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磁性附着体在全口义齿及口腔临床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梁晖

    拔牙术后不可避免地发生牙槽骨的生理性吸收和进行性萎缩,其结果常影响以后义齿修复的效果.如义齿固位不佳、松动、不利咀嚼,义齿压迫牙龈粘膜,出现溃破、疼痛,甚至说话不畅,此外饮食后食物残渣嵌入义齿组织面,对口腔卫生不利,给患者带来不便.多年来,口腔医务工作者一直在寻找多种修补方法,力求增加义齿固位,但许多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缺陷而难以推广.磁性固位体附着体全口义齿是曙光医院口腔科近三年来用于临床,经过临床观察,对减少修复后并发症有良好的疗效.本文对30例修复患者使用磁性固位体全口义齿与无磁性固位体门诊患者进行对照,对磁性附着体全口义齿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总结.

  • 老年患者重度磨耗全口义齿再修复的探讨

    作者:李桂春;刘曙光

    目的:讨论老年患者再修复重度磨耗的全口义齿的体会。方法:选取全口义齿重度磨耗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5例)采取常规全口义齿制作方法;另一组(25例)采用旧义齿高度增加2mm的方法。结果:全口义齿组适应时间为2~5周以上,旧义齿高度增加组适应时间为1~3周;后者适应时间明显短于前者,且满意度后者明显高于前者。结论:对重新修复全口义齿的老年患者在考虑到口腔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经采取适当的措施,尚可达到较为满意的修复效果。

  • 成年无牙(牙合)患者腭裂术后的全口义齿修复

    作者:王春风;孟凡文;壮荣;吴晓亮;王丽;吴占敖

    目的:探讨成年无牙<牙合>患者腭裂术后的全口义齿修复问题.方法:临床接诊3例伴有先天性腭裂畸形的成年无牙牙合患者,经腭裂整复术后6个月,采用钛金属增强义齿基托的强度并减轻义齿的重量,利用进入牙槽突唇侧裂隙的基托增加义齿的固位,常规完成全口义齿修复.结果:3例患者腭裂整复术后伤口愈合顺利,除牙槽突唇侧,上腭其余裂隙得以修复,3副全口义齿咬合关系良好、固位良好、外观满意,能咀嚼一般食物.结论:经适当的手术为全口义齿的基托固位创造条件,然后按照全口义齿的修复理论,加上熟练的操作技巧和认真的工作态度,伴有先天性腭裂畸形的成年无牙牙A患者也可以像普通无牙<牙合>患者一样,获得一副固位良好、咀嚼功能良好、造型美观的全口义齿,有利于该类患者身心健康的融入社会生活.

  • 义齿粘附剂Protefix(R)用于铸造钛基板全口义齿的临床评价

    作者:李冬梅;马楚凡;张琳琳;郭天文

    目的:对义齿粘附剂PROTEFIX 用于铸造纯钛基板全口义齿的临床使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在临床上随机选取无牙颌患者16例,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铸造纯钛基板全口义齿修复,对照组患者使用树脂基板全口义齿修复.分别对两组患者使用义齿粘附剂Protefix 前,后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进行测定,并以问卷形式调查患者的主观评价.结果:使用义齿粘附剂PROTEFIX 后,可以显著提高患者使用全口义齿时的大合力和咀嚼效率(P<0.05).患者认为义齿粘附剂可以明显提高义齿的固位、稳定及咀嚼能力,有效减缓压痛,提高戴用义齿的舒适度,实验组和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PROTEFIX 义齿粘附剂可以显著提高铸造钛基板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从而提高义齿的使用效果,与全树脂基托全口义齿无显著差异.

  • 预成全口义齿的制作方法

    作者:越野;卢芳丽;朱文忠;王宝成;李清军

    预成全口义齿是在自然牙存在的前提下,取模、确定颌位关系,通过修整模型来完成的全口义齿,也称为"即时全口义齿".制作预成全口义齿的患者多是口内只剩部分松动或伸长的牙齿.由于工作、职业的关系,对美观、饮食要求较高,完成的全口义齿要求有良好的固位和功能,因此制作难度比常规全口义齿更大,印模制作要求更精确,余留牙拔除后萎缩的程度要尽量估计准确.

  • 自凝软衬垫对全口义齿功能改善的试验研究

    作者:徐圆圆;梁星峰;赵忠诚

    目的:评价软衬材料对全口义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长期戴用全口义齿的无牙患者24例.制作全口义齿,3个月后采用自身对照法,722型分光光度计测定咀嚼效能,观察软衬材料使用前后吸光度值的变化.同时采用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使用义齿软衬材料前后的满意度.结果:软衬材料使用前后吸光度值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软衬材料能明显提高咀嚼效率,对全口义齿功能有明显改善.

  • 口腔磁性附着体在可摘活动义齿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儒壮;张瑜

    磁性附着体是通过设置在牙根或种植体上的衔铁和义齿基托组织面上的闭路磁体,两者形成磁引力从而产生固位力使得义齿获得固位和稳定的一种装置.早在20世纪50年代,铝镍钴合金已作为永磁体被埋入全口义齿磨牙区基托中,并使上下颌义齿中磁体同极相对,利用相同磁极间的斥力来增强义齿的固位,这是磁体在义齿中应用的早记录.到了70年代,钐钴磁体被用于义齿的固位,形成了一类新的附着体-磁性附着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口腔及颌面修复体中.随着磁性附着体研究的深入和临床技术的不断发展,磁性附着体临床应用有了长足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就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如下.

  • 全口覆盖义齿与老年人口腔美学的关系

    作者:李奇;陆群

    目的:探讨减缓老年全口义齿患者牙槽骨吸收、保持牙槽骨高度的佳方法.方法:通过79例覆盖全口义齿与118例普通全口义齿的比较,观察在有无牙根保留的情况下,牙槽骨的吸收状况.结果:普通全口义齿组的牙槽骨吸收较覆盖全口义齿组明显.结论:保留牙根对减缓牙槽骨吸收、保持牙槽骨高度有积极的作用,而且是维持面部形态及延长义齿使用周期的简单易行的好方法.

  • 全口义齿的美学修复体会

    作者:嵇希敏

    义齿修复不仅要为患者解除痛苦,恢复正常的生理解剖形态与功能,同时应利用美学中的视觉学、色度学、对称均衡学等原理进行义齿的辅助设计、制作,使修复体作为人身体的一个有机部分达到与机体完美的统一和协调.

  • 不同排牙方法对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影响

    作者:刘晓秋;王晓蓉;于德珍;韩晓彦;梁傥

    目的:探讨不同排牙法的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异同.方法:采用上颌排牙法、下颌排牙法和综合排牙法为10名无牙颌患者分别制作3副全口义齿.戴用3个月后,通过吸光度法测定咀嚼效率,比较不同排牙法的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异同,并与有牙颌进行对比.结果:在单侧咀嚼和双侧咀嚼2种咀嚼方式下,全口义齿患者的咀嚼次数和咀嚼效能均少于有牙颌组,本实验3组全口义齿在3个月后均发挥了良好的咀嚼效能.下颌排牙法和综合排牙法全口义齿的咀嚼次数和咀嚼效能无统计学差异,但均好于上颌排牙法全口义齿.结论:下颌排牙法和综合排牙法的全口义齿排列的人工牙能够减少在咀嚼过程中不利于全口义齿稳定因素的影响,提高咀嚼效能.

  • 上颌半口义齿金属基托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作者:王晓波;高勃;姚月玲;王江良;曹健

    目的:在自行重建无牙颌三维数据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上颌半口义齿金属基托数字模型.方法:采用数控铣床及新型层析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对标准无牙颌模型的层切,二维轮廓数据获取及计算,重建无牙颌模型,在此数据基础上,通过SURFACER软件,设计上颌半口义齿金属基托.结果:获得无牙颌三维数据及上颌金属基托的数据文件.结论:通过新型层析系统可以实现对无牙颌三维建模;在此基础上设计的三维数字基托可为进一步激光立体成形制作奠定基础.

  • 艾森克人格因素对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满意度的影响

    作者:贾骏;姚月玲;胡文东;张铁

    目的:探讨艾森克人格因素对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全口义齿满意度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85例无牙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N量表标准得分与固位稳定、咀嚼、舒适及问卷总分之间呈负相关(r=-0.33~-0.23),且N 标准分高的组(N≥60)和N标准分低的组(N<60)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情绪稳定、自控倾向强的无牙颌患者较神经过敏、情绪不稳者容易接受全口义齿,各项满意度较高.

  • 改良藻酸盐印模材复制患者旧义齿技术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国存

    目的:探讨改良藻酸盐印模材复制义齿技术在患者全口义齿再修复中的应用.方法:修整旧义齿的垂直高度、边缘伸展等满足要求,在型盒内制作修整后旧义齿的藻酸盐印模材阴模腔,人工牙部分充填齿科常用蜡,基托部分充填自凝树脂,复制义齿,利用复制义齿完成新义齿制作.结果:30例患者戴上新义齿后3 d28例满意,2例比较满意,2周后均满意.结论:藻酸盐印模材复制义齿技术在患者再修复中能节省费用、缩短就诊和适应时间,尽早提高咀嚼效率.

  • 全口义齿基托边缘位置及形态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鹏;姜婷

    目的:分析义齿基托边缘实际位置和形态以及与上下颌解剖标志的关系。方法:按照规范化标准制取功能性印模,为10名无牙颌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在义齿试戴前后及义齿使用合适后,测量基托边缘厚度,记录基托边缘调改量,观察基托边缘和上下颌解剖标志的关系。结果:全口义齿基托边缘在翼上颌切迹区、颊棚区、远中颊角区、舌骨嵴区的调改量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下颌义齿颊侧基托边缘在颊棚区与外斜嵴平齐,在远中颊角区避让咬肌附丽。舌侧基托边缘在下颌隆突区与下颌隆突平齐。结论:全口义齿基托边缘在翼上颌切迹区、颊棚区、远中颊角区、及舌骨嵴区易过度伸展。

  • 三种牙合型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比较

    作者:马春敏;戴文安

    目的:比较长正中、半解剖、平面(牙合)3种(牙合)型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方法:收集刃状、低平或凹型牙槽嵴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长正中(牙合)型、半解剖(牙合)型与平面(牙合)型人工牙制作全口义齿(n =20)。采用固定咀嚼时间和咀嚼次数2种方法,测定患者戴牙1、2、3、6个月后的咀嚼效率,比较三者的咀嚼效率。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长正中(牙合)型、半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咀嚼效率无显著差异(P >0.05),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明显高于平面(牙合)型全口义齿(P <0.05)。结论:对于刃状、低平、凹陷状牙槽嵴条件的无牙(牙合)患者,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能恢复良好的咀嚼效能。

  • 全口义齿腭皱对语音的影响

    作者:崔磊;曹荣荣;孙桂兰;邵丹

    目的:研究全口义齿腭皱在修复后语音恢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30例无牙颌患者分别戴入光滑面全口义齿(第1组)和有腭皱全口义齿(第2组),每组15例,应用Minispeech Lab测量患者在初戴前,初戴时,戴后1、2、4、8周时汉语拼音元音/a/、/i/、/u/,辅音/j/、/q/、/s/、/sh/的第二共振峰(F2)值、第二共振峰带宽(B2)值和/j/、/q/嗓音起始时间(V.O.T.).结果:在第1组中,与初戴前相比,/j/、/q/的F2值从戴后2周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j/的B2值从戴后8周开始、/q/的B2值从戴后4周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2组中,与初戴前相比,/j/、/q/的F2值从戴后1周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j/的B2值从戴后2周开始、/q/的B2值从戴后4周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2组间同一时间比较,/j/、/q/的F2值在戴后1周时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1、P<0.05)./s/分别在第1组和第2组中,与初戴前相比,F2和B2值在初戴时及戴后1、2、4、8周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在无腭皱组和腭皱组中,/a/、/i/、/u/、/sh/的F2、B2值,/j/、/q/嗓音起始时间(V.O.T.)与初戴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间同一时间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金属基托全口义齿的腭皱能够缩短金属基托全口义齿初戴后患者语音恢复的时间.

  • 复杂局部义齿在全口牙颌位记录中的应用

    作者:谷无畏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初次镶全口义齿的患者都保存有拔牙前的上下颌复杂局部义齿.1998年以来,我们将局部义齿用于患者全口牙颌位记录,经对13位患者的临床应用,认为此方法操作简单,颌位记录准确,患者容易适应.

  • 全口义齿(瓷牙)复制的一种简便方法

    作者:郭丹

    临床上常有已戴用多年全口义齿的患者,希望对已戴用习惯且自感满意的义齿重作一副,以备用或续用.对此类已戴用习惯又无其它问题的义齿,在重做时需特别考虑新义齿尽可能与旧义齿接近,包括咬合的高度、牙列在牙槽嵴上排列的位置(内外前后)、基托的厚薄、边沿伸展、抛光面外形等.作者对临床中遇到的两例患者采用印模膏拓制旧义齿阴模来排牙、翻压基托蜡型的方法复制义齿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 异常颌关系全口义齿排牙问题的探讨

    作者:马桂芳;侯晓冲

    针对不同类型的异常颌位关系,教科书中已经提出了特殊情况下的全口义齿排牙原则和方法.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对修复体的期望值也更高,希望修复体更接近于自然,更加美观.这就要求我们在全口义齿的修复制作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正确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符合生物力学原则,而且也要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在全口义齿排牙过程中,某些方面可以在不违反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作适当的灵活选择.

  • 义齿粘附剂减轻全口义齿初戴后不适的临床观察

    作者:董海东;刘琴

    用改良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对31例患者使用 Protefix 义齿粘着膏前、后戴全口义齿的不适感进行主观评价。使用后全口义齿初戴后的不适评分显著降低(P <0.05),多数患者初戴后认为粘着膏可提高义齿的固位、稳定及咀嚼力。

689 条记录 31/35 页 « 12...27282930313233343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