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木村病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木村病(KD)的临床及超声表现,以提高临床与超声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木村病患者26例(31个部位)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超声表现.结果 男21例,女5例,其中23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例伴肾功能损害.超声表现单发病灶或多个皮下软组织肿物,根据超声图像分为两类型:Ⅰ型表现为肿大淋巴结回声,占15个部位;Ⅱ型表现为团块样或斑片样混合回声,类似“木纹”结构,占16个部位.Ⅰ型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酸性绝对值低于Ⅱ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木村病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于病变部位的无痛性肿块并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IgE升高者,应考虑木村病的可能.
-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37岁.发现左耳后无痛性肿物伴皮肤瘙痒近五年,呈渐进性增大.查体:左耳后可及隆起性肿物,大小约7 cm×8 cm,边界不清晰,质韧,活动度差,表面皮肤呈紫蓝色.该患曾在6年前于外院行右上臂肿物切除术,病理提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超声检查:左耳后皮下可探及7.5 cm×6.7 cm×2.5 cm不均质肿物(图1),边界欠清晰,内部回声高低不均,CDFI:肿物内可见血流信号,并探及动脉血流频谱,流速32.7 cm/s,RI:0.65(图2).此肿物下方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图3).
-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影像学误诊分析和临床特征
目的 探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LG)的CT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影像学误诊但经病理证实的8例腮腺ELG患者的CT影像,分别对患者性别、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发病部位及肿物大小、病灶数目、CT值、强化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 本病以青年男性多见,好发于腮腺区,表现为颌下、颏下、腮腺、耳后区及肩背部皮下慢性无痛性肿物,外周血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CT表现为单发病灶或多个皮下软组织肿物;6例病变侵及周围皮下组织,引起邻近皮肤增厚,伴同侧或双侧淋巴结肿大.结论 ELG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点,结合二者有助于诊断.
-
超声诊断嗜酸性淋巴肉芽肿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46岁.因右侧腹股沟区无痛性包块2年入院.体检: 右侧腹股沟区见一6.0cm×5.0cm×3.0cm大小的包块,外形规则,表面光滑,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无触痛.
-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合并肾病综合征误诊一例
患者女,38岁,已婚,农民,1个月前发现左颈部肿块,于当地医院静滴青霉素、左氧氟沙星9 d,肿块无缩小;2013-02-02至某院,颈部超声:左颈多发实性肿块,大2.6 cm ×1.7 cm。2013-02-05我院门诊查血白细胞15.17×109/L,血小板312×109/L,血红蛋白118 g/L,血沉72 mm/1 h;左颈包块穿刺:未见恶性肿瘤细胞,考虑淋巴结结核可能大。门诊拟“左颈淋巴结核”收入科,发病来有咳嗽,无咳痰,无发热,饮食、睡眠可。
-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影像学表现一例及文献复习
患者男,32岁,主因"右侧耳后及右侧腹股沟区肿块20余年"于2010年2月来我院耳鼻喉科就诊.专科查体示:右耳后乳突区皮肤局限性隆起,表面光滑,局部触及直径2 cm质韧肿物,边界清晰.肿物活动度中等,无压痛,局部皮肤无破溃.患者自诉肿物有时可消退.患者11年前曾因左颌下肿块行"肿物摘除术",病理结果提示嗜酸性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超声表现一例及文献复习
患者男,24岁,发现左颈部肿物2年就诊.2年前发现左侧颌下小结节,以后逐渐增大,局部无压痛.自觉一般情况良好,无发热、消瘦等症状.1年来双下肢有时皮肤瘙痒、出"荨麻疹",自称口服抗过敏药物后缓解,但反复发作.既往病史无特殊.查体:双侧颌下肿胀,以左侧为著,可触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无压痛.双侧腮腺触诊未见异常.大腿内侧及左侧小腿皮肤可见暗红色扁平隆起.
-
Kimura病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提高对少见疾病Kimura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于2008年7月29日收治的1例Kimura病伴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18岁,16年前接种卡介苗后反复咳嗽、咳痰、出现全身多发性包块,临床特征主要是血嗜酸性淋巴细胞增多、头颈部包块及淋巴结肿大和支气管扩张.颈部皮下肿物活检符合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Kimura病属于少见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是首例报道.
-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2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lymphogranuloma,ELG)是临床上相对少见的一类良性肉芽肿性疾病,因病变好发于头颈部,主要累及皮下组织、淋巴结和大涎腺等组织器官,故患者多就诊于头颈及颌面外科,单发于肢体的病变少见.
-
左耳后无痛性包块14年、左腮腺区肿物8年余、右侧耳后肿物5年余
[简要病史]患者陈先生,49岁,汉族,河南省人,农民.以"发现左耳后肿物14年、左腮腺肿物8年余、右侧耳后肿物5年余"主诉入院.患者于14年前偶然发现左耳后黄豆粒大小无痛性包块,未予重视;后包块逐渐变大,遂在当地医院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不详.8年前左侧腮腺区出现包块并逐渐增大,5年前右侧耳后出现类似肿物并缓慢增大;患病期间患者注意到进食刺激性食物后包块增大,使用"激素"治疗后包块缩小;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腮腺肿物(双)"收入院.患者发病以来,感觉包块部位肿胀、瘙痒、不痛,无低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无面瘫、唾液分泌增多,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呼吸困难等.患者目前精神状态一般,体力情况良好,食欲食量良好,睡眠情况良好,体重无明显变化.无过敏性疾病病史,个人史无特殊.专科检查:双耳后可触及一肿物,约2cmx3cm大小,质硬,边界清楚,活动好,无压痛,表面皮肤黝黑,皮温正常;左侧腮腺部位触及一包块,质中,约7cmx5cmx3cm大小,边界不清,无压痛;右侧胸锁乳突肌后缘触及包块,约2cmx2cm大小,质硬,边界清楚,活动好,无压痛;口腔粘膜红润,无溃疡.腮腺及颌下腺导管口无红肿.
-
颌面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15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临床和病理特征,以利于正确诊治.方法:对我院19年来治疗的15例颌面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例术前正确诊断者中4例都有嗜酸细胞增高,1例有病理诊断;误诊以多形性腺瘤多见,达6例.结论:末梢血嗜酸粒细胞增高对诊断本病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确诊靠病理检查,皮肤瘙痒则有一定参考作用;单靠临床检查易误诊.
-
头颈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1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头颈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ELG )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3-2012年14例头颈部ELG的临床资料,分别从研究对象的发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实验室检查、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治疗后随访时间为1~13个月,其中1例经肿块切除术,术后5个月复发;1例经药物治疗,治疗后4个月复发。其余12例患者预后良好,随访期间未出现病情进展或复发。结论 ELG常表现为一种无痛的软组织病变,好发于男性,多见于中青年人,好发部位为腮腺区、颈部等。主要依靠病理确诊,佳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结合适当剂量的放疗。
-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1例病理分析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3岁.左颊部无痛性肿块4年.查体:左颧骨下方面颊部明显隆起,有色素沉着,肿物边界尚清,质中偏硬,活动度小,无压痛.
-
关键词:
-
三例婴幼儿木村病MRI表现
木村病(Kimura disease,KD)又称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以淋巴结、软组织和唾液腺损害为主的慢性炎性肉芽肿,病因不明,多发生于头颈部皮下软组织,主要累及大的涎腺区,部分病例切除局部易复发[1]。随着对该病的逐步认识,国内外报道逐渐增多,但有关影像方面的报道依然很少,尤其对于婴幼儿木村病的影像表现。笔者搜集本院住院的经病理证实的3例婴幼儿木村病的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其MRI改变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头颈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43例临床诊治经验
目的 探讨头颈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LG)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经验,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降低临床误诊、漏诊及复发率.方法 收集2000年7月~2017年1月就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且经病理检查确诊的43例头颈部ELG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症状、常规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治疗方案及随访情况等进行总结.结果 患者多以反复发作的无痛性肿胀为首发症状来诊,肿块可单一或多个并存,可伴有皮肤瘙痒或色素沉着.病变部位以颈部(24例)为主,其次为腮腺(9例).实验室检查中33例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31例IgE明显升高.所有患者视病情接受手术、糖皮质激素或放疗等治疗.26例患者为单纯手术,复发9例;13例接受两种(手术+放疗或激素+放疗)联合治疗,仅1例复发.结论 ELG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和血清IgE升高,其确诊依赖病理检查.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联合放疗及激素治疗可降低复发率.
-
放射治疗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放射治疗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疗效,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3年来笔者所在科收治的7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及效果.结果 随访3~42个月,6例患者放射治疗后肿块完全消失,1例于放射治疗后3个月肿块消退.结论 放射治疗是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有效治疗方法 之一,推荐放疗剂量为26~30 Gy/3~4周.
-
口腔颌面部Kimura病13例临床病理分析
Kimura病(Kimura's disease,KD)即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lymphogranuloma,ELG),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主要累及而颈部浅表淋巴结、真皮、皮下组织、筋膜及肌肉等的慢性肉芽肿病变[1-2],临床上较易被误诊.现对威海市立医院1986至2008年收治的13例KD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上正确的诊治提供帮助.
-
Kimura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Kimura病(Kimura disease,KD)又称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lymphoid granuloma),是一种良性慢性炎症疾病,表现为局部肉芽肿病变.本病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病程长、易复发,目前无明确统一的治疗原则及有效防止复发的手段.因此,充分认识本病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正确施治有重要意义.我们报道1例KD患者,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并肾病综合征一例
患者,男性,24岁, 因皮疹3月余,颈部包块2个月,水肿10余天于2000年2月入院.患者于3月余前因洗澡后出现皮肤散在小皮疹,以双下肢多见,伴痒感,在当地医院治疗(具体不详),皮疹时有反复,于2个月前出现颈部包块,未在意,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晨起眼睑、面部水肿,于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并出现肉眼血尿,持续3 d左右消失,后水肿症状逐渐加重,出现腹胀,尿量减少,食欲减退,为进一步治疗而入我科.发病以来体质量增加9 kg,无关节疼痛,皮肤紫癜,平素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