指导术者选择合适的封堵器,以及封堵器释放的形态调整。对比手术前、后患者左心室和主动脉瓣上的影像资料。结果成功封堵22例,其中13例左室造影表现缺损口血流束方向自左室面到右室面相对于主动脉瓣为斜行向上,缺损左室面基底宽为(5.12±1.38)mm,采用对称型封堵器(6~10 mm);9例左室造影表现缺损口血流束方向自左室面到右室面相对于主动脉瓣几乎平行,缺损左室面基底宽为(7.18±1.26)mm,采用零偏心型封堵器(9~12 mm)。未成功封堵的9例嵴内型缺损较大,其中2例有主动脉窦瘤合并主动脉瓣中重度返流。结论宜在有经验的影像医师对影像作出准确分析后,选择优化的治疗方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对称型封堵器,以减少操作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

  • 应用国产零边封堵器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疗效观察

    作者:丁仲如;黄国明;涂小文;王洪如;乔怀宇;韩清萍;余艳丽;王珍丽;文萍

    目的 探讨应用国产零边偏心型封堵器治疗16例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6例患者均经超声诊断为IVSD,经胸超声(TTE)大血管短轴观室间隔回声失落,且其分流束位于时钟11点半~1点钟之间,测得VSD距主动脉右冠瓣0~2(平均1.4±1.1)mm,VSD直径为3.5~12 mm(平均6.4±4.6)mm,术中左心室造影测得VSD为4~14(平均6.5±4.8)mm,均应用国产零边偏心型封堵器(腰部直径6~14 mm).结果 16例IVSD患者15例即刻封堵成功,成功率93.8%,2例术后即刻左室造影及超声检查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周超声检查无残余分流,无主动脉瓣及房室瓣的反流.1例缺损过大,应用14 mm封堵器不成功而放弃封堵治疗.术后1周心电监测无房室传导阻滞,术后1周至6个月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及主动脉瓣下反流,ECG无传导阻滞等特殊异常表现.结论 应用国产零边偏心型封堵器介入治疗IVSD安全、疗效好,其远期疗效尚需长期临床观察.

  • 嵴内型和肺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的经导管封堵治疗

    作者:秦永文;赵仙先;吴弘;王尔松;郑兴;丁继军;曹江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偏心型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嵴内型(IVSD)和肺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SV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8例VSD患者,其中IVSD 22例,SVSD 6例.封堵器由2个圆形盘片和连接腰组成,腰部长2 mm,两侧盘片呈不对称型,左心室侧的盘片呈偏心型,靠主动脉侧的边缘为0 mm,与其相对的边缘为6 mm,右心室的盘片比腰部直径大4 mm.在X线透视和经胸超声引导下,经7~10F鞘管通过股静脉途径放置封堵器.结果左心室造影测量的缺损直径2~12mm,平均(4.45±1.93)mm.缺损上缘距主动脉瓣0~1mm,平均(0.35±0.5)mm.22例IVSSD患者封堵全部成功,6例SVSD中4例封堵治疗成功,1例合并微量主动脉瓣返流.2例因缺损大而放弃封堵治疗.未发生其他并发症.X线曝光时间9~40 min,平均(14.1±5.2)min,操作时间40~150 min,平均(59.8±17.8)mm.结论国产偏心型VSD封堵器可以成功封堵IVSD和部分SVSD,近期疗效佳,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 嵴内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组织相容性研究

    作者:

  • 嵴内型室间隔缺损55例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曹黎明;肖岳;王凤鸣;秦玉明

    目的:探讨偏心型封堵器在嵴内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p septal defect, VSD)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风险分析.方法:将2011年1月-2015年2月在本院心脏中心进行介入治疗的嵴内型VSD患儿按所使用封堵器大小分为封堵器型号≥7 mm组及封堵器型号≤6 mm组,分析两组术前合并主动脉瓣脱垂等情况、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与封堵器型号≤6 mm组比较,封堵器型号≥7 mm组VSD直径明显偏大,术前合并主动脉瓣脱垂例数明显增加,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明显延长,术后严重并发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随嵴内型VSD直径的增大,术前合并症、手术风险及难度、术后严重并发症明显增加.对需选择偏心型封堵器型号≥7 mm的病例介入封堵治疗时应谨慎.

  • 经导管封堵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

    作者:潘家华;顾云;刘红明;喻卓;王启贤

    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位于室上嵴内,缺损四周均为肌肉组织,缺损与肺动脉瓣以及三尖瓣之间均被肌肉组织所隔开,从左心室分流的血液往往直接进入右室流出道.缺损远离希氏束,而离右冠瓣很近,甚至距右冠瓣的距离为零,故常常造成右冠瓣失去支撑而瓣膜脱垂,脱垂的右冠瓣挡住室间隔缺损口而使室间隔缺损口分流变小,极容易造成测量时低估室间隔缺损口大小.从理论上分析,由于嵴内型室间隔缺损的解剖位置决定了对其封堵治疗关键的问题是封堵器是否会引起主动脉瓣的返流、封堵器是否会移位.由于使用偏心封堵器,主动脉侧封堵器伞盘无边,应对主动脉瓣没有影响,目前对于嵴内型室间隔缺损能否进行封堵治疗还在探讨.我科收治了3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