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年轻妇女子宫腺肌病
1 病例摘要 患者,22 岁,主诉:原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8年,因严重痛经伴发热1h,于1999年11月25日晚9时急 症入院。患者14岁月经初潮时即出现痛经,月经周期规律但痛经呈进行加重。21岁始有婚 前性生活,但无妊娠史,1年前因右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在本院妇产科行囊肿剥除术。术后痛 经缓解,但半年后复发,且日趋严重,每次月经来潮时均需注射数支强效镇痛药如强痛定、 度冷丁等方能缓解,曾于数家医院诊治未愈。半年前在本院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予以米 非司酮、三苯氧胺治疗4个月,服药期间闭经、腹痛消失,自动停药。停药后1个月月经复潮 ,仍 伴有严重的痛经,并出现经期发热,给予消炎药物暂时缓解。停药后第2年月经前5d因严重 的下腹坠痛伴发热急症入院。
-
宫颈癌年轻化病因学研究新进展
子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常见的肿瘤中占第2位,是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发病高峰年龄多在45~55岁(1).但近20年来,年轻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为了与常见宫颈癌相区别,习惯将年龄<35岁的官颈癌患者称为年轻妇女宫颈癌(2).
-
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维生素B6治疗原发痛经26例疗效观察
原发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多发生于青春期少女或已生育的年轻妇女月经来潮后2~3 d内.2006年1月~2007年10月,我们分别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妈富隆)联合维生素B6和复方甲地孕酮片治疗原发痛经26例和30例,发现前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
近年来,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国内有报道45岁以下妇女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占全部同类患者的13.3%.其治疗方法主要为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或同时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此种手术治疗尽管对早期肿瘤的治愈率高,但患者却丧失了生育能力或同时丧失了维持女性生理特征的卵巢内分泌功能.因此,近年来,临床医生开始探讨用保留生育功能的方法治疗子宫内膜癌.
-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主要包括卵黄囊瘤、未成熟畸胎瘤、无性细胞瘤、胚胎癌、原发性绒毛膜细胞癌(绒癌)以及混合性生殖细胞瘤.本病好发于年轻妇女甚至幼女.除无性细胞瘤预后比较好外,其余各类卵巢生殖细胞瘤均高度恶性.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手术后患者即使痊愈,却也因此失去了生育能力.20世纪70年代临床医师开始尝试用保留生育功能的方法治疗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使大多数渴望生育的妇女经治疗后获得了妊娠.本疗法的可行性基于以下考虑.
-
妊娠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也是年轻妇女的常见病.妊娠期间甲状腺激素的产生、转运和利用均发生变化,妊娠1~3个月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增加,妊娠后期甲状腺激素发生变化.母体与胎儿甲状腺功能关系密切,药物可同时影响两者的甲状腺功能.妊娠期间发生甲亢,既有甲亢的共性,又有其特征表现.甲亢妇女常表现为月经紊乱或闭经,生育能力降低;但经治疗或未经治疗的甲亢妇女也可能怀孕,其发生率为1:1 000~1:2 500次妊娠.
-
年轻妇女子宫颈癌77例临床分析
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其中80%的患者确诊时已有局部浸润.资料显示年轻妇女子宫颈癌的发生率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且其发生与人乳头瘤状病毒(HPV)关系密切.1991~2001年,我们收治年轻子宫颈癌患者77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
女性常见的乳房纤维腺瘤
乳房丰满坚挺,方能显现女性魅力.要达到这一点,纤维组织的支持作用很重要.乳房主要由乳腺、脂肪和纤维组织构成.如果腺体和纤维组织异常增生,则可形成乳房纤维腺瘤.这是年轻妇女为常见的良性肿瘤.
-
年轻妇女宫颈癌38例
目的 分析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38例年轻妇女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接触性出血(68.3%)和阴道不规则出血(27.3%),HPV阳性率为85.3%,10例宫颈原位癌患者行宫颈锥切术,术后无一例复发,12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同时行卵巢移位术,术后无一例发生卵巢转移.结论 接触性出血为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主要临床表现和危险警示,应加强对年轻妇女的妇女病普查,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对年轻妇女早期宫颈癌患者应注意其生育要求及注意保留卵巢功能.
-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5岁以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21例资料.结果 本组21例占同期收治子宫内膜癌的13.9%,与以往资料相比,患者有年轻化趋势;≤40岁者和41~45岁者在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病理类型及肌层浸润深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15年,其中失访2例,死亡2例,复发3例.结论 45岁以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临床期别较早,病理类型主要为子宫内膜样腺癌,分段诊刮是其诊断的有效方法,治疗以手术为主,对合并高危因素者辅以放、化疗.
-
年轻妇女宫颈癌15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年轻妇女宫颈癌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的现状.方法选择我院1996年1月至2005年1月住院的小于35岁的年轻宫颈癌患者150例,术前给予宫颈刮片、宫颈活检,术后给予病理细胞学检查并辅以化疗或放疗.结果150例宫颈癌中,有102例曾有过或性伴侣有过HPV感染,感染率为68%;诊断方法:肉眼分辨阳性者42例,占28%;宫颈刮片阳性者72例,占48%;宫颈活检阳性者36例,占24%;手术前后辅以放化疗,有96例随诊5年,存活74例,5年存活率为77.1%.结论宫颈癌发病与HPV感染关系密切,宫颈刮片是宫颈癌早期诊治的有效方法,手术前后辅以放化疗是治疗宫颈癌的重要方法,可以提高5年生存率.
-
大剂量孕激素在年轻患者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年轻女性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特点.方法 口服大剂量孕激素,根据子宫内膜逆转情况调节药物用量.结果 子宫内膜癌逆转,并IVF-ET受孕成功,分娩1个正常女婴.结论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多与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高危因素有关;以手术治疗为主,分化好病理分期Ⅰ期、有迫切生育要求者,可在严密观察下行药物保守治疗并助孕.
-
宫颈癌研究进展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 CC)是全球妇女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乳腺癌而居于第二位[1],在发展中国家尤为常见,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在男女两性癌症中居第五位,占全部癌症的7.3%,其病死人数占全部恶性肿瘤病死人数的18.4%,农村高于城市,且近年来年轻妇女宫颈癌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可见,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广大妇女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现将近几年来有关宫颈癌研究的新进展介绍如下。
-
交界性卵巢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进展
交界性卵巢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BOTs)是一种具有恶性肿瘤的形态特点,但无破坏性的间质浸润,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占卵巢上皮性肿瘤的10% ~20%[1].BOTs主要发生于小于40岁的较年轻妇女.随着社会进步,现代女性的受孕年龄越来越晚、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保留BOTs患者的生育功能成为大家研究的热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未产妇比经产妇风险高.不孕、内分泌失调及易患体质是该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哺乳是保护因素,但口服避孕药无保护作用.本文就交界性卵巢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达到预防及早期诊断、指导个体化治疗的目的.方法 对26例年龄<40岁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观察组)与同期285例年龄≥40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占同期子宫内膜癌总数的8.36%;观察组和对照组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未提示子宫内膜癌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5.39%和4.21%(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病理组织学类型:Ⅰ型子宫内膜癌所占比例分别为92.31%和77.19%(P<0.05);病理分级:观察组和对照组G1级所占比例分别为88.46%和48.07%(P <0.01);手术-病理分期:观察组和对照组Ⅰ期所占比例分别为92.31%和61.40%(P <0.05);观察组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多不具备子宫内膜癌三联征的典型表现;多数为高分化腺癌,期别以Ⅰ期为主;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具有较好的预后因素;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可酌情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有望改善其生活质量.
-
天上掉下个好女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有许多年轻妇女在军营中服役,纳莉·菲利浦斯就是其中之一.她在一个大军营中工作,当然遇到了许多男士,包括军官和士兵.
-
伴随月经而来的皮肤病
有些年轻女性每到月经来潮或即将行经的前几天,皮肤上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变化,或原有的皮肤病随着"好事"也悄悄来临.据临床资料报道,在经前期有70%的年轻妇女,面部常出现痤疮疹;30%的人皮肤显得更加多油粘腻,还有半数头皮干燥不适;有的妇女手脚浮肿,面部及上眼睑更为严重.
-
妈妈粪便救女儿
7年前一个盛夏的午后,知了百无聊赖地嘶鸣着,医院候诊大厅里站着一位怀抱小女孩的年轻妇女.小女孩的脸庞苍白、消瘦,头始终耷拉在妈妈的肩头,看上去病得不轻,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似乎会说话,不停地打量着过往的人群.
-
25例年轻妇女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临床分析
年轻妇女的卵巢肿瘤并不多见,其中低度恶性潜能上皮性肿瘤(LMP)或上皮性癌的发生率更低.本文通过对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年龄≤28周岁的25例恶性(包括LMP)上皮性卵巢肿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及治疗情况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年轻妇女发生此类肿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
-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发生部位常在宫颈转换区,按病变深度可分为CINⅠ、CINⅡ、CINⅢ,其病变与宫颈癌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主要是由于高危HPV的持续感染。尽管HPV感染大多数是短暂的,只有少数引起CIN,并且绝大多数CINⅠ级病变能自行消退,但若病变持续存在则可发展为CINⅡ~Ⅲ级,而大约30%~50%的CINⅡ~Ⅲ级终可发展到宫颈癌[1]。故如果对所有诊断为CINⅢ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则可能存在过度治疗的情况,即有可能使妇女遭受不必要的副作用如出血和感染,且对年轻妇女的生殖结局可能有潜在的负面影响。另外宫颈癌的发病年龄跨越大,从年轻妇女到老年妇女均可发病,近年来,年轻宫颈癌患者呈上升趋势, Foley G[2]等研究发现,1996年以后在英国大部分地区20~29岁宫颈癌的发病率正在上升,而40~79岁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故明确诊断后采用何种治疗方式既要考虑到治疗效果也要考虑到就诊者的年龄及有无生育要求。临床上诊断为CINⅢ的患者常见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LEEP、宫颈冷刀锥切术( CKC)、宫颈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和保守治疗。我们就相关报告进行回顾,综述不同CINⅢ的患者采用何种治疗方式,以期找到适合各类患者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