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雷公藤甲素对大鼠坐骨神经冷保存后细胞活性及 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

    作者:汪一;黄英如;张松;李子健;曾欢欢;冼华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T10)对冷保存大鼠坐骨神经生物活性和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施万细胞(SCs),CCK-8检测1×10-6 mol/L、1×10-7 mol/L、1×10-8 mol/L、1×10-9 mol/L T10溶液对SCs增殖的影响.取Sprague-Dawley大鼠双侧坐骨神经15 mm,分别在含0 mol/L、1×10-6 mol/L、1×10-7 mol/L、1×10-8 mol/L、1×10-9 mol/L T10的DMEM液中,4℃或37℃放置24 h(n=6),Western blotting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另取大鼠坐骨神经15 mm,随机分成新鲜神经组(A组,n=30)、DMEM保存组(B组,n=30)、T10保存组(C组,n=30)、T10预处理后DMEM保存组(D组,n=30)、T10预处理后T10保存组(E组,n=30),4℃保存4周,Calcein-AM/PI双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活细胞、死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检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MHC-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用上述坐骨神经修复Wistar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A′组、B′组、C′组、D′组、E′组,n=10),设立同系移植新鲜组(F′组,n=10).术后16周,电生理检测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取移植段神经,观察神经纤维数和神经超微结构.结果 SCs在浓度为1×10-9~1×10-7 mol/L T10溶液下,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浓度T10溶液下,大鼠坐骨神经各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均37℃明显高于4℃;相同温度时,1×10-8 mol/L组各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均高于其他浓度组(P<0.05).大鼠坐骨神经冷保存4周后,与B、C、D组相比,E组神经活细胞数量多,MHC-I、MHC-II、ICAM-1表达降低(P<0.05).移植术后16周,E′组CMAP、MNCV、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均优于A′、B′、C′、D′组(P<0.05),E′、F′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多,粗细均匀,分布广泛,髓鞘厚.结论 一定浓度T10体外能诱导大鼠坐骨神经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提高冷保存神经生物活性,降低免疫原性,促进异体移植后受体神经再生;冷保存前用一定浓度T10预处理效果更好.

  • 异体周围神经的抗原性及预处理的研究现状

    作者:秦长江;王伟

    中、长段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至今仍是外科领域尚未解决的难题,在临床上,以自体神经移植为金标准.但是自体神经材料的来源有限,自1878年Albert首次进行人类异体神经移植报道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异体周围神经移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解决异体神经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问题上,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下面对其研究取得的进展做一综述.

  • 川芎嗪预处理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实验研究

    作者:李沿江;黄英如;冼华;吴珍元

    目的 探讨用川芎嗪预处理冷保存的大鼠坐骨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40只Wistar大鼠和40只SD大鼠分别为供体和受体,取供体双侧坐骨神经长15mm,随机在川芎嗪溶液(0、50、100、200 mg/L,A、B、C、D组,n=20)中4℃冷保存6周,透射电镜观察坐骨神经超微结构,Calcein-AM荧光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观察;受体大鼠随机分为A '、B '、C'、D'组(n=10,对应A、B、C、D组),用冷保存6周的供体神经修复对应组受体坐骨神经10mm缺损.术后分期行大体观察,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术后20周行电生理检测、再生神经图像分析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大鼠坐骨神经冷保存6周,A组神经纤维严重脱髓鞘变化和轴索萎缩变性、蜂窝状改变,而B、C、D组变化较轻;LSCM结果显示,B、C、D组荧光强度高于A组,B组高于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动物存活至实验结束,各期SFI,20周电生理检测,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髓鞘厚度,B'、C '、D'组与A'组比较,B'组与C'、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周透射电镜观察显示,A'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少、髓鞘薄,结缔组织增生明显,B'、C'、D '组有髓神经纤维较多、髓鞘较厚,结缔组织增生不明显.结论 一定质量浓度的川芎嗪对冷保存大鼠坐骨神经具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异体移植后神经的再生.

  • 参附注射液玻璃化保存的大鼠坐骨神经修复异体神经缺损研究

    作者:邓熊;黄英如;吴珍元;曾欢欢;李子健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提高大鼠坐骨神经深低温玻璃化保存效果的可行性.方法 SPF级SD雄性大鼠坐骨神经分别在含有不同体积分数参附注射液(0、5%、10%、30%)的玻璃化液(A、B、C、D组)中深低温(-80℃)保存4周,透射电镜观察神经超微结构,Calcein-AM/PI双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神经生物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用保存后的大鼠坐骨神经修复对应Wistar雄性大鼠(A'、B’、C’、D’组)坐骨神经10mm缺损,术后分期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第16周行电生理检测,再生神经组织学观察.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A、B、C、D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脱髓鞘改变,但B、C、D组轻于A组;LSCM观察,B、C、D组绿色荧光较强,红色荧光较弱,A组绿色荧光较弱,红色荧光广;Bcl-2和Bax蛋白表达,B、C、D组与A组间,C、D组与B组间差异显著(P<0.05),C、D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移植术后各期SFI,术后16周后电生理、再生神经有髓纤维数及髓鞘厚度,均显示C'、D'组与A'、B’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A’、B’组间及C'、D’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6周再生神经超微结构,A'、B'组有髓神经纤维数较少、直径较细,分布稀疏,髓鞘较薄;C’、D'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量较多,分布广泛、髓鞘较厚.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提高大鼠坐骨神经玻璃化保存效果,促进异体移植后受体神经再生.

  • 异体加自体神经移植修复肘部离断伤1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陈雪;汪利辉;霍青;刘莉

    周围神经损伤造成的神经缺损是骨科临床常见创伤,自体神经移植已成为一种主要的解决方法 ,但其来源受限,并发症多;而异体神经移植,存在着排异反应问题.2010年5月我科对1例左肘部离断再植术后患者实施了"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缺损后异体加自体神经移植缝接术".术后患者未出现排斥反应,腓肠神经移植后足背外侧皮肤感觉麻木,小腿外侧疼痛,经正确有效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患者康复出院.2个月后随访其麻木区域缩小,无疼痛, 3个月后随访患者患肢感觉恢复,伤口愈合好,未出现排异反应,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大鼠输注经紫外线照射的供体脾细胞后神经移植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作者:张建;刘强;吴斗

    目的:通过尾静脉预输注经紫外线照射的供体脾细胞后进行同种异体坐骨神经移植,观察免疫排斥过程中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实验分自体神经移植组(自体移植组、A组)、异体神经移植组(异体移植组、B组)、尾静脉预输注经紫外线照射的供体脾细胞后进行异体神经移植组(后行移植组、C组).分别在移植术后第3 d、第7 d、第14 d、第28 d,用荧光标记CD4、CD8单抗作用后,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百分数和CD4/CD8比值.结果:与A组比较,第7 d,B组和C组小鼠外周血CD8阳性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显著增高(P<0.05,P<0.01);第14 d,B组小鼠外周血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明显增高(P<0.05,P<0.01),C组小鼠外周血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增高,CD4/CD8比值明显下降(P<0.05);第28d,B组和C组小鼠外周血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明显增高(P<0.05,P<0.01).结论:紫外线照射供体特异性抗原可以有效地诱发机体产生免疫耐受,从而减轻免疫排斥反应.

  • 他克莫司与肌源性干细胞联合应用对去细胞异体神经支架移植后神经再生和修复作用的影响

    作者:连霄飞;王伟;张力;张万里;刘新胜;王程越

    背景:肌源性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用于制备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他克莫司不仅具有抗免疫排斥的效果,还具有强大的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的作用.那么能否将两项因素与去细胞异体神经支架形成一个桥接体,既能抑制异体移植的免疫反应,又能有效促进损伤神经的再生与修复?目的:采用理化联合处理方法制备去细胞异体神经支架,探讨肌源性干细胞与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联合应用对去细胞异体神经支架移植后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SD大鼠坐骨神经经脱细胞处理后形成异体神经桥接体.用100 pL微量注射器将含他克莫司与肌源性干细胞的凝胶注入异体神经支架,用以修复大鼠的坐骨神经缺损.32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切断其左侧坐骨神经造成10 mm的缺损.他克莫司+肌源性干细胞组、肌源性干细胞组、他克莫司组以注射植入后的异体神经进行桥接;对照组仅注入透明质酸凝胶.术后8,12周进行坐骨神经指数和神经电生理测定.术后12周进行大体观察,神经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和结论:在同一时点他克莫司+肌源性干细胞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恢复率、移植体及远段有髓纤维计数均优于其他3组(P<0.05).各组神经移植体粗细基本正常,表面大量血管分布,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他克莫司+肌源性干细胞组较其他3组再生神经纤维更加密集、排列规则整齐;移植体许旺细胞大量增殖,移植体中央及远段内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直径高于肌源性干细胞组、他克莫司组,微束之间结缔组织少,接近于正常.说明肌源性干细胞和他克莫司联合应用促进去细胞异种神经移植的神经再生与功能恢复的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肌源性干细胞和他克莫司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是一对具有协同作用的因子.

  • 母体神经移植桥接健侧患臂丛治疗小儿难治性产瘫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清远;王国君;王玉发;许则民

    目的:为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将实验动物按手术方式分组如下,A组:母鼠提供的的神经移植体一端与子鼠健侧臂丛上干行端侧吻合,另一端与患侧已切断的锁骨下肌皮神经远端行端端吻合.B组:母鼠提供的神经移植体一端与子鼠健侧臂丛上干行端侧吻合,另一端与患侧已切断的锁骨上颈6远端行端端吻合.C组:母鼠提供的神经移植体桥接于子鼠患侧膈神经与锁骨下肌皮神经之间.D组:子鼠患侧膈神经直接与锁骨上颈6远端行端端吻合.术后采用电生理学、组织学及肌肉功能检测等指标定期进行各组疗效评价.结果:A组和D组术后肱二头肌的恢复无明显差异,但明显优于B组和C组.结论:A组,即该实验设计的手术方法与D组,即目前被公认为好的膈神经移位的疗效相当.

  • 化学萃取去细胞异体神经修复颞骨内面神经缺损

    作者:肖大江;朱国臣;吴四海;袁渊

    目的 为修复颞骨内面神经缺损提供一种理想的替代材料.方法 20只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制成颞骨内面神经缺损8 mm模型,分别以化学萃取去细胞异体神经和自体神经移植修复,每组10只.术后3个月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示踪和再生神经纤维的组织学检测观察效果.结果 两组均在术侧面神经核内发现被标记的神经元细胞,移植段内有大量的新生有髓神经纤维和新生血管等,移植段和移植远段内再生神经纤维具有正常的形态和结构.结论 化学萃取去细胞异体神经很有可能成为自体神经的替代材料用于颞骨内面神经较长段缺损的修复.

  • FK506对异体神经移植的促神经再生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宋仁纲;张震宇

    因创伤、肿瘤等各种原因造成较长的周围神经损坏在临床中常见,临床修复较困难,目前自体神经移植修复是首选方法,亦成为衡量各种神经桥接材料的金标准[1].但自体神经移植存在其来源有限性,长度和直径的限制,及增加供区手术创伤和功能障碍等缺点,因此,国内外诸多学者就寻找自体神经的替代物如静脉管、肌桥、硅胶管、组织工程及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等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人参皂甙Rb1对玻璃化保存坐骨神经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

    作者:黄英如;蒋电明;冼华;黄剑;陈增刚;王雷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Ginsenoside Rb1,G-Rb1)对大鼠坐骨神经玻璃化保存及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坐骨神经在0、50、100、200 μg·L-1 G-Rb1玻璃化液(A、B、C、D组)中,-20℃保存4周,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用玻璃化保存后的坐骨神经修复对应组SD大鼠(A’、B’、C’、D’组)坐骨神经10 mm缺损.术后4、8、14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观察,术后16周电生理检测、再生神经组织学观察及靶肌肉运动终板观察.[结果]坐骨神经玻璃化保存4周后,A组神经脱髓鞘严重,施万细胞质膜和基底膜破坏,B、C、D组髓鞘轻微变性,施万细胞质膜和基底膜保持完整;细胞凋亡B、C、D组轻于A组,C、D组轻于B组(P<0.05),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坐骨神经功能指数,16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潜伏期及波幅,运动终板数量、面积、着色,B’、C’、D’组与A’组间,C’、D’组与B’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显示,A’、B’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较少、髓鞘较薄,结缔组织增生明显,C’、D’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较多、髓鞘厚,无明显结缔组织增生.[结论] G-Rb1对玻璃化保存大鼠坐骨神经具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

  • 周围神经损伤治疗进展

    作者:王琛;陈允震

    周围神经是指脊髓经椎间孔传出的分布至躯干及四肢的由运动、交感、感觉三种纤维组成的混合神经。周围神经损伤是指上述神经因某些因素的损伤及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神经传导功能障碍、神经轴索中断或神经断裂,导致躯干和四肢感觉、运动及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病症〔1、2〕,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及治疗做了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现综述如下。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神经松解、缝合、转移移植术及修复术。神经缝合术是治疗神经轴索中断、神经断裂的有效方法,包括端端缝合、端侧缝合。周围神经断裂后,断端缝合处张力大小是影响神经修复的重要因素。王军义等〔3〕用周围神经断裂减张缝合术(包括外膜-外膜法、神经瘤外膜-外膜法、外膜-组织床法)治疗断裂神经96例(103条),优良率达84.4%。1990年,Klin等〔4、5〕提出用CO2激光点式缝合断裂神经,认为通过激光的作用重建外膜及束膜连续性,终达到神经纤维解剖及功能恢复,激光缝合与缝线缝合相比的优点是无异物、不易形成神经瘤,同时神经功能恢复快。早在40年代,Yong和Medavar等就采用纤维蛋白原凝集法粘合神经,但由于粘合力不强,效果不理想未被广泛采用。国内顾玉东〔6〕等用凝胶粘合技术修复大鼠左侧坐骨神经,结果表明,凝胶粘合瞬间神经对位获得改善,术后8周粘合组神经纤维较缝合组平直,缝合口远端纤维较缝合组密,缝合口神经纤维通过率及远端轴突截面积均与缝合组有显著性差异。近年来,Viterobo等〔7〕将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将其远端缝合到同侧正常胫神经的侧方,或将一段移植神经用端侧缝合方式桥接于胫神经侧方和腓神经远端之间;结果显示,从胫神经发出的侧芽能通过缝合处长入远端腓神经内。充分说明通过端侧缝合,从正常神经主干能发出侧芽,使失神经支配的远端神经获得神经支配。董震〔8〕等用大鼠右侧腓总神经做神经修复模型进行端侧缝合,结果表明,周围神经可通过端侧缝合而再生,以束、外膜开窗及45°角的缝合方法为佳。周围神经断裂可用上述多种方法修复,但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仍是一难题。采用自体神经移植效果较好,但其来源受限,并发症多。异体神经移植的实验及临床效果报道不很一致。Bain〔9〕用灵长动物行异体神经移植,同时口服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25mg/(kg*d),术后1年组织学检查见异体神经内神经纤维生长良好。陈书连等〔10〕用大鼠左侧颈外静脉内外翻转后,修复右侧坐骨神经10mm缺损,结果翻转组较常规组的再生纤维数目、髓鞘厚度、纤维直径以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提高,他们认为这是由于静脉外膜及其上的神经纤维内置入腔能更有效地发挥引导神经再生的作用。Masaki等〔11〕将小鼠坐骨神经邻近一小动脉通过硅胶管的纵向缺口置入管内,发现神经再生良好,再生的神经内有新血管生成,且再生的轴突密度高。有人设计了硅胶管内纵行置入数条细线,以引导轴突再生,获得成功,但再生的神经位于管内,易出现神经纤维化、慢性神经卡压,需二次手术取出导管。近国外有人设计出由两层不同材料组成的神经导管,内层是具有渗透性的生物薄膜,外层是多孔的可吸收材料支持层。此导管能对神经再生起良好的支持、趋化作用,有利于营养物质的交换,保持类似神经外膜的性能〔12〕。此外,复合桥接体的发展为周围神经再生开辟了一个新天地。理想的桥接体应符合以下条件:①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接触引导神经再生;②具有适合于连接损伤神经两断端的大小和长度;③桥接体内含各种再生需要素,含有能产生趋向引导及提供轴突生长基质的物质;④良好血运;⑤保护再生轴突,避免瘢痕组织侵扰。邵景范、罗永湘〔13〕报道了白芨胶载体神经生长因子(NFG)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再生促进作用,其解释为NFG注入硅胶管内,在水溶液中活性易丧失,小量NFG还能从桥接管两端的微小间隙漏出。而白芨胶组NFG可逐渐吸收而持续缓慢释放,在较长时间内发挥NFG的生物学作用。白芨胶还能作为一种基质成分使神经再生过程基质桥形成提前,间接促进细胞移行和神经再生。

  • FK506及神经干细胞对异体神经移植生长的作用

    作者:李明新;阚世廉;张建国;李瑞华

    目的 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异体神经移植后联合应用FK506(他克莫司)及神经干细胞(NSCs)的可行性.方法 制造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异体神经移植修复;根据分组不施加干预因素、吻合口注入NSCs、腹腔注射FK506,通过运动及感觉评分、电生理检测、组织学检查,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神经再生差异.结果 同时应用FK506及NSCs组,感觉及运动评分(5.32±1.43),神经传导速度(20.52±1.45)m/s,GAP43染色(965.72±369.17)都明显优于其他组(P<0.05).结论 FK506结合NSCs对异体神经移植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 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中环孢素A的短有效时间

    作者:刘世清;李皓桓;彭昊;马永刚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中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 的短有效时间.方法:72只SD鼠分为A组,自体原位移植;B组,异体移植应用CSA免疫抑制3周;C组,异体移植应用CSA免疫抑制4周;D组,异体移植应用CSA免疫抑制5周;E组,异体移植应用CSA免疫抑制6周;F组,异体移植无免疫抑制.各组分别于术后6周和12周对实验动物的功能学指标(步态分析)、电生理学指标(潜伏期、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形态学指标(腓肠肌湿重,坐骨神经光镜、电镜观察)进行检测.结果:6周时各组实验动物神经再生不完全,功能未恢复.12周时A,D,E组动物在功能学指标、电生理指标及光镜、电镜指标上均优于其它各组.而A,D,E组间在上述各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1.0 cm 缺损的异体神经移植动物实验中,应用CSA 5mg/(kg*d)5周为短有效疗程.

  • 雷公藤多甙对异体神经移植后免疫反应及骨骼肌萎缩的影响

    作者:黄英如;蒋电明;欧云生;安洪;陈增刚;蒋华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对异体神经移植后免疫反应和骨骼肌萎缩的影响.方法 用Wistar大鼠坐骨神经桥接SD大鼠10 mm坐骨神经缺损.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4组(n=15):A、B组为新鲜异体移植,C、D组为供者神经雷公藤多甙预处理后移植.术后第2天予A、C组生理盐水,B、D组分别予雷公藤多甙5 mg/(kg·d)和2.5 mg/(kg·d),时间5周.术后定期观察移植神经和患侧骨骼肌大体及组织学变化,并分析肌纤维直径,透射电镜观察骨骼肌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神经MHC-Ⅰ、Ⅱ分子表达和CD4+、CD8+T细胞入侵.结果 移植神经炎症细胞浸润和骨骼肌萎缩,B、C、D组均明显轻于A组;骨骼肌湿重和肌纤维直径,A组明显低于B、C、D组(P<0.05),C组低于B、D组(均P<0.05),而B、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A组肌小节结构消失,肌丝溶解严重和残存"Z"线片段.余组肌原纤维均排列整齐,明带、暗带和肌小节结构清晰.MHC-Ⅰ、Ⅱ表达和CD4+、CD8+T细胞入侵在术后第1周出现高峰;同一时相,B、C、D组显著低于A组(均P<0.01),B、D组低于C组(均P<0.05),而B、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多甙能减轻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雷公藤多甙预处理能降低供者神经抗原性,减轻异体神经移植后排斥反应和受者免疫抑制剂用量.

  • 复合FK506/NGF/RGD缓释膜应用于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的实验研究

    作者:征华勇;黄继锋;陈庄洪;李世普;严琼娇;李德中;王伟莉

    目的:探讨复合FK506/NGF/RGD缓释膜对冷冻处理下的同种异体神经的移植效果.方法:选择SD大鼠作为动物模型.在建市动物模型3周前取8只SD大鼠作为供体,切取双侧坐骨神经,冷藏于-196℃液氮中.另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单纯冷冻异体神经移植组;B冷冻异体神经联合应用FK506/RGD缓释膜移植组;C自体神经移植组;D冷冻异体神经联合应用FK506/NGF/RGD缓释膜移植组.术后12周进行大体观察、电生理、小腿三头肌恢复率、组织学、超微结构等测定.结果:术后12周内,4组大鼠均未发生急性移植排斥反应.D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湿重恢复率明显优于A、B、C组(P<0.05).组织学测定发现D组移植段神经纤维形态为饱满,神经纤维直径大,髓鞘厚,成熟度高.结论:复合FK506/NGF/RGD缓释膜能更有效地促进神经生长.

  • 雷公藤多甙对冷保存坐骨神经雪旺细胞凋亡及免疫原性的影响

    作者:黄英如;蒋电明;曹文富;欧云生;安洪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Tripterygium glycoside,TG)对冷保存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凋亡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坐骨神经在0、200、400、800mg/LTG溶液(A、B、C、D组)中,4℃保存24h、3 d、7d,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检测Bcl-2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用TG溶液保存24 h的Wistar大鼠坐骨神经桥接对应组SD大鼠(A'、B'、C'、D'组)坐骨神经10 mm缺损,E'组为新鲜异体移植,移植后1、2、4周,行大体及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物MHC-Ⅰ、Ⅱ分子表达.结果:冷保存不同时间,各组神经纤维结构正常.保存24 h,各组间细胞凋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3、7 d时,Bcl-2表达B、C组高于A、D组(P<0.05),而B组与C组间、A组与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胞凋亡A组高于B、C、D组,B、D组高于C组(均P<0.05),但B、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移植物与周围组织粘连、炎症细胞入侵,B'、C'、D'组比A'、E'组轻;移植物MHC-Ⅰ、Ⅱ分子表达,术后第1周出现高峰,同一时相B'、C'、D'组低于A'、E'组,C'、D'组低于B'组(均P<0.05),但A'与E'组间、C'与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TG能抑制冷保存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凋亡和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表达,降低异体移植后排斥反应.

  • 雷公藤多甙对大鼠异体神经移植后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黄英如;蒋电明;陈路;蒋华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对异体神经移植后靶肌肉萎缩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0只雄性Wistar大鼠为供体,体重200~250 g,取双侧坐骨神经实验.50只雄性SD大鼠为受体,体重200~250 g.将受体大鼠制备右侧坐骨神经10 mm缺损模型后,随机分为A、B、C、D、E组(n=10):A、B组为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C、D组为异体神经雷公藤多甙预处理后再移植组,E组为自体神经移植组.神经移植术后第2天A、E组予生理盐水,B、D组予雷公藤多甙5.0 mg/(kg·d),C组予雷公藤多甙2.5 mg/(kg·d),时间均为5周.术后3、6周行大体观察、骨骼肌HE染色观察,采用Image-Pro Plus v5.2图像处理系统分析肌纤维直径,透射电镜观察骨骼肌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ax、Bcl-2表达,TUNEL法检测骨骼肌细胞凋亡.结果 术后大鼠全部存活至实验完成.大体观察发现术后3周各组大鼠胫骨前肌均不同程度萎缩;术后6周A组肌肉萎缩严重,其余各组肌肉萎缩呈好转趋势.A组肌湿重、肌纤维直径及Bcl-2表达均显著低于B、C、D、E组(P<0.01),B、C、D组低于E组(P<0.05),B、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细胞凋亡指数和Bax表达显著高于B、C、D、E组(P<0.01),B、C、D组高于E组(P<0.05),B、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光镜下各组肌纤维变细;透射电镜示肌质网不同程度扩张.术后6周,A组光镜示肌纤维间隙增宽、结缔组织明显增生;透射电镜示肌小节结构消失,肌丝溶解严重和残存"Z"线片段;其余组肌原纤维均排列整齐,明带、暗带和肌小节结构清晰.结论 异体神经移植术后予雷公藤多甙能减轻靶肌肉萎缩和细胞凋亡,供体神经经雷公藤多甙预处理能减少异体神经移植术后受体免疫抑制剂用量.

  • 经雷公藤预处理大鼠异体神经移植后早期组织形态及免疫学观察

    作者:蒋华;蒋电明;黄英如;常山

    目的 观察经雷公藤预处理大鼠异体神经移植后髓鞘损伤程度及急性期免疫排斥反应,探讨雷公藤早期免疫抑制作用及合适用药浓度. 方法取60只3月龄雄性SD大鼠制备右侧坐骨神经干缺损模型,随机分为A、B、C、D、E组5组(n=12).取18只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切取双侧坐骨神经干约15 mm,置入含200、400、800 mg/L雷公藤多甙细胞保存液(各浓度组浸泡12条神经),4℃下浸泡24 h,作为A、B、C组神经修复供体,修复神经缺损;另取6只3月龄Wistar大鼠,切取12条新鲜坐骨神经桥接于D组神经缺损处;E组将切下的自体坐骨神经立即行原位缝合.术后不同时间对移植神经行大体、光镜、电镜观察,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含量变化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移植物CD4+、CD8+T细胞入侵情况. 结果 术后1周,A、B、C组神经纤维形态及结构较完整,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D组轻;术后1、2、4周,A、B、C组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相似,移植神经片段外形及结构清晰,与周围结缔组织粘连均较D组轻;术后48h及1、2、4周,各组均有不同程度髓鞘损伤,各时间点坐骨神经MBP含量B组接近E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周,A、B、C组CD4+,CD8+分子的IA值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雷公藤能有效降低异体神经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对髓鞘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 超低温冷冻保存的吻合血管异体神经移植实验研究

    作者:杨小祥;冷震;钱塘;薛惠祥;周建生;承泽农

    目的探讨吻合超低温冷冻血管的异体神经移植的可行性.方法杂种雌性犬12只,体重15~20 kg;制备带血管坐骨神经动物模型,分别切取坐骨神经6~10 cm,直径4.5~6.5 mm,滋养血管干长3.5~4.5 cm.经超低温冷冻保存3个月后行异体移植.取杂种雄性犬48只,体重15~20 kg;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超低温冷冻吻合血管的异体神经移植组为A组,超低温冷冻不吻合血管的异体神经移植组为B组,新鲜吻合血管的异体神经移植组为C组,新鲜吻合血管的自体神经移植组为D组.于术后1、4和12周(n=4)行大体观察,观察吻合动脉血管的通畅率,取移植神经作组织学检测.术后4周测定白细胞介素2活性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术后12周行肌电图检测和形态定量学检查.结果术后12周,A、D组后足趾无溃疡,后肢小腿肌肉萎缩和皮肤痛觉有恢复.B、C组后足均有溃疡,后肢小腿肌肉萎缩和皮肤痛觉未恢复.1、4及12周血管通畅率A、D两组平均为83.3%,显著高于C组的50%(P<0.05).术后4周白细胞介素2活性及T细胞亚群,C组高于A、B、D组(P<0.01).术后2周A、D组光镜下见神经移植段有逐渐增多的新生毛细血管和再生神经纤维,单位面积髓鞘数、平均灰度值和单位面积髓鞘密度值均高于B、C组(P<0.01).术后12周,A、D组动作电位潜伏期短,波幅高,传导速度快,神经修复明显优于B、C组(P<0.01).结论超低温冷冻保存能降低异体血管神经的抗原性,在未使用免疫抑制剂情况下,吻合血管的异体神经移植是可行的;对于较粗大的神经,其神经修复明显优于不吻合血管的异体神经移植.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